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2款宝马X5 xDrive 40Li 尊享型M运动套装

其实当时是要去提卫士的。 卫士需要选配完需要等两个多月才能提到车。 转头有去看了国产X5。 正好有一个顶配现车。 轮毂也是选配好的。没想太多。 30分钟签完合同。 购买了礼包3W。 本来礼包要4.7W。最后降到了3W。保险1.6W 加了电动脚踏。 车衣。 360脚垫。 反正弄完89W大。 接近90W。 3.0开着很爽。 一脚下去。 推背感十足。 车给9分吧。
其实当时是要去提卫士的。 卫士需要选配完需要等两个多月才能提到车。 转头有去看了国产X5。 正好有一个顶配现车。 轮毂也是选配好的。没想太多。 30分钟签完合同。 购买了礼包3W。 本来礼包要4.7W。最后降到了3W。保险1.6W 加了电动脚踏。 车衣。 360脚垫。 反正弄完89W大。 接近90W。 3.0开着很爽。 一脚下去。 推背感十足。 车给9分吧。
最满意的就是空间,后排大的夸张,加上舒适的座椅,外观大气上档次,五米多车长相当霸气。内饰质感优秀,皮质摸着很舒服。底盘调教稳如老狗,支撑性和滤震都很棒。这部车在驾驶操控性能极佳,底盘稳健扎实,做工精细,就算快速过减速带都没有太颠簸的情况发生,高速行驶极其平稳,悬挂方面在各种路况适应度都很高。 让人不满意的,油耗有点小高,毕竟车子那么大,2.0的动力稍微有点不足,还是车子大的原因吧,有条件直接上顶配。车机没有新势力那么丝滑,智能化方面还有所欠缺。噪音比较大,高速行驶的时候车风噪和胎噪都有点吵。
没有了老x5那种开轿车的感觉,越来越像一艘船了,太软了。但是空间真的大。
整体不错,起步,刹车,顿挫感比较强烈!科技感本人感觉不是太高大上!驾驶乘坐非常舒服
Cc藝:恭喜
外观霸气硬朗,内饰一般,空间大座椅舒服,油耗还能接受,操控只能说同级别顶端水平但是相比改款之前的F30的三系天差地别
开了3000km,其他都感觉不错,唯一美中不足的还是动力。虽然sport模式的响应还可以,但是还是很建议各位车主能上尽量上3.0T
【最满意】 对于这台宝马X5,最让人满意地地方当然是操控,即便它是一台中大型SUV,但整台车无论是悬挂的支撑性,还是过弯的循迹性都调校得恰到好处,这或许就是宝马品牌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吧。 【最不满意】 要说不满意的话,大该就是它的动力了,2.0T的发动机,仅能爆发245Ps,百公里加速要7s+,人家奔驰AMG同样是2.0T,都能做到300Ps+了,总感觉多少有点对不起这个价格。
幸客首选:多少匹马力只是一个数据而已,实际驾驶感受比奔驰2.0猛
本人23去年毕业,本来在Q8和X5之间犹豫很久。最终总体感觉X5还不错,就是加价10000多,买的黑色粽内,741原装轮毂,选配了一个6500蓝色卡钳,主要就是为了提升一下颜值。目前开了有600km了,总体感觉提速很快,油耗现在是10.5还不错,在北京市区跑出这样数据很满意了,后续有什么想说的再继续发表。
家用感觉还不错,平时跑长途两个大人两个小朋友空间够用,高速市区动力都OK,目前行驶3万公里,刹车异响
