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试驾了高配版的车,这个评价是基于去试驾本人的亲身的感受,评价肯定会有自己的主观感受,比方说外观和服务等,千人千面,但是尽量保持客观😁
先说外观和内饰。不得不说,这个车的颜值很高,用车友的话,前脸看上去奶凶奶凶的,实车比网上的图片要酷一些。昨天看了三个版本的配色,高配版展车是白色的配色,外观中规中矩,内饰白加黑的风格,如图,非常简约时尚,是我的菜。(钥匙比网图更加有质感,但是标配只有一把,销售的解析是可以同步四台手机,足够用了)
遗憾的是我最期待的哑光灰和天蓝色没有现车可以看,如图只能看色卡。
再说说驾驶的体验,后面我会单独出一篇分享,这里简单说一下运动模式下的驾驶体验,运动模式下方向盘沉,从60迈提速到80迈,再从80迈提速到100迈,然后再从100迈提速到12迈,动力十足,完全没有所谓的无力感,加上这个车的底盘也很扎实,这个加速体验感相当完美!
还有就是自定义泊车,现在很多车都有自动泊车功能,这里说的是自定义泊车,可以让车辆停在你自己设置的区域,这点相信很多新手司机特别是女司机会很喜爱(女拳师轻喷!)
全车没有贴膜,昨天是下午两点半试驾了,南宁的天气相当热,空调的制冷应该是没问题的,没感觉到热。
前排的乘坐或者驾驶空间都可以,后排空间略显小一些,但是还能接受,毕竟是紧凑型SUV,不可能十全十美。
海底活火山:悬挂是硬伤,跟GLA一样硬…
细华:内饰可以,操控一般
狗蛋哎呀:好喜欢这个车,可以没现车
其有着一张极具辨识度的大嘴式格栅,以及如“墨镜”般的贯穿式灯带,搭配封闭式前脸和圆润的车身构造,在同质化产品扎堆的当下,独放异彩。
侧身最具辨识度的应当是“头盔式”车顶设计,在保留圆润车身整体感的同时,也带有不错的可辨识度。此外,隐藏式门把手、无边款车门和带有外罩的轮毂,也是新车的加分点。
尾部与前脸新呼应,同款的墨镜贯穿式尾灯,内置“X”字型LED灯带,算是新车的一大标志性元素。
内饰方面,smart精灵#1很有未来科技的风采,静态视角下仅可看到12.8英寸悬浮式触控屏幕和9.2英寸液晶仪表。
当然,作为新能源车型,氛围灯的控制肯定是必修课程之一。
smart精灵#1取消了以往的大面积氛围灯装置理念,转而将重点放到了空调出风口、两侧门把等处,配合具有机械质感的银色配色,宛如坐进了未来战车。
配置方面,smart精灵#1利用吉利地头蛇的优势,将国产车型在配置与智能方面的绝学,悉数融合,可提供语音交互助手、手机APP远程控制以及更丰富的数字化生态服务功能。
空间方面,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劣势点。小型SUV的定位,天生就将其划分到“瘦小”的行列。常规的双排5座常规布局,可支持4/6比例分割后排座椅放倒,但做个日常买菜车还是没有压力的。
动力方面,smart精灵#1将采用后置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最大功率为200千瓦、峰值扭矩为343牛·米,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6.7秒。
在外观、配置以及动力与续航上,也可以很好地与国内新能源市场相接轨,算是一台转型较为成功的纯电产品。
Smart#1精灵一号,为什么现在很多网友叫它大聪明呢?因为它的尺寸确实是比之前大太多了。因为上一代Smart for two的一个车身长度是2米69,同时Smart for four是3米49,而现在新款的Smart #1,直接来到了4米27,也就是说它现在的一个尺寸体量跟mini的CountryMan看起来是差不多大的了,所以说叫它大聪明也是情有可原了。
外观方面,我觉得它跟它的概念车是非常接近的,就是一个贯穿式的一个大灯,然后下面还有带呼吸灯的一个进气格栅,再加上它像两个眼睛的大灯,看起来非常二次元。
来到车的侧面,首先可以看到它是一个花瓣的轮毂,应该没有女生会觉得不好看的吧?
