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一个月了,也跑了3400km了,由于我们家是一次提了两台一摸一样的id6x,所以各种路况我都有体验。先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购车历程。买电动车很大的原因是政策驱使,再就是家庭和工作原因,两个儿子已经慢慢长大了,原来的高七有点不够用了,每次出门都是绞尽脑汁跟孩子们带东西,装了老大的自行车就不能带老二的滑板车,每次都很头疼,所以换个大车就提上了日程,从去年modely降价就开始想要换车,后来因为武汉8月疫情,耽误了,一直没下手,这个过程中陆续看过吉利的星越L,极氪001等车(本人对新势力造车不感冒不在比较之类)本来订极氪的,碍于老婆极度不喜欢车辆后排不能全开的后窗,没办法放弃了,后来星越L出来了混动版,一眼就看中了,直接盲订,全家从老到小看过现车后都觉得不错,本来上半年就换的,碍于遇到股票一直跌,决定等几个月,股票稍微回点本再买。这一等就到了5月,又一次全家出动去看车,还是对星越L情有独钟。正好有个铁哥们四月去提了一台id6x,告诉我还不错,旁边不远就是一家上汽大众,我们就决定去看看。这一看不得了,全家第一次体验纯电动车,而且还是个7座,我们家两大两小加上岳父岳母和试驾员满座试车,试完后全家都说好,从空间底盘舒适度和静谧性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一下把岳父换车的心思也调动了起来,我们回去一合计,决定卖掉家里三台油车,换两台电车……从订车到提车大约花了一个月,很快我们就以满意的价格提到了两台灰色的胖6。我平时上下班单程17km,每天走内环线,一般一周充一次电足够用,市区不开空调电耗12左右,开空调15左右,这几天武汉39度高温,电耗高一点,来到17;另外提车不久,我就开岳父的胖6满载六人加行李,送他们去山东度假,顺便体验了一把电动车跑高速的感觉,武汉到威海乳山全程1230km,限速压着110开,综合电耗18.4,95的电出发路上充电3次,平均间隔250-300km一充,一路充电还是很方便的;紧接着我又开自己的胖6跑了一趟利川,单程600km包含70km山路,沿途海拔升高1200米,五名成人满载加满满一车行李,去程电耗17,回程空载因为海拔下降,电耗只有14,去程为了保险充电2次,回程充电1次,到武汉还有44%的电,对于id6x的续航我是很有信心的,基本高速400是没问题的,最长一次110的速度跑了380,95%出发剩11%,对续航相当满意。外观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就是不喜欢特斯拉那种溜背车,更喜欢这种传统造型的suv;对于车辆的功能配置我觉得足够用了,辅助驾驶抬头显示导航都很好用,22款的车暂时没有出现过信号丢失或者主机死机的情况,我们两台车用着都挺好;空间就不说了满分,美中不足是车宽稍窄;智能化方面,我买车还是注重车本身的属性,可以看个爱奇艺可以唱个卡拉ok挺满意了;驾驶感受方面感觉车辆底盘质感很好过坑洼或者减速带比我爹的q5不输,静谧性好于Q5。关于车辆充电方面,家充很方便,外面的充电桩也基本能吃满功率,最大充电功率到过95kw,充电速度很快,服务站上个厕所抽根烟就从30%充到70%了,再抽一根烟差不多就走了。综上所述,这是一台我们全家都满意的的车,希望我的感受对大家有帮助。
疯疯羊123:居然碰到熟人了
hua2680:房子真好看
坚如磐石:我也是ID6.X灰色,今年7月份提的车,除了没跑长途,其它感觉一样,越开越喜欢,选它选对了
【提车价格】
因为是库存车,所以只有16万。办了个贷款,所以送了首年的保险。同时有旧车置换享受上海市的1万元补贴,实际上就是15万元。送了一个原厂的行车记录仪,但是不是隐藏式的。脚垫也是比较简单的,脚垫后备箱说是没有库存也没送。基本就是裸车的状态。额外付了600块的上牌费用,就没有其他的了。
【购车经历】
一直想换电动车,把原来的油车换掉。闲着没事干,也试了不少的车,小鹏的,比亚迪的。想了一下也不需要太多的智能,体验一下电动车的感受即可,看了看。七座的SUV可选择性不多。ID 6的外观看着也不错,内饰也不错,就直接选择了。
【续航】
