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张晓丹
[懂车帝原创 产品] 近日,2025年1月全国乘用车销量数据出炉,车企零售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意外丢失第一名席位;同时在车型排行层面,长期稳居销量前十的比亚迪旗下产品也罕见缺席TOP10,而吉利汽车则占据三席,成为1月最大变量。这一变动折射出汽车行业竞争策略的分化,我们将通过本文详细为您解读。
一、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情况回顾

数据显示,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1月零售量处于历史低位。新能源方面,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1.5%,相较2024年12月渗透率(49.4%)环比也有所下滑。

理想汽车2024年底购车政策
综合来看,今年1月销量波动受到政府补贴政策、车企产品迭代节奏以及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2024年底,年度国家补贴政策及地方政策步入尾声,部分车企也同步推出更丰富的购车政策及传播策略,例如理想汽车发布全系限时3年0息方案等,双重激励导致部分潜在用户的购车需求在去年底提前释放。因此1月车市出现零售销量环比负增长也在意料之中。


具体到车企层面,1月份吉利汽车的零售量达到近24万辆,而比亚迪则是20万辆,吉利汽车1月份也成为厂商零售销量榜单冠军。不过在新能源销量维度,比亚迪依然位居榜首,吉利汽车以11.8万辆排名第二。车企销量TOP10中,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上汽通用五菱、华晨宝马等合资车企依然在列,不过仅一汽-大众以13.7万辆零售销量跻身榜单前五。

车型产品TOP10榜单中,吉利星越L、星愿、星瑞集体发力,成功将处于新老产品更迭期的特斯拉Model Y销量排名拉低至第4名。同时一汽-大众速腾与上汽大众帕萨特两款成熟产品在年末购车政策的加持下,销量排名也有小幅提升。
二、比亚迪的“断档”与反攻
1月销量榜单的变动,与比亚迪、吉利汽车的市场策略直接相关。2024年12月24日,比亚迪宣布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通无图城市领航(CNOA)功能,先期针对仰望U8豪华版、腾势Z9GT、腾势N7等高端车型陆续分批推送。

比亚迪海豹06智驾版
同时在2025年开年,互联网端陆续曝光多款搭载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的新车,例如宋PLUS智驾版、海豹06智驾版、秦L智驾版等等。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传播策略服务于整体战略,以高端车型升级智驾能力打前战,中低端车型改款消息陆续跟进,使得大量比亚迪潜在购车用户转向观望。

因此回顾来看,比亚迪1月缺席前十,实则为技术升级的阶段性调整。2月10日,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首批21款高阶智驾车型上市,将战局从2024年的“价格战”,正式引导至全民智驾领域。由于新车交付周期存在延迟,若2月产能顺利爬坡,比亚迪或凭借智驾车型的集中交付强势回归榜单。
三、吉利加码补贴,抢占窗口期










1月车市整体遇冷,TOP10车型中,特斯拉Model Y、上汽大众帕萨特、五菱宏光MINIEV、东风日产轩逸、上汽大众朗逸、长安CS75 PLUS单车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环比下跌,一汽-大众速腾的销量与2024年12月基本持平,然而吉利三款车型销量却逆势上涨。



以上为吉利汽车1月部分限时购车政策
随着2024年国家购车补贴政策年度性结束,在1月政策空档期吉利汽车为购车用户提供至高3万元焕新红包、至高1.8万元置换补贴以及国补地补兜底政策,其中星瑞系红包至高2.2万元,星越L系红包至高3万元,博越系红包至高2.4万元。

比亚迪王朝网1月限时购车政策

比亚迪海洋网1月限时购车政策
相对应的,比亚迪汽车1月限时赠送购车用户至高5000元全车保险,并推出国补地补兜底政策,更侧重于置换用户,对于新购用户而言政策吸引力偏弱。
乘联会分析称,由于春节前后是县乡市场购车高峰期,车市新购需求较大,燃油车占比偏高。因此吉利汽车的销售策略更适应下沉市场的需求波动,准确触达春节前返乡购车群体,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快速转化订单,从而抵消一二线城市消费疲软的影响。
四、2月车市前瞻

长安汽车“北斗天枢2.0”计划

结合2月各车企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的举措,2月车市预计迎来更大的变局。长安汽车在2月9日发布全新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并同步推出新款深蓝S07、新款深蓝L07等新车型,应用深蓝AD PRO智驾系统、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系统两套智驾方案,售价基本与老款车型持平。


吉利汽车近日宣布将在3月初发布AI智能化战略布局,推进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高阶智驾等最新技术逐步上车。吉利银河L6 EM-i也在2月12日上市,搭载新1.5升雷神插电混动系统,限时售价为7.98万元起,目标直指比亚迪秦PLUS DM。

奇瑞汽车2月部分购车政策
奇瑞汽车尽管暂时未有智驾层面的战略举措,不过也在2月8日推出全品牌限时一口价购车政策,涉及奇瑞瑞虎系、艾瑞泽系、风云系,奇瑞新能源以及星途汽车等产品。
短期来看,比亚迪与吉利的榜单位次仍存变数;长期而言,中国车市已进入“技术迭代+成本控制+渠道韧性”的综合比拼阶段,车企能否平衡短期冲量与长期品牌价值,将决定其2025年的最终排位。
写在最后

鸿蒙智行尊界S800

小鹏G7
比亚迪全系智驾车型上量后,有望进一步加深普通消费者对智能化配置的关注程度,“智驾能力”或成为用户购车的核心指标,对于鸿蒙智行、小米汽车、小鹏汽车等具有智驾技术先发优势的车企而言,也是新的机遇与挑战。
1月销量榜单比亚迪的短暂“让位”,是中国车企从“电动化上半场”转入“智能化下半场”必经的阵痛;而吉利汽车的逆势稳增,则验证了产品矩阵及渠道深度的抗周期能力。2025年的中国车市,注定是一场“快鱼吃慢鱼”的生存游戏。您更看好哪家车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