同时它用了一个双色的一个车身,让它的整个车身视觉重心更低。另外,它C柱那里还有一个巨大的Smart的LOGO,这个LOGO在晚上还会发光,这种细节我觉得把小姐姐的心思拿捏得非常到位。
而它的车尾部分,贯穿式尾灯呼应头灯设计,如果离远了一看,甚至还有一些奔驰EQS的尾灯的感觉。
进入车内,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有点少女心爆棚,就是整个内饰的氛围非常非常像动画片里面的车。同时,如果你平常爱看汽车行业资讯,应该知道吉利和奔驰还有Smart的关系,所以自然而然的Smart的内饰设计,或具体到它9.2寸的液晶仪表盘和12.8寸的中控屏,其实和极氪001非常相似,包括下面有一些app的快捷方式布局真的是大差不差。
但它的车机界面UI设计相对极氪显得非常卡哇伊,比如它可切换多种像马卡龙配色的UI主题,右下角还有一只可以逗它玩的小狐狸。车机系统也用的是8155的芯片,速度、逻辑、跟手程度完全没问题
然后在车辆设置里面还可以设置氛围灯颜色,包括它空调出风口、仪表台等地方都可以发光,特别是它的BEATS音响都是会发光的,跟那个迈巴赫上面会旋转的高音头都差不多了
另外,相对于现在大部分用全景天幕的电动车,Smart#1的全景天幕是自带物理遮阳帘的,这对于南方的朋友,特别是深圳的朋友来说,十分人性化,因为可以避免夏天在车内打伞防晒的尴尬情景。
在空间表现方面,可以看到就是我1米76的身高在前排座椅固定时,坐到后排后,头部和腿部的空间都完全没问题,而且前排司机已经调得比较靠后了。在后备箱储物空间表现方面,一个到两个手臂的一个纵深,我觉得放两个20寸的箱子应该是完全没问题的。另外它没有备胎,下面还多了一个额外的储物空间可以放下你的充电桩。
最后我们来聊聊它的动态驾驶。首先,它开起来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视野十分开阔,坐姿也可以调得很高,很方便停车。第二个就是它的底盘非常舒适,也有一些运动的韧劲,转向也比较轻盈,完完全全适合任何人去驾驶它。
我们试的是单电机的一个顶配版本,它的电机功率是200千瓦,官方百公里加速是6.7秒,对于以往的所有Smart车型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快的成绩,也比原厂的新款GTi要快了。在续航方面,它搭载了66千瓦时的一个电池,CLTC的官方续航是535公里,如果按实际使用情况打个八折,也有400多公里的剩余,其实日常通勤,或珠三角游都是足够的了。
其实Smart#1刚刚开始预售就已经爆单了,实际上它的一个竞争对手并不是市面上其它的一些同价位电动车,它面对的是之前BBA的一些入门车型的车主,比如以前很多女生买宝马1系或奔驰A级,她们可能并不是说我要去买一个奔驰的LOGO的,她们可能就是需要有一台小车,然后稍微精致一点点,那我觉得现在Smart精灵,它就是切准这个方向。
点评车型:
2022款smart精灵#1 Premium

4分“优秀”smart精灵#1整体大了一些,造型还是比较圆润的,前脸造型看起来比较精致,看上去比较霸气有型。前车灯是贯穿式的LED矩阵式的大灯,下方也是加入了流光粒子的格栅,提升了整车的灵动档次。该车配备了LED日间行车灯、大灯高度调节,自动开闭,自适应远近光,延时关闭等。
侧面采用双色车身,悬浮式车顶的效果配合隐藏式门把手和无框车门营造了非常强的潮流范儿,霸气有型的线条,侧围呈现出朴素的设计风格,搭配大尺寸厚壁的轮胎,造型相当简明。当然在细节方面也有不少小心思,B柱上的奔驰徽标和C柱上的smart标识都是它的身份象征。
车尾是一个梯形的造型,看起来十分饱满且具有层次感,灯组造型和车头呼应都是贯穿式设计,点亮后的效果预计和奔驰EQS比较类似。除此之外,smart精灵#1的尾部并没有过多的装饰,依然非常简洁,另外后包围上的护板带有跨界的元素,符合其SUV的定位。整体呈现出精美的设计风格,营造了不错的气场。
smart精灵#1的内饰也高度还原了此前概念车的设计,白色和黑色的搭配使得车厢看上去非常淡雅简约,有效的提升了档次感。当然不仅仅是观感出色,新车的用料也十分讲究,除了常规的皮质,大量金属材质的运用也很好的凸显了豪华的氛围。三幅式平底方向盘后面是全液晶的仪表,旁边是悬浮式的中控大屏。轴距够长使得能够达到紧凑型SUV的标准了,后排的乘坐空间还是很充裕的,腿部空间还能有两拳半的剩余,两个人乘坐还行,三个人乘坐就会显得很局促了。上面有个很大面积的全景天窗,视野效果会非常好,只是夏天出门可能会很晒很热。
