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4款Polestar 4 单电机标准续航

偶然知道了这车子原来1字开头就可以落地,然后还有地补,就可以做到的这个价格,车子特别好开,底盘优秀。除了有时候有车机bug,总体上很满意。【价格方面自己多问几个地方,这个品牌的车价格悬殊很大很大,自己去钻研,也许可以少几万】
子午527:楼主啥时候定的?这么快能拿车
进取星球u8Y:居然还能提到丐版,绝版了!20内价格真心可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L:有谁想要一手丐版吗?
偶然知道了这车子原来1字开头就可以落地,然后还有地补,就可以做到的这个价格,车子特别好开,底盘优秀。除了有时候有车机bug,总体上很满意。【价格方面自己多问几个地方,这个品牌的车价格悬殊很大很大,自己去钻研,也许可以少几万】
子午527:楼主啥时候定的?这么快能拿车
进取星球u8Y:居然还能提到丐版,绝版了!20内价格真心可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L:有谁想要一手丐版吗?
毕业工作时候为了通勤方便,家里买了个小油车代步,现在慢慢也攒到了第一桶金,还是想要有一台自己喜欢的有品味的车,再加上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确实用车成本也更低 看过蔚来但是座椅实在太硬,感觉对腰突患者不是很友好,理想又太偏家用了,我还是想自己开着帅,最后下了极星4的小订 原本还以为试驾要排很久,谁知道很幸运地赶上了周末上海的试驾活动,还是赛道试驾 总体来说就两个字:好开! 我之前本来觉得豪华车都是会更多注重舒适性,但没想到极星4在保持舒适感的同时,性能也拉满,直线快,过弯稳,刹车不点头,转向很精准,没有过分的侧倾,底盘支撑性也很好,调校真的是一门玄学,有的车疯狂堆料但体验感稀碎,有的车就是用最恰当的配置➕最精准的调校功底,还偏就能开起来很享受 另外,当时看车的时候我就在纠结轿跑造型会不会很压后排空间,因为多数把性能挂嘴上的车子往往空间都不太够,但在极星4上真的完全不用care,坐进后排感受的时候没有逼仄感,再加上全景天幕,开阳感也很好 现在就一心祈祷早日提车🙏
反or正是我:好车哦
静态和赛道以及一些非常极端的工况下都对极星4进行过试驾, 最满意的肯定是外观设计、动力和操控,在宁赛的试驾活动,自由度之大也体现了产品的自信,双电机版本在赛道里的表现有一种古典欧洲车操控被电机赋予新生的感觉,教练都是豁出去带圈。 内饰虽然还是北欧风格,但是在极星4上已经是相当能接受的程度了,包括材料和设计部分,当然依然需要一定的信仰和审美基础 空间上,因为车身结构横梁特意避开了头部,总体不错,对于身高185cm以上的朋友可能就会有些头部局促。 车机和智能化部分,目前就仅针对能看到的车机来说,因为魅族团队的介入,这套车机系统无疑是豪华品牌中第一梯队了,由于功能开放不完全,从流畅度和UI设置来看,哪怕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也不会掉队。
现在的价格算下来的话了,还是比较香的,所以选择了入手,操控感确实比试驾过的其他同价位的电车感受要好,智能驾驶辅助没有太多的一个特色比较普通后期OT A升级看看有没有变化,不过这个价格的话呢,还是可以接受大家可以去试驾一下
刚刚5913:这么低
smile:续航到底多少?
