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所有不甘平凡的追梦者
一、贫瘠土壤里的赛车梦:张雪的“不认命”
1987年,张雪出生在湖南怀化一个四面环山的贫困村庄。父母离异后,他与奶奶、妹妹挤在借住的破旧小屋里,屋顶漏雨、食不果腹。10岁时,他已带着妹妹四处讨生活,14岁辍学成为修车学徒,用借来的钱开了间简陋的摩托车修理铺。命运的残酷并未击垮他——一次电视上的摩托车越野赛点燃了他的赛车梦:“我要成为职业赛车手,和世界顶级车手竞赛!”

为了上电视
泥泞中的挣扎
19岁的张雪为加入赛车队,死缠烂打联系湖南卫视,谎称自己“车技惊人”。节目组勉强同意拍摄,他却因老旧的摩托车频频摔车,被嘲讽“是车不行还是你不行?”失败后,他竟冒雨骑行100多公里尾随节目组,全身湿透、冻得发抖,只为争取一次机会。最终,他在泥地里摔得遍体鳞伤,却笑着喊:“技术都是摔出来的!”

张雪追梦
从修车工到“造车狂人”
加入车队后,他白天修车、夜晚练车,三年后成为技术工程师,甚至能蒙眼组装发动机。26岁时,他揣着2万元创办国产机车品牌“珠峰凯越”,向素未谋面的车友借钱造车。为兑现承诺,他坐绿皮火车全国修车,最终将凯越摩托车卖到日本、意大利,并带领中国车队首次登上达喀尔拉力赛舞台。2023年,他立下豪言:“五年内冲击达喀尔冠军!”

赛车手
最痛的时刻
2024年,他因理念分歧离开凯越,朋友圈写道:“我只顾梦想,忘了投资人的利益。”但几个月后,他带着新品牌“张雪机车”回归,首款四缸仿赛车500RR零百加速仅3.4秒。他说:“如果连自己都不爱,何谈爱世界?”

二、动画界的“苦行僧”:饺子导演的十年蛰伏
饺子(本名杨宇)的故事同样充满血泪。父亲早逝,母亲仅靠微薄退休金支撑家庭。医学专业毕业后,他毅然辞职投身动画,啃老三年半,每天“三点一线”:客厅、卧室、厕所。他形容那段日子“像生活在空间站”,靠母亲每月1000元退休金度日,甚至一件外套穿五年。

哪吒与饺子
《哪吒》背后的炼狱
为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他自学动画技术,一人包揽导演、编剧、分镜,耗时五年打磨剧本,修改66稿。电影中哪吒“双手插兜”的叛逆形象,正是他80年代童年记忆的投射——用倔强对抗世界的质疑。最终,《哪吒》以50亿票房登顶国产动画巅峰,他却说:“如果放弃,我连失败的资格都没有。”

饺子-杨宇
三、梦想的代价:那些比成功更珍贵的瞬间
- 张雪的“雨中骑行”:在泥地里摔倒100次,却为第101次爬起而欢呼。他教会我们:狼狈的模样,也可以是梦想的勋章。
- 饺子的“空间站生活”:在逼仄的房间里,他用孤独熬出光芒。他证明:坚持不是固执,而是对热爱的敬畏。
- 共同的信条:张雪说“勇敢的人生更精彩”,饺子说“我命由我不由天”。真正的强者,从不抱怨命运,只改写结局。

梦想的代价
给孩子的启示:像种子一样生长
亲爱的孩子,你看——
- 种子不怕黑暗:张雪在漏雨的屋里做梦,饺子在狭小的房间创作。黑暗不是终点,而是破土的起点。
- 风雨是成长的养分:张雪摔得浑身是泥,饺子啃老三年。痛吗?但痛过的地方,终将长出翅膀。
- 倔强是最美的姿态:哪吒双手插兜对抗世界,张雪在雨中呐喊,饺子用画笔改写命运。你可以调皮,但请永远别丢掉眼里的光。
愿你知道:这世上没有“不可能”,只有“还不够热爱”。当你觉得路太难时,想想那些在泥泞中奔跑的身影——他们曾和你一样,只是选择了一直向前。
“梦想不会逃跑,逃跑的永远是自己。”
——致所有心怀星火的少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