【最满意】 华晨宝马X5相比进口版最大的提升就是后排空间和座椅舒适性了。我身高1.8米,坐进后排腿部还有两拳多的余量,比5系Li还要大,终于算对得起它中大型SUV的车型定位了;同时座椅乘坐舒适性比进口版有了大幅提升。 【最不满意】 中控样貌和进口X5维持不变,缺乏了些新意,内饰豪华感有些跟不上时代了,和它的车型身份不太相符了。 【驾驶感受】 加长轴距后的华晨宝马X5还是和进口版一样好开,虽然2.0T和3.0T的最大马力相比进口版有了一些缩水,2.0T版百公里加速7.3秒,但差的那零点几秒完全不会对日常驾驶有什么影响。整体还是四平八稳的调校,开起来很安心。 【乘坐体验】 这次宝马中国特别针对国人,为座椅做了大幅优化,面料更加柔软,乘坐更舒适,后排靠背倾角达到了31度。 【保养】 宝马的保养价格在BBA里不算贵,小保养用完店里优惠也就1200左右。 【油耗】 对于这么大的一台车,百公里油耗能稳定在11L/百公里我非常的满意,ZF8速变速箱和发动机匹配的非常默契。 【续航】 油箱容积83升,满箱油续航大约近800公里,还是非常出色的。
金贝斯特:后面“华晨宝马”字体太不配了,看上去好幼稚,不庄重不大气。
【驾驶感受】 太平顺了,变速箱调教的太好了。公司还有台q5,虽然不是同级。但是对比一下。q5在低速行驶中有明显顿挫,甚至拉扯感。而这款x5简直顺滑的不行。由于是顶配,加速上完全感觉游刃有余,超车变道,行云流水。需要提速,只需用脚告诉变速箱。加速的声音也中听,在车子冷启动的时候,发动机会咆哮一声,很爽。开起来的话,有种开船的感觉,感觉悬架偏软。过烂路感受不错,只感受细小的颠簸。但是操控就渐行渐远,可能现在宝马对豪华车的理解也走上舒适了吧,也能理解 外观来说,第一眼当成了x3,感觉没有老x5霸气。甚至感觉小一号,可能是错觉。坐上车,才感觉这车不小,视野不错,内饰的话见仁见智吧,个人觉得还是比较不错的。水晶档把尽显优雅气质。只是p档设置在档把中间,感觉没有以前鸡腿档把那么好用,手要到中间去按。 【最不满意】 不知道为什么,下地库,进入那个坡道,老是像磕到什么地盘了。可是这是suv,不应该磕到才对啊
Mr张张张1:X5也不顺滑啊。低速也顿挫啊。难道我的是假的????
小眼睛嗯:这图片不是一个车的呀!!!国产3.0没有起停!! 但是尾标是40
用户7854447650116:谁说❌5顺滑啊,我的是假的吧
垃圾质量,油箱盖打不开,刚开1千公里就坏了,真心不建议购买,不如买奔驰或者奥迪,宝马质量太差,都是毛病
2018芸芸:看完懂车帝,就没有一款车是可以买了
头条用户:确实毛病太多了 宝马真的太差
头条用户:这玩意我们群里也有几个,去索赔。
不久前国产BMW X5上市引发了非常多网友热议,我们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国产BMW X5的商品车,在我心中也有一个疑问,国产后的X5驾驶感受会有什么变化?实车内外的豪华氛围会不会有所降低? 【外观】国产版本BMW X5外观依旧是那般熟悉模样,硕大的双肾进气格栅,灯腔内部“X型”的激光大灯都没有缺席,此外国产版本车型全系均采用M运动套装,进口车型上出现过的X设计套装将不再提供。国产版本BMW X5前包围两侧的 进气口装饰采用全新设计,倒置L形镀铬装饰配合底部的蜂窝网状设计,视觉效果更加硬朗且兼顾了精致感。 如此修长的车身配合22英寸轮圈,国产版BMW X5的侧面造型有些X7的神韵,究其原因是新车轴距加长了130mm,并且加长的效果大部分体现在后门位置,因此视觉效果更为优雅。 【内饰】视线来到车内,新车内饰整体布局和进口版本没有区别,副驾前方的木纹饰板、镀铬边框、水晶挡把,这些宝马车主较为看中的“豪华组件”在国产版BMW X5上都没有缺席。