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皮卡在国内市场都被视为小众,且不被看好。然而在2020年,皮卡的销量却达到了49.1万辆,成功创下了近十年的顶峰销量。而复盘2020年皮卡的销量轨迹,也不难发现其销量增长背后的原因在于国三大面积淘汰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等原因,但更关键的因素还在于20个城市对皮卡的解禁和松绑。

由此不难看出,国内消费者对于皮卡的需求其实一直存在,不过是受限于种种外在因素而迟迟没下手。根据罗兰贝格公司分析,中国部分边远地区地广人稀,如中国西部,与美国加拿大类似;而内陆地区城市格局接近日本。因此其预测,未来国内皮卡的市场渗透率可能会介于日本的3.5%,与美国的16.5%之间。

在这里我们不妨简单做个计算,以2020年的中国汽车总销量为例,全年销量为2531.1万辆,按照渗透率平均值10%计算,可以得出其估测值为253.11万辆。相比起2020年皮卡的实际销量49.1万辆,可见皮卡市场的潜力之巨大。

这个道理我们能够知道,厂商自然有着更快的反应,早早地开始了布局。比如近日,福田皮卡就在佛山正式宣布福田皮卡牛气冲天版下线。但从这个“牛气冲天,重回巅峰”的主题不难看出,除了对牛气冲天版充满自信以外,福田皮卡对于未来的皮卡市场也是相当看好。


面对皮卡行业的激烈竞争态势,福田皮卡制定了“2021年销量破3万辆”、年底前排名升至前四的市场战略目标。这是一个相对于乘用车市场来说相当小的数字,但在皮卡市场内,这已经是很多主流车型的年销量。
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个目标,福田皮卡也制定了各种场景化车型战略,比如针对区域场景打造极地版、高原版、海鲜版、清风版等细分车型;针对行业场景打造开拓版、快捷版、工程版、重载版等细分车型。

其实不难看出福田皮卡对于市场有着颇为精准的把握,不再简单地拘泥于乘用和商用的区分上,更是针对不同场景做出了不同的车型版本。就以这次下线的牛气冲天版车型为例,它有着更为俏皮的外观造型。

内饰上,新车采用整体皮质包覆,门内饰板中部与副仪表台中部软包设计提升了车内品质的同时,舒适性、科技智能性、安全性等多项配置的配备,更是让车辆的质感有了更好的表现。顺带一提,牛气冲天版还配备了天窗这一在行业内“稀有”的配置。

然而,品质的提升不意味着牛气冲天版的商用性质变低,相反的是,牛气冲天版有着5603*1860*1860mm的大尺寸车身,轴距达3398mm,配合1805mm超长平箱,容积增加290L,相比其他普通货箱皮卡最多能拉四个大油桶而言,其可以承载六个,运营效率足足提升50%。


除了各个地区逐渐放宽对皮卡的限制外,其实皮卡还拥有更多的政策优势,比如农村市场土地流转集约耕种、减税补贴等。而随着城郊区域个体户批发货品需求的提升,都将释放皮卡的刚性需求,关于这一点,上海的城郊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前,国内的皮卡主销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南部,但这并不意味着购买人群只集中在这些地方。事实上,相比于满脸写着“实用”的MPV来说,皮卡个性极强,具有高拓展性和可玩儿性,代表美国牛仔的硬派风格,很有潜力吸引打入年轻化市场。因而,在中国的东部和北部同样拥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下,福田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如今的福田,拥有国内皮卡行业内首个且唯一的一座依据德国工业4.0+打造的智能化工厂,加上皮卡拥有行业内少有的自主柴油发动机,可以说相比很多进军或者加大力度发展皮卡的企业来说,福田确实拥有着较大的天然优势。

而且皮卡在智能化工厂上的投入也非常惊人,仅电泳线一池溶液就投资了600万元,只为了让整车防腐防锈能达到10年的水准。智能工厂从分拼线至主线,采用德国KUKA机器人智能操作,车间主线自动化率达100%;生产线柔性化布置,总拼采用Open Gate技术,可实现四平台八车型批量生产,实现个性化车身大规模混流制造。

如今的福田确实已经蓄势待发,虽然用“孤注一掷”来形容有些不妥,但用“拼尽全力”也是丝毫不为过。目前唯一横在福田面前的,其实是它的众多对手们。相比起如今才发力的“后进生”们,福田确实拥有很大的优势,但对比起长城、江淮和大通等老对手们,福田的优势就没有那么突出了。

数字化、电动化和乘用化,是如今皮卡发展的潮流风向,从目前看来排在销量榜前列的车企们都做得相当不错。福田作为其中之一,在新产品上也加入了更多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因而虽然相比前面的选手们还相差较远,但长远来看其未来同样可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