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3款AION V Plus 70 智享科技版 磷酸铁锂

纯高速(120码+)耗电打5折左右。主动刹车反映很快。提醒驾驶员分神功能反应比较快,但有些时候比较鸡肋。底盘比较平稳。动力还可以,完全够使用。语音功能有待完善,勉强够用。 油门动力一般,没有推背感。
·AION V
纯高速(120码+)耗电打5折左右。主动刹车反映很快。提醒驾驶员分神功能反应比较快,但有些时候比较鸡肋。底盘比较平稳。动力还可以,完全够使用。语音功能有待完善,勉强够用。 油门动力一般,没有推背感。
【最满意】 空间很大,高个子不管是开还是乘坐体验感都是非常不错的,不会顶头,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驾驶感受】 驾驶感很不错,首先高个子驾驶也不会顶头。加速时候也是比较均匀的,不会突然窜出去,但是刹车前半截可能有点空,需要踩大点。方向盘是可以自己调节的,底盘也稳定,坑坑洼洼的路段也没事。 【乘坐体验】 坐着要比驾驶的体验感更棒,配合大天幕以及大空间,很赞!
对于 Aion Vplus我最满意的是续航600公里,周边城市旅游没有里程焦虑,通勤上班充一次电够用半个月的,百公里耗电要看你怎么开车了,轻柔的驾驶风格加上精准预判经量减少刹车的使用,一般百公里耗电13度左右,练就一只黄金右脚十分重要,多看说明书,多学习别人的用车感受也十分重要,保持良好的用车习惯,正确掌握充放电要领,充电30%-80%之间用车最能保持电池的续航里程,外观和操控,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我是个喜欢颜值的人,这辆车的整体设计还是很有气质的,城市的运动元素,时尚的气息,都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缺点 在我看来,这辆车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空间很大,动力也很好,内饰也很不错。 外观 谁不喜欢 AION V啊,外观不用多说,颜色搭配都很漂亮,车灯看着就上瘾了。 内饰 内饰不是很豪华,但是很时尚,颜色也很不错。 空间 别看这辆车外表看起来很小,但是里面的能量却是巨大的。 配置 物美价廉,我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动力 就像是斗牛厂里的牛一样,爆发力很强,起步也很快。 操控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都有很多辅助功能,这让操控变得更加简单,让人爱不释手。 舒适 悬架做的很好,调教的很好,座椅很柔软,坐上去很舒服,不会有什么硬邦邦的感觉。
用户3119373926299:6月25日北京最高气温42度,明显感觉天幕隔热效果还是很好的,不同的光线强度天幕颜色会有变化
A三才五行:夏天,那天幕晒不晒,防紫外线吗
johnlove50:跟你同款车,城市17度电,高速23度电
【驾驶感受】这个版本的AION V Plus搭载了广汽埃安最新的智驾辅助系统,除了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等基础功能,还配备了ND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在高精度地图定位模块和全车摄像头、雷达等多个传感器下,ND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能让AION V Plus实现自主超车、自动变道、自动进出匝道等操作,用起来还算方便。另外, AION V Plus内饰最大的改变就是由原来的双联屏设计变为了独立双屏设计,中控大屏尺寸也升级到了15.6英寸。同时,这款屏幕整体UI设计也比较简洁,操控逻辑并不复杂,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而可以提升的地方则是车机的反馈速度。性能方面,90超长续航版是全系车型中唯一使用200kW高功率电机的车型,0-100km/h加速为6.9秒。此外AION V Plus提供了ECO、ECO+、I-PEDAL、NORMAL以及SPORT五种驾驶模式可选,只是切换时的操作略显繁琐,需要通过中控屏进入到车辆设置界面,然后再进行切换。在NORMAL标准模式下,它的提速不算那种飞快的电动车,整个过程比较平顺线性,特别好驾驭。在运动模式下,电机对于油门响应变得更快,地板电门可释放出很大扭矩,动力瞬间就能爆发出来,有推背感;并且,由于电机功率够大,中后段高速加速能力依然比较强。刹车方面,这台车给我的感觉是,踩刹车比较舒服,但是调校得有点偏软,前段的制动力给的不是很多,需要踩深点才行。悬挂底盘方面,AION V Plus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整体调校比较柔和,再加上底部电池的功劳,因此重心感觉很低,底盘比较扎实厚重,行驶质感还OK。对于细碎颠簸的过滤十分干脆利落,不过在面对较大起伏的坑洼时,车厢的左右摆动幅度还是有点明显。
熊猫GZ:幻彩紫?