12.3英寸中控屏和进口版本没有区别,新车全系均支持手机互联、车联网、在线导航等功能,但值得一提的是,国产版本BMW X5全系均搭载哈曼卡顿品牌音响(入门版12喇叭,其余车型16喇叭),此前进口版本低配车型不提供此项配置。 【座椅】新增加的火山红配色座椅在菱形网格加持下,高级感比较出色,此外国产版本车型的座椅坐垫增厚了15mm,配合柔软的内部填充,舒适感更进一步,此外新车轴距增加的130mm,令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大幅提升,实测近3拳的表现在该级别车型中非常突出。 【动力】我们本次试驾的是xDrive 30Li版本车型,该版本搭载一台2.0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180kW、峰值扭矩400N·m,传动系统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虽然国产版本车型相较进口车型在发动机数据上有所降低,但是当你上手驾驶一段时间后,心中对于动力的疑虑就会打消,发动机在中低转速下扭矩较为充沛,即便是在舒适模式下起步和跟车时的动力感受都十分轻快。新车采用前双叉臂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布局,底盘整体调校更倾向于舒适属性,任何琐碎扰人的振动都不会传递到车内。在较为激烈驾驶时,悬架中后段也能够为车身提供足够的支撑。 【总结】抛开国产与否不谈,就本次试驾的这台X5而言,它能够得到非常高的评价,在水晶挡杆、木纹饰板、哑光金属饰条等装饰的加持下,新车和Q7、GLE相比车内的精致氛围和高级感都要更加突出;在动态感受层面,2.0T动力不会给你任何吐槽的机会,只要舍得踩,动力输出足够畅快(法规最高车速内)。综上所述,裸车63.5万的价格入手这台各方面表现均衡的豪华品牌中大型SUV,车尾的“华晨”二字还重要吗?
用户7840625258078:昨天看车3.0T说加价2W,落地80出头,下来问了另一家店说不加价可以78左右落地了,今天去看看,所以得多比较,但是纠结48V轻混到底好不好?有没有兄弟指点一下
用户7096376934782:我准备入手白色2.0顶配,摩卡棕内饰,就是没有现车,我是宝马忠实客户,送二十次保养,送龙膜,送电动踏板,不加价,遗憾得等到8月份
Seven-----:后备箱开启有没有砰的一声
宝马X5自诞生以来,已历4世,比秦始皇家目前还多了2世。内饰我感觉比之前宝马i5好一些,我挺喜欢木纹的疤痕,完全没有瑕疵就感觉假的很。前排坐垫感觉太软了点。开起来就是下面的感觉: 1、 动力性+驾驶平顺性 我开的这台宝马X5是xDriveLi尊享型,日常中小油门起步加速体感上比较轻快,动力输出较为线性。全油门加速时,加速感比较强,只是加速初段和中后段相比加速感有轻微突变,显得不够线性,超越加速时一样,动力输出在主观感受上会先短暂延迟后才大力输出,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的换挡平顺性主观感觉也比奔驰E300L更好,只是在某些工况下1挡换挡时能感觉到轻微顿挫,奔驰E300L在低速的3个挡位都有点顿挫。 对于驾驶平顺性,不管是冷车或者热车发动机起动时都比较平顺,只是怠速时发动机熄火退出再介入时抖动比较明显。低速或高速时进行tip in时,会有较明显的耸动情况,tip out时较为平顺。 