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17款斯巴鲁BRZ 2.0i 手动type-S版

这也是情怀啊!外观没得说是真好看,凌厉帅气,内饰差点意思,价格也不算贵,圆了自己的跑车梦,但不适合漂移,因为吸不上机油,拉瓦拉坏了的话容易爆缸,手动变速箱质量差,所以老老实实的开着吧,不要太暴力。改装潜力不是很大,但可以配点好的避震和轮胎。车底子特别好,车子小巧且灵活,弯道很爽,视野也很开阔,有很不错的驾驶感,这个还是蛮喜欢的,整个车子较好的稳定性。但是几乎没隔音,声音巨大,也没啥配置,舒适性也不好。
·斯巴鲁BRZ
这也是情怀啊!外观没得说是真好看,凌厉帅气,内饰差点意思,价格也不算贵,圆了自己的跑车梦,但不适合漂移,因为吸不上机油,拉瓦拉坏了的话容易爆缸,手动变速箱质量差,所以老老实实的开着吧,不要太暴力。改装潜力不是很大,但可以配点好的避震和轮胎。车底子特别好,车子小巧且灵活,弯道很爽,视野也很开阔,有很不错的驾驶感,这个还是蛮喜欢的,整个车子较好的稳定性。但是几乎没隔音,声音巨大,也没啥配置,舒适性也不好。
几乎没有配置,连本来是车机的位置也是一个绿头收音机的车,是不可能入那些追求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消费者的眼的 但我乐意,这就够了
碳水使我肥胖:17款手动13.5w吗?这么便宜了?
【最满意】对于喜欢的人来说,他会看到BRZ的可升级潜力、丰富的玩法 【最不满意】但是不喜欢的人,就会觉得这种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原厂状态下表现不行,而且会觉得配置太低,内饰也不能看。 这车还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那就是它只满足国6A的排放,所以所有国6B城市可以说无缘这台车了,不过你也可以上外地牌,但是在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外地牌的体验极差、到处限行,不如买台小电驴。 【驾驶感受】一是发动机从过去200马力、205牛米的FA20机头,变成了现在234马力、250牛米的FA24D机头,排量也增加了0.4L,现在是2.4L,算是官方“扩缸”。实际上过去也有人这么玩,把2.0L自己扩缸到2.4L,这其实有一个好处,假如你想进行涡轮化,那潜力会比之前大很多。 二是内饰比以前好看了一点,当然这个好看只是跟过去的自己进行对比,自动挡还多了一套辅助驾驶。 三是终于有选配了,不过价格……确实很贵。
一位popper:brz和86怎么选
EIGELBY:官方这个扩缸不是打磨缸壁,只是扩大缸径
辣辣辣36464:这大尾翼真帅啊
【操控】 舒适模式下面转向很轻盈,日常上下班开开很舒服。由于自重轻,车比较灵活,指哪打哪的感觉很好,和开了6年的老雷凌比不是一个水平的。 【动力表现】 普通家用车的表现,低功率的2.0T差强人意,除了外观和运动感配饰和跑车没什么关系,开起来动力和家里长辈的CC基本一个档次。不过够用就行,平时起步超车都很流畅,平衡的前后重量配比让车身很稳。 【最不满意】 这也要加,那也要加。之前听说2系普遍加两万选配,还觉得搞笑。自己选下来座椅方向盘加热,无钥匙进入,墨灰顶棚,还有中配音响(门板上不选音响配置单元位空着不好看),就1.5w出头了。说德系愿意给配置了,这款车上面感觉还是很抠门的。 【购车经历】 找的同事朋友的汽贸店,从河北调的车。