t1416:23.99?哪个版本
【购车经历】 极星在我印象中一直是做沃尔沃性能调教的,去年底偶然看到极星4的发布会,便被这车的颜值迷住了。在线下实体看了车,比照片还要帅,更是喜欢的一发不可收。马上跟销售定了车,在年底前提车,整体来说还是很顺利的。 【驾驶感受】 由于预算有限,我买的是单电机plus版本,在拥堵的城市用车这功率是绰绰有余了,操控来说也是独一档的存在。但我始终后悔没有上双电机版本,有预算的话这车必须得冲双电机版本,你才会体会到什么叫性能! 车机是目前对于极星4应该着重提升的,在2024的电动车里面我觉得还处于老年机的状态。虽然系统是由魅族开发,但据说审批还需要瑞典总部,这就导致了车机的升级十分缓慢,强烈建议车机团队提高效率!除此之外,极星4可以说是一辆完美的家用电车。
在2023成都车展上,沃尔沃旗下的豪华高端性能汽车品牌极星汽车也是亮相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SUV车型——极星4,这款车将基于浩瀚pintail打造而来,溜背式设计更加动感,并且零百公里加速仅需3.8秒,其续航里程也是超过了700公里,目前新车已经在本届车展上正式开启了预订工作,先来一睹为快吧。 从其外观上来看,极星4很大程度上延续了Precept概念车的设计理念,整体也是以简洁为美。前脸的进气格栅位置较为靠下,并且为常规的矩阵式的设计,而上方两侧的分体式的LED大灯组虽然不再是“雷神之锤”的设计,但是非常形似,极具家族辨识度。 作为一款纯电高性能轿跑SUV,新车也是在车身多处运用了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设计。首先C柱后线条过渡自然,溜背式轿车的造型尽显动态的美感;而车尾部分,极星4看上去十分简洁,没有过多的造型设计和个性装饰,有的是一条贯穿式的尾灯的加持,而尾灯以黑色涂装打底,点亮之后更具辨识度。 和外观相似的是,极星4的内饰也是延续了极简风,车内几乎见不到物理按键。其内饰材质方面,应用了诸多新的环保材料,包括由100%回收PET定制的编织面料、生物性环保面料及Nappa真皮面料。配置上,中控屏为15.4英寸的触控屏,内置高通骁龙8155芯片,系统基于魅族车机系统深度开发,支持百度智能语音、高德地图导航以及 Flyme Auto Core 应用生态,还有9英寸全液晶仪表,界面设计很简洁。值得注意的是,新车还标配了一块超长的全景天幕,面积一直延伸至后排乘客的头部。 动力方面,极星4提供了单电机版和双电机两种版本,其中单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200千瓦,最大扭矩343牛米,双电机版本总功率400千瓦,总扭矩686牛米,单电机版可选88kWh和102kWh电池包,而双电机版则均匹配102kWh电池包,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最高可达709公里,实力不可谓不强大。感兴趣的可以多加关注,后续将会持续更新。
李博1398:把贯穿尾灯改了会不会更好看
目前开的是沃尔沃xc40,没啥智能功能的,之前有想换个电动车,也能省点钱,今天去沃尔沃保养,看到旁边有个车挺漂亮的,问了售后才知道是沃尔沃旗下的极星。 刚好附近有个店去试驾了下,还挺不错的,智能化没有国产车那么夸张,一堆用不上的功能,还是那种简单的设计,开了一圈,销售人还怪好的,跑了会高速,舒适度还行,就是可能开的是带性能套件的,有点硬,不选那个应该会更舒服。 续航还行,基本上市面上都差不多,现在有优惠,单电机优惠完才二十三万多,性价比还不错,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可能车子对我老婆来说有点大了,其他的这个价位确实可以考虑,不吹不黑,毕竟车子还是安全最重要,花里胡哨的大屏幕不大适合我们这种有老有小的。