2、 制动: 轻度制动时,踏板自由行程比较适中,制动响应比较迅速,调整性还行。中度制动时,踏板行程适中,制动响应以及调整性都没有明显问题,对于制动的俯仰控制也较好。重度制动时,制动响应迅速,没有明显迟滞情况。当ABS介入时,车身控制比较稳定,不会有左右调整摆动情况出现,制动的信心感比较足,前轮275的胎宽,后轮315的胎宽对于制动的信心帮助应该不小,抓地力较好。 3、 操稳: 宝马X5毕竟曾经拿过“全球最快SUV”称号,这台X5操稳的感觉还可以。 直线行驶稳定性方面,没有明显扭矩转向现象,加速俯仰控制比较好,俯仰较小,轮胎抓地力很好,一点不打滑。驾驶车辆从一些大车旁边经过时车身很稳定,不会有明显晃动,对于路面的干扰也没有明显跑偏等现象。 最初,当我开上这台宝马X5时,在道路上做一些小侧向加速度的动作时,觉得X5的侧倾轻微偏大,不过侧倾速度给人很好的感觉,让我以为国产宝马X5也根据国内的喜好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后面当我把侧向加速度提高时,就能感觉到宝马X5的极限还挺高。进行单移线时,车辆的横摆响应比较好,侧倾虽然依旧有一点大,但是侧倾速度以及侧倾回复的感觉比较好,侧倾和横摆的收敛都比较好。单移线时的信心感和控制感觉很不错,在移线时能感觉到X5的车身刚性很好,因为X5在前舱以及后副车架处都加了好几根加强杆 4、 底盘平顺性: 宝马X5我觉得和宝马i5一样,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在起伏路面行驶车辆的俯仰控制不是太好,俯仰稍微明显。在一些破损路面或者off road行驶,侧向的控制还挺好,但是垂向的跳动有点大。另外行驶在一些小抛跳路面时, 后轴经过后收敛不是太好,有二次弹跳的现象。 次级平顺性方面,平滑路面行驶后轴有一点小跳动,粗糙路面行驶时路感比较清晰(也不能算是坏事),并且此时方向盘、门护板、坐垫上的高频振动稍显明显,不算舒服。 对于路面冲击我觉得倒还好,冲击感觉比较柔和,类似减速带等工况有一点包裹感,过减速带后悬架的收敛也较好,没有明显余振。 5、 转向: 我开的这台X5转向的问题最为突出,但是由于此次试驾的车辆并不是全新车辆(总里程不到20000km),暂时无法确定是由于车辆状态原因影响还是本就如此。 两种转向模式的手力都太轻了,显得很“假”。力矩死区都大,中心感比较差,行驶过程中需要较频繁小幅度修正转向保持直行。而且中心区摩擦感比较明显,转向时常有卡顿的感觉。窗口也大,不过越过力矩死区后,转向的响应较好,响应量也很充足,比较灵敏。但是力矩反馈不好,力矩增益很不明显,整段手力都是平平的没有什么反馈,尤其是舒适模式,运动模式时有一点反馈的感觉但都不明显,在进行大角度转向时的反馈太差,几乎感觉不到轮胎状态变化。 低速时的转向回正速度倒是较快,车身也比较平稳,不过左侧回正时比右侧的残留角略大1~2°左右,左右不太一致。高速回正时,转向超调有点明显,转向盘会在中间振荡2~3次才能回正。并且高速打完转向松手转向盘时常随机向左或向右卡住一定角度不回正,此时车辆随机向左或向右跑偏,正常情况松开转向应该自动回正。这台车基本排除了四轮定位参数的影响,因为如果四轮定位参数有问题,它只会朝某一边偏而不会随机左右偏,而且这台车转向还有明显摩擦感可能有影响。唯一好的地方是转向助力很足,任何情况快打转向都没有catch up的情况。
zy8985:像ai写的
扶着两个老奶奶闯红灯:Ai ?!!!