动力方面,标配了后置的永磁同步点就,匹配固定齿比变速箱,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7s,动力满足日常使用完全OK。该车配备了车联网、驾驶模式选择、遥控钥匙,蓝牙钥匙、后雨刷器、车内氛围灯等配置,配置表现还过得去,基本能令人满意。
smart精灵#1整体外观设计是奔驰设计的,第一眼看到这辆车,就觉得,精致,时尚,圆润的造型设计又让这辆车增添了点可爱,无框车门,也符合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审美,B住上有奔驰的徽标,C柱上有可发光的logo,隐藏式门把上还印有smart的标志,细节上设计的很到位。外观颜色采用的是撞色的设计,增添了车子的运动感。
配置方面,smart精灵#1Premium版,最为高配版本,配置可以说是很丰富了,搭载了23个传感器,高通骁龙8115智能座舱芯片,HUD,座椅记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电池预加热,远程启动,蓝牙钥匙等等,配置还是不错的。
动力方面,smart精灵#1搭载的是后置电机+后轮驱动的组合,这套组合最大可爆发出272的马力参数,后置后驱电机最大功率200kW,零百加速6.7秒,CLTC最高续航560km,日常通勤代步或者周边游,也是完全够用了。
这辆车的内饰部分没有像外观那样充满设计感,内饰整体设计风格简洁,大气。smart精灵#1是smart有史以来尺寸最大的,2750mm的轴距,让车内的空间非常充足,坐在二排也不会觉得拥挤,乘坐体验也是非常不错的。
smart灯光秀、车载香氛系统、可发光金属迎宾踏板,13个音响,在很多你不太注意到的地方它都加入了很多人性化设计,大大提升了用车的舒适性。
虽然试驾时间没有很长,但就这短短的一段路开下来,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整辆车对噪音的控制,还有悬架的舒适度,试驾结束后更加期待这辆车了,好想早早的提车呀
从前smart的特点就是小,3495mm的车长,搭配呆萌的造型,俘获大批人群的芳心,那随着电动化的来临,纯电smart精灵1不小了,定位为小型SUV。那它现在适合什么人群呢?
【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270/1822/1636mm,轴距为2750mm。定位为小型SUV。【外观】最开始被概念车的造型所吸引,实车上市后还原度较高,不过和概念车相比,少了对开门,前脸少了两个导流槽有点遗憾,不过还是属于耐看型,相信大多数买这个车的朋友,都是被它的外观所吸引。
【内饰】内饰设计还是在线的,相比极氪X看起来更高级,但是材质选择上,大面积的塑料,虽然门板上也有皮质包裹,但是皮质的质感一般。奔驰还是奔驰,最吸引人的就是氛围灯,夜晚一点亮,绝对是街上最靓的仔。座椅人体工学到位,但可能碍于成本,皮质也不算上乘,坐久了预计会出现褶皱。另外车机系统,软件的标定永远是吉利的痛,8155芯片目前算是最强了吧,但是一用还是稍卡,车机功能布局混乱,学习成本有点高。另外,配置需要单独订阅解锁,这是最让人想吐槽的一点,1999元买断座椅加热,功能倒是都有,但是需要单独购买,怎么着?车价里不包含这些配置的?
【动态】动力:虽然不是巴博斯版本,虽然只是一个单电机车型,但是还有一定的推背感。smart精灵#1 Premium版采用后置电机+后轮驱动,最大功率可达200kW,最大扭矩343N·m,0-100km/h加速时间为6.7s。同时Premium版搭载容量为66kWh的三元锂电池,最大续航里程为560km。日常代步的话,这个动力完全够用,制动脚感有点奇怪,轻踩感觉制动力不够,深踩又会出现点头这种情况。转向手感除了舒适模式以外都很重,但是毕竟有着奔驰的基因,开起来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悬架很有德味,底盘较韧,但是来回变线的话还是会有些支撑不到位的情况。NVH表现就不太如人意了,风噪还可以接受,但是路噪比较明显,如果日常开车不放点音乐听还是会比较扰人的。
【总结】售价跨度很大,17.9万-27.9万元,我最推荐smart精灵#1 Pulse心动版,城市里女孩子代代步还可以,再贵就没什么必要了。
朋友比金钱更重要:以前smart造型确实可以,包括后来宝骏微型车也是模仿它的造型。现在改的变成suv了,一直不喜欢宝马mini外观,现在搞起长得差不多了
乐天派又耳先生:门板上哪块是皮质包裹的?
小绵羊XL:2495吧!
