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策开闸:车企扛责时代来了
2025 年 4 月 1 日,在北京,新规成功落地,L3 车总算能够正大光明地驶上高速!
这背后是华为ADS 3.0系统用63万次紧急避让测试换来的信任票。不过法规里“附条件”三个字可不简单——只要系统开着,出事车企得担主责。
二、技术对决:百万豪车VS平民神机
华为亮出激光雷达“夜视仪”——尊界 S800 采用 192 线激光雷达,夜间认人识物的精准度高达 98%,然而百万售价令普通人望而却步。极氪则走起性价比路线,自行研发智驾系统,将硬件成本压低至 1.8 万,欲将 L3 置入 30 万车型之中。
2024冬季实测:
在零下 15℃的哈尔滨,比亚迪汉 EV 智驾版的续航达成率为 72%,相较于燃油车,其暖风耗能节省出了 30 公里的通勤距离。
三、掏钱难题:值不值得为“放手”买单?
现在买L3车得加价1.5-3万,68%消费者觉得划算:“每天省出半小时刷剧,三年回本!”
黑科技护航:
武汉新规要求L3车必须装“驾驶员监视器”,就像给司机戴上智能手环,心跳加速立马报警。
四、未来赌局:L3会不会昙花一现?
马斯克嘴硬说L3是过渡,可中国车企早找到生存法则:
华为专攻高速路,避开闹市“地狱难度”
比亚迪以 300 万辆 L2 车作为“数据奶牛”,进而反哺 L3 算法。
激光雷达的价格在短短两年内骤跌 60%,由原本的奢侈品沦为了大众配置。
行业预言:
某券商测算,年销量不足20万的车企将被淘汰——L3研发每年得烧掉营收8%,相当于每卖辆车要贴4000元搞研发!
说人话解释黑科技:
1000TOPS算力 ≈ 200台PS5游戏机同时运转
接管反应0.1秒 比人眨眼快3倍
端到端大模型,犹如为车辆装配了一个能够不断成长的“老司机大脑”。
最后提醒:
想尝鲜L3的朋友,记得选带冬季包车型!去年12月长春实测,普通智驾版在积雪路面识别率暴跌40%,而带加热激光雷达的版本稳如老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