五月份提的车,所以按照表显的续航里程差不多满电550~600左右。开车并不十分激情,空调常开,空气精华常开。夏天也用不着座椅加热,就这个水平。感觉电车的能耗跟驾驶习惯关系不大。
【乘坐体验】
有可能是因为库存车的原因,家里人乘坐的时候反映问题不大,也有可能是因为空气净化常开的缘故。座椅的话,前排座椅比较宽大,包裹感没那么强。后排座椅的话空间可以,家里没有太高大的人,就是靠背角度虽然可以调节,但是范围不是太大。第三排座椅的话,感觉1m5~1m6以下的人乘坐勉勉强强。
【驾驶感受】
开车比较温柔,跟老车相比,因为时间比较久,七八年了,驾驶感受肯定会好很多。跟小鹏比亚迪海报之类的还是要舒服很多。但是可能因为车子比较大的缘故,大的转弯快一点还是不太稳定。
【油耗】
对于电脑没有太注意,都是随意开的。目前的话大概15~16kw百公里左右。大部分都是市内开,大概三四天充一次就可以,不会等到没电了再去充。
【最不满意】
对于车的要求不高,但是出风口的装饰条银色的反光比较厉害。但是看了一下也不太好拆下来喷漆或者贴膜。后续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解决。其他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就是一个交通工具没有太大的期望,也就不会有太大的不满意。
【最满意】
本来想着大众的电车智能化水平不高,但是高速试了一下智能驾驶。然是半自动的,但是挺方便,挺省力的。开启了之后,道路的识别比较精准,速度的升降也比较缓和。另外虽然灯光没什么用,但是幕式的拉开形式还是蛮好玩的。
【空间】
因为个人东西比较多,一直想换一个空间比较大的车,也方便家里人的乘坐。本来想添置一台mpv,但是看到这个七座的SUV也基本符合个人的需求。后排乘坐不能说十分宽裕,因为车长也就一个中型SUV。不过家里人对空间的要求没那么高,满员出行也不是不可以。而且基本上最后两排也不怎么使用,不过也没有放到存的对方个人的杂物了。后备箱的话确实比较小,但是底下凹槽可以放很多东西。能够顶上半个后备箱。
Zdh581:大众电车的库存车定义是多少呢?是三个月?6个月还是12个月呢?求指教
正直火车DaU:23年7月极智长续航落地25W
#提车作业
终于在懂车帝认证车主,以前一台马自达3(置换了id6x),一台皇冠,一直懒得弄,今天趁着这个机会就认证了。
买车前对比了很多,也试驾了各种车。包括最开始试驾揽境,汉兰达,塞纳,后来新能源小鹏P7(下定又退订了)、P5,特斯拉Y,id4,id6(上汽一汽都试过了),byd汉,唐,宋,海豹,极氪001(最心动)。后来因为奶爸属性,还是选择了id6。而且有皇冠,95%以上都是一程300公里以内,电车妥妥的满足了。开了100天6000多公里,总结一下:
1.外观:见仁见智,大众suv除了揽境我就喜欢id系列了,特别车灯,自动远光灯不要太香。外观满意。
2.动力:输出很平顺,加速对比燃油车来说,很快了,奶爸车够用了。D档毫无减速不适应。更喜欢B档,估计开电动车的大部分都喜欢动能回收。
3.底盘:用的是跟Q5一样的底盘,底盘隔音支撑都很好,就是对比前两车有点软,估计是为了舒适型妥协。急转弯会自觉减速,不像马三会想踩油。。毕竟奶爸车,为的也是舒适。
4.安全性:高速或者塞车我都会打开辅助驾驶,很线性的加速和减速,舒服,不会有皇冠的那种急加速急减速的不适。除了辅助驾驶,有一次印象特别深刻,过红绿灯前车还有3秒绿灯直接刹停,我还没反应过来,也没开辅助驾驶,右脚还在踩油门加速,id6亮了红灯直接刹停,人都蒙了一下。应该是检测到前车的距离太接近,自动刹车。还是感觉到有点高科技。
5.舒适型:包括座椅的支撑,开车的平顺性,全景天窗+遮阳帘,隔音的安静。都给我跟家人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6.智能:中控屏太小,不过有免费流量,可以看爱奇艺,腾讯视频,咪咕直播,网易云,唱吧等。还有carplay,carlife。跨年夜还看了抖音直播的五月天演唱会。买了2个麦克风,基本都满足了家人的娱乐。就是试过一次黑屏,免费升级了,后面没遇到了。
7.续航:试过跑了几次200公里以上的跨市驾驶。开始第一次满座跑130多时速,续航估计智能跑300多吧。后面都是踩着100公里时速跑。250公里开空调跑50%电。来回都差不多。基本保持在百公里15度电的电耗。
