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完6000+公里的小米SU7 Ultra,一些真实感受
最近开这台小米SU7 Ultra跑了不少路,感觉有些想法可以和大家分享分享。这车呢,优点很突出,开起来确实带劲,但也有些地方在实际用起来的时候,感觉还有待改进,希望小米能听听用户声音。
先说说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1. 外观和内饰用料很实在: 这车停在路边很显眼,造型确实漂亮,不少路人会多看两眼。进到车里,摸得到的地方用了不少 碳纤维和 Alcantara 材料,像方向盘包覆和顶棚这些地方,手感挺舒服,看起来也显档次。坐进去那种偏向驾驶的氛围营造得不错。
2. 开起来是真舒服: 底盘调校可以说是这台车最大的亮点之一。 开起来感觉很扎实,过弯支撑足,跑高速稳当,过一些不平的路面处理得也挺好,不会觉得颠得难受。方向盘指哪打哪,动力响应快而且平顺,整体操控感在同价位里算得上非常好开的那种。
3. 小米手机搭配着用特别方便: 像我用的就是小米手机,靠近车子自己解锁上车这点就很省心。在车里还能直接在车机大屏上操控手机以及家里的米家设备,比如提前打开空调或者看看摄像头,这点对于习惯了智能家居的人来说很方便。
4. 记忆泊车实用性强: 对于固定的停车路线,比如公司或者家里的地库,他可以自动学习,下次就可以让车自己停进去,尤其是手里拎着东西的时候,省了不少事。
5. 赛道大师功能专业: 这个模式主要是给喜欢下赛道或者追求极致性能的玩家准备的。它提供 非常详细的车况信息(像胎温、胎压、功率这些),并且可以让你非常精细地调整底盘设定,比如有增强动能回收,赛道特调abs,方向盘手感等等,有点像给你一套专业工具去调校车辆状态。 核心是它极其精准的赛道计时和数据分析功能, 用来做圈速对比和分析跑法帮助很大,对提升成绩有帮助。打开这个模式界面和音效的变换也有点仪式感。
赛道成绩确实硬气:
国内几个像上赛浙赛这样的专业赛道,现在圈速榜上都能看到它领先的量产车成绩,实力是过硬的。
最让人兴奋的是前段时间它在“绿色地狱”纽北赛道跑出的那个第三名,虽然是官方测试的原型车,但这个成绩本身非常了不起,证明了国产车在顶级性能领域的潜力。
开了一段时间,也发现一些小问题或者不那么顺手的地方:
1. 偶发异响: 主要是在过一些不太平的路面时, 方向盘那块区域能听到细微的咯吱声,虽然不算一直响,但出现了确实会影响点心情。后来售后帮忙解决了,总算不那么闹心了。
2. 车机稳定性和体验有待提高: 日常用着还行,但偶尔会遇到抽风和小bug比方说座椅位置记忆错误,再比如小憩模式,座椅和空调的配合感觉逻辑不能预设,时长还得躺下爬起来再设定用不了语音。再比如雷石歌又少又要花钱,还有行车视频app打不开等。
3. 语音助手不够聪明: 小爱同学在车上用起来不如想象中那么顺畅。 有些热词不按照我说的语音语调来(特别在导航时),大模型能力也不强,经常这个还不会那个还在学习中。
4. 用户反馈响应慢: 这也是不少车主提到的一个槽点。 通过官方渠道反馈问题后,感觉跟进的速度和处理效率不太让人满意,这点挺影响体验的。希望买了车,反馈问题也能得到更及时的关注。
5.音响特别差:说到这个车的音响,非常失望。 本来期待挺高的,毕竟都这个价位了。但实际听下来,感觉不太对劲。 低音下潜不够深, 放点节奏强的音乐或者看电影时,总感觉鼓点像是浮在上面,少了点那种沉下去、从地板传来的震撼感,劲儿使不出来。 高音呢,又偏生硬,不够通透亮丽, 特别是人声或者弦乐的高音部分,有时候听着有点“燥”,甚至有点刺耳,就像被掐着嗓子,不够舒展。整体听起来,层次感和清晰度就打了折扣,调来调去也总觉得差点意思,听着容易让人有点烦躁上火。 说实话,这套音响的表现,离它其他方面的水准,比如性能或者用料,有点差距,和这个“新豪车”定位感觉不太匹配,真心建议能提供官方后改,实在太差了。
总的来说:
小米SU7 Ultra, 尤其是在开起来的感受上、赛道上的硬实力、以及像碳纤维、Alcantara这些看得到摸得着的用料上,完全配得上大家对它的期待。纽北那个成绩真的让人对国产车刮目相看。
但也正因为硬件底子这么好,也特别希望它在软件体验、细节做工的耐久性(比如异响)以及用户服务响应这些方面能再精进一些。这些小的地方处理好了,才能真正配得上“顶级”的称号。
真心希望小米能重视这些实实在在的用户反馈, 赶紧通过OTA优化一下车机和语音的功能,别光天天想着yu7独占,也考虑一下音响升级的事项,更重要的是,把售后服务反馈的通道打通,让它真正高效运转起来。这么好的车,潜力巨大,希望它能不断改进,做得更好。毕竟作为用户,谁不希望自己买的车越来越好呢?也看好中国汽车能靠这样的产品走得更远。
濯心741:看楼主这么写音响的确定,有点担忧马上要提的新车了我有点在乎音响效果的
运气游戏没意思:咯吱声我也听到过一次,还以为听错了,怎么处理的?