无他,河北有配额,听说过G42车友苦等配额的传闻后即使远一点加的多一点,能拿到车就行了。22.9.15下订,10.1上产线,11.1上船,12.1到国内口罩原因清关很慢,1.9到店提车。啥也没送,脚垫不好买,一周内又自己找地定脚垫,贴膜,装记录仪。 【提车价格】 听说江浙沪普遍加的多,全款付,加了2,保险店里上。23年裸车价格上升3k,不知道会不会后来的兄弟便宜点,毕竟加价膈应人。 【乘坐体验】 日常comfort模式开,选了非防爆胎,倍耐力的,滤振很不错,也不会像开船一样。后排空间基本给前排挤占了,日常做储物空间。座椅可以调很低,不过为了视野一般不会过于低。选了合成皮座椅,穷,还挺软,加上腿托还是舒适取向的。 【最满意】 好看就完了。
本人提车3个月,历程万里,在此站在主观立场评价观众关注几点问题。 【外观:美观时尚,获得过国际大奖;期待多些空气动力学的洞洞… 【内饰:脱俗特色设计,方向盘采用yoke就更加人性化,其余新鲜感十足; 【配置:齐全动力强劲,马力和扭矩都有较好的表现; 【空间:布局合理; -【续航里程不足、电池充电速度比同行慢,电池架构稍显落后,尤其高速上跑完200公里,务必去充电,毕竟还留下30%余量去准备缓冲里程。 -【智能化程度较低,低于行业标准,碰撞主动回避等功能缺失; 驾驶感受整体不错。 【重中之重是:期待上汽增加对售后服务的关注力度,比如增加OTA升级力度,客户反馈问题深究等。没有一个工业产品是完美的,对于已知缺陷的处理上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效率,理应让客群感受到被持续不断的服务着…而不是锤子买卖。
【操控】 指哪打哪 【动力表现】 完美 【提车价格】 选配了黑色套件33b 360全景 空气悬挂 所以会比裸车贵 遗憾没选到33t 没车 这个提车快 一起落地算上保险45 【驾驶感受】 完美 【油耗】 8l 全程eco 还是非常省油的 跟以前开的思域一样 都是8l 【最满意】 外观和动力 【最不满意】 内饰还是太宝马了 有奔驰的内饰就好了 刹车没上6活塞 【保养】 2000公里可以去首保一次 说实话有45w我只会入宝马m240或者思域typer, 小米su7去试驾过了地盘质感一般,高速开起来跟我现在的思域一摸一样,放在15w里是好车但是30w就算了,就一个加速 ,设计也纯纯抄袭 ,牌子也low ,平时也不好意思开出去 ,爸妈也比较看重牌子 ,不然我肯定选思域typer了 。前驱手动里的王 ,现在想想依然心动!再说一下奥迪s4 ,也对比过了,用料确实足 ,6活塞4驱不过内饰老旧再加上不是双门牌子比不上宝马 ,而且马上换代了,本人还是喜欢双门的车就没选。 说说扣分点第一内饰,第二还是内饰 !45的车了,不知道为啥宝马要全系列弄的一模一样,没有区分度。说实话单拍内饰完全分不清楚i3 3系 2系 宝马m240 m2等等 。其次就不能像奥迪一样上个6活塞吗又没多少钱看着爽啊 ! 最后还是那句但凡考虑奥迪奔驰的你就别考虑这个了,双门后排空间等于没有 ,本人家里好几辆车 ,爸妈开的玛莎拉蒂莱文特,所以爸妈也就同意了,不然打死都不同意,爸妈更喜欢奔驰e,和爸妈跑了好几趟奔驰宝马奥迪4s店,详细说了一下奔驰只坑富人的点 ,都e了还是单活塞的 ,好的奔驰列入 c63都太贵了严重超预算了 ,a35太小 a45太丑 最后才说服爸妈m240的,太难了!没有选宝马m2的原因是不下赛道 ,自己也只靠爸妈平时舍不得加油,价格也贵了20w ,想想还是算了,可能以后会后悔。 各位也加油照着这样说 ,说不定宝马m2了。 确实提了本人的梦想之车 ,我做梦都梦到过 实话。
