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是新能源车的心脏,决定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三元锂、磷酸铁锂、全固态电池,谁才是未来的主流?当固态电池要准备上车的时候,那么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又将何去何从?

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各大汽车品牌紧罗密布的在布局,在刚刚结束的2024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发布了自己的鲲鹏电池,补齐了电池技术领域的一块短板,包括方形磷酸铁锂系列,方型三元系列,大圆柱三元系列,最终目标是实现纯电车续航达到200--1200km区间,插混车型或者增程车(PHEV/REEV)续航达到100-300km。
如果最大充电倍率达到6C标准,那么充电5分钟,可以达到400km续航,6C快充技术是指电动汽车(EV)电池的一种高速充电技术,其中“6C”表示充电速率,即电池可在六分之一小时内,即10分钟内完全充满电。

充得快,充电如加油一样快!这个口号,奇瑞似乎喊得有点慢了,在6C的战场上,比亚迪不会给奇瑞喘息的机会。


但是,奇瑞坚持的技术路线是: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目前看到的并不是奇瑞的底牌,王牌是放在全体固态电池上,并且奇瑞宣布2026年全固态电池将上车,EV纯电里程可以超过1500公里。

根据这张时间表,奇瑞在2024年,固态电池可以实现400Wh/kg的能量密度,2025年达到600Wh/kg水平,2026年定向运营,2027年实现批量上市。相比现在特斯拉用的4680电池,其能量密度是330Wh/kg,如果全固态电池在未来实现量化应用,续航将不再是问题。
其中一个亮点是,在奇瑞的固态电池切掉一个角以后,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与此同时,比亚迪王传福也高调的在某论坛上宣布,比亚迪的固态电池已经出来了,能量密度也能达到400Wh/kg。网上同时曝光了专利申请信息,申请时间是2024年8月。这也充分说明,比亚迪完全有研发能力,但重点是比亚迪要花多长时间实现运营,多久能够大批量应用,目前没有时间表。这一点,奇瑞比比亚迪自信,而且是在全球媒体和用户面前高调宣布。

针对固态电池应用,比亚迪的技术专家廉玉波却认为,即使固态电池在五年以后大量的使用,也主要是在高端车、高性能车上使用,等普及到经济型的车型,可能需要15年,甚至是20年,所以短期内磷酸铁锂电池也不会被淘汰,因为它在经济性、材料可控性都有优势。

比亚迪在电池研发上是否遇到了困难和分歧?事实是,备受期待的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并没有在今年8月上市,但刀片电池技术的先进性毋庸置疑,它的能量密度将达到190Wh/kg,续航里程将轻松超越1000公里的大关。
无论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还是全固态电池,如果能突破技术限制,实现续航里程的大幅提升,那么在短期内,可能并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但未来2-3年,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应用,势必会影响国内新能源市场目前的格局,尤其会影响比亚迪、奇瑞在国内国际的销量目标和产品布局。

奇瑞今年的目标是在国内市场保三争二,冲着第二名去的,奇瑞在2024年1-9月,累计销量1752793万辆,同比增长39.9%,9月新能源销量58941辆,同比增长183.4%,出口829,353辆,同比增长24.5%。国内销量923,440辆,同比增长57.2%。连续成为实现新能源、燃油车赛道“双增长”,国内、海外赛道“双增长”的汽车企业,其1500万辆车刚刚下线,势头正猛。

比亚迪新能源老大的位置尚不可撼动。根据数据,比亚迪前三季度销量累计销量达274.78万辆,9月份销量更是达41.94万辆,同比增长45.6%,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

总之而言,当技术能够在提供高性能产品的同时,保持较低的成本,从而形成极高的性价比时,技术会等同于销量。一个是国内销冠,一个是出口销冠,作为两个以技术起家的中国新能源代表,比亚迪和奇瑞谁会赢?全固态电池上车,将成为决定未来两家市场地位的核心和关键。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