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超充建哪儿最合适?

    数据里奥斯头像数据里奥斯头像
    数据里奥斯2024-01-04

    今天看到几位老师在讨论超充建哪儿最合适的感受,颇有感受,结合自己这几年实际的充电体验也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在大城市(比如魔都),商场 + 超充站 是黄金搭档

    我买小鹏P7的头一年,是租房住在老旧小区的,没有安装充电桩的条件,在上海,由于市区老旧小区比较多,其实不方便安装家充的人应该是不在少数的。 于是在外充电是我头一年唯一的补能方式,从实际情况来看99.9%我会选择快充,因为毕竟不是插上充电枪睡一觉下楼拔下来就能开走这么便利的。我更倾向于一周选择1-2次吃饭的时候,找一个有免费电的商场,完成补能,顺便陪我家领导吃个饭。 所以那个时候,商场 + 超充站,1个小时左右完成补能和约会,是非常高频且刚需的使用场景,我认为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在主要商圈布置好品牌超充,是大城市补能不可或缺的环节。当然时至今日,这一场景的超充建设基本已经非常完善了,至少在上海,不区分品牌的话,很难看到一个没有任何充电站点的商场了。

    二、高速服务区,充电体验差异大

    至于高速长途补能,最习惯的补能方式肯定还是在服务区充电。总的来说,目前大多数服务区已经解决了充电桩有无的问题了,一般来讲,4-8个国网充电桩是有的。这在平时,以我有限的几次体验来说,目前还是可以充的上电的,但是节假日,排队现象还是非常常见的。

    充电不像加油,即使车多点,加一个走一个,等待的确定感比较强,充电的等待时间往往因为人在不在,车充电功率,充电百分比影响各异,大家心里其实没什么底。蔚来的换电站布局在服务区非常多换电时间相对固定,且目前还是品牌专属性的(也没别的车能换啊),从体验上来说,确实好很多。

    所以从车企在高速建桩来看,当800V 和 续航水平不断提升,在相对较大的路程间隔布局几个重点充电服务区,优先保证开设站点的充电体验,我觉得是更合适的选择。比如通过设计一些服务区专属的节假日充电策略(只充电到85%高效区间、充电前必须填写手机号验证,充满后电话通知挪车等),保证充电的流转效率,让品牌车主提供一个节假日兜底的服务区充电体验,我觉得会极大提高品牌的归属感。

    建设一批能够在节假日/繁忙时段提供差异化充电服务倾斜的充电站或是充电策略,会是对长途充电体验非常大的提升。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