外观方面,BRABUS版本的精灵1号在普通版车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更为运动化的细节点缀,配色也更偏向运动和中性。如果说普通版车型确实显得过于女性化了一些,那么BRABUS版本男性用户开起来应该就一点都不显得违和了。除了造型以外,精灵1号由于基于纯电平台打造,可以让它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拥有更为小巧的车身。虽然相比我们所熟悉的smart,精灵1号绝对是个大家伙,但在主流市场中,精灵1号这样足够精致和个性,但车身又足够小巧灵活,适合日常代步的车型还是非常稀缺的。
内饰方面,BRABUS版本的精灵1号在内饰设计上同样营造出更强的运动氛围。其采用了经典的红黑撞色配色,并且增加了多处BRABUS版本标识,翻毛皮材质的加入也进一步提升了车内的质感。同时,相比最初的版本,目前精灵1号的车机经过OTA升级,整体的实用体验也更为流畅,语音控制的好用程度以及应用的丰富程度,也达到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水平。
配置方面,作为顶配性能版车型,BRABUS版的精灵1号配置也可谓相当全面,除了基础的自动空调、无钥匙进入/启动、电动后备厢、全景天窗外,像L2级别的驾驶辅助、齐全的主动安全配置,以及无线充电、HUD抬头显示、13扬声器的Beats音响、方向盘加热、64色氛围灯等等进阶配置也都比较齐全。唯一遗憾的也就是可能因为座椅材质的原因,前排座椅仅提供座椅加热,并没有座椅通风功能,也不支持选装。
空间方面,虽然精灵1号是一台很紧凑的小型SUV,但后排的空间真的一点也不小。对于身高175cm左右的乘客来讲,精灵1号可以提供超过两拳的腿部空间以及明显超过一拳的头部空间,坐在后排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拥挤和压抑感。另外,精灵1号的后排座椅也比较强调运动,填充扎实但偏硬一些,坐垫也不算很长,乘坐的舒适性可以接受,但并不是很出色。
动力方面,作为双电机版车型,再搭配上1.9吨在电动车中已经算比较轻的车重,BRABUS版的精灵1号的绝对动力可谓十分暴躁,全力踩下电门时动力的爆发力甚至可以说有点吓人,包括其中后段的动力持续性也做的很好,所以动力储备可谓过剩。同时,在日常驾驶时,BRABUS版车型的动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暴躁,依旧维持了十分温和且顺滑的性格,很好控制,也很舒服,所以用来代步也不会给用户带来负担。
底盘方面,虽然BRABUS版本对悬挂进行了强化,但主观感受它对于日常道路上小的颠簸其实化解的是更加柔韧更加有高级感的。而面对一些大的颠簸,确实能感受到它运动化的调校取向,但也没有硬核到让人感觉不舒服的水平,尤其是如果你开惯了一些运动取向的车型,这台车的滤震舒适性和高级感肯定能让你满意。同时,毕竟是一台SUV车型,BRABUS在较高速度状态下做一些较大的变道等动作时,确实相比轿车,悬挂及车身的动作会明显一些,但绝对的极限还是非常高,并且也延续了SEA架构打造的车型整体稳定扎实的感觉。另外,BRABUS版的车内隔音做的称得上优秀,高速状态下也比较安静,尤其在小型SUV车型中是非常难得的。
精灵#1并没有和此前Smart车型一样,打造成微型车,而是一款车长超过4米2的纯电小型SUV,体格和MINI Countryman类似。虽说尺寸放在SUV并不大,但确是Smart历史上最大的车型了,一下子提升了实用性。
精灵#1是由奔驰完成设计的,整车的设计风格依旧是Smart品牌坚持的个性张扬。双拼色的车身配色,贯穿式的前后大灯,以及D柱上的Smart logo都极富个性,同时在车辆B柱上也镶嵌了styled by benz的标识,告诉大家它在设计上的背景。
精灵#1正是源自吉利自家的浩瀚平台,而浩瀚平台此前已经量产的车型就是极氪001,这款车型在动态方面的表现有目共睹,而比001更小的精灵#1在动态方面会更具优势。
为了保证Smart品牌的纯正和延续,精灵#1还推出了巴博斯性能版,其搭载了前后双电机四驱的结构,系统总功率达到了428匹,峰值扭矩为543牛·米,官方百公里加速成绩为3.9秒,尽管如今的电动车想要达到这样的成绩并不难,但是对于这样一台小型SUV来说,既有操控又有加速,属实难得。