后窗改为电子后视镜是最大的特征,也体现了极星团队敢于设计、科技引领的设计理念,最大的好处自然是换来了后排的超大空间。其他方面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论性能和操控,个人感觉还是极星2厉害
样子真不错,但为了轿跑的外形牺牲了后窗,想看后面只能用流媒体后视镜,对于我这种晕屏幕的人非常不友好。 发布会上说的酷炫性能都是40万以上双电机版本才有的,实际上单电机版本百公里加速7.1秒,跟快的油车比都比不过。最近开发布会的确降了点价格,稍微能接受一点了,但这是放弃不少权益换来的。 魅族车机是挺好的,但这都2023年底了,再好的系统用一块2020年的芯片,用个一两年也会卡吧。智能驾驶更不用说了,mobileye的解决方案,低成本REM地图,算力48TOPS,相当于别的品牌的零头,激光雷达就算是顶配也是一个都没有。 总结一下,如果优惠程度跟极星2差不多,那还是值得一买。
这辆特斯拉焕新Model Y外观部分的设计,确实有非常的变化,与老款完全不同,但是否是您喜欢的类型,确实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内部部分,基本上与焕新Model 3差不多,换挡杆取消,改成了屏幕换挡;取消雨刮拨杆,变成了方向盘按键。不过转向灯拨杆回归了,但是操作模式需要多适应。 整体的驾驶感受,喜忧参半,动力确实不错,操控也还可以,而且相当省电,但是里程获得率确实一般。不爽的是,这辆车的底盘噪音确实比较大,而且悬架较硬,最重要的是刹车需要更大的力度,必须要重新适应。 从内部拆解情况看,增加了主动引擎盖,后门气压传感器,前副车架的防护梁。但是这辆车在降本增效方面真是下足了功夫。老款的铝合金副防撞梁被换成了塑料;超声波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全部取消,改用摄像头纯视觉感知来辅助驾驶;前轮内衬固定,一侧是卡扣,另一侧是螺栓;升级了第第四代电动机,也都是围绕着“降本”这个核心;内饰地板的大线包裹,也变成PVC塑料胶布,后排坐垫固定取消了卡扣,直接变层泡沫模具嵌入……等等。目前的特斯拉在降本增效这条路上,真是越走越远!几乎已经接过了大众“衣钵”。 那问题来了,这辆焕新Model Y值不值得买呢?如果与国产自主品牌相比较,无论是配置、功能、性能,比这辆车强的,也是一抓一大把!如果你就喜欢特斯拉Model Y,那么不如等一等,这辆车降价的空间非常大!
【购车经历】我的购车经历,有点小曲折。24年4月份开始陆续看车,当时就只考虑新能源。因为家里当时已经有2台新能源车,一辆是23年买的哪吒(父母买菜代步接娃用),另一辆是老婆开了3年的五菱mini,都是低端车。对于电车还算是比较了解,还有一台我自己开了近10年的油车(雪佛兰)。5月份的时候,我想正式进行置换并且买一台好车,但最后自己没换成,给老婆换了一个小鹏P7i,全部落地大概20万左右,性价比还可以,平时我也会开,但开得少。 到了6月份,想着“早买早享受”,然后还有返息免息政策,所以自己的买车计划就提前了。在此期间,看了很多车子。从海选——淘汰赛——半决赛——决赛,可谓是把新能源都了解了个遍,也给正在选车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1、蔚来ET5T:蔚来的品牌格调不错,服务也不错,换电模式方便,还有其他权益,其实非常诱人。不用担心电池衰减。但蔚来的这款车,是旅行版的车型,帅是真的帅,续航比较差,价格也比较高,电池买断29.8万起,如果租电是22.8万起。然后这个车子的座椅比较高,坐姿不是特别舒服。反正优点一堆,缺点也不少。 2、小鹏G9:G9是一款好车,性价比很高。570Max版本,26.99万起,加上置换,加上复购等权益,估计在25万左右就能拿下,落地差不多26万左右。