新上日:频繁修方向是因为轮胎太宽了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款车型是最近4S店这台试驾车—奔驰 2021款 GLE 450 4 MATIC豪华型,今天咱们就展开对这台车进行评测。 车型分析: 首先这个价位不用想就知道的竞品车型分别是宝马X5和奥迪Q7。那么我简单说一下这三款车型的感受首先宝马X5这台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灵活好开,本来这种中大型SUV车身都挺长的确实就感觉开着是一辆大车,但是唯独开X5没有这种开大车的感觉。然后是奥迪Q7现在基本上主打的是性价比了,表现来看不及这两位老将。那么说回奔驰GLE无论是内饰豪华感以及底盘滤振性表现包括后排舒适性表现都是这三台车中表现最好的。价格层面以我们今天这台车为例,官方指导价为88.98万,我们太原市不但没有优惠还需要等大概4个月,这奔驰真有俩下子所以裸车价即为官方指导价,购置税78735元,保险(含强险)21000元,车船使用税900元,上牌费300元,最终落地价为99万。 静态部分: 老规矩先来报一下数据,奔驰GLE450车身长度为4941mm,车身宽度为2018mm,车身高度为1782mm,轴距为2995mm。内饰部分依旧采用家族式设计语言,中控台上方为皮质带缝线包裹,往下是祖传两块12.3英寸的双联屏设计分别为全液晶仪表和中控大屏。方向盘材质采用真皮材质,整体握感特别的细腻。再往下又是皮质包裹,整个内饰很有科技感且不乏豪华感。座椅材质方面采用仿皮材质,无论是观感还是触感都很好,坐起来很舒适而且包裹性也很好。我们把前排调整到适合我的坐姿(香哥身高173cm,体重55kg),前排座椅调整到最低,前排头部空间1拳零4指。我们一起去后排看一下后排空间表现怎么样吧?后排腿部空间3拳,头部空间1拳零2指,而且后排坐垫很长对腿部支撑很到位。 动态部分: 奔驰GLE 450搭载着一台2.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之匹配一台9AT变速器,最大功率270kw(367Ps),峰值扭矩500N.m。实测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02s,这个绝对动力性非常好而且有了48V混动系统加持后,起步动力更平顺而且油耗有所降低。底盘悬架方面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整体调教偏软但是支撑性也还行。隔音静谧性方面表现不错,基本上时速80km以内,听不到任何噪音传递。燃油经济型方面我们还是老规矩以太原市内实测为例,实测百公里油耗为8.2L。保养层面这台车保养周期为10000km保养一次,小保养一次费用在1300元。 总结部分: 如果你想买一台百万级豪华品牌中大型SUV在乎的是均衡性表现,包括品牌、豪华感、舒适性这些东西的话,我认为奔驰GLE这台车表现最均衡,我为我说的话,负责!
喜欢,2014的发现4换了2025的卫士。性价比比较高的改装了内外,非常喜欢。发现4也留着,舍不得卖。 相比发现4,车虽然更大,但是开起来非常灵活,这个在试驾的时候已经震惊我了 空间横向比发现宽很多,而且因为只有两排所以第二排的腿部空间也不错。改了第二排靠背倾斜,比较舒服 四百匹马力绝对够用,发现4是340匹。48伏轻混在起步时介入,让起步很快很轻松。 悬架方面感觉很好,乘坐舒适性远比发现好。另外空气净化系统净化PM2.5我觉得很好。 美中不足是高速风噪,这个可能和我加装了顶灯也有关系。 整体改造是反复研究对比的,可以说性价比很满意。内饰点缀了一些红色,外观按照黑武士风格➕PLUMB来调整的。