精灵#1全系共有5款车型,除了我刚刚说的巴博斯性能版,其余四款车型均为单电机后驱版,最大马力272匹,最大扭矩343牛·米,6.7秒可以完成百公里加速,性能也不弱。在电池容量方面,精灵#1倒是一视同仁,5款车型均搭载66度的三元锂电池,Pure+、Pro+、Pulse三个版本的CLTC续航为535公里,Premium版为560公里,顶配的巴博斯性能版为500公里,都属于主流水准。
从性价比来看,Smart品牌还是带了一些品牌价值在里面的,毕竟同价位可以买到不少空间更大,性能也不弱的车型,但是反过来说,买Smart品牌其实并不能用实用和性价比的眼光去审视它,毕竟它归根结底是比较个性小众化的车型,喜欢的人就不会在意他人的眼光。这也是细分化市场下,必然出现的现象。
近日,在今年开幕的成都国际车展上,smart精灵#1 2022款 BRABUS性能版上市。官方指导价格为27.9万元,新车还有哪些亮点呢?下面就跟随笔者一起来看看吧。
外观方面,设计得非常时尚大气,前脸采用了贯穿式的灯带,两侧采用了个性的大灯,增加了整个前脸的辨识度,底部采用了黑色的包围,并且设计了镂空的风格,底部两侧还设计了导风槽的设计风格。
侧面的设计风格,给人一种运动的气息,并且采用了悬浮式的车顶,车窗玻璃周围还加入了黑色的线条,采用了无门把手的设计风格,底部为黑色的格栅,汽车的尺寸为4300x1822x1636mm。
尾部方面,设计了一些贯穿式的线条,并且设计了高位刹车灯,底部采用了一些黑色的包围,整个尾部给人一种饱满的感觉。
内饰方面,依然采用了家族式的风格,就是新车的内饰,设计得非常有立体感,并且使用了环抱式的座椅,车内还使用了一些旋钮和按键的设计,增加了内饰的便捷度。后备箱的空间也不小,打开之后内部设计的平整,空间上基本满足日常的需要,并且后排座椅还支持放倒功能,容积可以达到986L,后备箱的空间表现的不错。
新车在配置方面,将会搭载ABS防抱死、刹车辅助、车身稳定系统、前方碰撞预警、倒车车侧预警、主动刹车、并线辅助、倒车影像、360°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L2级别智能辅助驾驶、自动泊车入位、抬头显示系统、遥控移动车辆等。
smart精灵#1 2022款 BRABUS性能版,搭载前后双电机,电动机总功率315kW,电动机总扭矩584N·m,零百加速3.9s,动力上表现还是不错的,纯电续航可以达到500km,并且还支持快充。
用户6104994291530:我就是定的红色BRABUS,坐等
H坏牧羊人:储物容积有这么多么?
趁着国庆假期,试驾了近期热度比较高的smart精灵#1,和车友们分享一下试驾体验。
先说预约试驾的过程相对比较顺利,直接到店里和接待的销售核对驾驶证,签试驾协议就好了。
这款车主打的理念是轻奢,在门店装修就能表现出来,如图一二三,这些产品相关的商品还是比较齐全的。相对其他汽车品牌的门店,smart的门店确实不错,包括门店接待这块。
回到车子本身,先说静态,外观方面店里有辆运动感十足的巴博斯性能版,有白色的高配版本,还有一辆黄色的中配,其他颜色只能通过色卡感知一下(图七),说实话我脑补不出来,不过颜色的选择确实多。
好了,来到试驾环节,小哥哥对汽车配置、性能等等的讲解比较热情到位。(相对前几天去试驾深蓝销售比较冷漠),当然咯,有人喜欢销售热情,有人喜欢自己去捣鼓,不喜欢销售太热情,这点不做过多评论。
因为试驾是在开发区的新的道路,道路划线清晰,使用辅助驾驶的感受比较好,车道保持之类的功能都正常工作。
动力方面,市区开的非运动模式完全够用,从100迈提速到120迈还是推背感十足,连续变道超车也没有压力,运动模式下方向盘相对感觉比较重,我女儿在车上,所以用了一下就关掉了,还是喜欢非运动模式,起步什么的相对运动模式都比较平缓。
说说这个车的不足吧,(说不足其实不合适),这款车的定位是紧凑型SUV,后排空间相对没那么宽松,但是我175的身高坐进去没压力,没什么压迫感。但是后排乘坐体验确实没有前排好。
试驾回到门店还试了一下自定义泊车,对于我十多年驾龄来说可能是觉得慢,但是对新手来说应该会很实用。
篇幅有限,车友们还有什么想了解或者想分享,欢迎评论!
