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战“疫”行业观察丨消费领域坐等李佳琦

    新金融观察头像新金融观察头像
    新金融观察2020-02-22

    新冠肺炎的爆发,让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行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经此一“疫”,国内的消费行业呈现出多种态势:身处大宗商品阵营的汽车行业步履维艰,夜店意外收获了在家“云蹦迪”的熬夜年轻人,游戏行业则毫无意外的迎来了井喷……


    各行各业,面临的难题虽各有不同,但都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无论多难,坚持下去就有希望,机会不是等来的,是自己争取来的。只有这样,才能重启2020。



    汽车:直播卖货,4S店坐等李佳琦


    一场疫情,倒逼各行各业寻求新的谋生方式,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只是,即便是在口红、面膜、美容仪分分钟被网红带断货的节奏下,线上直播卖车依然动力不足。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汽车价值高,属大额低频交易,更讲究踩油门、控制底盘、被座位包裹的综合驾驶感受,这不是线上主播一张嘴就能给得了的。


    但在疫情之下,4S店无法开放,项目现金流似乎只增不减,车企无奈只能转战线上,心态倒也不错——不图交易,只求关注,运气好的话,成为汽车界的李佳琦。



    疫情期间,北京奔驰先坐不住了,表示自己的库存已经没有了,如果不能在10号复工每天损失超4亿,要求复工。地主家也没余粮了,零部件“断供”绝非北京奔驰一家的问题,而是全行业面临的困境。


    另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车企是东风本田。东风本田在武汉设有三座整车工厂,总产能125万辆,包括日本和中国籍员工约有1.25万名。据不完全统计,东风本田的三座武汉整车工厂于2019年产量占湖北省产量的49%。而此次复工再度推迟之后,几乎整个2月份,东风本田难以正常恢复生产。


    去年,在中国市场表现风生水起的本田,正待乘胜追击之时。年初却突发了新冠肺炎,本田在全球表现最好的中国市场2020年开局就面临挑战。虽然1月销量同比增长21.3%,但是疫情到来之后,部分热销车型已出现交钱无车的情况。


    而根据2月1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网发布最新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指示,湖北省内各类企业不早于2月20日24时前复工,对此本田汽车于2月14日表示,将东风本田工厂复产推迟一周,21日重启运营,并于2月24日起开始生产。


    不仅在售车型受到影响,就连2020年规划中的新车也将有所波及。根据规划,2020年东风本田将至少推出思域两厢、新款CR-V、CR-V PHEV、新款UR-V以及享域混动等新车型。由于疫情原因,东风本田的产能、新品计划无疑都将延缓。


    受此影响,面对近半个月停工停产,东风本田表示,全年产销节奏会有一些调整。2019年,东风本田终端累计销量78.9万辆,同比增长13.2%。对于2020年的目标,东风本田总经理夏目达也在今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争取不低于2019年的销量业绩”。


    “争取不低于”,短短五个字,像是咬着后槽牙说出来的。


    中国是一个汽车消费大国,疫情之下,中国汽车市场的难题已经迅速演变成全球汽车市场的难题。日前,外媒报道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即将在3月5日开幕的日内瓦车展,已经有至少13家车企宣布退出。要知道,日内瓦车展可是素有“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之称,同时也是欧洲第一车展,这次第一次遇到这么大规模的车企宣布退展,如果事态继续发展下去,极有可能会被取消。


    与此同时,即将在4月底举行的北京车展,也在此前宣布会延期举行,但是具体时间目前还尚未确定。


    战疫进行时,疫情防控依然是整个中国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与此同时,一场经济保卫战也拉开帷幕。企业相继复工,被疫情打断的生产生活节奏开始有序复原。作为衡量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表达中国对外开放坚定决心的重要窗口、彰显国际社会对华支持信任的重要渠道,在华外资、合资企业的有序复工被给予充分关注。


    继特斯拉上海临港工厂复工登上《新闻联播》后,丰田在华生产企业的复工也得到了《新闻联播》关注报道。


    面对疫情,各大车企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并积极投入到这场战“疫”中。目前,疫情已逐渐进入“下半场”,不少车企正在筹划组织复工复产。车企为了刺激市场销量,卖车的主战场也从线下迁移到线上。


    无论是乘用车还是皮卡,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在行动了,强化线上销售,提升服务质量。像郑州日产、江淮皮卡、中兴皮卡等更提供上门送车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要是放在平常,听到网上卖车第一反应就是“不靠谱”,但在大多数人都被疫情限制着只能在线决策的时候,以往的“不靠谱”或许效果更佳。

    但是任何一种销售模式的普及,都是在市场上千锤百炼得出的。现在多数的厂家网上售车都是临时决策,想必他们也没指着互联网真正能卖出多少,只是给予消费者一种记忆强化,等疫情过后真正有需求的时候会想到自己曾经看过的直播。