埃安V plus,车身较重,地盘调教得很好,开起来实在太有安全感和稳重感了,再开回福克斯的时候就感觉开着玩具车似的,因为开福克斯走高速感觉容易漂。 胖V的偏航提醒功能比较强劲,所以很喜欢抢方向盘,一偏航它就给你拽过来。 关于巡航定速和辅助驾驶,我很喜欢用这两个功能。每次上高速我就打开定速巡航,然后使用过一次辅助驾驶功能后它会跟着自适应巡航自动打开。不过这个功能在隧道里不太好用,可能光线太暗的缘故。 我喜欢胖V大大的天幕,碰到天气好的时候,坐在车里可以直接仰望天空,极度舒适。 车机满智能的。蓝牙连接车机后,每次使用手机通话,车窗会自动关闭。 胖V体积比较大,所停车不太好停,有些地方的立体车库停起来很困难,每次停好两侧距离基本只剩几厘米了。 关于续航里程。只在市区走,没啥问题。走高速肯定还是容易有里程焦虑的,冬天开空调应该要打六折,夏天九折应该没啥问题
总体印象:AION V有着比AION Y更出色的空间表现,外观也更具运动感,但是超20万的售价有些偏高,故性价比一般。 空间表现:内部空间是AION V最出色的部分,长宽高各项尺寸均领先于AION V,车长达到了4650mm,轴距则达到了2830mm,远超同级别燃油车。空间利用率比较高,在同级别纯电车型中也是比较优秀的。 内饰配置:纯电车型的内饰可以发挥的空间并不大,无外乎大尺寸的液晶屏幕以及科技感的营造,AION V搭载了10.25英寸的液晶仪表盘和一块15.6英寸的超大中控触摸屏。车机UI界面清晰明了,比较容易上手,反应速度比较给力,智能交互体验在相同价位的车型中算是比较出色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比较全面,一些实用的功能,比如360度全景影像以及全速自适应巡航等均有配备。 动力操控:AION V搭载了一台总功率为165kW的电机和80度的三元锂电池包,不仅动力比较强劲,续航还能达到600km。操控方面,方向盘的转向没有虚位,比较精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形式的双独立悬架,行驶质感要比AION Y出色不少,“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一点没错。 购买建议:先对外观做下总结,设计语言相对于AION Y而言更加大胆,但我个人认为美观度是比不上AION Y的,如果你能接受它的外观,那么比AION Y多出三分之一的价格,我还是认为它的性价比一般,不是很推荐。
海心道夫:确实,各方面都比Y优秀,但价格比Y高那么多,突出的部分和溢价相比一点都不香了!
若不是亲自试驾过,或许我不会给AION V Plus这么高的评分。因为就整体设计而言,它显得有些太普通了,但实际体验过之后,才会发现这辆车的确有过人之处。 首先,它将实用摆在了很高的位置。空间是真的大,座椅也是真的超级柔软,特别是它的空间还有很多种组合方式,可以把车内变成一个百变空间。虽然是一个SUV,但基本可以达到一辆MPV的空间利用率,对于喜欢大空间的人来说,这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此外,它的智能化水平很高,尤其要提到的就是它自主研发的NDA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高速上,可以实现自主变道超车,已经达到了非常接近L3级自动驾驶的水准。实际使用起来也是很好用,在试驾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驾驶感受方面,它的电机逻辑是典型的纯电动车思路,动力来得很直接,前段的加速非常快,能带来很直接的推背感,而且中途加速的动力响应也是非常快的,相信开过电动车的人,大多都是因为这样的动力喜欢电动车的。虽然动力强,但AION V Plus的其他方面却是非常舒适的设定,转向特别轻柔,轻柔得有些过分;底盘也是舒适的设定,就算连续压井盖,悬架也可以很好地把颠簸隔绝在车外,但同时,底盘的侧向支撑表现就很一般了,简单来说就是它不支持较为激烈的驾驶。 总体来说,AION V Plus是一款抢点很准的车,就是为了舒适,不管是空间的设定还是驾驶的设定,都是特别舒适。另外,它的智能功能也是为了减轻驾驶的负担,也是特别舒适的感觉。只有动力,得益于纯电的特性,可以让驾驶者感受到一定的速度与激情。
用户1765365851195:这个车小毛病太多!!!!