上一辆车suv,要换车,喜欢su7并正好上了u,就入手的。
外观不用说了,仁者见仁。
车机小爱同学很好用。
开这辆车动力是很足,日常用标准档够用,开起来也确实比油车好开。
而且不喜欢油车的噪音(贵的车跑起来声音好听这个不犟,但在车库发动和晚上在外面跑时真的不好意思),算是电车的优势。
巡航没有600,太扯了。日常也就440-450,看《预估巡航》才是准的。
内饰给人的感觉很简洁,是因为所有设置都在屏幕里,倒也是简洁好用,开车时全靠小爱同学。
优点不多说,不好的地方是,连上手机听歌时偶尔会断连,主要我用其他软件听歌,车载软件没有。
车载软件很少,很多软件没有,其他车我不清楚。
方向盘后面的一小块黑色板块,下午太阳在7-8点钟方向时会反光。
方向盘中间的《xiaomi》挺拉颜值的,和其他车一样放个标在那也好看的多。
车头风刀的底盘会有一块竖直塑料板,大约3-4cm宽,不懂干嘛的,影响整车的离地距离,虽然目前开着没啥事,但一些没走过的路还是不敢开快。
再有最不满意的是防晒,99点几的防晒防紫外线我没感觉出来,天窗的挡光可以,侧窗前窗不行,太阳一样刺眼一样晒,还是得贴膜。
尤其是夏天,外面晒久了天窗的温度很高,头顶热乎乎的。
目前就开了一个月,就这几个问题。
最后说一句小米的服务,潍坊提车,去了后给介绍了车,办完手续直接走人。毫无提车仪式感,气球装饰啥也没有,办理手续时工作人员开到外面就走了,店里提车要送的花也没给,提车体验是不咋地,可能小地方提车不重视吧。
再就是小米商城的车品,毫无卵用又贵的离谱。
【最满意】
外观不用说,很拉风,情绪价值给足了,我买的是鹦鹉绿加送的拉花,拉花已经改了,比原厂的好看,大尾翼算是被我算对了,给整车上大分,然后双风道和锻造轮毂也很好看,总之开Ultra出去回头率会很爆表;还有性能上,开了这么久我觉得跑赛道的时候比保时捷还快,而且小米SU7 Ultra出来之后,感觉新能源性能车的标准又被拉高了,另外这车热度很高,出去跑挺有关注度,日常话题也不少。
即使到今天,路上还是会有男大看到了以后觉得车很拉风。不过,同性交友利器,毕竟妹子不坐安卓车。
而且,如果有Ultra Club的会员,下赛道真的很方便。3999会员费简直超值!