优点:性价高,送的东西多。id豆选了终生质保,终生保养,充电桩。另外送了行车记录仪,贴膜,头枕抱枕,尾箱垫,保温箱。
吐槽:可能就是没有新势力的智能是唯一的遗憾。其他都没啥吐槽后悔的。(心心念念的还是有点想极氪001,别问为什么)
我在2023年3月1日提了辆新车(2022款),落地27万,但由于在北京没有指标,租期为3年费用为3.1万。所以刚开始的开销就超过了30万。提车到现在4个多月了,行驶里程不到3000公里,现在市场价格大约是23万左右。有点心痛,但我安慰自己只要不出手,就不算亏损。
我来谈谈为什么选择这款车吧。
由于我的驾照还在实习期,很多4S店都不允许实习期的驾驶员试驾车辆,这让我感到无语。
所以我只能找了个有经验的司机一起去看车。我们试驾了比亚迪唐、特斯拉和小鹏G3。比亚迪和小鹏不允许我试驾,尽管老司机试驾了一下,但我并没有真正感受到,所以放弃了。
我亲自试驾了特斯拉,驾驶感觉不错,只是有些颠簸。试驾了ID6后,感觉比较稳定且安全感很强,因为它转弯半径小,比较适合新手的我,所以最终选择了ID6X。当时我也看过很多评论,说ID6X的车机系统不好,但由于我之前对车机系统并不了解,也无法感受到好车机系统和差车机系统的区别。但考虑到ID6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我最终选择了它。
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购车后的心酸历程吧:
1、在第一个月,不小心撞掉了右后视镜。原因是小区的机械车位太小,加上我是新手驾驶员,无法顾及周全,结果直接撞到了机械车位的杆子上。我去4S店修理,但他们没有现货,等了两周。平时用塑料袋包住,以防下雨漏水。(ID系列的许多零配件都没有现货)
2、说说这辆车的刹车系统。有一次,前方车辆急刹车,尽管我距离它很远,但这辆车的刹车距离确实很长。我几乎踩到底了,差点追尾,吓到我了。
3、这辆车的自动预警功能不错。当开得很快且离前方车辆很近时,它会自动警示。有一次我在过桥洞时,桥下很暗,我没有看清前方的车辆,也没有刹车,车机提示并发出警报,整个车内感觉的灯光都变成红色,吓得我赶紧踩刹车停下来。
4、这辆车的轮胎太薄了,有一次晚上右转弯时,因为转弯角度较小,右侧轮胎碰到了路边的马路牙子,结果轮胎直接干坏,换了一条新轮胎花了1800元。
5、夏天充电时,经常要解决跳枪问题,不知道是充电桩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经常需要在半夜去重新充电。还有,经常在路上收到充电接口异常的警报提示,每次都吓我一跳。
因为是我第一辆车,无法与其他车辆进行直接比较,但总体而言,我觉得这辆车的优点是
底盘稳
转弯半径小
起步快
空间大
可以远程开空调(夏天真香)
无钥匙启动(感觉很高级)
D挡和B挡切换顺畅(每次堵车切换到B挡,这样就不需要频繁踩刹车了,别人也看不出我是新手,哈哈,但是容易被追尾,因为B挡减速刹车灯是不亮的)
自动感应远近光灯(有一次天黑回来时,不知道在哪里切换远光灯,还好它自动开启了)
自动雨刷(有一次下雨时,它自动打开了,但我不知道如何调节速度和停止位置的雨刷,不过至少能够自动开启就很好)
全景天窗(我选择ID6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大天窗)
座椅记忆功能(可以记忆两个人的座椅调节,不需要频繁调整座椅角度,但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座椅角度不合适,总是感到不舒服)。
当然,这辆车也有一些小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还有我体验了同事的蔚来车后,感觉这两辆车不是同一个年代的。我有点羡慕这些国产车的车机系统,期待ID6尽快升级车机系统。
写得有些散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果有其他车友想了解某方面的情况,可以留言,我看看我是否遇到过,哈哈哈。
