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3月5日消息(记者 昌思荣)“这一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正在稳步有序推进,在顶层设计和政策执行等层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说。今年两会他将聚焦“光伏产业”这一关键词,就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双碳目标有效落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从减少碳排放看,制造光伏系统每产生1吨碳排放,其产品发电后每年将减少33吨碳排放;从能源的投入产出看,制造光伏系统全过程的能耗,在电站建成后半年内即可全部收回,系统可以稳定运行25年以上,其整个生命周期回报的电力是投入的50倍以上,是典型的‘小能源’换‘大能源’产业。”刘汉元认为,从多个角度考量,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可有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为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刘汉元建议,尽快完善相关规范标准,配套相应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电动汽车成为电网储能终端。
同时,刘汉元还建议提高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造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建议允许其自建光伏、风能电站,并配套完善相应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优惠减免过网费,从而实现自发自用,既满足增量用能需求,又不增加碳排放,实现制造端全绿色生产。
“此外,我也建议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刘汉元称,这一建议旨在进一步加快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速度,满足能源转型需求。
事实上,刘汉元已经连续10年围绕生态环保等议题为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