我是3月25号下定,4月11号提车。 下面说一下我这段时间用车的体验,外观方面的话确实是见仁见智的,我选的银外咖内,倒是比较喜欢那种大一点的车,但是我目前的用车体验来说,坦克七百很宽,很高,但是不够长,一个非常威武的车头, 配了一个内敛的车尾。 空间方面的话,我1米86 200多斤,前排的乘坐体验是相当不错的,后排的话就只能勉强算得上是够用了,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可调节,但是腿不能往前伸,对于这个坐姿来说显得非常的尴尬。后备箱不提也罢,确实是小,坦克hi4t车型电池一般在后备箱了,相对来说比电池放在底盘上的车提升了越野的安全性,也牺牲了很多的空间,也牺牲了配重比,这个配重比真的很影响开车的舒适性,大家不同品牌的车,多试一试,而且可以去租回来开,体验几天,就明白了,坦克七百起步翘头真的很严重,而且还是小油门电起步。 内饰方面的话,我还真比较喜欢这一套内饰,翻毛皮加真皮,点缀了一些亮银色饰板,好看!在现在咱们国产者越来越追求科技化的时候,他做的很保守,一块儿仪表盘,没什么功能,一块很大的中控,也没什么功能,中控可以看点视频,听音乐,导航,这不是很普通的功能么,和手机的互联只有最基础的接打电话和蓝牙播放音乐,别人微信给我发的定位,我还需要从车机里面重新找,有的时候都找不见这个位置。使用车载的网易云音乐播放音乐的话,每次着车还得重新打开网易云重新点击播放,使用语音说播放音乐的话,它就会跳转自己的那个爱趣听,这个地方体验不是很好。 座椅的话,还行,挺宽的,通风加热按摩也挺好使,但是那个腿托角度挺尴尬,我这个个子应该不算很高,一个正常的驾驶坐姿,腿拖是拖不住我的腿的。驾驶位的舒适进入还是很不错的。 音响和语音识别,音响低音不错,语音识别一般,有时候喊不出来,功能也只能说够用吧。 整车隔音还是做的不错的,亏电行驶的时候还是会有些噪音的。 有个坦克APP里面有一些远程控制,蓝牙钥匙不好使,让我比较惊喜的是他有这个手机控制车前进后退,对于这么宽一个车可太方便了。 无钥匙进入,不好使,有时候识别不出来。 国产三大件,他没有冰箱。 下面来说说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有点软,过弯的时候侧倾非常严重,气动悬架升高后在标准模式下,加速就会自己降低,应该是需要调到越野模式吧,没怎么试过。发动机挺冲,毕竟也是3.0TT,不过,我是没怎么懂他这个混动模式是怎么驱动的,我之前开的其他混动的车子,低速是电高速是油,坦克七百是慢踩是电,快踩的时候,分时候,电多是用电,电不多是用油,这个逻辑我确实还没有研究明白。然后是变速箱,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我就没懂他这个顿挫明显,123档特别明显,在d档模式下,换挡很保守,转速两千多吧,我已经听到发动机嘶吼了,他开始换挡,然后顿挫,这个确实还有进步空间,应该是这个发动机电动机变速箱这个架构逻辑,是什么P2架构吧,他电驱动的时候也会有顿挫。 一直没说他的那些越野的各种配置,但是我也没体验过我就不瞎说了,这锁那锁的,我还得再研究研究,等我舍得把这个车去越野的时候再说吧 应该有人好奇这个油耗吧,目前开的话混动模式,满油满电七个油左右,亏电行驶十二个油。95的,亏电基本是一公里一块钱,充电一次,1.2一度电,充满40块钱,混动跑算下来基本也是一公里一块钱。所以对于这个东西,大家还是要算清楚,新能源是省油,但不一定省钱,你要是有家充的话,确实会省点,阶梯电价是多少钱我不知道,而且家充慢 然后就是这个电动脚踏,汽车这个挡泥板可能有一些设计缺陷,到现在经历了两次下雨天,下雨天都会把泥溅在脚蹋上。 每个人的开车方式方法不一样,我说的仅代表我个人目前开车的实际体验。 最后总结一下 【最不满意】 空间小 【驾驶感受】 势大力沉,力大砖飞,顿挫明显 【油耗】 百公里12个油
