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比亚迪一纸公告引爆全网——一名“黑公关”线索提供者曾某某,因提交关键证据,获比亚迪100万元天价奖励!这是比亚迪打击网络黑灰产迄今最高单笔奖金,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反黑公关行动中的标志性事件。消息一出,网友热议:“举报比当水军还赚钱?”“车企大战,普通人也能分一杯羹?”

一、百万奖金背后:比亚迪的“清朗行动”有多狠?
自2021年启动“清朗行动”以来,比亚迪对黑公关的打击力度逐年升级:
悬赏金额从最高100万飙至500万,且长期有效;
两年起诉20余个“黑号”,胜诉案例中单笔赔偿超200万元;
2025年仅前两月已奖励24人,总金额超200万,最高单笔100万。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总经理李云飞直言:“对黑公关,一追到底,绝不姑息!”其强硬态度背后,是黑公关对行业的致命伤害——有组织编造虚假信息、长期诋毁品牌,甚至形成产业链,“一周五天黑比亚迪”已成常态。
二、百万悬赏争议:是正义之举,还是变相内卷?
支持者认为,比亚迪此举为行业树立标杆:
高额奖励激发公众参与,让黑公关无所遁形;
法律+经济双重震慑,此前胜诉案例已让部分黑号“赔到肉疼”。
反对者却质疑:
天价奖金是否变相鼓励“钓鱼举报”?普通用户如何辨别“合理批评”与“恶意抹黑”?
车企互斗升级,蔚来、吉利等也推出类似悬赏,是否导致行业陷入“举报内卷”?
更有网友调侃:“做水军不如当卧底,月入百万不是梦!”

三、黑公关产业链:谁在操控舆论?
据业内人士透露,黑公关已形成完整链条:
1. 需求端:部分竞争对手或利益集团付费买黑稿;
2. 执行端:自媒体、水军批量生产虚假内容;
3. 传播端:通过算法推荐、社群裂变扩大影响。
比亚迪此次曝光的“曾某某”案件,正是通过提供聊天记录、资金流水等铁证,直击黑公关命门。而车企的联合反击,或许能撕开这条灰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四、行业未来:悬赏之外,更需合力破局
专家指出,单靠企业悬赏难以根治黑公关:
监管需介入:中央网信办已多次强调净化网络环境,但法律追责仍存取证难、定性难等问题;
消费者需理性:面对“爆炸性爆料”,网民应主动核实信息,避免成为谣言传播者。
比亚迪的百万悬赏,不仅是一场品牌保卫战,更是一面照妖镜——照出行业恶性竞争的暗流,也照见公众对清朗市场的期待。
你支持比亚迪天价悬赏黑公关吗?
如果是你,会为了百万奖金举报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