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去聊了飞凡R7的24款最低配进阶版。14.99w落地价格合适吗 裸车189900,现金优惠25000,老车置换补贴20000,车险5000。最终落地价格149900。老哥们这个价格,还有砍价空间不
#飞凡OTA升级初体验【一】车款介绍: 飞凡R7旗舰高阶版(四驱+激光雷达),2022.12.22提车,截止目前(2023.8.13)首次发1.3.0版本OTA帖子开了15624公里 【二】升级详情:1.2.0版本→1.3.0版本 【三】升级耗时: 我的升级包感觉有点大(带激光雷达),从成长伙伴通知,我在系统更新界面看到雷石KTV字样开始,实际下载花了两天左右(白天还基本上都没有下电,要么开着车,停车也开着宿营模式),下载好后实际升级花了两个半小时,所以看到安装包下载好的车友一定要选好时间再升级,这个版本支持预约晚上升级。 【四】升级初体验: 看起来升级不少,实际上更多是在优化,我比较有感觉的也就是三块:智驾、电耗、智舱,其中我的R7智舱新增了雷石KTV,但我是五音不全的,可能有些爱唱歌带孩子的车友会比较喜欢这个功能,但我比较无感,没有实验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只讲实际,就不讲对雷石KTV的使用感受了,因为我没有感受。简单讲讲比较关注的智驾和电耗,升级后用了20天,开了各种路况,还从成都开都江堰往返,先说结论,确实有改善,值得鼓励,但仍有进步空间。 【1.智驾】先说一下我的使用场景:坐标成都,基本上是全场景,包括城区和高速,城区开LCC巡航,结合手动打灯变道;成都二环、三环、绕城和高速路段,开高速领航。 感觉改善的地方:首先电耗进一步降低了(相比之前和我个人开的时候),其次支持领航的范围更广了一点,不再只是局限在成都绕城以内,开始走出成都了,比如这次我开车去都江堰走成灌高速都已经可以用领航了,但还是偏少。还有新增的一点是:车机可以识别前车的刹车和打转弯灯的状态,据说是用了光维感知技术,不太懂,但给我的感觉是车子的视觉感知增强了,毕竟首先得“看”到才能做出反应,有图有真相(图:前车的刹车灯和右转弯黄灯亮的状态都显示在中控屏了~~) 补充一点:自动辅助泊车勉强可用了,上一次1.2.0版本的自动泊车,效率太低,只能说有,但老司机完全看不上,这次升级后,识别更精准了(能识别到停车场的柱子了),也能停进去了,评价一下是:比我媳妇儿停的好了,至少对她来说有用了,让我对下一次升级有了期待,希望能越来越好,早点达到老司机水平。 这次OTA新增了蓝牙遥控泊车:支持人在车外控制车子直进直出,高手可能还是看不上,但对我来说确是有用的进步,确实有些车位停进去人出不来,这个功能在这种场合可以发挥作用,我觉得有用的技术就是好技术,就是好的升级,点个赞鼓励一下。但有一说一,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对于飞凡这种偏求稳效率不够高的企业,更不能单纯吹水歌功颂德,还得多批评督促,比如需要连接蓝牙才能操作,比如界面进去链接延迟较大,刚好操作的时候有车过就比较尴尬,因为反应还是慢了点,希望下次优化,只要想着科技服务于生活,站在车主更便利用车的角度的升级,都是值得鼓励的。 【2.电耗】先问一下各位车友:您觉得四驱双电机2吨多重的车,城区和高速电耗分别是多少您觉得比较合适?开了七个月15000多公里的的数据供大家参考,欢迎评论区讨论。 首先,我是四驱+激光雷达版~ 升级前:城区在20-22左右,短途(大概5km以内)在25-29左右,高速路段开领航(30km以上)在15-17左右。 升级后:城区在18-20左右,短途在20-22左右,高速领航变化不大,这次从都江堰回成都走成灌高速+绕城高速七十多公里,5人满载开了14.4电耗(可能都江堰海拔高一些,去的时候是16-17)。 【五】升级建议及结论:本次升级体验满分5分,给打个3.5分吧,可能我预期不够高,算在我这及格了,留的1.5分希望飞凡加强后续的OTA进度,对两款车不要过于区别对待,认真搞技术,认真造车。建议其他车友也升级。 对于下次期望的升级改善方向:希望智驾范围更广,体验更优化,把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对自动泊车进一步升级,代客泊车和记忆泊车的牌打出来了,还是加快进度,不然一直被吐槽,去年的先发优势也会逐渐丧失,国企造车不能只想成本,有量有天下,有些技术需要先加大研发投入,后面才能看到回报的,希望上汽的领导多一些远见! ——飞凡R7第98号车主写于中国成都
