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友鲜试驾试驾日期:2024年12月28日 试驾地点:河北保定 试驾车型:智界R7 Max后驱版 试驾感受: 一、先说外观。 我认为智界R7的外观要比问界M7和星纪元ET要好很多,归根结底是设计理念的问题。从现在的眼光看,新...查看全文
#辣评新车♨️♨️ ————同级热门车型———— 领克900从当初当初500万的热点故事到现在的预售发布,终于揭开庐山真面目了,所谓长五轴三,车长超过五米,轴距超过3米,这车本来对标就是前面那些热门新能源SUV。 💰 前面梯队是(按价格),问界的M9,理想的L9,腾势的N9,问界M8(车长5.19米。勉强入围),轴距都是超过3.1米。 ✅ ————面上硬核———— 如果说理想L9,问界M9这些像奔驰那样绅士豪华风格,腾势N9是属于路虎那样运动彪悍风,我觉得领克900好像都有一点,又绅士又带点彪悍,黑化悬浮的ABC柱,让车身显得修长,前后方正带天地尾门显得很硬汉。而且领领克900之前也特别强调了车身强度,双百测试,真强假强我不知道,但是让央视新闻背书挺强的。 ✅ ————价格也硬核———— M9价格区间在46.98万到56.98万之间,L9价格在40.98万到43.98万之间,N9价格在38.98万到44.98万之间,M8在36.8万-45.8万之间。但是领克900上来直接把价格来到33万-43.5万这个区间,这个价格相对前面这些热门车型还是比较硬核的。 ✅ ————全局配置硬核—— 前面M9,L9整体配置基本就是智驾,加空气悬架,加豪华座舱,所谓冰箱彩电沙发,后面来的N9直接把后轮转向给补上,2.0T也上来了,还搞了无人机。再后面的领克900除了前面这些,还别出心裁,旋转座椅,三排带座椅按摩给补上。(当然腾势选装的无人机除开了),全局来看还是算硬核的。 ❌ ————细看拉胯———— 但是如果细看的话发现,领克900这个配置有点经不起推敲,后来的,迟到的就应该以更低的价格,更强的配置开挑战前面的选手,毕竟是人家先出牌,先探路,后面有很多调整的优势。 🙈 但是那个1.5T的发动机都被吐槽成什么样了,几十万的豪车还用1.5T是不是有点小气?之前的问界,尊界已经很多人吐槽了,N9都直接上2.0T了。电池也是,1.5T版本用的是中创新航,2.0T用的江苏时代。前者是二梯队,后者是一梯队。还有就是入门版空气悬架还要选配,这不妥妥的掉级么?而且只有顶配版本43.5万那个才有后轮转向,以及第二排零重力座椅,还是右侧。顶配一抛开,感觉又有点掉队的感觉。 📉 ————建议————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再出个版本,前面那些热门梯队就让2.0T配置版本去打。像38.5那个版本配上后轮转向,二排右侧零重力座椅安排上,左侧弄个准零重力。然后43.5万那个,用旋转座椅,中间想法加一个很薄的升降桌,平时有个脚垫当地台用,需要时升起当桌子用,打麻将,学习,开会,签字,餐桌都不落下,然后什么电动拖车钩,电动脚踏板这些通通配上,这不热点和差异都来了么? 📉 ————攻防补位———— 至于剩下的1.5T版本,干脆叫领克850,反正后轮转向都没有,主打空气悬挂差异,然后什么电动旋转座椅,零重力,电动踏板,拖钩什么的就做选配,这个850版本就以大空间,三排按摩,带智驾和彩电为卖点,价格上市后来到30万附近,这样不用担心1.5T版本拉低了领克900的段位,同样又对30万做了一个防守补位。所以领克900很硬核,我建议再出个领克850。
#辣评新车我觉得别说汉L想融入高端车梯队了,就是比亚迪这个品牌就不适合高端!一直以15万内的中低端车作为销量主力,稍微上到20万车价销量就疲软了,所以汉L定价超过20万就得凉凉! 1.品牌定位 从销量排行榜来看,比亚迪轿车类卖的最好的几款车还是海鸥、秦系列、海豹06,也包含汉DM,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车价低于20万,甚至低于10万!价格越低卖的越好!这也是比亚迪给人留下的初始印象,毕竟是靠“油改电”发家的。这次汉L虽然用了全新平台,也在往新能源队列靠拢,但是起步晚了,“筷子”底盘悬挂给人留下了比较差的印象,让人第一眼就觉得比亚迪底盘悬挂比较差,花太高的价钱买它很不值得!这也是车友们给它的品牌定位,现在通过新平台整改,用上前双叉臂、后五连杆也不禁让人怀疑“能调教的好吗?”所以即使加价升级也没有那种“信任感”! 2.智驾 比亚迪汉L推出了“天神之眼”激光雷达智驾,而且是自研,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加分项!可以参考现款汉的激光雷达配置,用的是比亚迪自己的系统,但是智驾芯片却是因伟达,但是算力只有254TOPS,智能水平和能力还待考究和验证!毕竟比亚迪智驾玩的时间并不长,数据收集和OTA升级普及的比较少! 3.竞争力 目前20万往上的车型销量比较好的就是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3,已经占据了先天优势,而汉L的智能化水平在二者中也并不占优势,最重要的是它们还是纯电车。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就是小鹏P7+,售价只有18.68万,拥有比较好的智能化水平及纯视觉NOA,还拥有700公里纯电续航。其实作为消费者最看重的还是性价比,汉L的纯电续航太低,成本并不高,而所谓的“天神之眼”更多的是一种过度营销,也就是普通激光雷达,成本也就在1.5万元上下。而汉L和汉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加2万我觉得已经是极限了,再多就就是“自负”了! 总结 所以对于汉L DM而言,能走量也就是普通款,而DM-P这款只是一种动力的实力体现,并不是走量车型,而且买这么大动力的车对于家用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动力过高反而驾驶安全隐患更大。我觉得定价在18万上下就行了,插混版相比纯电版更有实用性和性价比,续航没什么焦虑,价格也更合适,而网上说的25万起售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如果真这样,只剩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