#车主有话说加油!加油!继续来跟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油耗数据。 老规矩,还是先是说下日常用车场景和路况:这个月没有外出出游,所以四代大白每天陪我还是市区早晚高峰通勤为主,其中包括接送孩子和老婆大人。早通勤时间约为七点二十到八点左右,晚通勤时间约为五点十分到六点左右。单次通勤距离均约为九公里左右。早晚通勤路线基本一致,单次通勤路程可以遇到约八个红绿灯。早晚通勤路段中均会路过当地一所小学门口,早高峰会与学生上学时间重合所以会更堵车一点。(当然,晚高峰路况其实也没好到哪里)。目前长期行驶表显油耗为9.1L/100公里。 再来说下本次实际的消费情况吧:上次加油日期是3月2日,当时表显里程为3018公里,当时最后一格油灯红灯亮起,表显续航里程剩余100公里。为了数据能够更加准确,我特地选择了相同加油站和相同油枪进行加注。此次加油日期为3月24日,截止加油时表显里程为3451公里,同样是最后一格油灯红灯亮起,此次表显续航里程剩余为101公里,加油至跳枪为止共计加注92号汽油50.92升。由此可以计算得出我这箱油共计行驶里程为433公里,油耗为11.76L/100公里。两次加油后表显可用续航里程均为630公里。 最后下这次使用的驾驶模式与油耗对比:上一箱油的驾驶模式我使用的是ECO节能模式,具体情况已经与大家分享(可以翻看我以前文章),同时我说过下一箱油我会尝试使用ITM智能模式来测试下两者的区别。所以本次我所以使用的驾驶模式为ITM智能模式。相比与节能模式,智能模式与其最直观的区别感受就是起步和变道超车阶段,同样的油门深度智能模式明显起步更为迅速、超车时的动力响应也要更为敏捷,市区驾驶中轻点油门就会有不错的动力表现,市区拥堵路段使用甚至会有动力过剩的感觉,所以有车友会将智能模式叫做缩小版的运动模式。上一次使用ECO节能模式的整箱油计算得出实际油耗为11.44,L/100公里,此次ITM智能模式整箱油计算得出实际油耗为11.76L/100公里,基于我的实际数据得出两种驾驶模式实际百公里油耗相差约为0.32L/100公里。这期间我还曾测试过一次短途路程两种驾驶模式的短期油耗差异,同样通勤路段(单次路程4.4公里)、同样通勤时间(通勤开始时间均为17:10),几乎同样通勤时长(一次16分钟,一次17分钟)。测试结果是使用ECO节能模式的当次平均油耗约为9.1L/100公里,ITM智能模式的当次平均油耗约为9.5L/100公里。 综上所述,市区通勤过程两种驾驶模式油耗略有差异,经济方面考虑还是建议大家使用ECO经济模式,但是ITM智能模式整体驾驶感受更好,至于如何选择还需要看各位车友的侧重点与实际。 以上就是我的四代大白实际用车场景油耗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有机会会继续与大家分享。也期待大家评论区留言交流。
#瑞虎8Pro人车生活2024年10月2号购买了了奇瑞瑞虎8Pro 2.0两驱巅峰5座,本来一直关注的是瑞虎7plus 1.6T的哪一款,后来改款变成1.5T就不考虑了,直接提了8Pro,2.0 奇瑞自研发动机,省油省心动力猛,时隔今日用车已经一年零两个月多了,...查看全文
#圈友鲜试驾我周末去试了试2025款的奥迪A3三厢的飞驰尊享,说点有用的给个参考,看看它是真钢炮还是“假”钢炮。 价格和内饰方面的就看上一个静态贴。 📙试驾信息 版本:2025款 A3L Limousine 35 TFSI 飞驰尊享 颜色:飞驰灰/黑色 🚗驾驶感受 1⃣️油门和刹车真的和大众如出一辙,踏板很高太久了不习惯还觉得累,而且阻尼比较大,很紧绷的感觉。初踩油门的是有明显的迟滞,不过起步我还蛮喜欢的,不冲。踩了一个零百加速,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很快,感受不到加速感,推背感是非常弱的,但是声音很大,嗡嗡的发动机声和胎噪。我没有感觉到换挡的顿挫,不过也能明显感觉到换挡,零百过程中会有几次的轻微泄力感,转速就会突然下降然后再逐渐攀升。 2⃣️S挡是A3的运动模式,也开了一圈来感受,明显的感觉就是油门和方向盘的阻尼变重了,在市区里面开只要还有动力,基本上都维持在2000转以上,大概5秒不踩油门才会降低转速。