【驾驶感受】把精灵#1开起来,首先这台车的“电门”在跟脚程度和动力释放的平顺性上,会让我想起奔驰品牌旗下的另外一台电动车——EQC,作为奔驰品牌第一款投放国内市场的纯电动车型,EQC在当年极为接近油车的动力输出感受,令我大受震撼——“原来还有电车是这样的感觉”。当然,如果你在Sport运动模式下从静止加速,精灵#1给你来点什么“眩晕感”也不在话下,但是这种极具电动车特性的扭矩释放感,也就只在大力踏下加速踏板的那一刻存在,之后的动力体验也就只剩“轻快感”了。当然,在途中大力加速车头还是明显的向上扬起,动力储备谈不上激情,但刚刚合适且非常得体,我相信smart精灵#1的车主也不会经常有强动力需求。回想起燃油时代的老smart Fortwo和Forfour,那具1.0T的三缸动力系统确实无法提供正常的驾驶感受,不仅动力肉,而且震动大,即便是Brabus版本也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而同样是20万级的价格,新一代smart精灵#1在纯电化之后的动力质感体验,就是完全“不同世界”的产物了。作为一台采用前麦弗逊式、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的后驱车,smart精灵#1在悬架质感上也一点都不“smart”。首先,这套悬架在行驶中有一种“厚重感”,轮胎对地面的贴服感明显,整台车的重心低得不像是一辆SUV。悬架在处理细碎震动时动作比较温柔,初段对细碎震动过滤不错,剩下传递进车厢的震动基本都受限于19英寸邓禄普235宽度/45扁平比轮胎,并且悬架中后段的阻尼感并不是很强,整个拉伸动作都显得轻柔。同时,悬架在回弹速度上也要比普通家用车更快,对车身横向动作的抑制出色,整个车身的动作很干脆同时舒适性表现也不错。总体上smart精灵#1的底盘感受介于普通家用车与运动型车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欧洲车味道。至于转向方面,当然是浓郁的电子味道,和大多数同级别SUV一样,几乎没有路感可言。不过值得一提的是,smart精灵#1特地调快了转向机的回正力矩,尽管方向盘手感在小型SUV中算是比较重手,但驾驶亲和度上也完全没有任何门槛,对女性用户来讲更是友好。在驾驶坐姿和视野上,smart精灵#1是非常标准的SUV坐姿,再加上“气泡般”的车厢布局,整个IP台都在驾驶者的胸口以下位置,较高的坐姿再加上直立的A柱,smart精灵#1在驾驶视野上非常出色,相比其他纯电或燃油SUV,有着更低的机盖高度。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豪华品牌也相继在布局20万以下的入门级车型,Smart作为奔驰汽车旗下的品牌,smart精灵#1的指导价区间为17.90-27.90万,定位是纯电动小型SUV,零百加速的成绩为6.7秒。今天我们来看到的是smart精灵#1 2023款 Pro,指导价为17.90万,看看这款车在各方面有哪些亮点。
【外观设计方面】
前脸采用了贯穿式的LED灯带,灯光打开后呈现出的是“X”型的视觉体验,前大灯组配备自适应远近光,前包围下方保留了大尺寸的进气格栅设计,车头整体看上去圆润饱满。
侧面采用圆润的造型,门把手采用的是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配备了尺寸为235/50 R18的轮胎,裙边与顶盖的设计上下呼应,提升了整体的运动感,侧面窗边底部的镀铬装饰条延伸到车尾。尾部造型简洁,尾灯组采用了与前大灯组相呼应的贯穿式设计,灵动的后包围设计让这款车看上去更显年轻化。
【内饰设计方面】
这款车的内饰采用了科技感的设计风格,出风口采用的是横向的模块化造型,配备9.2英寸的液晶仪表和12.8英寸的中控屏,内饰采用了大面积的镀铬装饰提升质感。
【驾乘空间方面】
这款车的车身尺寸为4270x1822x1636mm,虽然是一款小型SUV,但轴距却达到了2750mm,内部驾乘空间是完全够用的,1.75米的体验者坐进后排,在确保前排驾驶位空间的情况下,后排的腿部前方仍有两拳的剩余空间,能带来相对舒适的驾乘体验。后排座椅支持按比例放倒,全平放倒后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宽敞的拓展空间。
【动力续航方面】
这款车采用的是后置后驱的驱动方式,配备了功率为200kW的电动机,电动机总马力272Ps,电动机总扭矩为343N·m,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7秒,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动力水平在同级、同价位车型的对比中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这款车配备了容量为49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组提供的是8年或15万公里的质保,续航里程为400km,充电时间为:快充0.5小时、慢充5.5小时,对于周末外出中短途的郊游来说也不用担心充电问题。
【配置方面】
首先看到的是安全配置,这款车配备了车道偏离预警、前方碰撞预警、主动刹车,提升了行车过程中应对危险情况的安全系数,并配备了车道居中保持、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在智能与辅助配置方面,这款车配备了1个毫米波雷达、8个超声波雷达、5个车外摄像头,全速自适应巡航和360°全景影像的实用性是比较高的。还配备了骁龙8155的车载智能芯片,支持车联网、Wi-Fi热点、连续性语音识别、语音分区域唤醒识别功能,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
【总结】
smart精灵#1作为一款纯电动小型SUV,小巧的车身尺寸的优势在城市穿梭是比较有优势的,同时也让停车入位变得更简单,400km的续航里程对于城市出行而言是足够的,并且在智能与安全配置方面的表现也是不错的,如果购车预算在20万以内的话,不妨看看这款车。对于smart精灵#1,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用户1327443101747:这个不是已经上吉利下面的品牌了吗,,那里还是奔驰的
挪威斯基:写得很官方
章鱼哥66666:200KW的单电机零百加速6秒出头,动力才3.5分,真不知道油车的动力应该打多少分?