一路小跑auv: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27万天价提车的
vainsummer:写得很客观了。关于刹车距离长的问题,用 d 档超过 60 公里的时速 一定要提前预判,而且多次踩刹车解决;或者直接换 b 档。但是 d 档在不是堵车的情况下,驾驶体验还是很好的,非常丝滑,而且乘坐的人体验也很好。我妈只有坐我的车不会晕车。关于车机,我只能说你要适应他的缺点,反正或多或少也能用,那种极端的黑屏的情况我还没遇到过。
阳光的闷骚男:还想23?想多了,现在未上牌的新车还是23款,22个。
【最满意】1、HUD抬头显示,和AR-HUD,导航和仪表看着非常方便。
2、辅助驾驶,在堵车、高速2种场景下已经熟练使用,得心应手,解放双脚,让最费力的2种驾驶场景变得轻松愉快。
【最不满意】没有数字胎压检测,只有胎压异常监测。非常不习惯,因为之前的车都有数字胎压,实时掌握精准胎压数据。
【购车经历】买车前看了唐、ID6C、ID6X,考虑价格因素优选大众(优惠后比唐便宜不少),实地看车和试驾了3家店,ID6C和ID6X都有,最终还是喜欢ID6X的外观和内饰,价格上基本相等。选择了喜欢的灰色和6座空间。
【驾驶感受】驾驶了2000公里,整体感受就是稳,底盘和调校。在舒适模式下,加速和刹车都很舒适,高速130km/h时,车也很稳定。
【续航】日常代步,百公里电耗14~15度电;假日出行乌兰察布,返程320公里,海拔有1400米到北京50米左右,全程耗电61%。
【空间】6座是我买车的必选项,其他配置可以谈,必须6座。二孩家庭,然后期望孩子坐车的时候老老实实坐着,每人一个座位。6座空间也很舒服,对于SUV来说,足够大,第三排以坐10岁以下孩子为主,大人还是稍微有些挤。
【导航】
ID6X三种主流地图HUD显示的区别:
车机---车载地图:大屏导航+HUD导航 +HUD-AR转向尖头+氛围灯闪烁 (转弯)
carplay 苹果地图:大屏导航+HUD导航
carplay 高德地图:大屏导航。
但是对于第三种情况,虽然车上显示少,但是最方便,手机查询个位置,高德高航,车机自动就打开了,属于手机和车机无缝衔接。对于其他APP或者别人分享的位置最为方便。
【购车经历】
2022年初,家里添人进口,荣升四口之家,如果算上双方父母,家里原来的车不太能满足需求了,这时候就考虑换车了。应该说当时的新能源市场风起云涌,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我本人相对保守,对车的要求,主要在行驶品质、空间及可靠性,所以大众可能是我放在前面的选项。
【驾驶感受】
大众的行驶品质应该在汽车圈大概是头部水平吧,大众对不同车辆底盘调校应该是非常老道的。对于我的这辆ID6X底盘扎实,整体感非常强,2.2吨的车重+电池下置(重心低)+大众的底盘调校,共同促成了非常棒的操控体验。在市区道路,红绿灯起步迅速,变道超车干脆利落。在高速上,超车没有任何压力,即使140~150的时速下依然稳定,让人非常有信心。
【续航】
对于纯电的新能源车,续航可能是选购时最关注的性能。对于这辆两年前的车型,84度的电池,2.2吨的车重,SUV的外形,CLTC续航是610千米。这里就要结合自己的用车场景了,对于我来说,单程300km以内的高速行程可以覆盖我日常90%的用车场景,而我的用车极限大概是单程500km。实际情况是这样,对于日常市区范围内的应用,一周充电一次,自30%至80%是可以满足需要的。对于高速行程,我自己的体会,在行驶2小时左右,行驶大约200km时需要休息一下的,这时候依据后面的里程及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充电30~80%大约需要40分钟。
【最满意】
实事求是讲,开纯电新能源确实在补能方面比传统燃油车需要更多的考量。那为什么还要换新能源呢。首先,新能源是国家定下的发展方向,这点已经有无数人说的很清楚了,如果还有人不理解那就不理解呗;其次,在日常保养、操控感受、乘坐体验还有智能化方面,新能源有着天生的优势;最后,我还是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在补能方面的短板一定会补齐。
【最不满意】