【最不满意】
电车的通病基本都是空间比较一般,所以非要说不满意的话,就是空间,不过同级里小米还算够用了,但肯定没法跟那些主打家用的中大型车比,不过小米的产品阵营正在逐渐扩大,听说6座的SUV正在做,用来当家用车的话会比较适合。
第二个就是保值率,4个月目测亏15万,人都麻了。
第三个是25扬声器真的不行。
【油耗】
能耗的话其实最终还要看你怎么用,我选的是长续航轮胎,续航是630,我日常综合跑下来差不多是22个左右吧,城区400+,高速350-380。这玩意开法不同,能耗差别很大,赛道上能上到100度,日常开城区也跑过17度电每百公里。冬天高速续航差点,夏天正常限速下,反而23-24度电每百公里。所以叫嚣续航不到300的可以歇歇了,不服跑个高速。
【空间】
Ultra的表现在同级车里表现算很可以了,座椅调到最低,不会感觉憋屈,和X克的Z10以及未来ET5T相比好多了,主要是坐姿能低。后排空间腿部差点意思,头部空间还好。
【购车经历】
发布会公布价格才开始看配置,当晚先选了个闪电黄,第二天上午9:30看到了准现车,抢之。安徽第一台鹦鹉绿交付。现车价格54。提之。
【驾驶感受】
这玩意是个赛道利器,很好用,动力在运动模式下来的直接干脆。空悬版本高速弯支撑略弱,长续航胎是本车唯一短板。不过赛伦PT01倒是定了,等下次赛道换上试试。车还是略大,在小赛道里面施展不开,而且重。以上是赛道表现。日常使用其实倒是还好,过弯是真的稳。而且前265后305的大宽胎是真的抓地。但是市里面就不要开运动了,标准或者经济跑跑基本路面上的车就没有太多能跑过的。
【乘坐体验】
座椅还算舒适,前排通风加热按摩全有,后排只有加热差点意思。天幕隔热效果数一数二但是夏天还是要有物理遮阳帘。
【提车价格】
裸车54.19,购置税1.8,保险1.1.综合落地57。
【购车经历】
首发后犹豫了一下,花了点时间说服了“家里的高管”,所以到6月才提车
【动力表现】
300km解锁安全保护前绵软无力,300km后非常狂暴,粗浅类比下各个模式的体验(仅个人观点)
经济模式:4缸C级家用非性能轿车
标准模式:6缸C级性能轿车
运动模式/运动模式+Boost/排位模式:难以形容,极致的暴力
这个超大的六活塞也非常给力,而且并不是随便一踩就有撞墙感,非常线性
【空间表现】
虽然有5米车长,3米轴距,但车头占比偏大,其实驾驶舱空间,尤其是后排不算大,和现有的纯家用车定位的相比,还是无法比拟
【续航能耗】
选了长续航胎,日常开,不经常暴力驾驶,电耗基本在20-23kWh/100km左右,还是比较费电的,实测纯高速续航大概在350km左右,综合续航在400km左右
【辅助驾驶】
不爱用这东西,还是喜欢自己掌控的感觉,浅试了下,车距把控太保守了,即使把预设跟车距离调到最低,也是老远就开始减速,用不惯
昵称保存成功:市区也那么费吗?
麦麦牛肉堡:二十多要的,毕竟这胎宽加三电机了
博学的船帆hlS:内饰是黑黄吗
外观很吸睛,操控感优秀,动力无敌。后排空调出风较小,导致前后排体感温度不一致。
优点:
1. 操控舒服,转向灵敏,动力十足,底盘调教确实牛
2. 车机丝滑,完全可以满足我的需求
缺点:
1. 后排座比较平,没有腿部支撑,头部空间压抑,但也碰不到头
2. 高速风噪比较大,音响质量也一般,跑高速的话会不太舒服
关于降温
我有几次忘记手机提前开通风和空调,进去真的是透不过气,但是我进去后空调直接开到最大,打开车门,两三分钟就降温了,这点真的蛮diao的!
关于全景天幕
他这个全景我真的很爱,试驾种草就是整车外观还有这个天幕,自拍灰常出片。我只为颜值买单开上之后真香啊!太好开了,在这价位上有啥好犹豫的
凯生一揽:音响估计你没调到位。
RC小梁:什么版本,续航怎样
点评车型:
2025款小米SU7 Ultra 标准版

4分“优秀”黑色真的嘎嘎帅,提车四个月了,分享一下感受,底盘操控方面可以说指哪打哪,高速120的速度来回大幅度摆动方向盘(已热胎)很稳,100+速度过匝道(四十速的弯)没问题,运动模式的提速没有一个月适应不了,我现在再开e300真的已经无感了,内饰方面的翻毛皮摸着很舒服,氛围灯不好看,很垃圾很重的塑料质感,头枕不可以调节,头枕音响有时候会有电音,全车音响不如奔驰的柏林之声,底盘方面不如特斯拉硬,可以和路特斯繁花比一比,操控方面没有以前的进口宝马x5舒服,但也吊打其他绝大部分电车了,300w内的操控除了宝马x5,x7还有m系列奥迪rs系列,基本无敌,缺点也很多,音质,音响易损,前铲比中间低,容易蹭到,还容易招猫咬(前铲被猫当磨牙棒了三个窟窿),改装潜力太小除了全车换碳纤维基本没有别的减重能力,推重比太差。