Aa泽鹏:这车小毛病太多,我车机舱漏水,充电异常啸叫
虽然是一台SUV车型,预计坐姿会高,但实际坐进去会觉得更高,差不多是货车的视角了,喜欢坐姿高的朋友可以考虑。行驶品质很高,在电池的加持下底盘厚实感很强。Aion V的空间大得夸张,比CR-V还大的体感。我们做了高速(100kph)续航测试,实际续航差不多是NEDC打个8折,买530km续航,可以走个400多公里,基本可以不焦虑。
泽90085796:,高速速度,120公里每小时吗?
【最满意】 满意的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这车没什么短板,各项配置都处于中流水准;二是日常使用成本比较低。 1.没什么短板 说实话,现在宋 PLUS 顶配都降到 15 万了,在 15 万级别的车型里,宋 PLUS 或许不是配置最高的,但肯定是配置最均衡的。 外形方面,挺好看的,还很耐看。尤其是黑色款显得很精神,苍烟色款则显得车身修长又高档。 内饰方面,并非全塑料材质。虽然没有配备麂皮内饰,但该做软包的地方都做了软包处理。氛围灯也有配备,中控的两块屏幕也安排到位了,处于主流水准。 空间方面,日常使用足够了。乘坐空间不拥挤,后备厢空间虽然稍逊一筹,但也比合资车的后备厢大。 车机的分辨率虽然不算高,但流畅度不错,不卡顿。应用生态在 20 万级别的车型中算是比较丰富的,还能安装第三方应用。 语音助手虽然偶尔有点 “不够智能”,但像平常打开车窗、开启空调这类操作都能完成,识别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 2.日常使用成本低 首先是能耗费用比较低。日常主要用于上下班,每天行驶 20 公里,家里装有充电桩,一周充电 1 次,每次电费大约 12 元。折算下来,每公里成本才 1 毛钱。 其次是基本不用加油。过年回老家时加了 300 元的油,到现在已经 3 个月了,油箱里还剩 10% 的油量,虽然车辆一直提醒加油,但我都没特意去加。 最后是保养费用也比较低。第一年的首保是免费赠送的,没花一分钱;之后还有 4 次小保养的权益。像空调滤芯、玻璃水这类易损耗材,基本上都是在洗车时免费更换或添加的。 除了保险是主要支出外,这一年下来基本没什么其他花费。 【最不满意】 1.没有座椅按摩 座椅按摩功能如今都快成主流配置了,但宋 PLUS 却没有配备。长途驾驶时,座椅按摩真的能有效缓解疲劳,这个功能对我来说实用性很强。 2.没有记忆座椅 我家的车平时由我和媳妇轮流开,我俩身高有差异,每次上车都得重新调节座椅位置和后视镜角度,确实比较麻烦。我本身就比较怕麻烦,有时候都因此不爱开车了。要是能有记忆座椅和舒适上车功能,像我们这种家庭用车会方便很多。 3.减震效果欠佳 虽然车辆升级了 4 连杆悬架,但调校还是前软后硬。过一些小坑小洼时没什么问题,可遇到大坑洼时,减震几乎起不到作用,车身会发出 “咣咣” 的撞击声,震感非常明显,让人很不舒服。 过减速带时也比较颠簸,有点像坐船的感觉,车身起伏抑制得不够好,会有明显的忽悠感。 【提车价格】 ★车型:2025款 DM-i 112KM尊荣型 ★裸车价:15.58万 ★保险: 保险分为3部分,总额比较高,而且因为办理了贷款,强制在门店买。 交强险:950元 商业险:4764.53元 附加险:388元(强制添加,不能取消的) 保险总额:6102.53元 ★购置税:新能源车,我这头,购置税和车船税都是免的。 ★上牌费:300元(因为办理了贷款,强制4S代理上牌) 落地总价:刨出去贷款优惠,15.58万+0.62万+0.03万=16.23万 【油耗】 能耗表现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夏季的能耗。 夏季的话,我的112km续航能跑到100左右,甚至可以接近110km,续航达成率比较好。 电耗就是在12度/百公里左右,油耗也会好很多,短途的话也不是4~5个油,长途的话,估摸了一下,大约是7~8个油吧。 冬季续航确实不行,打对折,112km续航,只能跑50km左右,而且用油也特别费,发动机声音还特别大,跟拖拉机似的。 