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独立车评人,没有中立两可,锐评一切汽车真相
古月落落
提问1.5套的是多少c快充的电池啊,领导克星们
机智的冰淇淋nU
喊贵的建议gun去买比亚迪秦😂,这车比汉更省油更安全操控更好配置更高,汉卖多少钱?
哥单手开敞篷
雷神变雷封
领克900 2.0T最高车速240,1.5T210,腾势N9 230。昊泊ht 183 蓝山190,问界m8 一千万内最好的m9 仅200,500万内最好的理想仅180。 有人说最高车速根本开不到,但是DeepSeek却说很重要! 原因在于它背后涉及多个核心技术参数和设计水平的综合体现。以下是具体分析: 1. 最高时速与动力系统的关系 发动机/电机性能:最高时速直接取决于动力输出的峰值功率和扭矩。例如,一辆车的发动机或电机如果能在高转速下持续输出强劲动力,才能推动车辆达到更高的速度。这考验动力系统的效率和耐久性。 2.底盘与悬架的稳定性 高速稳定性:要达到并维持高时速,底盘必须足够坚固,悬架系统需平衡操控与舒适,避免高速下失控或抖动。 轮胎性能:高速行驶对轮胎的抓地力、耐热性要求极高,匹配的轮胎等级(如H、V、W级别)也反映车辆定位。 综合体现:即使大部分人不开到极限,底盘和悬架的实力也会在急加速、过弯等日常场景中体现出来。 3.散热与耐久性 热管理:高速运行时,动力系统、电池(电动车)或发动机都会产生大量热量。优秀的散热设计(如液冷系统)能保证性能不因过热衰减。 耐久性:能承受长时间高负荷运转的车辆,零部件设计、品质和工艺通常更可靠。这在日常中表现为更长的使用 综合性能的间接反映 最高时速不是单一指标,而是动力、空气动力学、底盘、散热等多个子系统的“总和”。 最高时速大部分人开不到,但它像一张“成绩单”,浓缩了车辆在动力、设计、工艺上的综合水平。日常驾驶中,这些底层能力会以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的方式体现出来。
72小时大定4800台,准备了5000台现车,分五个月交完,爆了爆了,鸿蒙又爆单了,4800台大定欠车欠了五个月。 给幽默哥增加点任务量,他的老板嫌幽默哥任务太轻松了
增程车相比插混车,电池衰减往往更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其工作原理决定了电池是主要动力来源,纯电模式下使用率极高,导致充放电循环次数远超插混车。同时,在增程模式下,电池可能频繁经历放电和充电的动态切换,甚至在高负荷工况下深度放电,这对电池寿命的损耗更大。相比之下,插混车在混动模式下有发动机分担负荷,电池放电深度较浅、循环压力小,因此增程车的电池衰减速度通常更快,尤其在长期使用中表现更明显。 所以增程没有技术含量这个说法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目共睹。某种程度上是用短期利益吸引客户买车,但却伤害和牺牲用户的长期利益。 甚至业内有说法,超过25万的增程车都是垃圾。大家应该重新掂量掂量理想,鸿蒙这两家增程大户的技术价值。
M9智驾系统对雷达性能数据可谓罗列十分详尽,但是在关键的芯片部分,不但没有标识芯片算力,甚至连芯片型号都直接消失。这是心虚了吗? 众所周知雷达是作为智驾系统的感知硬件,而芯片则是计算大脑。经过网上多番查找,发现原来依然使用本身就已经性能处于落后的MDC610。这颗芯片无论是算力还是制程都已经落后。 M8在继续使用M9的落后芯片基础上,阉割了雷达。这使得后期使用中,这套系统能达到的高度值得怀疑。特别是芯片的落后,导致后期很可能出现不得不升级智驾芯片的情况。 华为官方虽然从来不提稀疏算力和稠密算力的区别,因为他知道二者不能简单比较。但水军却喜欢到处传播稠密算力=2倍稀疏算力。 当前自动驾驶算法普遍依赖稀疏化(如剪枝、量化),英伟达凭借成熟的Tensor Core+CUDA生态,使稀疏算力真实落地;而华为的稠密算力若缺乏稀疏加速支持,理论数值再高也难以兑现,且行业主流选择已证明稀疏算力的实际优势。 最重要的是,M9连雷达的点云数量都要清晰标志,而芯片型号都不愿意挂在配置表上,是有多么不堪吗?
建议都去问界论坛看看吧,鸿蒙智驾大师赛冠军开智驾撞医院里了,捂嘴三个月没谈拢,上头条了,汲取教训,推动智驾变革
小糊涂车
#领克900试驾打卡领克900车机挺流畅的啊?我看到有人说卡???
长沙领克小唐
#领克900试驾打卡领克900可抗住时速100km/h的追尾,保证第三排乘员安全,当下地表最强。
用户2389031586934
跟了一路,确实不一样
即刻001
都是懂车帝测试,咋没人说智界R7是电动纳智捷是因为纯电R7没人买吗?都买增程?
用户9819784762145
新世纪福音郭胖
这sku谁设计的?顶配除了后转三电机之外别的东西都送的七七八八了,这不是打算明着割顶配韭菜吗,比21年09还狠啊 另外小定随时可退不会按顺序交付,建议所有有意向的准车主今天不要小定,拖到最后一天订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先明牌: 我认为起售价在37W左右。理由如下: 首先定价肯定比L9低。轴距据说3146,前桥160KW后桥220KW,两项指标均超过理想L9。作为全尺寸suv市场的后来者,指标超越,但比理想定价低我觉得是合理的。 其次我认为定不出理想L8的价格,因为显然L8尺寸还要更小。而后期领克也不排除会出中大型SUV替代09的市场。显然定L8价格不可能。而且起步价格其实已经进入L8区间。 再次,起步售价一定比09emp顶配高。09产品力处于生涯末期了,按照不优惠的价格34.78w,这车无论是尺寸动力配置,肯定全面超越09顶配,综上肯定会高于34.78w。 综上我认为目前规划的定价区间就是37-43w,未来银河的定价区间在30w-38w,极氪的区间在45w-55w 考虑到车友圈很多人预测比我要低,我觉得理性讨论的话应该先看清楚这个车是全尺寸的,你们想要的那个产品可能是后期中大型的车子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