个人驾驶感受就是好,很好非常好,但是内饰方面就是差,很差,非常差算不上,翻毛皮内饰很好其他都不是很行,毕竟是跑车类型,内饰就不挑了,驾驶上还有几个缺点,就是你不开动能回收感觉他会给你加速一样。其实这个车有好也有坏,续航其实高速基本没有焦虑,240的桩半小时满,但是车机系统有点恶心了,yu7一个40w顶配的车1.9的系统,ultra现在才1.5.1,落后了4个版本给 ultra 当日本人整,标准都1.5.8了pro都1.7.1了max都1.8了。不过整体而言还是挺好的车
恋尘不会漂移:我也想买太迟了没送拉花和尾翼了,有点烦。
产品经理小高:心动想买。 日常电耗多少
52加仑:我们是1.5.10不是1.5.1
车辆操控感非常好,受制于电池,车重比较大,转弯稍显笨重,一般路况下经济与标准模式够用,运动模式电门非常灵敏,就是音响不太行,其次座椅通风形同虚设,夏天背部体验不好,座椅包裹性到时满分,其次开在路上非常拉风,声浪的声音能OTA再精准些更像油车就更好了。内饰翻毛皮材质显得配合碳纤维材质显得很高级,个人选的黑黄没有选择大棉的黄色,其次对于车门下方是塑料板的材质不满意,廉价,我个人是找第三方拆下重新贴上翻毛皮,质感提升明显,大太阳下虽然隔紫外线作用可能比较不错,但还是很晒,建议贴车窗膜,我个人是贴了3M,其次车衣也是贴了龙膜G2,对整车的保护更好,似乎也令车身颜色显得更亮,主要是为了保护碳纤维,作为一个深度华为用户,提车小米非常喜欢,但也的确感受到路人的热情,也有相当一部分路人恶意别车,在我车后撒尿,甚至指甲刮我的碳纤维尾翼,好在有车衣,我只能说这种人自有天收,替车主们挡灾
等天明QAQ:那种人纯纯的嫉妒+坏种车真帅,也许未来我也会买一辆吧
很好,做到了可街可赛,没毛病,提车前担心的续航问题完全没有,市区和高速都跑过,现在行驶里程4600公里,能耗越跑越低,13-14的能耗都跑到了,日常实际续航差不多450公里左右,够用。动力和家属感受没得说,运动模式完全两台车,非常好开,这可能是句废话,毕竟实力成绩数字实打实的在纽北,提完车之后用车的一两个月感受很好,智能辅助驾驶用的少,喜欢驾驶大多也都是更喜欢自握掌控感。
时间得旅者:怎么样 好开不好开
A35小蛋黄儿:赛道版?
点评车型:
2025款小米SU7 Ultra 标准版

5分“优秀”外观很帅就是内饰有些地方有点廉价其他很完美智能驾驶有点一般内饰异响有点多
国产首屈一指的性能电车
【空间表现】
后排空间比看起来的更大,几乎所有朋友乘坐后都对后排空间表达满意,这对这辆车来说算是意外之喜
【外观】
外观不用多说,好看耐看
【辅助驾驶】
只在高速上使用,希望尽快推出新的可靠的智驾版本,未来可期
点评车型:
2025款小米SU7 Ultra 标准版

3分“良好”座椅有点短,能长个3到5厘米就腿不累了,续航如果可以再高100实际就好了.
完美车型,除了后排没有桌椅按摩和小冰箱差点意思外,这车从内到外都很完美。出新手模式后运动模式小试了几脚直接灵魂出窍,只能说谨慎使用这种力量,十几年老司机了都有些驾驭不住。
性能就不说了,没什么好说的。说几点不足。雷军把他称之为新豪车,但我觉得离豪车还是有相当距离的。比如内饰,门板下方竟然还有大量的硬塑料件。这么多的储物空间,竟然没有一个具有锁止机构的。后排也只有加热没有通风,在南方来说确实是个槽点。大灯也没有随动转向的功能更别提转向补光了。后尾箱也不能感应开启,当你双手拿东西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功能有多好用了。而我说的这些配置,8年前我买的沃尔沃S90上就配有了。小米不容易,但确实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孙午饭3411:好小众的选配,选碳顶轮毂但是不要尾翼
听书人2015:哦对了,还有这车的音响,一听一个不吱声,跟仰望∪7那套丹拿,简直是云泥之别!
麦麦牛肉堡:才五十多万的东西给了这么多知足吧
感觉还不错吧 本来想买emeya的 还是支持一下雷总吧 电耗不算太高吧 有家充能接受 只是没想到居然只有7kw慢充 不配11kw 在暗处偷偷省成本😂其他地方都没什么不满意的
【最不满意】
没有11kw快充
【购车经历】
简简单单app下单
【提车价格】
很透明 除了保险比较贵 不过有这个动力配置和碳纤维外观件 贵一点也很合理
【驾驶感受】
没开过其他性能车 所以感觉还行
【续航】
平时开车几乎不激烈驾驶 很佛系 拿到这种大马力之后开的也比较慢 所以电耗不高 18度百公里左右 踩两脚电门就得突破20度
【最满意】
颜值还是挺不错的 主要是喜欢新设计出来的空气动力套件 比较适合年轻人 鹦鹉绿也是很漂亮的 冲着外观买的车😁
用户8291902323601:要是油车该多好,不喜欢电车
月伴终生翻了船:请问车主住的的是第三张图片的地方吗?
达二队:准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