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蔚小理曾经是中国造车新势力标签,何小鹏当年那张三兄弟忆苦思甜照片,成为一个时代记忆,只是何小鹏没想到半路杀出程咬金,截胡了小鹏汽车前进道路,它就是后来居上小米汽车。
遥想小鹏汽车2021年凭借小鹏P7火爆,逼近年销10万台车企规模化生命线,坐上了当年造车新势力销冠宝座,却在2022年因为G9车型产品失败,导致小鹏汽车难以迈过年销20万台大关,反而是理想汽车套娃车型一飞冲天,在2023年实现年销37.6万台,成为国内首家盈利造车新势力。
当前雷军掌舵小米汽车,在2024年凭借小米SU7火爆,预计年销达到13万台,实际上已经超过小鹏汽车2022年销量高度,换句话说小米SU7比当年小鹏P7更出色,但也面临着小鹏汽车当年一样选择,那就是需要开拓全新SUV市场,才能支撑起品牌销量向上增长。

按照特斯拉产品经验,特斯拉Model3在11月销量28914辆,但特斯拉ModelY销量达到44576辆,SUV车型销量要远远高于轿车,所以小米即将在2025年推出新车YU7,因为属于SUV,理论上要比SU7卖得更好,假如小米SU7月销2万台,小米YU7必能达到月销3万台,换算下来就是月销5万台,即实现年销60万台.
然而考虑到小米YU7年中上市,还有一个销量爬坡周期,所以扣除14万销量,也就有了小米汽车2025年销36万台目标,但按照雷军想法,大概率想复制理想2023年奇迹,即在2025年12月实现品牌月销5万辆目标,从而在2026年稳稳实现60万台,甚至70万台,冲击国内一线豪华车阵营,从而与特斯拉和理想并列,冠名为特小理称号,取代德国BBA市场地位.
然而雷军这个目标有点悬,因为轿车和SUV是两个不一样市场,前者更多是满足城市代步需求,因而成为许多中产刚需,尤其是小米手机积累许多铁杆粉丝,成为小米SU7热销超过小鹏P7关键.
但是小米YU7进入SUV市场,满足却是家庭长途自驾需求,纯电续航里程成为痛点,这是理想增程汽车热销关键,但小米YU7依旧坚持纯电路线,可能会重蹈小鹏G9覆辙,而不会复制特斯拉ModelY传奇,这就是雷军不可回避风险。
此外2025年是中国车市价格战最激烈一年,也将是车企淘汰破产最多一年,当前特斯拉Model3降价至19万,特斯拉ModelY则拉低到21万,这让小米SU7起售价21.59万瞬间失去性价比优势,必然导致已有订单交付后销量下滑,有可能会重走小鹏P7老路。
所以当前摆在雷军面前两大难题,第一个是小米SU7能否抗住销量下跌,不走小鹏P7老路,第二是YU7能否成为爆款车型,成为第二个特斯拉ModelY,而不是小鹏G9,如果能够拥有SU7和YU7两架马车,就能成为中国版特斯拉,如果这两架马车都失败了,就会成为第二个扶不起小鹏汽车,困于年销20万台以内不能前行一步,这就是市场残酷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