    日前,网通社从斯威汽车官方获悉,鑫源控股·SWM斯威汽车董事长龚大兴在多个平台开启直播,针对疫情期间企业如何破局提供了一些方向。



    一边是一二线汽车市场已趋近饱和,另一边是三四线城市目标群体观望、延迟消费的情绪,眼下这个时间点,对于车企格外艰难。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动辄十数万的汽车仍然属于是大宗消费品,疫情带来的经济紧缩难免限制了不少人的消费需求。无论是买房还是买车,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依然需要“再想想”。


    如何在疫情结束后,积极下沉市场、撬开中国这接近70%人口犹豫的内心,是每一家车企现在就该思考起来的问题,这也将决定他们能否迅速恢复元气。


    对于车企来说,眼下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人们走出家门,疫情结束;等待城市秩序逐渐恢复,冬去春来;等待奔向更好的明天,踩下油门。


    夜店:百万网友“云蹦迪”,一业狂赚200万


    2020年开局的互联网世界显得格外“魔幻”。来自江西南昌的95后“圆三”,直播睡觉,拿到了大约四五万元的直播打赏收入;一只猫的睡觉直播也让2092万人围观,获得7.4万元打赏;各地的酒吧、演唱会等线下娱乐为求自救,纷纷将音乐派对搬到了线上。



    夜幕降临,酷炫的灯光混合着躁动的电音节拍,让屏幕前的人恍若置身酒吧。音乐播放至高潮处,代表着打赏金额的“音浪”也不断上涨,一路飙升至数百万。近日,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流行的直播打碟,被因疫情宅在家中的网友戏称为“云蹦迪”。


    2月16日,虽然正值疫情期,但夜幕降临之时,北京三里屯CL酒吧的DJ台仍准时亮起了灯光,酷炫的灯光混合着躁动的电音节拍,让屏幕前的人恍若置身酒吧,著名设计师张弛携CL酒吧四大当红DJ开启直播,音乐播放至高潮处,代表着打赏金额的“音浪”也不断上涨……


    直播间灯光变幻,DJ戴口罩打碟,唱最低的音,蹦最宅的迪,这场持续三个小时的狂欢,在刷宝APP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达到101.4万,成为当季最火爆的直播活动之一。



    101.4万人啥概念?他们足以填满10个鸟巢体育场,任何一个线下夜店的体量都难以匹敌。


    此次在刷宝亮相的CL酒吧及其创始人张弛,在业界颇具人气,CL酒吧一直是三里屯最火爆的酒吧之一。两年前,著名设计师张驰跨界合作亚洲潮流娱乐教父谢尚宏,联名推出了国内第一家个人品牌全新娱乐时尚概念Night Club,引起广泛关注。


    在刷宝上,张弛也曾带网友"云打卡"自己的酒吧,感受现场的快乐。视频中,人们在酒精的催化下释放精力,随着音乐节拍大秀舞姿。这只是张弛在刷宝的第二条视频,点赞量就高达52万。有人给他留言,"看视频就觉得超级high"、"好想去嗨一下呀"。而这一次"短视频蹦迪",成为"直播蹦迪"的伏笔。


    “云蹦迪”掀起的热潮令许多人倍感意外。


    其实,在2月8日元宵节当晚,上海TAXX酒吧在抖音平台上直播酒吧DJ在家中打碟,就一举冲上了抖音直播小时榜榜首,最高在线人数达7.1万人,打赏总收入728.5万音浪,折合人民币72.85万元。



    TAXX试水尝到甜头后,效仿者也蜂拥而至。2月9日晚,ONE THIRD在抖音上酒吧直播 5 小时,累计在线人数超过 121.3 万人,直播收入打赏近200万元。快手也在日前发起了“不如云蹦迪”活动,随后,来自北京、青岛、长沙、苏州、成都、重庆等一二线城市的众多酒吧纷纷入驻快手,进行“云蹦迪”直播。



    热闹酷炫的“云蹦迪”背后,是疫情之下线下娱乐场所的自救。线下实体娱乐场所因疫情被迫关闭后,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线上直播多少能带来一些收入。人甚至在朋友圈揣测:一场打赏通常在70-100万元,比线下盈利还要多。


    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是在抖音和快手上成为了顶流的DJ,在疫情期间的收入也大大缩水。“疫情之前,头部DJ每月收入大概是6位数。主要来自夜店演出和广告代言;疫情之后,收入主要是直播打赏收入和抖音流量转化收入,少了差不多50%。”近日,幻音国际的CEO涂浩然对媒体表示。


    但比起普通DJ而言,流量主播至少不至于颗粒无收。“普通DJ估计更惨,完全没收入,做直播没粉丝,估计每天最多200人民币收入。”


    疫情影响下,“云蹦迪”是演出场所的无奈自救。


    对线下文娱场所而言,客流是核量业绩最为重要的指标,但一场疫情将全国民众“困”在家中,线下客流被切断的娱乐场所,为保证自我生存,要找到需求满足的入口。


    入驻线上娱乐平台,线下场所一方面是为维系老客户,满足忠实用户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则可借助快抖这类流量入口级应用,吸引大量对蹦迪感兴趣的新用户。