S挡最喜欢的就是起步,一样有迟滞,但D挡的迟滞是停0.5S然后慢慢从0开始起步,而S挡的起步停的0.5S是在蓄力,然后一下子扭矩迸发出来,一股牛劲冲出去的感觉,很有快感,这个档位真有钢炮的那种强大动力的劲儿。 3⃣️方向盘还是硬,你需要稍微用力才能扭动方向盘,这个阻尼感太强了,而且我D挡和S挡都试过了,S挡比D挡还要重不少,只能说比较适合双手开车的人。 4⃣️刹车是我比较满意的一点,无论是S挡还是D挡,感觉刹车的灵敏度没有变化,但是非常灵敏,哪怕只是轻点都能感觉到明显的制动力,这一点主要还是安全性很高,刹车就很有信心刹住,不软也不拖沓。 5⃣️底盘我觉得作为一款动力小车,还真的满符合的,比较紧致,40速度拐大弯能够明显感觉得到侧向支撑性和座椅支撑很足,人基本都只是微微侧倾就矫正回来了。在过减速带和井盖路面可能稍微硬了一些,碾过比较弹,但是过了之后的回弹很快,就显得很紧凑,一点也没有软绵的感觉,路感的反馈就比较清晰。 🚗隔音 1⃣️因为我本身开混动车就习惯了那种静谧,开A3主要是发动机声音和胎噪,发动机声音确实明显,尤其是深油门的时候,它的发动机不是那种低沉闷骚的,而是很响又很脆,真有硅油风扇那种味儿,深踩就会哒哒哒的,对我来说是悦耳,尤其是开S挡的时候,很有速度与激情那种感觉。 2⃣️胎噪是真的差,低速的时候基本都是沙沙的胎噪声,速度到了80那个胎噪声太吵耳朵了,非常明显,基本已经到了音乐要开大声才能掩盖过去的那种情况。而风噪就要好太多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胎噪太大被掩盖了,基本在80速度一下都没有风声,不过速度上来了尤其达到90,最明显的就是A柱两侧的风声,无论是驾驶位还是副驾我都能听到A柱的风噪声,但跟胎噪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能耗表现 1⃣️我也看了下试驾车上的能耗,百公里9.9L,比我坦克还耗油,不过没啥参考价值,毕竟试驾车暴力驾驶比较多,尤其是我这种感觉S挡还挺有意思的就开了好久的,正常开我估摸着应该是在6.5L左右。 2⃣️如何避免高油耗,转速维持在2000转什么车油耗都高,D挡油门踩慢一点,基本维持在1500转的样子就比较省油了。 🚗智能化体验 这个车的智能化基本可以说没有了,毕竟还是老一套的车机系统,不过也说说实际体验到的座舱感受吧。 1⃣️按键反馈声好清脆,跟摸了钢琴一样,只是如果有人在睡觉的吧按几个按键可能会把人吵醒,因为太清脆了。 2⃣️虽然车机不好用,但是好就好在保留了Carplay,苹果手机是可以直接互联的,地图导航和音乐就可以很方便设置了。 3⃣️空调反应是真慢,现在冬天了水温上来要太久了,尊享又没有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这些,刚坐进来是真的冻人。不过!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设计,就是A3把主驾驶的空调出风口放在了仪表盘两侧很高的位置,你把出风口对准方向盘吹,一下子手就暖和了!这么说方向盘加热可以不用,立省2500。 尊享也有倒车影像,但是真的太模糊了,而且形变严重非常影响判断,一定要结合后视镜。 4⃣️侧向预警很好用,A3的侧向预警不是镜子上的而是在耳罩的,一个菱形格子面积非常大,侧向有车或者行人都会亮起,面积大而且比较靠内,所以我基本不用扭头就能注意到侧向预警了,警示的效果比在后视镜上要明显多了。 5⃣️车道偏移也非常OK,很多车的车道偏移就给我一种硬拽的感觉,就是偏了就大力扭动方向盘,经常会被车道偏离吓一跳,但是A3的就很柔和,它发现偏离之后的力道是缓慢增加的,而且手只要一控制方向盘,车自己给的纠偏助力就会消失,很少车能够做到这种给人纠正又不吓一跳的。 🚗试驾总结 以我的感受就是,靠A3想要澎湃的动力体验那我觉得是不可能的,加速感不快,但是加速的发动机声是真好听,靠声音来取悦自己,又能安全驾驶,大概就是A3这台小车的魅力吧