买车之前心心念念,百爪挠心,渐渐的被“钱花出去才是自己的”,“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不如享受当下”等言论迷了心窍。 另外也是在疫情的冲击下,觉得要享受享受生活,决定拿一年收入买辆车(后来还超过了一年收入了)。 实际之前接近30个的旧车(汉兰达)完全满足日常家庭需要,但就是心里的魔咒想要一个更好的大玩具。从去年起开始关注q7。 结果今年疫情一点都没缓解,奥迪q7的销量更是到了几百一月,觉得现在优惠应该比较可观,于是开始逐个4s试驾询价。 5月份开始试驾,从某销售那里得知奥迪会官降,于是等到6月,结果6月官降后价格和之前寻到的价格几乎一样。 这时候偶然在懂车帝上看到一个帖子,说现在落地价就是指导价。于是微信问经常联系的那个销售问行不行,回答不行,结果当天接到另外一个店的销售,我就问能不能指导价以下提车,人给我回复说来店里吧,按这个价给你,我都两月没开张了。 周末直接去到店里,销售直接给我列单子,果然指导价以下可以提车,还能送两次保养和全车贴膜加全车车衣,立马交了2W定金,定了55运动版,销售说车已经到天津港,6月底可以提车。 后来关注到有个车友说官降后新生产的都减配了,之前我都没太关注减配的问题,后来和销售一沟通,发现新车果然是简配了——最主要的简配了矩阵大灯,我问他有没有没减配的老款车,答复没有。有朋友说大灯是奥迪的灵魂,减配了大灯的奥迪还能叫奥迪吗,所以最后打算还是买个带矩阵的车,最后一通协商,加了4万4,换成冰雪运动版(落地75万,开票价比这个只低了3万是后来给我返现的)。 初步说下感受吧,先说缺点。 1. 智能化特别弱,类似诸如“打开空调”,“导航到某某地方”,甚至就是已经到了导航界面,输入地址的地方,也不支持语音输入,这一点比我另外的新势力电车Mod3差了十万八千里,有人说不能和电车比,我是两个车换着开,肯定会各种比较的。 2. 支持安装百度地图,但那个百度地图,不知道是配置不对还是什么的,每次语音播报,最后一个字都会被截掉,比如“前方限速60公”,“前方200米右”,最后一个字公里的里,右转的转都没有,听起来特别难受,总有楼顶第二个鞋子掉不下来的感觉,很难受很难受,干脆就不用百度地图了。 3. 宣称支持carlife,但死活连不上。 4. 用户账号明明只支持一个绑定账号,每次开机都要确认一下登录用户。 5. 驾驶位储物空间极其少,手机都没地方放。 6. 倒车雷达巨弱,还有50厘米就连续滴滴滴,根本分不清距离多少了,要不是还有个360影像帮助都不会倒车了,不过这个问题在熟悉一段时间后基本不成问题了。 7. 3.0T加速,不如特斯拉顺滑,但高速比特斯拉强了不止一点点,高速特别安静和平稳,现在高速可以超速20%左右了,时速142的时候感觉和80没啥区别,以前的汉兰达到这个速度的时候已经开始嚎叫了。这个,估计到180都没任何问题 8. 自动启停很鸡肋,红绿灯一停车,发动机就关了,关键是根本还没变绿灯,中间莫名其妙又会自己启动发动机——因为开着空调,小电瓶支持不了那么久,必须又得启动发动机,这个一点都不智能。 再来说说优点: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在懂C帝关注q7了。 对于上面这些缺点,其实心里都早知道的,类似加速一样的缺点在试驾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总体来说,心头好的优点有如下几点: 1. 音响,19个B&O音响非常棒,我买了个U盘,下载了几十个G的无损音乐,播放的效果,堪比影院效果。q7还有个特性,你之前用的U盘、酷我或者系统自带的播放器都能给记住——按说这是个简单不过的功能,但特斯拉就记不住U盘的,用qq音乐每次都能在上个位置播放,但每次用U盘都需要重新选,真正入了狗了,这么智能的机器,OTA升级了无数回了,这个一直都没改进。 2. 静音,q7的静谧性没得说,关上窗户,几乎都听不到发动机的声音,这也使的前面说的音乐播放能增色不少,要不是等红灯的时候偶尔抽风来一下发动机启动,这车的静音真是完美。 3. 机械素质,3.0TV6是我之前买车的梦,这次终于圆梦了。这个没走过烂路,也没怎么跑山道,暂时没太大的感觉,但高速超车什么的还非常爽,再也没有汉兰达加速那个嚎叫了——以前2.7的汉兰达要想加个速,动不动就会发出感觉要爆炸的嚎叫。。 4.环环相扣给人的高级感和愉悦感,这个不能免俗,开个贵一点的车,在路上气场的确要强一些,这几天开临牌进出单位,保安每次都非常积极的抬杠,特别的客气,以为领导来了,之前从没有这样的待遇。 5. 车内内饰看起来舒服,夜晚时候的氛围灯也显得非常浪漫,花了四万多升级全黑外观非常炫酷,矩阵大灯也够亮,远近自动切换,四轮转向让一个这么大的车也可以轻松的转弯,加上7的全铝车身,大比例的高强度钢,不输XC90的安全系数,让人心里都是一种踏实的感觉。 最后一个问题是,一个中网更换要2.6万,这也太狠了。