800伏的架构,还有国内领先的智驾,内饰也算得上好看,其实性价比真不错。 3、问界2024款新M5 EV(纯电版):问界的车,背景和强项不用多说。 在县城的商场里面,也试乘试驾过,感觉不错。在心里也种了草。有优点也有缺点。 4、极氪001:家里亲戚买了一个24款001,配置和内饰,确实很好,机械素质也很顶,但就是车机流畅度不够,智驾拉跨,曾经也一度想买个001,但觉得和亲人买一样的,有点跟风,犹豫要不要的问题。 5、小米SU7:SU7当然是一个热度车,车子很不错,外形很帅,但奈何交付周期太长太长,现在下定,都要过年才能开上,实在等不起。 决赛圈:6月23日,都要下定蔚来ET5T了,但阴差阳错的和朋友去了商场吃午饭,结果又去看了问界M5,然后选配权益,现金减免,还有贷款免息政策一了解,发现也很不错。然后就一家人重新商量了一下。最终一致觉得,家里要买一个SUV的车型,方便一家人出行,空间要稍微大一点。然后问界的智驾又很喜欢,内饰比较豪华有质感,该有的配置都有,最终就定下来问界M5纯电版。 【最满意】 1、内饰:有质感,纳帕皮包裹,很亲肤,摸起来手感好。座椅也非常饱满,支撑性很足,开车的时候,屁股和腿部很舒服。氛围灯很好看,中控台上的那个什么施罗德散色体,也非常好看。 2、底盘:虽然说没有什么图灵底盘,但M5的底盘用料是不错的,高强度的钢和铝合金,悬挂也调校的很不错,反正我开的时候,过颠簸路段,不是很软,也不是特别硬,感觉刚刚好,震动不强,但有感觉,过滤得很干脆。 3、外观:保时捷的外观,哈哈,很多人黑,但我觉得好的设计,有很多相同之处,哪怕抄袭或借鉴,也没什么,只要自己喜欢就行,毕竟这个车子还是有自己的内涵在的,而不是像以前众泰那样,只学外形,里面没内涵。尾巴的车灯造型,很好看,侧面也不错。唯一让我感觉很一般的是车头的大灯部分,感觉缺少一些特色。黑武士蛮帅,哈哈! 4、空间:中型SUV,轴距2880,很多人说M5的后排小,但我觉得要根据家人的体型和实际需求来定。我家人身高都不高,男170左右,女160左右,也不是特别胖,在前排2个人正常乘坐下,后排坐3个大人,也很宽裕。家里人都说比其他2个车要好很多,舒服多了。如果等天气凉快一点,把厂家送的手动遮阳帘去掉,内部空间就会显得更大了,视野也好很多。 5、智驾:从杭州提车回来,就马上开启快速路和高速路的智驾领航辅助,一开始还比较担心,但是开了几公里后,发现变道超车都很好,丝滑可能算不上,但至少不担心翻车,旁边有大车的时候,要稍微注意下。刚提车一周,还没有买高阶包,但已经推送给我了。我是6月份下定的,智驾还是6000元的优惠,现在要一万了。感觉这车,智驾肯定要买,哪怕省吃俭用一点,没有智驾就没灵魂似的。 【续航】充满表显CLTC续航602公里,但这个肯定不准,我一般用综合续航(就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来换算剩余电量可行驶里程数)。满电情况下表显综合续航是520公里左右,还是能接受的。目前开了500公里左右,高速有300公里,城区200公里,平均电耗在17.5左右,最低开过16,最高开过21,感觉和驾驶习惯、驾驶模式等都有关系,加上最近天气炎热,都是22度空调3档风,能耗高一点也正常。这一点,目前还算满意,没有特别拉跨,网上一些人说纯电版高速只能开到200多公里,我感觉肯定不止,充满电跑高速,车里3个人,跑个400公里,应该是可以的。 【保养】提车后马上搞了车衣,还有很多配件,下次再分享给大家吧。