    “数十万上百万人围观的情况很难复制,大部分人只是出于好奇而参与,新鲜感很快就会过去。”一位网友冷静地评价。


    “云蹦迪”难渡用户体验、盈利与市场竞争三座山头,这场线上文娱平台的盛大狂欢,仅仅是在疫情切断了线下场景之际,流量短期内向线上转移,导致市场泡沫激增,而在硬件设备未有巨大变革时,“云蹦迪”只能是一场虚假繁荣。


    疫情之下,公众突然拥有大量空闲时间,也给了一些人逆势爆红的机会。但对市场来说,大部分充满娱乐色彩的“云互动” 恐只是昙花一现,难以成为持续业态。


    毕竟,蹦迪这件事,只要能在夜店嗨,谁会愿意在家里嗨。


    综艺:开启云录制模式


    综艺录制停摆,首先其冲的就是电视台和节目组。因为缺少内容,为了防止开天窗,电视台最保守的选择还是为观众播放经典电视剧或以前的节目。

      

    早在上个月,广电总局就为湖北广播电视台、武汉广播电视台捐赠播了10部优秀电视剧。2月12日,广电总局又启动公益展播活动。根据活动安排,从2月至8月底,挑选了《经典咏流传》、《猪猪侠》等180余部优秀电视节目、动画片、纪录片、广播剧将无偿提供播出版权,在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台广泛播出。


    而节目组则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赞助商的流失。这一问题不仅仅会出现在已经开始录制或准备的节目组身上,还涉及到正在立项或正处于前期工作的节目组身上。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大多数企业都遭受了经济损失,广告投入也将受到影响。

    在这种紧张形势下,各大卫视与平台开始了“云录制”自救。


    这一波“云综艺”,“快”是所有节目的共性。


    这种“快”并非指节目本身的节奏,而是从节目立项到最终播出的“宇宙速度”。比起过去一档综艺要制作数版方案,来来回回比稿、沟通,“云综艺”们的平均诞生时间基本在一周内。

    湖南卫视《嘿!你在干嘛呢》从立项到播出仅用5天时间;《天天云时间》则不到50小时;优酷的《好好吃饭》更是用了不到48小时就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一位资深综艺制作人表示,在原有录制计划被打乱的情况下,“云综艺”的播出速度越快越能将损失降到最低,而且还能顺势拉一波外界好感。这也是各家迅速反应,加码“云综艺”的一个原因。


    相比其他综艺,音乐类综艺受影响更大,毕竟现场的魅力难以代替。歌手们也损失惨重。由于线下演出市场上半年几乎全部停摆,本年度歌手们线下商演的收入也大幅减少。而音乐综艺的录制时间一拖再拖,也让歌手们综艺录制的档期安排更加不明朗。不少港台歌手或是海外艺人,因为隔离和签证的政策问题,甚至面临着无法入境或出境的问题。因此,很多港台歌手或海外艺人直接选择推掉通告。歌手们上半年档期大幅压缩,不但经济受损、宣传周期被打乱,到了下半年,节目组争抢艺人档期的现象或许会更加严重。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受到影响的音乐综艺如下:



    也有音乐类综艺敢于吃螃蟹。


    本周三,《歌手·当打之年》曝光了一组录制现场图,其中,周深因在家中背对着白墙竞演登上热搜,被网友调侃“弱小、可怜又无助”。与以往不同,此次录制采用了“云录制”方式,北京、上海、东京、台北、长沙五地连线,并首次不设现场大众听审团,由500位大众听审团线上观看并投票。


    对《歌手》这档已走过八年音乐竞演综艺而言,做出这一决定并不简单。作为湖南卫视的引进IP之一,《歌手》在过往的七年中为前者贡献了不菲营收,第一季冠名费达1.5亿元,第二季招标结果为2.35亿元,到第三季时广告总额接近8亿元。尽管近几年来收视率走低,但招牌仍在,本季度概念和赛制升级后渐有回温趋势。“云录制”后能否保留原有风格、保证歌手的现场效果,如何解决歌手和大众评审团因异地造成的设备差异......资金、设备、公平性,都是节目组需要考虑的问题。但这也的确是不得不做的选择,综艺制作周期短,上新快,且需要保持稳定更新节奏。《歌手·当打之年》前两期均录制于春节前,库存告急,若不进行后续动作将面临空窗。


    从卫视和视频网站的角度来看,“云综艺”既能给用户带去陪伴感,也是对自身综艺内容体系的补充。在这一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云综艺”出现了。


    总结起来,“云综艺”的内容类型不外乎三点——吃饭、运动、唱歌,换句话说,它相当于特别的明星生活日常观察,更真实也更自然。只是,这究竟是特殊时期下暂时的表达方式创新,还是可供未来参考的综艺制作趋势?直播作为一种存在已久的内容形态,又会在综艺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灾难带来悲痛,但也带来新生。


    随着5G的逐渐普及以及“云综艺”的横空出世,是否会带领综艺节目冲出困境,答案现在或许仍不得而知。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阴霾之下,穿透乌云的一缕阳光。


    新金融记者 孙翼飞

    关注新金融传媒微信公众号(xjrcm1),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