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车主维权“按闹分配”?律师:过激手段会把自己推向灾难漩涡

    南方都市报头像南方都市报头像
    南方都市报2021-03-16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英菲尼迪、长安福特这两家车企因质量问题被曝光了。随后他们都进行道歉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这两家被曝光的车企以外,还有无数的车主面临着购车陷阱、质量隐患、售后无门的问题。消费者在购车前有哪些注意事项?购车后发生纠纷该如何维权?事情是不是闹得越大,获得的赔偿就越多呢?为此,奥一新闻记者邀请了四位专业律师进行一一解答。

    截图来源于央视315晚会视频

    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位居第二

    质量问题、合同争议是投诉热点

    中国消费者协议发布的《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0年,汽车及零部件商品投诉量居于具体商品投诉第二位。传统能源汽车仍然是投诉重点,投诉主要集中在汽车质量问题、购车合同争议、变相加价、拖延交车、维修保养乱象等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投诉随着市场的壮大也在增多,投诉问题集中在续航里程缩水、电池质量问题突出、变速箱异响、变速箱顿挫、动力消失等问题较多、售后水平不高等方面。

    对于汽车及零部件商品存在的问题,中消协建议,汽车生产厂家要珍惜品牌形象,加强对汽车销售公司管理,切实提高产品质量,诚信对待消费者,杜绝以强凌弱、欺骗误导、违法收费。

    特惠大礼包、特价车大甩卖?

    购车前要提防各种套路

    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都曾遇到4S店推出的“优惠大礼包”、特价车甩卖等诱惑。在不够钱的情况下,有些4S店还会热情推荐汽车金融贷等产品。面对购车时的重重陷阱,该如何避免掉坑呢?为此,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刘玉霞律师给出了以下建议:

    1.选择诚信汽车经销商。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前,特别要多方面考察清楚商家的信誉、能力水平。一般来说,大品牌对于产品、服务及形象维护的内容要求越高。在选择二级经销商时,要考察其是否得到厂家授权,否则的话,二级经销商因为要从其他经销商处购车,不可避免地会赚一些差价。且发生购车纠纷后,退款、退车难度加大。

    2.警惕各种优惠。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在目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辆汽车的利润远不像前些年那么大。同款汽车车价明显过低,销售商一定会在其他方面提高价格,以维持基本的利润。因此,对于商家推出的“大礼包”,一定要清醒地盘点一下,哪些对自己有用,值不值得这个价钱。

    3.当心特价车。

    销售在推荐特价车时,购买者心底就要打个问号:这是不是库存车、泡水车、修理车?

    这里需要提醒注意PDI程序。该程序系汽车供应商要求其授权经销商在将新车交付给购车者前,对新车进行全面检查和校正的一项必经检测程序;若检测中出现任何问题,授权经销商将依据汽车供应商的要求酌情进行技术处理,如采取校正故障、更换配件、必要时更换车辆等不同措施。目前没有法律规定或者汽车行业标准要求汽车授权经销商将新车PDI检测情况告知购买者。购买者在验收车辆时,要着重检查交付的新车是否达到汽车生产厂家的新车出厂检验标准。

    4.注意订金、定金之别。

    消费者在签订购车合同前,一定要搞清楚:“订金”“定金”之别,二者在法律上有着严格的区分。简单来说,如果签订的是“定金”协议,消费者不履行合同约定,经销商可以没收定金;如果经销商不履行协议,则要返还双倍定金。

    因此,如果购车者没有下定决心买这辆车、还有更改的可能,就写“订金”。如果志在必得、非买不可,就写“定金”。

    5.留意签名细节,勿签空白合同。

    在签署买车合同时,每一项条款都要看清,不明白的,要求对方给予释明。千万不要来者不拒,让签就签。尤其不可签空白合同。

    6.明确车辆信息、付款方式和期限。

    签订买车合同时,要明确约定汽车的品牌、汽车标识号码、发动机号码、汽车代码(车架号)等汽车本身应有的要素;车辆主要配置、车内外颜色、随车交付的文件、证书等。价款应列明车辆交易的总价款(裸车价或是包牌价)、付款方式和期限。

    此外,经销商承诺赠送的售后服务、汽车配饰、汽车美容等项目,也须在合同中明确。

    7.明确车辆交付日期。

    不管有没有现车,一定要写明交付日期。需要提醒的是,为了避免影响新车上牌,对于车辆合格证的交付时间也需要特别明确。

    8.明确保险险种。

    如果是4S店代为购买保险,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包含了哪些具体的险种,而不是笼统的说明包含保险。建议第三者责任险为100万或者以上。

    9.警惕汽车金融贷。

    能够一次性付款,就不要选择贷款方式。

    不少消费者本来打算全款买车却被4S店要求贷款买车。为什么呢?因为买车的程序越多,中间发生的费用就越多,如公证抵押、贷款手续费等多个项目,其中贷款手续费,动辄几千元、逾万元。因此,消费者在资金不充裕、不得不选择贷款购车时,要逐条看清贷款条款。

    10.明确“车辆逾期交付”“交付车辆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和解决方式。

    购车合同中要特别注意明确“逾期交付车辆”和“交付车辆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如明确经销商延期交付车辆,是赔付违约金,还是解除合同(退车)等,交付的车辆不符合合同约定经销商要承担哪些违约责任。并约定解决方式——合同的管辖地,选择仲裁还是诉讼。

    购车后发现质量问题,

    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将车子买回去之后,如果发现车子出了故障,车主该如何维权呢?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黄恒律师建议,消费者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下称《三包规定》)等规定依法维权。例如,消费者所购买的家用汽车在购买后60天内有严重质量问题(如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的,根据《三包规定》第二十条规定,消费者选择更换家用汽车产品或退货的,销售者应负责免费更换或退货。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的陈倩儿律师则建议: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按闹分配”,不闹不赔?

    过激手段或会把自己推向灾难漩涡

    关于消费维权上,社会上有种观点叫“按闹分配”。不少消费者认为,事情闹大了,才能引起商家重视。有些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的赔偿,不惜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

    对此,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徐颖佳律师认为,所谓的“按闹分配”是一种社会无序化的表现,不鼓励消费者采取一些极端手段去维权。如果消费者维权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过激的行为,构成毁坏他人财物、扰乱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那无异于把自己推进了更大的灾难漩涡。车主在维权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理性克制,在与商家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合法有效的方式解决:

    1、采取拨打12315电话维权;

    2、通过电视台、网站、微博等各种媒体曝光经销商的违法行为,但切忌夸大其词;

    3、向有权受理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提起诉讼或仲裁方式解决。

    徐颖佳律师建议,在双方发生争议或是车辆出现质量问题时,第一时间收集现场照片、视频、录音等证据,保存好相关书面凭证,及时向律师等专业人士咨询寻求帮助。

    您在汽车消费的过程中,有遇到过类似的糟心事吗?欢迎留言互动。

    奥一全媒体记者 卢若情

    次阅读
    19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9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