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辣评新车前言:从最近的袁启聪和享界S9battle开始,S9和袁启聪就是两败俱伤了,如果最后袁启聪被全网封杀了,那么S9后期更加会被人指指点点,倒不是说袁启聪有多牛掰,而是这件事厂家没有站在一个专业客观公正的立场来处理。不管你是多厉害的一个厂家,当别人尤其是专业的车评人来批评你的车有问题时,你不认同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在相同的场地,安排多辆车测试,如果对自己的车有信心,直接直播展示;如果没有信心那就录视频。确实有问题就改进,哪怕是偷偷改进也行,没问题直接事实打脸车评人不专业,让行业内的人来嘲笑他。 先说下我为啥不看好纯电版的S9吧? 1.产品力: 我没有试驾过S9,对它的产品力只能根据网上大多数车评人的反馈意见来判断,S9优点在于动力和智驾以及内饰科技感方面,缺点在于头部空间和底盘驾驶感受方面,就和我试驾的M7一样,主打的就是乘坐舒适感受,而非驾驶感受,但是花40万买这个车的用户,大都是要自己开的,而且并非只有一辆车,甚至前一辆车就是BBA,说完全没有驾驶体验是不可能的。 产品力对应的是价格,目前它是39.98万的起售价格,还是一个后驱版本,40万的价格可以买得起宝马的5系,奔驰的E级了,不管是从品牌还是产品的稳定性来说,用户很难一下子就选择刚出的享界S9,都会观望一段时间。 2.当下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S9它是纯电版,看看上一个纯电的智界S7销量咋样?上个月只卖了1541辆,是投入的资源不够多?还是宣发力度不够啊?都不是,纯电目前的市场份额就是比较小,再看看隔壁的问界M7和M9兄弟的销量占比,有多少是纯电?没多少的,大部分都是增程版。即使你做得续航里程再长,充电速度再快,都解决不了人们心中的焦虑感,有钱人的焦虑感更严重,他们更加难选择一个可能会随时把他们扔在路上的纯电版,更不一定有时间去等待半个小时以上的充电时间,更难在节假日去和其他人在高速服务区抢充电桩! 3.竞争对手: 不管宣传有多厉害,它的竞争对手还是BBA的中间档的56E级别,就看看隔壁的宝马i5,i5的尺寸是5175x1900x1520mm,轴距是3105mm,S9的尺寸是5160x1987x1486mm,轴距是3050mm,甚至是宝马更加大一些,因此再看看它的价格,其实没有多大的惊喜,像宝马i5目前优惠都有8万来块钱,实际售价应该在35万多,那么会选择一个35的大宝马还是一个40的享界S9,估计人们都会考虑一下。 还有一个中间杀出的很有力的竞争对手腾势的Z9系列,人家既有两厢版本又有三厢版本,既有插混又有纯电,价格比你还便宜6万以上,你有智驾系统,人家有易三方技术,用户肯定会犹豫要不要选择S9,毕竟Z9还没有正式上市,正式上市再便宜一点,你让用户怎么选?信仰的价值能不能值个六七万?这个不好说,难道比亚迪就没有信仰?我觉得未必吧! 最后:本来我是不想写这个帖子的,只是最近S9和袁启聪的风波有点大,我觉得有点可惜,都是为了中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如果不和解就是两败俱伤,从享界把数据量出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落入下风了,有钱人更在乎隐私和风评,让我们一起关注一下后续吧。
#享界回应S9“高速飞坡”测试享界S9一年时间能做出百万豪车? 一个普普通通的坡,硬是被说成飞坡,抖音热搜袁启聪飞坡,所有的车都不是百分百完美,接受现实和建议就那么难吗?车评人找点缺点,说点实话就那么难吗?S9你这点格局怎么做百万级豪车,吊打迈巴赫,遥遥领先S级,用一年的时间加入一套某为的系统,就能超越百年车企和别人的千亿的研发投入吗?车圈已经没有人敢说实话了!如果我是车企就找到袁,用直播的方式改进他所提出来的问题,如果悬架调教的不够好,就召回升级改进,而不是禁言销户,一年的时间就要做百万级豪车?没有时间和金钱去投入,就接受现实与批评!这点格局都没有怎么打动你潜在的消费者,你S9的消费者肯定不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被你忽悠一次不会接着上当,国家好不容易让新能源车有了赶超合资车的能力,别让你们这些资本,剁了国家的新能源战略的后路,赚钱可以,你要讲良心!
暂无评分
共27人评价
-
综合
-
内饰
-
配置
-
空间
-
外观
-
舒适性
-
操控
-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