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驾驶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肥沃的产业土壤。近期,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城市纷纷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抢占产业“高地”。
开展自动驾驶试点
近期,自动驾驶应用落地的新消息不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日前正式对外公布,我国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沈阳等20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这一举措将推动各地“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搭建形成完备的系统架构以支撑自动驾驶技术和网联功能的规模化应用。
紧随其后,深圳印发《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提出6个方面22项具体举措。在“智能驾驶先锋”建设领域,深圳提出,要建设智能驾驶全国示范区,打造智能驾驶先锋。深圳将打造智能驾驶产品矩阵,完善基础零部件产品链,加强配套产品开发,支持智驾方案技术攻关,推动企业构建泊车、城市和高速等场景的智驾解决方案。
7月25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官网发布《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在高速公路、机场、港口、车站等干线和交通枢纽开展创新应用,并支持用于城市公交、出租车等出行服务场景,同时逐步有序推进全市人类驾驶和自动驾驶混合运行试点区建设。也因此,《征求意见稿》被视作广州正为谋求自动驾驶全域开放做铺垫。
记者统计发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如今已开展无驾驶人车辆公开道路试点示范。
7月4日,上海发放了首批完全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即“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7月9日,北京市经信局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于2024年2月为百度、小马智行、AutoX安途和文远知行颁发高速道路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准许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之间开展载人接驳。
8月2日,上汽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上汽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已在上海、苏州等多个区域开展示范运营,共有车辆近100台,累计行驶里程达到400万公里,订单超20万单。后续,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的统筹安排,开展相应的商业化运营。
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建有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开放测试道路3.2万多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RSU)部署超过8700套,多地开展了云控基础平台建设。
武汉拥有全国最大检测区
武汉当地有多家自动驾驶运营企业,最主要的是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订单量正在快速增长,单车单日订单量峰值已超20单,已经和出租车日均单量接近。
目前,萝卜快跑在武汉投入了400多辆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运营,是全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规模最大的城市。
2023年全年,武汉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73.2万单,服务90万人次。到2024年6月,武汉自动驾驶累计出行服务订单已突破158万单,累计服务198万余人次。
也就是说,2024年上半年,武汉自动驾驶的服务人次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武汉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也是全国第一。截至2023年底,武汉全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里程3378.73公里(单向),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相比而言,2023年底,上海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里程约2000公里,广州为1623.5公里、北京为1143公里、深圳为331.26公里。
从全球范围来看,武汉也是自动驾驶运营规模最大的城市。
中国和美国是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领先的国家,美国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是Alphabet(Google母公司)旗下的Waymo。位于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是Waymo在美国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其开放面积为约523平方公里,投入了250辆左右全无人驾驶出租车,截至2023年订单超过70万单。
“从常态化运行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辆数量、订单量,以及开放道路里程、面积等核心数据来看,武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