恰好家里有台国产新能源送了个充电桩,自己又动了歪心思,纯贪便宜置换的,谈下换车思路,也算开过几台车,电的油的涡轮的自吸的,比较中肯的按大部分真实打工人用车情况评价一两句,换车完全不考虑增程和插混,复杂的内部,拥有和油车一样的保养,又有电车的缺点,烧油吧油耗甚至不如头部企业的纯油车,油价还贵,phev和dmi那种车吧怎么说呢,咱老百姓惯性思维,用惯了电驱,惯性思想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去用油,勤俭持家是中国人惯有的传统美德嘛,那些装比满嘴说不在乎油的你猜他为啥会去买混动?用电吧太短还得频繁冲,不拉踩,宋汉等流通比较广的车周围圈子都有,买的人多数家里还没桩,如果单程通勤达到三十多公里,一天一个来回就得冲,厂里同事经常下了夜班坐差不多一个小时充电,买的第四台车了所以不存在纠结买车目标,开始就目标明确,ix3创领,个人低配不接受外观的银色中网和装饰,配置也差到不如五年前的途观,创领耀夜套件外观符合配置基本够用,已经体验过国产新能源,家里的另一台电车有按摩通风等感觉用处不大,图个新鲜刚买的时候挺爱开的后来压根没有使用欲望,空间不如之前开的途观l,外观比途观运动,开过电车才知道也不在固执的保留一油一电的搭配了,因为没有超长途需要,再就是拥有过电车也比较了解,完全不在乎网上那些云车主和燃油党对电车的偏激看法,电车完全能应对周边城市单程两三百公里的小长途,太远了就是以前开油车也不想开,也没开过太牛逼的车所以不参考那些大几十百把万豪车的驾驶感,总而言之纯电适合百分之八九十日常几十百把公里,偶尔周边省内自驾游需求的打工族,还解决了以前开油车唯唯诺诺不敢长时间怠速开空调,停车等人时也无法长时间使用车内电器,开个车总想着脚法节油的问题,缺点保险贵,网上的落地价你现实根本无法做到,还有些煞笔把自己的置换省补往里减了帮别人做宣传晒车价我是不能理解这种行为的,低裸车是需要满额度大贷款才能实现,作为一个稍微带点良心的真实打工族奉劝各位即将或者有意向购车的朋友买车一定要把利息加上去,有实力的还是比较建议全款购入价格才是最合适的,谈裸车比价格多少多少的纯煞笔行为,买车的时候不要暴露你有任何贷款意向,更不要自作聪明看到网上那些没良心车评人报出超过正常出行情优惠的砍价方式,不然你就会陷入圈套被动接受,报高全款价格然后会以低价裸车诱导你购车,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不会有漏等你去捡,就写到这!
1.外观: (1)家族式的前脸设计,圆润中不失锋利,两段式的眯眯眼行车灯配上动态大灯酷感十足; (2)车身比例方面,ES6定位为中型suv,主观感受上不如ES8比例更协调; (3)车尾的贯穿式尾灯设计很好看。 (4)个人认为南极星蓝是最好看的配色(可惜要加价),黑色则更有商务感,我选的现车黑色。 2.内饰: (1)我选的是珍珠贝配色,观感接近米白(可能更偏米色?),最好看的感觉是玳瑁棕(同理et7是帕米尔棕),但可惜又得加钱。 (2)Heptex合成皮手感细腻,座椅比较柔软,坐感舒适,但没有腿托比较遗憾,副驾驶位置可以假装女王套装,性价比一般,后排舒享套装即可。内饰抗污性能还不错,脚印、一般的污渍使用湿巾即可轻松清理。 (3)蔚来的内饰设计一直比较克制,偏北欧的感觉,审美上做减法是需要更高的设计水平和更大的勇气的,这一点蔚来做的相当不错。 3.配置: (1)基本上nomi必选,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当然也可以后期用积分去兑换); (2)女王套装感觉性价比一般,后排选择舒享套装就够了,moon套件基本智商税,改色卡钳喜欢可以自己花点小钱喷一下; (3)我买的现车,加装了五幅飞羽轮毂,这个轮毂我看选的人很少(大多数选的都是织雪),但我个人看久了觉得飞羽也挺好看,和黑色车身更搭配。 4.空间: (1)4854mm车长和2915mm轴距,三口之家使用十分宽裕(家里有姚明当我没说),得益于无手套箱设计、宽体设计和后排纯平地板,副驾驶和后排乘客基本都有非常好的乘坐空间体验,但接近2米的车宽也增加了停车难度,机械车位基本停不进去,经常停机械车位的车友一定要慎重考虑。 (2)后备箱双层设计,下层储物空间隐私性很强,上层储物空间非常宽敞,一家人短途旅行的行李、露营车等完全够放,但建议一定要买个兜网,避免行驶时后备箱物品位移产生响声。 5.