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可分为增程式和插混式,以及其他。那么常见的增程式和插混式有什么区别呢?
插混和增程各有特点,哪个更好取决于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和使用场景,以下是两者的对比分析:
工作原理
- 插混:是在传统燃油车基础上加装电机和电池,具备纯电、混动、发动机直驱等多种模式。在电力充足时可以纯电模式行驶,电池耗尽时则可切换至燃油驱动模式或两者协同工作28。
- 增程:主要依靠电机驱动,发动机仅用于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轮。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启动为电池充电28。
续航能力
- 插混:电池容量相对较小,通常纯电续航里程在 50-150 公里左右,不过加上燃油驱动,综合续航能力较强23。
- 增程:一般配备较大容量的电池,纯电续航里程普遍超过 200 公里,部分高端车型突破 300 公里,再加上发动机发电补充,理论上可解决续航焦虑3。
动力性能
- 插混:在电池电量充足时,动力性能与增程车相当;但在亏电状态下且车速较高时,小排量发动机驱动的插混车动力性能可能不如增程车4。
- 增程:日常行驶中电池有电时,相当于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可瞬间提供较大扭矩,动力性能较好4。
驾乘体验
- 插混:在纯电模式下驾驶体验与纯电车相似,但在燃油驱动或模式切换时,可能会产生顿挫感,高速行驶时本质更像燃油车24。
- 增程:驾驶感受与纯电车一样,即使增程器介入,也基本没有噪音和抖动,驾乘体验更安静舒适4。
充电便利性
- 插混:可以通过外接充电设备为电池充电,适合有固定充电桩,日常城市通勤距离较短的用户5。
- 增程:即便无法外接充电设备,也可依靠发动机发电为电池充电,更适合不方便频繁充电或需要进行长距离驾驶的用户5。
电池寿命
- 插混:两套动力系统相对独立,电池管理系统更具优势,在同样的行驶里程下,电池循环次数相对更多,寿命相对更长7。
- 增程:电池可能会因为频繁的深充深放,以及大部分使用场景为短距离通勤导致充放电次数增多,使得电池容量下降相对较快7。
维护成本
- 插混:由于包含两套动力系统,且结构复杂,后期维护需兼顾电动与燃油系统,保养成本相对较高128。
- 增程:省去了变速箱等部件,发动机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保养成本相对较低12。
购车成本
- 插混:价格相对更经济,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车型也更丰富。
- 增程:一般配备大容量电池和增程器系统,初始购车成本相对较高2。
总体而言,如果主要在城市内通勤,对智能驾驶和纯电驾驶体验要求高,且有较好的充电条件,增程车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经常长途出行或高速行驶,对油耗较为敏感,不太在意复杂的动力切换体验,插混车可能更合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