5月18日提车,开了两周多,基本上下班使用。之前说了使用一段时间上来分享一些用车感受。以下纯粹个人感受,不喜勿喷,仅供一些准备购车的兄弟们参考。 1.外观 这东西见仁见智。我自己觉得它的外观还是比较沉稳大气,尤其后视镜打开时那两个奔驰大标的投影。(我就是冲着这标的) 2.内饰 奔驰的内饰,不用多说。我当时就是看了奔驰的内饰,再去看X5,Q7,这两辆简直无法入眼。那氛围灯,尤其是晚上,谁用谁知道。一个字:炫 3.空间表现 到了这个级别的车,前后排的表现已经完全够用了,后排甚至都可以翘二郎腿了。适合我这有两娃的家庭。当然,我这对比感受,是基于我之前的A4L来对比参考的。要是你跟我说,比gls,揽运,X7这些,要差很多。那我也没意见。毕竟不是一个级别的。 4.舒适型 到了这个级别,舒适再怎样,也差不到哪里去。更何况,奔驰主打舒适。再加上一些花里胡俏的小程序,使用起来感觉也挺方便的。一个乘坐舒适,一个使用舒适 5.油耗 开了1000公里,主要是上下班使用,城市道路居多,中途有一小段高速。平均12个油,对于这么大的车来说,感觉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上面是gle的一些个人认为比较突出的优点。下面再来说说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1.起步有点肉 虽然2.0对于我来说,总体还是满足我自己对动力的需求,但是不可否认,起步确实有点肉。(当然,要是你起步一脚底板油下去,那就另说,反正我没试过,不评论)速度要上到60-80后,才能感觉到动力的持续输出。不过话说回来,起步肉点,对于我来说也没太大关系,开车比较佛系,他强由他强,不跟他抢。我自己对这个的看法,是把这种肉看作是绅士,不争不抢,走自己的就好。这么看来,也挺符合自己的调调。 2.主动刹车感应太灵敏 尽管把主动刹车系统調到正常,但是有时还是会莫名其妙的紧急刹车,把人吓一跳。有一次倒车入库,明明距离还有很远,它竟然给我来一个紧急刹车。刹完后,再给油都不倒了。当时停车场还有人在看着,相当的尴尬。没办法,只能当是停好车,停车熄火,下车走人。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了。 总得来说,整体上对gle还是挺满意的。不要问我为啥不上450,一个字:穷。其实对于对动力要求没那么高的,没必要上450,毕竟差价差不多20万,就为了那0.5T,空气悬挂和柏林之声,感觉没太大必要。当然,每个人追求不一样,自己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购买就好了。 最后祝懂车帝的兄弟们都能早日开上自己喜欢的车
动力方面,搭载的是3.0T直列六缸+48V轻混,最大马力400匹,峰值扭矩550牛·米,匹配8AT变速箱。在保定市区开起来,动力随叫随到,超车毫无压力。 油耗方面,目前跑过几百公里高速,表显油耗13L/100km,市区会高一点,对于这个级别的车来说还算合理。 越野能力:虽然还没机会去真正的越野场地,但周末去了趟满城汉墓附近的山路,试了试它的全地形反馈系统。切换到"泥地模式"后,电子限滑介入非常迅速,过一些碎石路和泥泞路段时,四驱系统反应灵敏,车身姿态稳定,完全不用担心打滑。 空气悬架可以手动调节高度,最高能升高75mm,应对一般的非铺装路面绰绰有余。 外观不用多说,必须是帅的,可能是开的公里数比较少,车友圈里所说的一些小毛病暂时还没有发现。最后放几张贴完车衣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