电耗有的时候都能达到20度/百公里。 【驾驶感受】 先说动力,舒适模式下,整体动力还是比较充足的,油门踏板像电车的感觉,很轻,也比较跟脚,踩刹车的时候,制动性也比较好,能踩住,但是有点头的现象,点头感还是挺明显的。 运动模式下,动力就是充足了,混动模式下,0-60km/h应该是电机工作,比较线性,踩多少电门就有多少提速,当速度到100KM/h左右的时候,发动机也开始介入,平顺性还是比较好,脚感没啥变化,就是这个发动机声音有点大,像拖拉机,咆哮,这个时候,加速就有点推背的感觉。 动力这块,宋PLUS是没问题的。 底盘悬挂方面,因为有FSD,对于小坑小洼过滤的还是比较好,能感受到轻微的震动。 但是对于大坑过滤的不是很到位,能感受到明显的震动,但是,底盘还是比较有质感的,震一下就过去了,能拉得住,这一点在转弯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侧倾不是很明显,能感受到侧倾被抑制。 然后呢,就是过减速带,有点不舒服,尤其是后排,媳妇说有点晃,我在前排感觉还行,我俩以为是车速有点快的原因,就没太在意,整体试驾还是比较满意的。
【购车经历】 唐和猛龙二选一,唐贵1万,加上父亲那有个22款的,也驾驶了4万公里,唐的视线和大灯有点差,冲着猛龙的外观选了它。 【提车价格】 裸车17.38,店铺优惠1万,厂家置换补贴8000(已到账,3天左右),自治区补贴还没下来(1万8)金融服务费2000,保险6080(真的略高。) 【空间表现】 座位区域表现不错,储物的地方很多,前排座椅稍微有一点点短,长个2 3公分会更舒服点。后备箱空间只能说是够用,确实有点小。座椅放平后空间还可以,还没露营过,不做评价。 【续航能耗】 1,市区6个油左右,因为现在是雪地胎,电耗有点高的离谱,标准模式,极少地板油,动能回收弱的情况下,每天60公里,平均30左右的电耗,确实有点搞不懂。2高速表现,110到120之间差不多7个油,150至160极限跑了200多公里,差不多12到13个油,喜欢跑的快的朋友得注意一下,顶140区间限速跑,10油个左右吧。 【辅助驾驶】 只留下了主动刹车,其他功能关了,因为有点过于灵敏了,明明灵敏度已经是调最低了,自适应巡航也有点傻,定的120,有车从侧面高速进来借道超车会直接刹的比较重,家里小车吉利就不会,会根据你进来的速度和离开的速度去评测刹车的尺度。 【智能座舱】 车机傻,是真傻,比亚迪,长安,吉利,长城,一圈车开下来了,就猛龙这个最傻,只能说,够用。 【充电时间】 快充1个小时左右,慢充3个小时左右。还行,能接受。 【最不满意】 1,油耗,电耗确实有点高,而且还不是太激进的开,开朋友的途观L PHEV也就是6.5个油左右,可能我还得适应一下。2,刹车有点软,被狠狠的高速刹车磨了几次现在稍微好了一点。3,新车异味大,一周了才慢慢下去。地盘滤震一般。 【外观】 外观满分,也是选择它的最大原因,所以油耗高点勉强接受了,因为也有心理准备。 过年1500的体验,年前保养听了4s维修人员建议,强制保电➕80%,然后,120左右时速油耗12.5左右了,标准模式,跑了1000公里了感觉很不太对,调回智能保电,500公里平均130,大多数150左右,油耗11个,血亏300块。 25年五一前后因工作和休息问题去内地自驾一趟,路线为乌鲁木齐~张掖~洛阳~西安~兰州~嘉峪关~乌鲁木齐,来回9天,6600公里,小熊油耗记录加油4600块钱,平均单价7块,平均每公里7毛3,平均油耗10.6,车上显示近5300公里平均10.3油耗。 加装了一个车顶行李箱,平均行驶速度140,基本上都是顶着限速20%~50%跑(部分道路限速80~100,怎么跑懂得都懂)。 目前公里数24000,整体使用没有大问题,但缺点不容忽视: 1,油耗一般,方盒子10个油左右不多也不少,毕竟踩的不算轻还有加装行李箱。 2,空间确实小,主要是指储物空间,如果进行长距离自驾还是有个行李箱的好。 3,在馈电,长上坡状态行驶下,出现过4次动力降低额平均,表现为从时速130左右掉到90左右,提速无反应,在下坡状态或者充会电,该状态消失,回来4s店咨询过,表示没有遇见该情况,真假自己明白就行。 