续航: (1)标准动能回收模式,夏季高速路段,23度空调制冷,全程平均车速90-100(最高125-130)条件下,百公里电耗在19-20左右;调整动能回收模式对电耗影响不如城市道路明显; (2)标准动能回收模式,夏季城市内道路,23度空调制冷,全程平均车速30左右(最高80-100)条件下,百公里电耗在15-18左右,低动能回收和极低动能回收大约增加2-3度和4-5度百公里电耗。 (3)提车刚一个月,跑了3300公里左右,冬天续航没有数据。 6.智能化: (1)nop+在高速少车路段基本可以做到全程无接管,智驾策略偏保守。但建议把自动变道调整为手动打方向灯后才能变道,个人在高速上遇到两次由于自动变道时后车突然加速导致变道失败的情况;个人驾驶习惯问题,高速车多路段还是习惯自己开,城市内道路暂时还没有使用过nop+。 (2)车机使用8295芯片,流畅度很高。nomi偶尔人工智障,可能是大模型问题,但情绪价值基本拉满(尤其是有孩子在车上)。 7.驾驶感受: (1)加速是电车的强项,es6标配双电机,运动模式4.9s的百公里加速对于2.3吨重的车身已经非常不错了,平时使用7.9s的舒适模式已经足够。动力输出平顺,转向灵活精准。 (2)动能回收比较灵敏,个人感受在低速和急减速时明显感受到回拽感,比较考验脚法。 (3)可能是因为车身比较重,在过颠簸路段和过坑时有一定的晃动感。
买的长续版,开了快5000公里了,曾经感觉网上很多说法有夸张成分,现在也深刻感受到了: 好的方面: 1、加速确实很爽,超车信心很足,感觉更有安全感。个人以为设置“舒适”模式足矣,不用“标准”。如果用“标准”的话,可能对于很多油车切换过来的司机,会觉得油门太灵活。 2、model Y确实很能装,特别是前备箱和下沉的那个后备箱好评!现在我带家里2个娃出去玩或者参加培训班,所有东西都可以放前备箱、下沉后备箱、以及两侧的两个洞,然后整个后备箱只放床垫。累的时候,可以在车上睡午觉,没有尾气,没有噪音,即使是在地下停车场,虽然外面空气不好,但tesla自己的空气过滤做得很好,车上睡觉很舒服。 3、自动辅助驾驶确实好用。送了半年的EAP,从一开始战战兢兢到后面放心使用,这是一个使用过程中信心建立的过程。总的来说,我的看法是,自动辅助驾驶虽然不是100%可以依靠,但是确实可以极大降低精力和体力消耗。个人以为,良好的表现,还是在于强大的芯片算力,以及背后海量驾驶大数据。前者是硬件配置问题,其他厂家还可以超越,但后者目前确实有点无解。 4、电量管理确实准确。正常驾驶情况下,表显里程与实际里程之间差距很小。方便对充电地点进行估算。 5、使用成本很低。购车只在车价之外给了280的办证费用。如果这样算下来,车价实际上基本相当于买一台30万出头一点的油车。再加上电费确实便宜,保养确实没啥花销,每年至少还可以节约个2万样子。确实如很多人讲的,电车是开得越多,越划算。 6、出行确实没油费、积碳这些压力。电机不需要热车,不会出现油车因为各种问题导致的怠速不稳这些问题。电机一直就那样,不需要更换机油,不需要更换变速箱油,不需要更换正时皮带……感觉确实少了很多需要关注的东西。现在出个门,即使路途很短,我也开车。因为不需要考虑冷车高油耗,也不需要考虑发动机积碳这些。冷冻液也不需要我再关注了。我现在平时用车只管一件事:玻璃水。然后就是每年去tesla售后检查一下。 7、车机系统确实优秀。这部分还是得比较一下其他厂商。我个人的感觉,虽然tesla的车机,特别是导航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的地方,但确实是最好用的了。其他厂家基于ARM通用平台开的车机,在系统优化上总是差那么一点。tesla基于intel平台的自研的系统,车机贴合度确实感受要好很多。小朋友是超级喜欢这块屏幕的,他们感觉跟Ipad一样,可以很容易学会操作。还有能接手柄打游戏……………… 8、椅子第一坐感不舒服。相比很多车,tesla的座椅很不舒服,偏硬,座垫偏短。