上汽大众或者说大众集团在座舱智能化方面是保守的或者说是落后的,我在选择ID6X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好在carplay还是好用的,所以日常的导航、听歌是可以满足我的需要的。不过,也可以看到大众在这方面的努力,在自动驾驶和车机方面是有改进的。另外,要说明一点,大众作为传统大厂,在智能化方面是有取舍的,不会一味的去堆积功能。
希望我们家这辆七座的纯电SUV——ID6X,在将来给我们全家带来更美好的旅行体验。
Yu贰叁:二排空间怎样,做三人会不会很挤
小鹅905:id6坐7个人实在有点不体面了,坐5个又不如一些大五座,老板肯定还是自己喜欢也没多少需求拉这么多人
点评车型:
2021款ID.6 X 1st Edition ID.初见版

3.93分“良好”请大家慎重购买,我提车一个月就出现刹车助力失灵,差点酿成事故!要不是我整个人站起来拼了老命踩刹车估计真的要丢了小命,车机软件稳定性太差。然后说一些好的方面,该车颜值还是不错的,操控性能中规中矩,零百加速我自己在安全封闭路上测试了一下应该在8.3秒左右,与我老款A4L不相上下。自适应巡航和半自动驾驶还是挺实用的,拥堵路段跟着前面的车设置好就可以省心省力不用担心追尾,而且解放双脚。续航方面,我平时喜欢大脚电门,但是整体续航能力还是不错的,如果在春秋季不要开的太猛,续航五百公里绰绰有余,夏季全部空调开启续航应该在435左右,冬季还没具体经历~但不会低于420,高速跑过一次确实掉电厉害,120码巡航的话整车续航应该在365左右。不吹不黑,除了车机系统有时死机罢工令人头疼,其他方面还行?
GRVS:辅助驾驶过程中,踩刹车会导致辅助驾驶失效!如果当时辅助驾驶正在进行刹车动作,你这轻轻一点刹车就会取消辅助驾驶,换言之就会取消其正在进行的刹车动作!当你的车速很快,且正在靠近前车,本来辅助驾驶会为你慢慢刹车减速,你这一踩,取消了辅助驾驶,就会出现你所说的这个情况:突然没有了辅助刹车,全靠自己踩!而且要大力踩。以后碰到这个情况,要么提前接管,自己踩刹车。要么把跟车距离调远一点,或者如果车速不算快,你可以选择相信它,让它自己刹停。
土大达:人没事最重要、厂家应该好好反思一下,看着有点后怕。ID系列难道就这么不靠谱吗?
陈恩楷:续航徐得很。580公里实际也就420公里
最开始是冲着紫色的外观和7座空间买的,全家人一起出行空间都没问题,内里舒适,驾驶也很省力。没想到i大6的续航也很令人惊喜。买车时还用V豆换了充电墙盒的安装,家里虽然是老旧小区,但是经过与小区和安装公司沟通还是很顺利地装上了充电桩,每天下楼就可以充电,省时省钱,真香。
最喜欢的是ID系列的B档驾驶,习惯了以后在城区堵车的时候特别好用,驾驶不用频繁在油门和刹车之间切换了,完美解放了我的右脚。手刹简化为auto hold的模式也很便捷。
孩子最喜欢的是车机上的娱乐系统,购车送的流量支持我们在途中听/看节目,车载的app也在逐步丰富,目前最常用的就是腾讯视频和喜马拉雅。
最后当然也有少少不满意或者说还没研究明白的地方,就是智能助手还没调教好,目前只会用来开关空调和天幕遮阳板😂
爱思考阿克苏6s:23万是可以啊。我明天就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福利可以争取的
外观:没得说,大气,很强的厚重感,前后灯光漂亮。
空间:三排座椅没想象的那么差,女儿做到后面正好,一家六口出门很方便。
续航:目前我开了四天,表显能耗是14。还是比较满意的,表显续航比较准确,没有里程焦虑,我的出行范围都是很大,都是在市区和周边县城,来回70公里左右。
智能化:智能化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也非常满意,特别是辅助驾驶类的一些功能,特别好用。还有自动泊车,原来感觉很鸡肋,现在学会怎么用了,特别好用。只有车位线没有停的车辆的时候,识别不到车位,这时候无法使用,但是这种时候也好停,自己操作就可以,当有车辆停放,即使没有车位线,也能识别到停车位,而且停的很顺畅。之前还很担心,脚都不敢离开刹车,用了几次之后,还是很精准的。
用户3250333160180:22款的,大家有没有人遇到大灯随动转向异响,嘎吱嘎吱的持续三四秒
用户4135122871609:没有槽点吗?
