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友鲜试驾【写在前面】 秦PLUS由于价格低廉,发展到现在几乎成了网约车的代名词,但对于我来说,网约车用秦PLUS太大材小用了,而798的价格选择DM领先版作为家用车也是非常香的,完全没必要选择带有天神之眼C的智驾版,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秦PLUS的底盘悬挂太松散,舒适性比较差,或许这就是大家不愿意选择它作为家用车的原因吧! 今天就来聊聊7.98万的秦PLUS DMi智驾版55KM领先版,看看798版本为什么最香? 【外观】 这次智驾版的升级,外观上变化最大的还是前脸LOGO处装饰板的颜色搭配上,由原先的银色改成了黑色,这也几乎与其他车型配色一致了。不过秦PLUS低配的大灯日行灯没有做到龙须设计,由装饰板替代了日行灯,仅保留大灯的渐变式“竖条”日行灯,颜值上没有秦L的龙须设计好看。 侧面最大的差异就是轮毂了,不过这次秦PLUS全系标配16寸轮毂,也是减配的一个体现,我觉得偏小,低配黑色轮毂与外观造型多少有点不太协调。 尾部还是没有太大变化,低配最大的区别是没有了“天神之眼”的标识。不过我比较好奇的是,它的后备箱竟然是开启是电动的,关闭只能手动了,同时在关闭时感觉后盖非常轻,一点阻尼感都没有,如果关闭力道不足,还会弹上来。不过好在秦L也是这样,心理平衡多了! 【内饰】 我不太喜欢方向盘设计,感觉有点丑,方向盘中间部分的汉字太大了,再加上缝线设计,显得有点臃肿。不过这次秦PLUS的中控台设计的挺好看的,时尚的同时又多份商务感,同时中控台台阶设计又多了份立体感,比较耐看。就是车机屏幕太小了,有点格格不入的样子,不太协调。 整车内饰皮质软包比较多,几乎看不到塑料感,坐在车内也没有太多的廉价感,这也是比亚迪比较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想当初合资车盛行的时候,单一和塑料感的内饰让人提不起兴趣。这次内饰比较有特点的是在四门门把手处用上了纹路的塑料花纹来装饰扬声器,虽然是塑料,但让人讨厌不出来,感觉跟整体的内饰风格比较搭,还是能让人接受的。 座椅材质一眼看上去还是气质,其实座椅中间用的是打孔的阻尼感比较大的气质,有种档次感,虽然没有通风、加热功能,但看上去还是有种豪华感。 【车机感受】 虽然是低配,但是车机系统、芯片、软件等与顶配都是一样的,整个车机的体验还是主打丝滑和流畅,不过车机屏幕材质就比较偏白一点,用的还是LCD屏幕,手感上还是阻尼感比较大,建议贴个膜,滑动起来会比较舒服。 交互语音体验还是比较智能的,功能也比较多,几乎车辆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比如说车窗升降、空调开启等等,而且现在都能普遍支持微信语音,就相当于一个平板。唯一的缺点就是屏幕小,黑边比较大,看起来不舒服,画面看起来也不是很清晰。 【乘坐空间/感受】 我觉得秦PLUS的前排座椅坐着还是比较舒服的,主要是它有腰部和肩部的侧面支撑,坐在座椅上感觉包裹性比较好,人有种被抱住的感觉,与座椅的贴合度比较好;同时座椅坐垫和靠背的填充物比较多,坐在上面还是比较柔软的。不过感觉的座椅的皮质材质有点偏硬,回弹量不是很大,不过这个价位也没必要挑挑拣拣了! 前排的空间我觉得还可以,尤其是副驾驶位应该是整个车内最舒适的位置,前门比较空旷,完全可以翘起二郎腿;主驾驶位由于方向盘比较大,再加上座椅的包裹性,感觉整个人被局限住了。 后排的空间比较一般,想要翘起二郎腿有点困难,我170cm身高坐在后排感觉腿部空间只有1拳多点。 后排靠背的角度比较大,整个人坐在后排还是可以保持半躺状态,还是比较舒服的。 【储物空间/感受】 我觉得后备箱空间有点小,不是因为它的纵向空间,而是因为高度,打开后备箱感觉“黑漆漆”的,太压抑,视觉上给人一种空间很小的感觉。这后备箱想要放大件物品还是比较困难的,往里面塞比较简单,但是拿出来就难了,人要完全伸到后备箱里去,比较难受。 车内储物空间我觉得也就一般,不过它在一些细节上做的还是比较实用的。比如说四门门把手设计了储物盒,而且储物盒的长度比较大,可以完全放下一部手机,对于后排乘客比较友好。不过它在出风口处设计了一个mini版的储物盒实用性就比较低了,主要还是太小。 【总结】 比亚迪秦PLUS如果不看价格,作为家用车完全绰绰有余,最起码外观和内饰上给人的感觉没有廉价感,而空间也有A+级,这甚至比一代神车大众朗逸的空间还要大! 798版本虽然命名中带有智驾版,实际跟智驾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如果选择秦PLUS低配版我还是建议你选择老款,目前降价近一万,可以说是性价比拉满,因为它们之间的配置、外观、内饰等几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