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插混才是未来趋势,增程可能被取代?看看两者有什么区别?

    湘华说车头像湘华说车头像
    湘华说车04-02

      院士,代表着我国的技术顶尖的人群,所以也意味着这群人很权威。但是没想到最近有一位院士发表的言论,却闹了一个大乌龙。这位院士在今年的汽车百人论坛上说某款插电混动车的后排地板是纯平的,所以就臆断这是一款增程车,这样武断的言论,在网上引发了争议。那么插电混动技术和增程式混动技术到底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优劣呢?

      其实去年的汽车百人论坛上,另外一位院士欧阳院士就给大家做过科普,而且相信关注汽车圈的朋友也都清楚,目前我国上绿牌的混动车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插电混动车,代表车企是比亚迪,另外一种则是增程式混动车,代表车企是理想汽车和问界汽车。至于哪种混动技术更好,其实欧阳院士在去年就给出了答案,我也深度体验过这两种混动车,下面我用白话简单的和大家说说两者的区别。

      增程式混动其实可以看成插电混动的删减版,增程式混动就像是“带发电机的纯电动车”,发动机就相当于一个汽油发电机,车辆行驶驱动动力全部来自驱动电机,发动机不能直驱,所以技术门槛低,对发动机要求也不高,成本也更低。所以造车新势力的混动车都是采用增程式混动技术路线,甚至像一些传统汽车厂家,为了降低车价,也是采用了增程式混动技术,然后搭载自家老旧的发动机即可。

      而插电混动技术路线,则是要求相对较高,发动机一般都会采用专门研发的混动专用发动机,比如比亚迪的骁云混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6%,低速的时候,由驱动电机驱动,而高速的时候,则发动机也会介入直驱,所以插电混动车,发动机不但要发电,还要像燃油车一样驱动车轮,比增程式混动多了一些工况,从这方面来说,增程式混动是插电混动的减配版不为过吧?

      油耗和动力上,两个技术路线区别也比较大。增程式混动在亏电的时候,只能由发动机发电,传输到电池中,再输送到电机,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再加上增程式混动车的发动机一般都是采用技术老旧的发动机,热效率低,比如不少增程车还在用十几年前的老发动机,这样的转换,中间会损耗掉约20%的动能,所以馈电时,增程车油耗甚至会比燃油车更高,而动力上也有损耗,这也主要是发电功率很难跟上电机需求的电能,所以只能降低车速,降低电机功率输出。

      而插电混动车则不同,馈电时,可以直接由发动机驱动,所以在能量转化中损耗的能量就更少,大约只损耗掉5%的能耗,所以油耗更低,动力上更强。

      至于那位院士所言,车辆后排地板纯平,就判断是增程式混动车,这个完全就没有根据,首先在燃油车时代,前置前驱的车,很多车的后排地板也是平的,而比亚迪的插电混动车,不管是两驱的宋PLUS DM-i,还是四驱的比亚迪唐DM-P,后排地板都是平的,因为插电混动车也并不需要像燃油车一样,通过传动轴来带动后轮,比如说比亚迪唐DM-p的后轮驱动,就是靠后电机,由线束连接供能即可。

      总结起来就是:增程车更像带发电机的纯电动车,适合城市场景,但高速效率低。 插混是“全能型选手”,技术更复杂但适应性更强。而未来趋势应该是:插混技术逐渐成为主流(如比亚迪DM-i),增程式可能被大电池插混或纯电取代,毕竟像比亚迪唐L DM-p这款插电混动,纯电续航里程就已经达到215km,和理想L8纯电续航里程一样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