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之家新任CEO发全员信:不裁员!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图

在周四这一天,汽车之家对外宣布了一项重大变动:海尔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已正式成为其控股股东,并揭晓了新任首席执行官(CEO)的人选——杨嵩先生。
紧接着,在周五,新任CEO杨嵩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在信中,他明确承诺,此次股权变更不会引发任何裁员行动,员工的岗位稳定性、薪酬福利以及公司的日常运营均不会受到影响。
杨嵩在信中进一步阐述道,随着交易的圆满落幕,汽车之家将与海尔集团及平安集团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公司从传统的汽车垂直媒体向一个综合性的汽车生态平台转型。我们将紧跟时代的步伐,借助A1大模型的强大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专业和高效的服务体验。同时,我们也将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生态系统,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共同打造一个覆盖用户看车、买车、用车和换车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生态平台。
回顾历史,汽车之家作为中国三大汽车垂直媒体之一,自2005年创立以来经历了多次股权变更。2016年,平安集团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入主汽车之家,并试图将其打造成为“汽车+金融”生态的核心入口。然而,尽管经过了八年的努力,平安集团与汽车之家之间的协同效应并未达到预期。特别是在2024年第三季度,汽车之家的媒体收入同比大幅下滑了31.7%,净利润也减少了23.9%,员工总数更是减少了超过千人。在短视频和AI交互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汽车之家的核心业务逐渐显露出疲态。平安集团的退出,既是对其战略的一次调整,也是对传统垂媒商业模式局限性的一种妥协。
而海尔集团则以18亿美元(约合131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收购了汽车之家41.91%的股份。这一溢价收购背后,是海尔对“车家互联”场景的长期布局和深度洞察。近年来,海尔通过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卡泰驰二手车业务等多个领域持续渗透汽车产业链,试图将“家庭场景”与“出行场景”实现无缝连接。而汽车之家所拥有的庞大流量入口、丰富的用户数据以及强大的行业影响力,无疑将成为海尔打通智能家居与智能汽车之间的关键桥梁。
在平安时代,汽车之家主要被视作一个流量变现的工具,侧重于短期的商业化收益;而海尔则赋予了它新的使命,将其定位为构建汽车生态平台的核心。平安时代追求的是即时的经济回报,而海尔则更加着眼于长期的协同效应与价值创造。例如,海尔旗下的卡泰驰二手车业务能够与汽车之家庞大的用户数据深度融合,而海尔的三翼鸟智能家居品牌也有望通过汽车之家这一桥梁,触达并服务于广大的车主群体,共同探索“车-家-生活”无缝连接的闭环。

杨嵩,这位在汽车行业内深耕超过二十年的资深人士,拥有丰富的中美汽车产业经验,曾在福特中国、宝沃汽车及东风日产担任要职。2021年,他加入汽车之家,迅速主导并推动了与主机厂的合作、新零售业务的拓展以及二手车市场的布局。他的职业生涯融合了传统车企的深厚底蕴与互联网平台的创新思维,使他成为平衡资本利益与行业规律、引领汽车之家转型的理想人选。

在面向全体员工的信中,杨嵩郑重承诺,此次股权变更不会引发任何裁员行动,他将全力保障员工的权益与业务的连续性。同时,他释放了两大战略信号:
一是战略转型为生态平台。汽车之家将从单一的汽车垂直媒体升级为覆盖“看车、买车、用车、换车”全链路的综合性汽车生态平台,借助A1大模型提升服务的精准度与个性化。
二是构建开放共创的合作机制。汽车之家将打破原有的封闭模式,积极寻求与外部生态方的合作,如与海尔智能家居、平安车险等资源形成联动效应,共同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展望未来,汽车之家的用户画像将与海尔智能家居的数据实现互通,车主们或许能够通过车载系统远程控制家电,或者基于用车习惯获得个性化的家居服务推荐。而卡泰驰的线下门店网络与汽车之家的线上流量相结合,则有望重塑二手车市场的交易模式,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透明的购车体验。
然而,外界对于海尔这一传统制造巨头能否迅速适应互联网平台的快速迭代仍持保留态度。如果海尔仅仅将汽车之家视为一个流量入口,而忽视了其作为生态平台的核心价值,那么汽车之家可能会重蹈平安时代的覆辙,陷入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矛盾之中。
面对懂车帝、快手等短视频与直播平台带来的冲击,汽车之家需要加速内容形式的创新,否则所谓的“生态转型”可能只是空中楼阁。此外,海尔是否愿意放权给汽车之家,让其保持独立运营的能力?杨嵩在资本的压力下能否坚守战略定力,推动汽车之家稳健前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创始团队与资本方的冲突往往会导致转型的失败。因此,汽车之家与海尔的合作能否取得圆满成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与市场的验证。

失业君小编分析认为,海尔对汽车之家的收购行动,实质上是传统产业巨头在智能化转型大潮中寻求跨界突破的一次重要尝试。对于汽车之家而言,这不仅是摆脱垂直媒体行业衰退困境、实现重生的绝佳契机,更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对于海尔来说,此次收购则是其在构建“人-车-家”一体化超级生态布局中的一枚关键棋子。然而,要确保这笔交易的成功,并不仅仅依赖于资本与技术的简单融合,而是需要深入解答以下三个核心议题:
①关于用户价值的重构问题。如何将“车家互联”这一前沿概念转化为用户的真实需求,实现服务的智能化与个性化,是海尔与汽车之家共同面临的一大挑战。例如,通过运用先进的AI大模型技术,精准预判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贴心、主动的智能化服务,从而真正提升用户体验。

②生态的开放性与边界问题同样至关重要。海尔与汽车之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吸引更多的第三方开发者与车企加入平台,共同推动生态的繁荣发展,而不是将平台封闭为海尔的“私家花园”。只有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共赢的生态系统,才能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③内容与商业的平衡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流量变现的巨大压力下,海尔与汽车之家需要找到一种既能维持媒体公信力与用户体验,又能实现商业变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需要在内容创作、广告投放、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做出精心权衡与取舍,以确保平台的长期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如果海尔与汽车之家能够成功突破上述瓶颈与挑战,那么这笔交易无疑将成为中国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一个经典案例,为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反之,如果无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那么这笔交易也可能成为资本跨界尝试中“水土不服”的又一个鲜活例证。

议
网友热议
@周宇轩Allen(IP京):
一般而言,大型收购后,为稳定军心宣布不裁员,基操而已……

@Yee江小贤(IP沪):
以前汽车之家那个车型库,咱们都觉得很牛,但现在网页版改得,简直是东施效颦,细节上差老鼻子了,想找个车型得费老半天劲……
@马斯洛996(IP粤):
海尔它真懂怎么运营这个吗?别到时候派个管白家电的老总来瞎指挥。

@SunmoonHe(IP皖):
这次换东家,我觉得吧,可能还是老样子,你看看现在的易车就知道了!
@悠然碌碌(IP鲁):
要我说,看视频我才不会去汽车之家呢。汽车之家以前厉害的是那些原创编辑写的图文,生动又详细,基本没啥事实性错误,官方数据也准,敢说话还会说细。所以现在上汽车之家,我也就只看原创图文了。但可惜啊,现在新车的大图文基本没了,剩下的都是千篇一律、没啥营养的文章。

@赛杰瑞Jerry(IP浙):
18亿美元?这也太夸张了吧!想做成个大平台,结果盈利模式还没整明白呢……

最后一条,
略微出手而已……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