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5款坦克500 Hi4-Z 500 Hi4-Z

在之前我曾经体验过坦克500的Hi-4T车型,那台车虽然也是混动车型但由于架构问题开起来还是更接近传统燃油车一些,虽然非解耦的四驱系统在越野或许更有优势一些但多数人对于极限越野的需求倒也没那么多,因此长城也推出了前后解耦的Hi-4Z系统并率先搭载在坦克500上,因此我也去体验了一下,看看这台搭载了最新混动车型的坦克500表现如何,当然毕竟之前的坦克500车型已经写的足够详细,因此这篇文章就重点讲二者的不同之处,一些相同的点大家可以参考那篇文章。 Hi4-Z搭载了一套看起来比较复杂的混动系统,不过从机械结构来看倒也没那么复杂。官方宣称其综合最大功率有864Ps,实际表现上,绝对动力自然是相当强劲的,法定限速内说是源源不断也没什么问题。平顺性表现好评,试驾过程中也没什么换挡的感觉,发动机介入和退出也没有什么动力上的波动。动力释放整体也比较柔和,前段的动力释放相对缓和一些,总体的动力释放也比较好控制。动力请求表现好评,中小动力请求都能比较跟脚,大的动力请求释放也比较缓和,几乎没什么延迟的同时有一个很线性的上升过程,且发动机是否介入对动力响应几乎都没什么影响。总的来说,这套动力系统能明显感觉出是以电驱为主的表现,考虑到定位来说这样的表现还是很优秀的。 底盘表现整体风格和之前的Hi4-T车型类似,对于小震动都还是比较敏感的,不过对于小震动的化解似乎是好了一点点,但区别不大。特别是高速时如果路面不是很好弹跳感还是稍微明显了一些,特别是动作比较快,还是有些影响舒适性的,别的一些大震动或者起伏处理的倒都还是比较到位的。 运动性表现依然好评,虽然重心很高但较快的并线转弯侧倾控制的也还算比较到位,也没什么多余的回摆,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肯定不是问题。 转向也没什么问题,力度和指向性和跟随性都挑不出什么问题,虽然尺寸很大路上开也还算是比较灵活的。 刹车脚感好评,电制动和机械制动的衔接还是比较到位的,稍微适应一下就可以刹的比较平稳,同时这台车对于点头的抑制印象中比Hi-4T车型要好一些。同时换了电驱架构后动能回收也能调的更加细腻一些。 NVH好评,路噪环境音的隔绝都很到位,高速时风噪稍微明显一些,但考虑到这么大的尺寸也无可厚非。同时以电驱为主发动机的介入也可以少一些,也不太需要经常拉到比较高的转速区间,正常驾驶时发动机介入虽然有些振动上的感知但倒也不算明显,急加速时噪音振动控制的也都还好,总体表现还是很安静的。 静态上变化就不是很大了,基本上还是延续了之前的风格,这次展车是个商务版的外观,前脸中网看起来更复杂一些。另外车侧面的踏板变成了一个小的固定踏板,由于尺寸比较小因此踩起来还是挺别扭的,基本上需要把脚竖过来踩才能比较安全,但作为一个较高的越野车不踩踏板上车又有些困难,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沿用之前的电动踏板。 内饰还是延续了500上的风格,整体豪华感和做工用料还是挺不错的,符合大家理解的豪华车的感觉。车机系统似乎是有所改变,使用起来大多数时候还是挺流畅的,有些偶尔的小卡顿倒也问题不大。 另外这台车的地板似乎是要高一些,不过毕竟本来空间就很大,因此倒是影响不大,此外这台车的后排座椅模型有所改变,不过改了之后也还是比较舒适的,挑不出什么问题。得益于电池布置位置的改变这台车后备箱地台要稍微低了一点,装载能力有所提升但不大。 同时这台车也依然延续了之前的高配置,座椅通风和按摩的效果都还不错,也保留了后差速锁和坦克调头,前后解耦自然也不存在什么中锁了。360环影的清晰度在行业内也算挺不错的,总体配置水平还是挺高的了,同时得益于更大的电池,这台车的标称纯电续航也来到了超过200km,纯电行驶的能力还是进步不少的。 额外提一下,我看试驾车的表显能耗是燃油4.9L/100km+28.4kwh/100km,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工况但众所周知试驾车一般开的比较猛一些,试驾路线也比较偏高速,如果纯市区开电耗或许还会再低一些,跑超过标称续航也有可能。这样看起来似乎还算可以,当然具体的能耗表现还是需要大家去看详细的测试。 总的来说,这台坦克500Hi4-Z的表现还是挺不错的,在换装了新的混动系统后公路性能还是比之前的强了不少,一些细节之处也有所调整,配合上比较长的续航总体表现还是挺不错的,如果这个价位需要一台这样的车型的话还是值得推荐的。 至于和Hi4-T车型相比怎么选我也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即使这台车的混动系统冗余还是挺高的,前有发动机和P2电机及功率分流加3DHT,后桥P4电机也带有变速装置,理论上的能力比起一些对手已经要强不少了,但长城官方还是把这套Hi4-Z系统归位了“泛越野”,因此如果是追求极限越野的话还是选择Hi4-T会好一些,不过考虑到坦克500偏豪华的定位,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其实Hi4-Z是更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