最满意的地方:有7座是对ID.6X最满意的地方,毕竟合资新能源汽车的选择里面7座是比较少的,ID.6X刚好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需求,第三排放倒后有比较大的储物空间。还有续航方面也是比较满意,市区使用基本能达到500km+,能应付日常使用和小长途了。
最不满意的地方:第三排空间比较压抑,如果坐小朋友的话问题不大,一般成年人坐进去会感到比较拥挤和压抑,勉强应付短途出行。
外观方面:外观方面十分霸气,硕大的中网,符合现代汽车的什么。侧面看过去的悬浮式车顶还有贯穿式大灯和发光logo特别酷炫,和新能源汽车的科技感十分匹配。
内饰方面:内饰方面如果和自主品牌相比起来算不上豪华,软材料方面的运用还是到位,触感不会廉价。得益于设计师的巧妙设计,看起来层次感丰富,风格简洁,科技十足。
空间方面:空间方面中规中矩,能满足7座的使用需求,虽然第三排空间有点压抑,但是放倒后能有一个不错的置物空间,一般家庭出行十分实用,但三排作为应急使用时没问题的。
驾驶感受:一直相信大众的底盘质感,即使是纯电平台也保持了一贯的扎实,转向精准,加上电动车的特性,电门反应十分灵敏,市区通勤可以说是得心应手。辅助驾驶功能使用起来也很省心。动能回收的感觉比较明显,松开电门的时候有很强的拖曳感,稍有不注意就会给乘客带来不适。
购买建议:建议购买2022款 极智长续航版 ,和低配不到两万的差价,辅助驾驶和主被动安全配置齐全,性价比会更高,感觉新能源没有配备辅助驾驶不是一辆合格的新能源汽车。
ID.6 X前脸采用贯穿式设计,大众Logo两侧的LED灯带和前大灯组相连。与ID.4 X不同的是, ID.6 X的LED灯带有两根,并且大众Logo、LED灯带以及日间行车灯都可以点亮,形成统一整体,科技感十足。同时,IQ. Light LED矩阵式智能大灯和IQ. Light LED贯穿式平行流光尾灯互相呼应,极具辨识度。
内饰方面,ID.6 X采用贯通式仪表台设计与多处悬浮式设计,视觉上拉宽内饰空间效果的同时,层次感也更加丰富。创新性5.3英寸i-ID信息组合仪表让驾驶者轻松获取行驶数据;12英寸悬浮式中控大屏全面地显示车辆状态和信息,方便驾乘人员更加直观地操作;而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把行车信息和路况导航投射至前挡风玻璃,一目了然。
空间方面,长达2965mm 的轴距使ID.6 X拥有宽敞的车内乘坐空间,七座或六座灵活布局为用户提供舒适的乘坐感受。全视野景观天幕或可开启全景天窗,带来通透开阔的空间感。
动力方面,ID.6 X提供三个动力版本和两种驱动模式的车型,电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32kW、150kW和230kW。后驱车型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峰值扭矩为310N·m,四驱车型则是加入了交流异步电机,峰值扭矩为472N·m。此外,新车提供63.2kWh和83.4kWh两种电池容量,最大续航里程续在436-588公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