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5G网络、北斗加持,无人车“试运行”牌照来了

    经济之声头像经济之声头像
    经济之声2019-09-23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3家企业获得武汉市交通运输部门颁发的智能网联汽车试运营牌照。而在这之前,上海也向3家企业颁发了示范应用牌照。市场人士分析,这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由测试走向产业化。

    无人驾驶小巴“阿波龙”在道路上测试

    获得智能网联汽车试运营牌照的3家企业是百度、海梁科技和深兰科技。牌照由武汉市交通运输部门颁发,有牌照的车可以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一期28公里道路上行驶。

    而在上海,获得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的3家企业则是上汽集团、宝马中国和滴滴沃芽科技。示范应用的测试范围为上海已经发布的开放测试道路。

    虽然无论是上海还是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仍然只能在划定的道路上行驶,但这两个城市新发的牌照都有里程碑意义,那就是首次允许智能网联汽车载人,探索商业模式。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总经理李霖:

    这些企业拿到示范应用牌照后,就可以开展载人测试、载货测试,可以进行一些商业模式的初步探索,这是一个重大进步。

    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

    目前,我国城市中虽然已经有“阿波龙”这样的无人驾驶车辆在尝试运营,但速度缓慢、运行不畅仍是这些车辆的通病。从全球来看,“试运营”也仍然是自动驾驶领域的一条红线。对此,上海、武汉如何确保试运营安全?在武汉,一辆获得牌照的智能巴士已经上路,里面带了5名乘客,途中司机陈卷雄紧紧盯着方向盘,以防紧急情况出现。

    运行以来“零事故”,碰到车辆它会自动避让,碰到斑马线它会自动礼让行人,转弯时速度等各方面也是模拟人的思维操作,安全性能很稳定。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技术负责人任大凯说,得益于5G网络,目前无人驾驶系统的反应速度已经很快,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可以实时把车辆前端的行人、汽车、障碍物运算出来,然后通过5G网络快速给到车里,整个过程不超过20毫秒。

    另外,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还在国内首次大范围应用了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定位。

    而上海目前则已经积累超过2.4万公里的开放道路测试安全里程,累计测试时长超过1200小时。在有良好安全记录的前提下,上海这次还把开放测试道路大幅延伸到79.7公里。一家无人驾驶汽车公司创始人:

    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区域测试才能暴露问题,我们才能进一步打磨我们的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报道中,上海和武汉颁发的牌照被称为“全球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商用牌照”。一些业内人士指出,严格地说,“商用牌照”这个用词并不准确,最多称得上是“试商用”。但对整个产业来说,“试商用”仍然意义重大。东北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郭峰认为,这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由测试走向产业化。

    这个牌照发放表明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有望由测试端向产业端迈进,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从技术成熟向市场化、商用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有可能会得到快速提升。

    记者:吕红桥、赵文华(湖北台)

    责编:李 莹

    编审:刘志军

    图片来源:江苏卫视、IC photo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