#提车日记【情况介绍】 我的第一辆车是手动福克斯,跑了10万公里,基本除了车头重磨前轮,大毛病没有。我住在溧阳,工作周边到处跑,出门一天就是一百公里,一周跑三四天,油费还没得报销,赶上新款R7上市,立刻决定换,刚需就是车要用的舒服,降低用车成本,通勤再也不要手动挡费力。 【买车过程】 买R7之前看了大概有五六款车。先是小鹏G9,过坑的滤震直接让我否了。还看了特斯拉model Y,车肯定是好车,就是看起来像毛胚房,地台也有点高,操控也很好,其实是备选车。还试驾了深蓝S7和比亚迪汉EV,比亚迪是出于销量高,但是全车的塑料感着实让我有点接受不了,深蓝S7就不说了,销售的态度一副爱答不理,可能看我不像买得起的。试驾都没给安排。 后来挑来挑去挑了一个多月,赶上R7上市,生椰拿铁色有点意思,轮毂也看着不错,直接去找销售安排去试驾。有一说一,品牌力不行拿服务凑确实可以说动人,因为在此之前我对R7毫无任何认知,如果没有别人介绍推广,甚至连看网页都没看到过这款车,上汽的营销太烂了。 说说试驾感受,外观和车灯挑不出毛病。内饰是真皮座椅,三联屏,我老婆没说啥基本上也就没啥障碍。掀背的后备箱和空间,也没什么问题。试驾大概40分钟左右,当即下定。感觉有点冲动,但是因为之前试驾很多车,都有各种不满意的地方,所以仔细想想其实也不算冲动。 【提车费用】 我的车型是R7丐版+上市权益 轮毂颜色标配没选配 整车价格18.99万+2000元ARHUD-2000常州地补 购置税免费 上牌推荐自己上180元非常简单,4S店内报价1000 保险 5000,4S办的 落地:19.5W 【爱车初体验】: 外观感受:车身coupe风格,无框车门,前后车灯是贯穿式,比较喜欢日间行车灯,设计的非常大气。还有一个值得说的是电芯并没影响车内后排地台,头部空间比较大,再加上全景天窗,感觉不到压抑,不过后备箱地台高度抬高了。轮胎是21寸封闭轮毂,用的是马牌。 动力感受:我选择的是后驱最大输出功率为250kW,百公里宣传5.8s,实际开起来推背感明显,超车自如,日常用起来基本调到舒适模式,根本用不到这么大的功率。这个车是支持无级调节动力响应和回收动能均可调节,带着家人出行动力响应拉到最左边,加速柔和点,自己开的时候就调到最右边,享受5.8s的加速感。 【总体驾驶感受】 驾驶模式无极调节,调到自己适应的状态,完全没有开电车的感觉,不会晕车,年前长途最长一次跑了504km 车距控制的很好,遇到前车紧急刹车的时候不是急刹,是舒缓减速,这个有一说一,我愿意说他好。堵车的时候,不用一脚刹车一脚油门的来回切换,只不过有时候保持安全车距会被插车道加塞,这点估计是不可避免的。底盘悬架给我的感受就算是中上等水平吧,虽说操控舒适两者不可兼得,飞凡R7在这两者之间兼顾性做的还是不错的,过弯变道支撑也OK,没有多余晃动和过分的倾斜,方向也没有虚位,属于指哪打哪,在比较差的水泥路面时偶尔有共振。 【雪天驾驶感受】 这个冬天遭遇了2次大雪了,对南方来说也属于罕见,远程启动冬日出行,上车基本车暖和了,大雪天驾驶打开雪地模式还是很稳的,没有出现后驱打滑,能耗基本起步30,逐渐降低到24以下,空调+座椅加热,不过有一个缺点还是要提一下,远程没法打开电池加热,开车在打开又等于浪费能耗,没起到效果,这一点还需上汽继续优化下APP。 【乘坐感受】 全车都是双层夹胶玻璃,隔音是真的好,风躁很小,不过毕竟无框车门,高速120还是有点噪音,座椅支持加热通风。后排空间可以,腿部可以全部承托。乘坐没有小板凳的感觉。 【能耗】 目前为止开了三千多公里,主要冬季用车,平均能耗19.7,天气好的时候市区开到过50公里13.6能耗,黄金赛中大型SUV排第十名。用车成本直线下降,充电方面快冲30-80用时大约35分钟,飞凡app上基本涵盖了热门充电桩不必下载过多充电软件,交费时也会优先使用积分抵扣,非常香。 【功能体验】 车机是8155芯片,43寸的大屏非常清晰操作很流畅,布局也算合理,完全碰瓷奔驰,有个有意思的点就是快捷操作设计了一辆虚拟车辆,直接3D操作;还挺好玩的。360影像有2D和3D两种选择搭配上雷达,通过一些狭窄的路,和一些车位也不用担心剐蹭,辅助驾驶的车道保持和车距控制的不错,加速减速也比较轻缓,堵车时候可以说是福音了。还想说一点就是R7的大灯,标配自适应远近光,有点不足就是自动大灯太过灵敏,天稍微暗一点点就自动打开了,观察别的车就没有打开。 【缺点】 1.转弯提前打转向灯360不会显示,必须低速时再次重复操作才能显示; 2.车机APP比较少,可玩性低,不是开放平台,不过最近有破解教程安装高德; 3.停车P挡设置关闭灯光,实际也不会关闭,如果坐在车内休息,需要手动关闭大灯; 4.飞凡手机app有些功能不
提问现在别克e4十五万多了,说实话去年年底这个价格不犹豫的买,但是今年感觉还得卷,我是现在入手还是再等等啊,家里有个手动挡捷达,不想再买轿车了。但是又感觉SUV太笨了,这个车少有的喜欢的SUV,确实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