驾驶性能:日常驾驶打个75分吧,电车里面算中规中矩,相比较油车平顺很多,日常驾驶较为得心应手,体验精确且反馈充分,日常红绿灯急转弯体验还可以,支撑较强,但根据糜鹿测试的极限转弯数据不是很好,海外测评为65km/h,建议习惯开mini的不要太浪,电池为三元锂电池,很良心,这点应该充分考虑了整体驾驶感受考虑的。综合来说。
内饰:这个要打90分,个人感受同级别里同算强的,氛围感极强,外面窗户边上也特地打上了Styled By Benz,整体看上去都很高质量,在同级别中充满了个性,白色塑料的个别的角度看上去会拉低质感,介意这个的可以选反色金内饰版本,也有黑顶的巴博斯版本不,不差钱的可以上。娱乐配备一般都很丰富,音响效果也还行,有个细节是意音响里面还带氛围灯,夜晚效果会比较好; 屏幕的首页小星设计感极佳,颇为时尚,橙色主题的UI也很惹眼(还没上市的小米汽车内心MMP!)。
外观设计:到处充满了圆润的设计,前脸45度角设计感极佳,正前脸有小部分不是很喜欢,车后部还有个类似钻石效果的smart标记,从车屁股看的话比较扎实,典型的跨界车的设计,整车各个区域都有包围设计,这样的设计会显著的防止小刮蹭带来的漆面损伤,维修成本也会下降,可以说是正常的专业,(PS:有些小电驴小碰一下就要上万块的维修); 总体设计风格在马路上非常独特且引人注目,最近路上也慢慢变多了。(PS:有点像Mini)
续航:整体在中等水平,天气正常的话,日常上班班400km应该没啥问题,如果要上高速别开太快,这车不是低风阻设计,有些人120km/h是跑不了300的,冬天还要差点。充电桩设计非常漂亮,如果对桩有需求的这个点也算是优势。
智能:水平一般般了,跟新势力有一定的水平差距,但在线商城的设计又比较前卫,方向加热等配置可以在线买。
实用性:这个仁者见仁,只是带带人,买买菜,逛逛界没啥问题,要带全家出去旅游话实用性方面可能稍逊一筹。后排座位和行李空间相对较小,小物件可以放前备箱。
保养:听销售说是2万公里,保养一次,一次几百块钱,比油车要好很多,相对特斯拉这种几乎免保养的还是有差距。
质量:smart是吉利戴姆勒合资打造,据说是跟极氪是同平台的,质量应该还过得去。
总评:时尚设计,外观内饰都比较有范,操控与驾驶乐趣良好,配置尚可,续航中等水平,实用性一般,用车成本低。
适合人群: 骚男,年轻妹子,小宝妈,时尚大妈等!
ubocool:“建议习惯开MINI的不要太浪”说的太对了
爱德华多01:这定位人群真的跟mini很相似,我37岁男,去年买了jcw,现在也是很喜欢这个巴博斯版本的,
κiζsヤ捴疰:一年保养一次
点评车型:
2022款smart精灵#1 Pro+

4分“优秀”【购车经历】
人生中的第一台车,从概念车的时候就关注smart精灵了。四月份小订,6月6号11点刷了半天,终于订到车了。因为是自己开,考虑价格最终选择了中配pro。
【提车价格】
小订优惠了1000,最早一批还是顶配最划算,不过我中配的实际车价19.56,保险走的4s店,总共五千多,价格也可以了。
【驾驶感受】
12月初提车,目前总共也就开了280公里,上班跑跑高架,整体转向还是挺灵活的,加速也很快,舒适模式也有一点推背感,还没试过运动模式。底盘表现也不错,过一些坑洼人也不会跟着晃来晃去。Acc识别和跟车也还行,就是进路口不会减速,还是自己踩一脚吧。
【空间表现】
空间还有内饰什么的就不说了。个人觉得是足够了,网上视频评测都有了,当初也就是冲着这外观和内饰考虑的smart精灵。
【最不满意】
中配的轮胎问题就不多说了,厂家给了解决方案,我也没体验过更好的轮胎,开在路上感觉不出来啥区别。至于那个氛围灯比顶配少了好几处,不过我个人来讲也不是特别在意。前台的浅色反光,有时候是有,但其实不影响驾驶,后续再搞上官方的遮光个人觉得问题不大。目前最不满意的是这个冬天的充电速度,我在特来电充了两次,从充30%多充到80%多,都用了一个小时,快充桩的充电功率就在30千瓦左右。这个充电速度和那个冬季评测差不多,感觉有点慢。
【续航】
开了几次,现在冬天不开空调的话,在15千瓦时左右,开空调基本就奔着20去了。开动态续航会准一点,标准续航就图一乐了,但冬天充满电300多,夏天400多应该没问题。