4,起步或者停车状态,刹车片有水的情况下会异响, 从买回来的时候就有,不大不长,但是略烦。 5,市区目前不开空调电耗21,开空调23。 6月6号,乌市至赛里木湖,馈电至赛里木湖爬坡路段开始走了5公里左右,动力受限,强保50➕运动模式,就是80公里时速,再也上不去了,到爬坡路段结束,恢复正常。油耗显示12.8。24年,2月同样情况,开唐过来,可以保持110时速,油耗16.5。 闲鱼买的海绵垫,基本上平铺,2个人带条小比熊可以睡,我175,略微顶脚。 晚上原地发电,25至60,耗油80公里里程,半个油格,晚上1点半至早上6点10分,空调2档,26度,耗电40。 第一天,乌市至赛里木湖,湖边住宿。 第二天,走伊昭公路至特克斯,公园住宿。 第三天,恰西➕库尔德宁,巩留县文化宫住宿。 第四天,去唐布拉草原,草原住宿。 第五天,走独库公路回乌市。 总行程1876公里,加油1145元,表显8.1,折合0.61每公里。充电3回,一度电1块2。 自驾伊犁5天,关于加装配件个人看法: 1,车顶行李架(400块钱,2根)➕行李箱(650升左右,800块钱),优先推荐安装自驾使用。 2,踏板比较推荐。 3,前中网,备胎罩,看个人需求。 4,车顶平台,爬梯不是特别推荐,看个人喜好。 最近才知道102pro中信部测试实际续航是81公里,所以习惯就好,方盒子造型么,油耗高能理解。目前7个月,28000公里,除了空调异味时不时有点,也换了2个空调滤了,还是存在问题,其他无太大问题。
【购车经历】 我上一辆车也是吉利,手动挡的帝豪,8年行驶了接近11万公里,没一次把我扔在路上,对吉利的车还算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在换车还是首选了吉利。 有了购车欲望后考虑的就是换一辆当下最流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油车不感兴趣了,纯电我怕有续航焦虑。 所以根据自己的手头15万左右的预算后 在网上对比了银河L7深蓝S7比亚迪宋,长城果龙内饰和外观我都不感兴题所以不做比 网上了解一段时间后深蓝S7只是外观好看 加上我也看不上增程技术,所以也就PASS掉了 后来去当地的4S 去看实车和试驾,说实话 还是银河L7更能够打动我,不论是外观内饰和驾驶感受都强过于比亚迪大PtUS,PRO我没去 看。 因为我姐夫有辆腾势D9我也经常开,所以我对DM-i有一点了解,在高速上发动机工作后因为是单档的所以声音会一直在吵,结合D9这个价位的做工和隔音我在想宋这个级别的只会更差的,而且宋的转向手威电了味人浓了,路感不是很青晰,毕竟我开了这么参年的手动挡我还是喜欢一点驾驶乐趣的,所以你们诟病的L7换挡的“顿挫感“我还是挺喜欢的 说完买车前再说说买车中吧,车子3月中旬买的,找了在汽贸公司的同学,价格就不方便说了,毕竟老车主背疼。 我是山东的,3月19日同学和我去天津一家4S提的车,赠品无非就是原厂赠送的3M膜,记录仪,脚垫,便建式充电枪,加满油和电 接着 就开启了天津返回山东400公里的高速。 【驾驶感受】 高速中开了L2的智驾,车道保持抢方向盎的感觉不太适应,所以就关闭了,高速的动力没话说,这也是我看中L7的一点,风躁控制的还算可以接受吧,毕竟这个价位的单层玻璃和双层玻璃到了时速120以上 现实听觉都差不多。 胎噪的话在烂路还是比较明显的,好点的路会好点。毕竟路很远400多公里,我和我哥一起开回来的,他说这车动力比我嫂子的宝马X3还要强 【油耗】 回到家后我基本都用纯电模式行驶,由于我每天开的里程比较多,可能纯电80-90的续航不太够用所以导致一天一充电,纯电行驶确实安静,纯市区代步 动力也足够用。我刚申请了充电桩 过几天就会来安装了 除了纯电模式平常用的最多的就是智能模式了,我提车回来跑高速比较多,天津加满的一箱油和回家充了4次电的情况行驶了970公里左右,(纯油续航还有170多公里电还有40公里)),这个油耗的话不知道厂家宣传的满油满电1300+是怎么跑出来的,差异算是比较大吧,也有可能是光跑高速的原因。 【乘坐体验】 三个大人在后排不挤,家用足够了 【空间表现】 后备箱同级别中规中矩,没有手套箱和中控下面掏空,其他空间勉强够用吧,不富裕 【最不满意】 没有实体按键,没有,没有! 【最满意】 外观和动力还有配置
