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走,加油去!

    新金融观察头像新金融观察头像
    新金融观察2020-03-19

    自3月18日0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15元和975元。以此降价幅度计算,相当于92#汽油每升约下调0.80元,95#汽油每升约下调0.84元,0#柴油每升约下调0.83元。这意味着,一般家用汽车加满一箱92#汽油(约50升),将少花40元。



    这是2020年中国大陆成品油调价窗口出现的第三次下调,为最近12年来最大单次降幅。


    此次油价下调与近期国际油价暴跌息息相关。


    由沙特倡导建立并平稳运行了近4年的石油减产联盟“欧佩克+”,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迅速滑向“土崩瓦解”的边缘。

      

    3月6日,“欧佩克+”新一轮减产谈判破裂,俄罗斯“强硬拒绝”承担50万桶/日的减产份额,随后沙特迅速启动“价格战”,向其所有原油买家开出史无前例的折扣,当日国际油价应声暴跌30%至30美元/桶附近,将国际油市推入了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黑暗时刻”。

      

    4天之后,沙特宣布将原油产量由当前的970万桶/日大幅提高至1230万桶/日,并强调所有欧佩克产油国都将维持甚至提高市场份额;俄罗斯方面随即回应称,俄罗斯有能力将产量提高50万桶/日至创纪录的1180万桶/日。

      

    《华盛顿邮报》指出,这场因减产计划谈崩而引发的“价格战”,是一场产油国之间代价高昂的赌局。《莫斯科时报》撰文称,国际油市将不可避免地忍受一段“流血”的日子,这同时也是一场对政治神经和财政储备的考验,产油国们“谁先眨眼谁就输”。


    原油价格的降低,对以石油为原料的工业生产原料端造成直接影响,如乙烯、丙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并直接带动产业链下游成本下降。


    就拿目前的硬通货口罩来说,核心原材料就是聚丙烯,油价下降,生产成本也会降低。


    口罩成本能降低,这样一想是不是美滋滋?且慢,不说这个跌价影响有一个过程,按照目前供不应求的趋势来看,口罩的价格还不好说。


    但就像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原油价格下跌后,会导致能源与化工产业链商品价格的同步下跌,并导致部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出现实质性的亏损。换句话说,买家买得开心,但卖家不见得高兴,甚至还得哭。


    而且如果原油价格长期处于低位,会影响国内原油开采行业进行正常发展,削弱自给能力,对外依存度过高,不利于保障国内能源安全。


    值得关注的是,受疫情影响,当前汽车行业的生产和购买需求都受到了抑制。


    此外,对于原油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三桶油”来说,低油价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大部分国家的桶油完全成本都在40美元以上,加拿大油砂成本达到60、70美元,若油价一直保持低位,很多石油公司就要重新开始过冬了。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综合规划资深工程师许江风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油价大跌对中海油、中石油这种上游资产占比较大的石油公司影响最大,尤其以中海油为甚,中石化由于下游资产占比较大,影响相对较小。与之对应,大量油服企业也将面对无米之炊的严酷局面。


    那么问题来了,国内成品油价还会继续跌吗?


    或许,3月1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最新《中央定价目录》可以告诉我们答案,其中提到“成品油价格暂按现行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适时调整,将视体制改革进程全面放开由市场形成。”


    如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加上现行的定价机制中“地板价”的存在,下一次国内成品油价窗口(3月31日)很有可能关闭。


    新金融记者 孙翼飞

    关注新金融传媒微信公众号(xjrcm1),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