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变革大时代,梳理出7大具有爆发力和成长空间的细分赛道!
申万宏源指出,当前是汽车智能化变革大时代,总结了十大行业趋势,并圈出成长空间最广阔、国内龙头企业发展格局最好的7个优质细分赛道。
1)汽车架构走向域集中,软件转向面向服务
汽车E/E架构向域集中式演进与软件架构向SOA演变是汽车实现智能化升级的必由路径。
当下国内和全球主机厂由分布式走向域控集中,座舱域与智驾域是市场焦点,主机厂与传统Tier1是域控制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主机厂中特斯拉、新势力、技术较优的传统主机厂走在前列,国际Tier1如博世、安波福、伟世通、大陆技术积累较深占据优势,国内Tier1发展迅猛,华为、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等在智驾域具备优势,同时德赛西威、华为、华阳集团在座舱域积极开拓。
我们必须注意到集中式的E/E架构是软件定义汽车得以实现的硬件基础,SOA是软件定义汽车实现的软件基础,虚拟机、车载操作系统、中间件、功能软件等基础软件也在助力软件定义汽车的实现。

2)拥抱智能化,催生十大行业趋势
①感知部件丰富升级,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相继应用上车
②感知硬件预埋成趋势,国产替代加速
③多传感器融合和前端融合是未来趋势
④芯片算力竞赛仍会持续,国产芯片崭露头角
⑤车企布局线控底盘,带动线控渗透率加速提升
⑥大屏化+多屏化+显示技术升级趋势明显,一芯多屏成趋势
⑦卓越听觉体验成重要卖点,语音交互体验持续升级
⑧车灯交互升级,功能大灯向智能大灯发展
⑨AR-HUD发展前景广阔,HUD行业爆发趋势全面确立
⑩DMS为视觉交互核心产品,摄像头+近红外技术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3)车企与供应商分工出现变化
智能汽车时代,传统链式供应无法完全满足主机厂要求,催生汽车供应链的新机会。
看好国内供应商对本土化的理解以及快速响应能力,国际Tier1在传统汽车时代的绝对技术优势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深入正在被逐渐瓦解。
同时智能电动汽车需要快速产品迭代,催生Tier0.5的新供应模式,更普遍的是上下游由传统的供应关系向协同创新的合作关系转变,在此过程中华为模式较为突出。从华为模式理解供应模式的变迁,当下如何选择取决于对双方能力边界的认知,匹配各自的需求。
也注意到主机厂需要考虑“自研”还是“合作”,申万认为未来的硬件大多还会是采用供应或者代工的形式,主机厂将会倾入更多的精力掌握核心的上层软件算法,Tier1通过打造“硬件+底层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算法+系统集成”的全栈技术提升竞争能力。
4)7大成长潜力最广阔的赛道
技术渗透率和单车价值量决定赛道的市场空间,国内龙头发展机会决定公司能否受益于行业变革,申万筛选出成长空间最广阔、国内龙头企业发展格局最好的7个优质细分赛道。

①激光雷达受益于高阶自动驾驶落地与硬件预埋,对标永新光学、长光华芯、炬光科技、舜宇光学、天孚通信。
预计2025年激光雷达渗透率将达到20%,实现飞跃式增长,国内赛道规模达到379亿元,2021-2025年市场规模CAGR为372%,国内厂商速腾聚创等将依靠本土优势持续扩大市占率。
②HUD渗透率提升并向AR-HUD升级,对标华阳集团、经纬恒润。
预计2025年HUD渗透率将达到39%,市场规模达到160亿元,2021-2025年市场规模CAGR为84%。
③空气悬架受益于国产替代下的渗透率提升,对标中鼎集团、保隆科技。
预计2025年空气悬架渗透率将达到15%,市场规模达到324亿元,2021-2025年市场规模CAGR为78%,在国产替代加速降本效益及国内商用车强制搭载空气悬挂利好下,国内厂商有望打破大陆、威巴克的垄断地位。
④线控制动趋势明显,国产替代,对标伯特利、比亚迪。
预计2025年线动制动渗透率将达到26%,市场规模达到140亿元,2021-2025年市场规模CAGR为72%。
⑤智能驾驶控制器市场空间大,智能驾驶渗透加速,对标德赛西威、经纬恒润、东软睿驰。
预计2025年L2、L3、L4级别智能驾驶车型的渗透率将分别达到55%、15%和5%,国内智能驾驶控制器赛道规模将达到677亿元,2021-2025年市场规模CAGR为62%。
⑥声学功放受益于配置下沉中的消费升级,对标上声电子。
预计2025年声学功放渗透率将达到23%,市场规模达到70亿元,2021-2025年市场规模CAGR为53%。
⑦ADB大灯受益于车灯由功能件升级为智能件,对标星宇股份、科博达。
预计2025年ADB大灯渗透率将达到25%,相比传统LED大灯1900元左右的单车价值,ADB大灯单车价值量高达5000元,在LED大灯基础上升级为ADB大灯,增量的市场规模达到192亿元,2021-2025年增量市场规模CAGR为47%。

资料来源:内容均来自券商公开研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