驾驶感受很不错,但是车机智能水平一般,看你看中它什么,我对车还是喜欢掌控在自己手中,所以它能满足我的需求,就很好了。 驾驶起来电门很线性,用D挡的话可以滑行很远,需要用刹车才能停下来。但是用B挡动能回收挡,就基本可以做到一个脚控制车速,抬脚就有拖拽感,减速感跟手动挡用低挡收油的感觉有点像。低速时在B挡和刹车来回切换时可能有顿挫的感觉,这点希望能改进一下。 大众有些实用配置应该考虑加上,比如后视镜电动折叠和倒车自动下翻,还有360全景,跟同价位国产车比,性价比确实过低。但是还是那句话,看中大众的不是科技感。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大众电车的路会越来越窄,现在市场也这样反馈的。希望大众还是重视起来及时更新吧。
由于工作原因,近期出差较多,原计划趁着周末回家去下单,结果回去的航班延误了,只好周一中午趁着午休去办手续了。由于时间紧张,中午连饭都没吃,还好4s店给准备了午饭。 销售人员跟我说一个小时基本就能办完,结果办了三个半小时……可能因为我这边涉及到贷款和置换吧,总之虽然紧紧张张,但是时间还是比预期要长。 费用如下: 1、裸车价15.58w,首付3.58w,贷款12w 2、贷款5年,年利率4.92%,一年就是利息是5904,月供是2492。 3、优惠政策,贷款5年,能返两年的利息,差不多1.2w 4、旧车因为是手动挡,公里数也10w+了,残值就几k,置换补贴5000 5、商业险+强险(平安)4500 6、那个三年的附加保障3180 赠送: 赠送的东西说实话不多 太阳膜、脚垫、2次保养……就没了 这个挺失落的 用车初体验: 以前开的是油车,说实话感觉很简单,踩油门走、踩刹车停,没油了去加油站就行。 现在换成插混,特别是dm-i5.0,感觉各种蒙蔽啊,看手册看了好久,各种模式搭配,磨合期需要注意啥,巴拉巴拉一堆。目前提车一周不到,行驶了240多公里,中间还有一半高速。总体油耗来看肯定低于纯油车的。
外观:我觉得作为一款越野车,硬朗的造型是比较能够打动我的, 这也是最近几年“方盒子”能卖得好的原因。这款车上方向的元素还是挺多的,尤其是大灯设计,也是契合车身风格的方形,肌肉感十足。听说里面有一百多颗LED灯珠,技术上有点东西,而且中网的整体性也比之前好一些。网上看新出薄荷绿车漆很漂亮,有空的话建议大家去看看实物。 动力:这应该是它的强项了,其实我觉得当前市场很多包括我在内的人,并不是那么需要硬核越野,能够借助新能源技术,取得动力和节能的平衡是最好的。长城这套HI4技术还是挺强的,他取消了传动轴,取而代之的是电四驱,它后轴有P4电机。可以理解为,是电传动。有需要动力的时候,电机启动,电机天生就有大扭矩,响应快的优势,很适合用在越野车上。同时一般通勤场景中,他可以断开后轴电机,变成传统前驱车,从而降低能耗,听说每百公里能省0.7L油。等于说是实现了纯电,串联,多档直驱互相切换。零百加速五秒级,绝对是很猛的,再加上现在主流的大电池方案,35.43度容量,户外用电也是够的。跑个200KM轻轻松松。加上油,破千也不在话下。 内饰:虽说千人千面吧,不过长城还是很贴心的提供了3种内饰配色,我个人喜欢琥珀棕色的,很豪华。它的内饰设计并不花哨,还是以实用为主,尤其是W-HUD,你在开车的时候,目视前方,不需要低头了。540度全景影像也很实用,在越野的时候,能看到车身周围和底盘的情况,防止磕碰剐蹭。当然作为保守派,我还是要给长城点赞的,保留了20处实体按键,你懂得物理按键就是最稳妥的。 智能:搭载的是TDA4VH芯片,算力够用。再加上视觉算法,能实现0~150KM/H车速的全域高速NOA,遇到压线车锥桶护栏等场景能避让,防止出大事故。 综合来看,我觉得2026款哈弗梦龙真的挺能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