总之,作为人生的第一辆车总体还是很满意的,有一句话说,如果你每天停车下车之后,会回头看一看你的车,那么就说明这辆车买的值了。
CJNTR:中配有迎宾灯吗
简单梦想aT6:哈哈,恭喜车主。还有提醒一下,smart速度表是个快乐表,下次跑高速的试一下。
臭然然的大哥:昨天开高速,acc120 148.5公里电耗23
奔驰和吉利的答案,确实让人觉得很意外,见到Smart#1的时候,我似乎读懂了Smart品牌的定位。
【外观】
Smart#1颜值表现还是非常具有辨识度,整车采用了大量的圆润线条勾勒,灯组采用了贯穿式设计,点亮之后是拉长的X造型,前唇没有同其他新能源车型做成封闭式,反而进行了熏黑格栅装点,可以一定程度上优化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表现。
整车的车身侧面比例较为协调,前后均为短悬设计,这样可以合理地优化空间布局,带来更多车内空间。拼色设计的车身,也让整车看起来更加自然。
【内饰】:
Smart#1的座舱设计则是由奔驰部门操刀设计,吉利方面负责落地成型,可以看到整车在座舱内保留了奔驰经典的出风口造型,掀盖式无线充电。整体的座舱质感还是颇为不俗的,非常具有豪华的味道。
座椅采用了打孔处理,支持座椅加热、座椅通风功能,但是通风需要花费1999元永久开通。这里的开通,是类似特斯拉的方案,硬件方面已经支持座椅通风功能,但是需要您为使用权付费,来达到软硬件结合使用的目的。整体的填充还是很不错的,软硬适中,同时支撑性很好。
【空间】:
换挡机构采用的是怀挡设计,车辆内部前排有着大量的镂空设计,可以放置包包、杂物之类。同时掀开盖板,还有专属的无线充电区,一旁是12V电源以及两个Type-C接口。
后排空间方面,整体的空间极为宽敞,地台略有隆起但是不会影响到乘坐体验,同时车内的拼色设计也比较顺眼,大量的氛围灯组件和亮面处理,让座舱的氛围感更加强烈。
【配置】:
还不错,L2级别的辅助驾驶水平,能够适应绝大多数的高速、高架表现,但是像复杂一些的匝道口进出,应急处理反应还是不能很好地做到,不过对于定位在20万级别的车型来说,也不能要求太多。
除此之外,Smart#1也是一款采用了无框车门配置的车型,是不是有点MINI的味道了,确实很相像,但是两者截然不同。
【驾驶感受】:
200kW的后置永磁同步电机确实很意外,输出感受不像其他家车型一样有着猛烈的推背感或者急加速的眩晕感,反而类似燃油车的处理方式,循序渐进。
在运动模式下深踩电门踏板,可以感受到343牛·米的扭矩输出澎湃而至,然后再深踩一脚,这种绵延且充沛的动能显然没有完全释放。事后仔细看了下,最高时速可达180km/h,不算差;毕竟很多电车在最高速度上都做了阉割,只能到150km/h或170km/h。
整车的侧向支撑是尤为注重的一个地方,相较于ID.3有着明显的差异,因为明显感觉Smart#1更加沉稳,没有明显的侧倾感。搭配着其线性的转向手感,操控起来还是颇为简单的,整车的转向阻尼是随速递增,非常适合新手驾驭,这可能也是Smart#1女性车主觉得好开的原因吧。
至于隔音和滤震效果,对于这台Smart#1来说,只能算得上是符合预期,虽然同为SEA浩瀚平台打造,但是显然极氪001的级别会更高。悬挂的配置还是差异明显,但是依旧有着相似的驾驶体验,这种6秒级别的破百水准也是大多数家用电车的水准,至于更强的四驱巴博斯版本,则需要更加精准的电控了。
【总结】:
对于这台“大聪明”来说,有着足够合适的性价比表现,同时具有不错的驾驶感受。
瑕疵也有,后备箱储物能力一般,但是灵活度较高,有隔间储物和放倒后滑动座椅。车机交互准确率不高,有时会出错。再就是续航的问题了,试驾车的电耗较高,来到了19.4kWh/100km。
五菱车王i:这车试驾过 比较拉胯
小喵沐橙:本来想搞台市内跑跑,试驾完,直接弃坑。除了外观比较吸引我眼球,内饰塑料感,操控不好,价格还虚高。
用户7688939962905:车主飘过,自己开着觉得还是挺香,实车比之前的试驾车要好些,同价位能打,毕竟这个价位这个车的内饰算可以了,可以去看看其他这个价位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