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红外探测有望成为高阶自动驾驶必备,有望推动市场规模翻倍

    研报院头像研报院头像
    研报院2022-09-06

    红外探测有望成为高阶自动驾驶必备,有望推动市场规模翻倍!

    长江证券指出,相比于传统CIS和激光雷达,红外探测器在高动态范围、雨天、雾天、暗光及沙尘暴等多种场景下优势明显。

    高等级的自动驾驶方案引入红外探测是必然的趋势,预计将推动市场规模增加38.8亿美元,体量翻倍。

    过去,红外探测器产业链上下游高度整合,迭代较慢,若民用市场规模打开,技术的迭代速度也将影响市场竞争格局。

    1)什么是红外探测器和红外探测器芯片?

    现实世界中的所有物质都在不断向外辐射红外线,通过感知红外线即可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成像。

    红外线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所有温度高于热力学最低温度(-273℃)的物质都不断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红外线能量就越大。

    红外探测器分为制冷型和非制冷型,民用红外探测器主要是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而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主要应用于军工领域。

    从原理上来看,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在探测原理上属于热式,利用目标红外辐射与探测器材料产生的热效应,将热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转化为数字信号,它也是一种MEMS芯片;而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再原理上属于光子型,其利用红外辐射与探测器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光电效应实现对目标的探测。

    2)车载红外探测器是刚需吗?

    多传感器融合的自动驾驶方案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自动驾驶技术而言,足够的数据量是自动驾驶系统做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但同类型的数据量增加对自动驾驶的提升边际效益递减,而红外探测侧提供了基于温度视角的观测维度,对于自动驾驶来说更高维度的感知是“事半功倍”的。

    红外探测器对车辆、车道等物体也可实现精准建模,与传统S和激光雷达相比,红外探测器在高动态范围、雨天、雾天、暗光及沙尘暴等多种场景下优势明显。

    长期来看,高等级的自动驾驶方案引入红外探测是必然的趋势。

    3)自动驾驶将快速打开红外探测器市场的规模

    伴随着成本下行至整车厂可接受的区间,自动驾驶将快速打开红外探测器市场的规模。

    红外探测器作为优良的自动驾驶传感器,此前未能实现上车的主要原因是成本昂贵。近年来,随着红外探测器芯片等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红外探测器售价快速下行,民用红外探测器价格已至千元水平,同时相关企业的毛利率仍有所增长。

    若2025年L2-L5级自动驾驶系统中,标配1颗红外摄像头,全球红外热成像仪出货量有望增加约1939.6万套。若单台红外热成像仪价值为200美元,市场规模有望增加38.8亿美元,体量翻倍。

    4)从军用到民用,什么是红外探测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芯片制造和封装是红外探测器生产的核心,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将直接影性能主要指标是阵列规模、像元尺寸及噪声等效温差等芯片的封装水平将直接影响整机的成本。

    长期以来,由于红外探测器行业市场规模较小,主要下游客户为军队。由于军队客户对电子产品性能需求有限,但对于其鲁棒性、稳定性和家保生产能力要求颇高,红外探测产业链多为上下游高度整合的生产模式,红外探测器芯片的产品迭代速度和技术突破相对半导体产业链整体来说更慢。

    未来,若民用市场规模打开,技术的迭代速度也将影响市场竞争格局,同时车企在经历缺芯之后,对于厂家的保生产能力也会有更高的要求。

    5)相关公司

    相关公司包括高德红外、中瓷电子、睿创微纳等

    资料来源:内容均来自券商公开研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