但是很有趣的一个结果是,开同样几百公里的路,我开那种“舒适”座椅的车,下车时觉得累得很。但开tesla却没这感觉……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硬一点有助于血液循环,所以身体没处于一种“睡眠”状态,所以下车没那种“疲劳”感???? 9、确实如很多人所讲,在90%的使用场景下,电车确实比油车强,特别是在充电站发达的城市或者周边。 10、开了电车之后,确实回不到油车了……家里的油车现在没人想开。即使是跑长途,家里人第一选择还是去研究充电站,实在觉得没法,才会选择开油车出去。 11、客服是惊喜。电话秒通,只有2级选择菜单,每一级只有2-3个选项,人工秒接,感觉很好。有问题,能马上给解释就给解释,不能给解释的,可以要求他们了解清楚后答复,也确实很快答复了。可能我的问题都不是太复杂吧,不涉及太多灵魂拷问之类的,总体感觉还是ok。 12、城区低速确实很安静,高速路上确实风噪和胎噪明显,但少了发动机的嘶吼,总体还是能接受。有时候在高速上有一种莫名喜感。人家油车的发动机都是很man地“轰轰轰”地冲,tesla的电机是矫情地“嘤嘤嘤”地冲…… 13、tesla确实省电。按照我的驾驶习惯,跑得最多的一段单边11公里的短途(上下班),空调21度,驾驶设置为“缓行”,能耗140-170样子。如果不开空调,驾驶设置为“保持”(就是单踏板模式),能耗大概90-110的样子。高速要费电些,但也没有超过过170。 不好的方面: 1、减震确实不好。特别是在类似小炮弹坑那种路面时,车感觉是蹦蹦跳跳的,像个几万块钱的车。仔细研究了一下,感觉主要问题可能是胎压(不太确定)问题。tesla把胎压设置在2.9,整个减震都会偏硬。曾经在网上看到别人讲,降到2.5会有很明显的改观,但是没试过,所以不确定。 确认了,在低胎压的情况下,减震会大幅度改观。最近天气变冷,也跑了寒冷的地方旅游。胎压曾经最低到过2.4。就我个人感觉,胎压到2.6之后,减震就明显改观了,特别是在过坑的时候。在我使用的场景下,电耗并没有显著的增加。) 2、单踏板模式我持保留意见,感觉有点反油车司机的直觉。之前开了差不多接近20年的油车(无事故),开了tesla之后就用那个“单踏板模式”(其实就是“保持”模式)。
前几天开着才提不久的问界M5 跑了一趟川西,全家人都说这次旅途比以前轻松多了。我觉得有这种感受很大程度得益于车的加持,车上舒服了、休息好了、玩的时候才更有精力。经常走国道的老司机都知道,弯道多 一跑快 后排就不舒服,问界新M5 Ultra底盘采用的轻量化全铝设计,过弯时车身几乎没什么侧倾,高速并线稳如钉子,车头响应敏捷,这种驾驶质感老司机都喜欢,坐的人减少了许多不适,尤其是后排老人小孩。副驾的零重力女王座椅也成了我家那位的宝座,全程窝着追剧刷视频,居然破天荒不头晕,这样的表现在上一台车简直是不敢想的。 对于坐的人来说,可能舒适性比较重要;对于我来说,续航和操控是关键。我出发前满电满油,川西小环线来回一趟1200多公里没进过加油站,中间住酒店一晚顺便充了一次电,然后跑完了全程,这样满打满算下来综合续航打了个近8折,比较OK!所以,喜欢自驾游的朋友本人不建议买纯电,目前增程式是最优解。我就纳闷了,之前是怎么对Model Y和极氪7X感兴趣的。 智慧座舱这块,车机互联顺畅,操作便捷,驾驶娱乐两不误,比起小年轻追求极限驾控,我还是更喜欢这种带有舒适感的驾控,毕竟底盘太硬了家人遭罪,最后还得我背锅。智驾的话,自动变道、跟车、加减速、车道保持、上下匝道,跟老司机无异。最后吐槽下M5的花瓣地图,不是说哪哪不好,就是我用不习惯,可能之前一直用的高德,花粉轻喷... 最后做个总结,问界新M5 Ultra在20-25万的价格区间,综合智驾、舒适度和操控,M5排第一梯队。最近媳妇想淘点好看的摆件放车上,既不影响安全又很温馨的那种,车友有什么好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