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企业名称申报登记公告,“宝马(中国)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赫然名列其中。宝马也成为了今年第三家筹划进军保险业的车企。
一夜之间,车企扎堆开始卖保险,而且各个都是大佬,每一个都不容小觑。而且,相较于传统车企,新能源车企对于进军保险行业更是热情高涨。小鹏汽车、特斯拉,以及蔚来、比亚迪通过设立中介公司的方式,已经或正在开展保险业布局。
这是在释放什么信号,为什么所有的造车品牌都企图跨界搞金融?
多赚一份钱?反复割韭菜?所有行业的尽头都是金融?
根据证券公司研报测算,2025年险保费规模将达1543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5.7%;预计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2790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1.3%。面对万亿级的蓝海市场,大概没有哪家企业能掩饰住心动。
但事实上,对于许多车企来讲,保险带来的利润只是很小很小的一块“蚊子肉”。拿一汽举个例子,2021年旗下保险经纪公司鑫安保险的营收仅为总营收的千分之一,利润也仅占总净利的千分之五。
那究竟是什么神秘原因让这些车企趋之若鹜?
新能源车的保险产品确实存在问题。
首先,新能源车的车险是真的贵。
2021年12月,我国首份《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下称新能源车险)正式推向市场,这意味着狂飙的新能源汽车开始真正有了独立的保险。中国精算师协会同步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试行)》对新能源汽车的保障范围、保费试算作出统一规定。而在《条款》实施后,车主普遍反映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即便前一年未出险,保费也与此前相比有所上涨。
这是因为,新能源车一旦出险,维修费用高得惊人,甚至比整车价格还高。和普通燃油车不同,新能源车的核心在于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电池又是引发新能源车事故的一大重要因素,经常动不动就要换电池包。
还有调查显示,小鹏P5更换电池包的价格约为9万元,理想的价格一般在7-9万元,蔚来则是12.8-16.8万元,特斯拉Model S更是达到30万元。一辆购买价为6.5万元的奇瑞eQ到4S店维修时,得到更换电池的维修方案,费用6.9万元,比新车价格还要贵4000元。
而且,新能源车的出险率还很高。从2016年-2020年,新能源车的出险频率高于非新能源汽车的3.6%;家用新能源车出险率高于非新能源车9.3%……
申万宏源的一份研报还指出,目前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
好家伙,修起来又贵,赔付率又高,传统车险企业又不是冤大头,只能暂时把保费价格定得高一点咯。即使这样,很多保险企业也仍然是赔钱的……
那为什么车企还要来蹚这浑水呢?
因为车企和传统保险公司不同的地方在于,车企有数据。
有了传感器和大数据,车企甚至比车主本人还要了解他的驾驶习惯和驾驶过程信息,直接赢在了起跑线。
保险,本来就是一个概率生意,再厉害的精算师脱离了数据也做不出一款好的保险产品,而车企拥有大量数据加持,对保险的定价会更加精准。
举个例子,对于遵守交通规则、驾驶习惯很好的车主,可以把保费定得低一点,而对于那些拐弯不减速、车距保持得不好总爱急刹车、总疲劳驾驶的车主,便会把保费定得高一点。保费也不会一成不变,取决于车主驾驶的车辆、地点、数据以及选择的保险范围和车辆每月的安全评分。
这样,车企做车险,既能赚钱,还能把优质车主的保费降低。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以车险为入口,打开售后市场的大门,要知道,汽车售后市场的利润可是要高于卖车的利润。如果各种服务做得好,还可以提高车主对汽车品牌的忠诚度。
听上去,车企做保险业务,简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真的会这么顺利吗?
有一位大佬给车企泼了盆冷水。
巴菲特老爷子曾公开表示,汽车公司进入保险业的成功概率和保险公司进入汽车行业差不多。
车企做保险需要几步?
首先是得有牌照,这对于财大气粗的车企来讲可能不算是阻碍,有钱就能买到。
然后,最头疼的来了,车企要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服务网点,车主出险还得安排工作人员马上到场处理。这可是个重资产的项目,需要很高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如果不想自建网点,就得找传统保险公司合作,但合作不是白合作的,得分利润出去,分不好就是给别人做嫁衣。
最后,要设计一套完整的线上服务系统,涉及到驾驶、估价、结算等等,得把每一种可能性都想到,才能让这项业务顺利开展。
但不管怎样,车企卖保险的新模式还是有几率颠覆整个市场,我们先祝福他们吧。

撰文 王雅菡
责编 王雅菡
检校 刘姝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