旧能源经典美系车,相较上一代提升不小,整体还是一辆有运动属性的家用小轿跑 外观: 有GT套件,2.3中规不愧对全球最高配置之称,行走套件、尾翼、四出阀门排气搭配着看起来很运动,美中不足是屁股需要正确的角度看起来才帅。 颜色方面可选,被迫选雾灰蓝。这颜色偏灰,个人认为灰色前几年很火,现在过时了,耐脏但是显旧 内饰: 用料方面比较素,我对皮革没什么特殊喜好,处理得当的塑料看起来比较运动。 个人不讨厌大屏,流畅度和动画都不错,语音控制也还不错,整体智能化方面一般。实体按键少了挺可惜,手动屏幕上划拉调整温度略蛋疼。没有无线/有线carplay有点2 空间: 没结婚暂时没空间需求,真的要应急后排做个170不到的女孩够用,后备箱挺大的 配置: 有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通风、B&O音响之类的配置。前排座椅坐感还不错,且有电动腰托,可惜没有电动调节。运动车型不追求太多舒适性配置,该有的都有我还是满意的。 买车的时候上海仅有敞篷版试驾差评!本以为电磁悬架是日常更舒适、激烈驾驶更运动。看来天赋点都点到激烈驾驶上了。悬架调节到普通也比较硬,很吃路况。 动力操控: 个人驾驶水平一般,之前基本都是通勤自驾为主,这次选她还是希望能豁一下好好玩一玩,希望能通过练习把299马力全部发挥出来。变速箱日常开低速会小顿挫,运动模式比较积极。底盘偏硬,日常舒适度一般,速度起来了稍微转个弯还是感觉的出一体性强。没开到特定场地豁车其余的暂且不谈。 非常喜欢深踩油门音响放的V8声浪 油耗: 巡航油耗有点小惊喜,90巡航开到过百公里6.7升,10AT的后4个经济巡航档位不是盖的~ 现在平均一下拥堵和巡航对半开大概百公里9升不到 可靠性: 阀门排气开到运动的时候停车怠速车会有小震动,副驾驶门板有那么一点点共振异响,得后续去儿子店解决下。 其余没什么问题,毕竟新车… 用车成本: 油耗占大头,能吃粗粮+百公里9升不到完全能接受 后期维护保养想尝试自己手动做 已购项目是车衣外加玻璃膜,听说金属漆偏脆稍作保护
【驾驶感受】MG Cyberster 的驾驶体验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它是敞篷跑车,但驾驶起来非常友好,不像保时捷 718 或丰田 86 那么挑路。MG 的转向和底盘更注重舒适和实用性。即使整备质量比敞篷 911 还重 250kg,悬架接触地面的感觉也不生硬,路面信息经过过滤后传递到座舱,在坑洞和减速带等大冲击下,减震吸收从容,不会让人弹飞。不过,高速曲率起伏时车身俯仰动作较大。方向盘的样式握感不够饱满,三六点位置有些膈手,转向比偏小,手感柔和,手力回馈不沉,给人的感觉是舒服但缺乏战斗力。此外,转向输入带来的车头响应不够积极,但 5.22 米的转弯半径和卡罗拉锐放相当,走街串巷并不难驾驭。总的来说,MG Cyberster 像是大马力、科技版的马自达 MX-5,适合家用代步,敞篷跑山路也能找到乐趣,但不适合赛道等极限操作。在硬件方面,MG Cyberster 匹配的是倍耐力电动车专用的 P Zreo 轮胎,属于跑车级别,规格与保时捷 718 相同,胎面更宽,且试驾车胎压较低。在制动方面,数据达到了中游水准,但制动系统的线性咬合感可以进一步细化调整。从驾驶体验来看,MG Cyberster 更像是阿斯顿-马丁那样的 GT 风格跑车,由于天生的大体格,很难做到极致的驾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