#点评我的车先说动力,1.5T动力足够,市区行驶超车还是很轻松的,即使在高速上再加速能力也不错,但是深踩有一定的延迟,大概在1秒左右,会有一定的推背感,燃油车就这点好,看着转数的攀升,发动机的轰鸣,你会觉着车是有灵魂的,它也在诉说着自己的心情跟状态。 速腾使用的是干式双离合,这也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包括我之前选车时也是。但随着深入的接触,我发现这款变速箱也并不完全一无是处!首先,干式双离合其实就相当于自动的手动变速箱,你这样子想就不会那么讨厌了吧。而且干式双离合换挡速度快,传动效率高,这是其他变速箱所不能比拟的,我想大家更加纠结的是它的耐用性,是的,干式双离合相对确实容易出现故障,特别在低速堵车,频繁换挡的时候,会造成离合片过热等引起的一系列情况,虽然厂家声称优化了耐高温的离合器片,但这确实是它的短板,不然厂家为何要优化?但对于我来说,我工作和居住的地方都是靠近城郊,不会那么多的堵车,也就不会频繁的换挡,加速时果断不犹豫,这就是干式双离合喜欢的工况!何况它还有S挡和手动挡!真遇到堵车可以切换手动,要是嫌麻烦直接挂S挡,3000多转才换挡,时速3.40以下绝对不会频繁换挡,等你速度快了那堵车也就不存在了,而且它的稳挡技术不错,即使转数掉到了1000多,系统会根据车速判断你的档位给你一直锁档,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堵车频繁换挡,你见过有多少开手动挡的车会因为堵车造成车子离合器片过热而不能开的?之前有次我和我家亲戚回老家,堵车12个小时,他原先那台老款手动挡奇瑞我们脚都快踩废了,车子也没出问题! 再来聊聊它的底盘,德系车底盘还是很稳的,也很整,不松散,即使你高速开到150也不会觉得飘,无法驾驭。但也不得不说低速时确实偏硬,但相比那种坐船式的晃悠,这种干脆的过滤显得更加舒服。 空间方面也不错,只要不坐满5个人,还是很宽裕的,行李仓很大,装的也多 另外就是一些小毛病了,异响啥的,主要出现在A柱以及车窗玻璃,但是声音不大,我是能接受的,还是那句话,车无完车,毕竟几千上万个零件组装起来的,你想它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个价位甚至更高的价位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另外就是配置了,相较于国产车来说,很寒酸,但是绝对够用,真正开车时最多就是听歌以及导航,但开车真正能感受到的还是整个车的行驶状态,而不是花里胡哨的配置与内饰,那只是锦上添花罢了,我是觉得够用了 讲了那么多,希望能从我的角度去给各位准车主们一个真实的购车建议,也希望各位能够买到自己心仪的产品 🌟驾驶感受 🌟加速能力 🌟变速箱
#点评我的车半年只开了4000多公里,里程不算多,先简单说说体验吧。 1.空间和乘坐舒适性: 其实GLC这种中型SUV,对比B级轿车,也就是头部空间比较宽裕些,横向空间并没有比轿车大多少,主驾驶的右腿腿部空间被中控台侵占的很多,显得有点拥挤,...查看全文
#开车小技巧周一来上班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一辆车失控滑到路边水沟,还好是水沟不宽车辆没有掉下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当天天上在下雨,我估计是地面太滑导致的。很多车友可能不知道刚刚下雨的时候路面是最滑的,路面的灰尘最开始和雨水接触就会形成容易打滑的泥,等雨多下一会儿水把泥冲走,路面反而没那么滑了。 作为一名开车快十年的司机,总结了一些经验,在湿滑的路面上行驶,油门踩重了扭矩大就容易打滑,刹车踩重了惯性超过了轮胎摩擦力也容易打滑,所以要轻踩油门缓踩刹车。路过积水深的地方一定要缓慢匀速通过,开的太快可能会造成轮胎与水面形成水幕效应,也就是轮胎脱离地面在水上漂,这种情况汽车非常容易失控。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打开标致408的雪地模式,排档杆后边有个雪花标志,按下去就开启了,这是利用电脑控制变速箱和油门,降低起步时候的扭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打滑,不管是在雪地还是泥地里行驶都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