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17款奔驰G级 G 350 d

视野很好,方向盘很重,还在适应。后排确实小了点,而且前排储物空间很小,但是整体来说还是满意的,比我的718还是实用多了,后备箱很大,有时间还是想出去自驾游
米埔队长:不过你这是柴油版吧。
131419:请问 你开到现在有什么毛病吗 比如发动机抖动什么的 有吗 我也打算买350d
woinihuiDr:哈哈,评论的朋友当你的实力到了就明白了,估计你比他还邪乎呢!
视野很好,方向盘很重,还在适应。后排确实小了点,而且前排储物空间很小,但是整体来说还是满意的,比我的718还是实用多了,后备箱很大,有时间还是想出去自驾游
米埔队长:不过你这是柴油版吧。
131419:请问 你开到现在有什么毛病吗 比如发动机抖动什么的 有吗 我也打算买350d
woinihuiDr:哈哈,评论的朋友当你的实力到了就明白了,估计你比他还邪乎呢!
【最满意】 1、外形。奔驰大G的外形设计是无可争议的霸气、好看,方壳子造型从第一代车型延续到现在,无非是灯组更加亮,用料更加现代化,整体的风格都没有变化。再者,很少有人真的用大G去越野,大部分也是城市里给自己增光。 2、内饰。并没有因为是2.0T的版本大G就缩水这些内饰用料,十分精致的内饰用料,与V8版本基本上别无二致;精致归精致,与其他奔驰SUV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大G依旧带有越野车的特点,副驾的把手、中控的平面风格,都非常有野性。 3、四驱。虽然并没有地方给你用这些四驱,顶多是雨雪路面锁中差,但是2.0T依然配备了“三把锁”,这个非常有面子。 4、舒适性。底盘舒适性,对比14年沙漠里开的G500,现在的大G舒适性要好太多了,底盘柔韧性真的不错,隔音也安静很多了。 【最不满意】 1、乘坐空间。没有人会对大G的乘坐给好评,第二排的座椅靠背是笔直、板正的,长时间坐不是很舒服,板正的靠背是在越野情况下对脊椎的保护。但是腿部空间很一般,180cm+的身高肯定顶腿,肯定也不算舒服。当然,储物空间OK,后备箱很大。 2、动力。奔驰大G是一台硬派越野车,这是评价前提。我在川西高原、阿里、大北线尝试过各种越野,帕杰罗从V43开到V97,途乐Y61/Y62,陆巡120、150、200都试过。V6车型上高原很难受,V8稍微好一点,但是超车依然难受,排量、动力在高原就是正义。 我也不相信买个大G哪儿都不去,但是开上高原2.0T 就是拉胯选手! 但是一旦去越野这么重的车身就不够了,上了高原动力折1/3,这么重的车身、拉上行李、再加一个人,你要说动力够用我只能说你什么都没经历过。 2.0T的动力能不能开,城里肯定能开,响应速度也OK,高速也能跑,但是它不是大G!
CharlieATZ:我开始觉得可以把大G降到3.0T的,不用搞到2.0这么极端,同样价格,3.0 AMG53 那款发动机,不就很好嘛?就叫G53或者G450 ,落地200以内,动力也不差,其他都一样,不香嘛?后来有人和我说,看来你不懂专业市场部的损啊,他们推出2.0T大G就是为了卖更多的G500,因为很多人看到2.0T大G便宜,都想去看,结果发现动力还是差劲,G63又太贵,刚好G500,可以咬咬牙。如果是上了3.0T,那就不用想了,200万可以买到外形一致,动力就差一点的,再也没有人买V8了,G500和G63都卖不出去了
hympencil:1.3T的glb在城市、高速开,动力都没有问题。依然很奔驰!
A益达快运霸州专线:这要是3.0的就卖的很火爆了
这才是真正的“大奔”的样子,买这款车就是冲着这个外观,经典有型,辨识度极高。最喜欢的就是方正的造型,硬朗霸气,线条十分有力量,引擎盖上凸起的部分最突出,奔驰的品牌加上这款车,就是高级感和豪华的代名词了。内饰方面,奔驰的内饰不用担心,何况是200万级别的车型,中控部分的连屏设计也是进化了,加上操控区域的简洁实用,没有被豪华重冲昏头脑。外面体格看起来大,其实内部空间也是不小的,之前看到有的车主说后排空间有点拥挤,自己用了才发现并非如此。另外座椅的支撑力很棒,不过可能对于年长的人长期坐着不太合适。动力方面毋庸置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越野道路都能给到足够的动力,方向盘的掌控也比较顺畅,指向很精准。油耗其实不用想,这么大个车确实不低,15.3个左右,当然这也不能算缺点。总的来说奔驰大G只要有这个预算,此生定要一试。
众多男人的的理想车型,人人都认识,人人都知道,奔驰G。承载了很多人性格的一面。 这是一台社交工具: 这台车之所以能火首先是这个方正的造型,当时很多明星开的都是奔驰G500,到后来短视频兴起里面整天喊着大G大G,如果奔驰G已经远不是一台硬派SUV这么简单了,这就是一个社交工具,哪怕你开的是G350你走到任何地方,别人也会多看你两眼,而且这台车辨识度很高,不说人人都认识也差不多,尤其是买新奔驰G的这些人或者是买奔驰的人都会有同一种想法,认为这台车加的越多越能体现出我的实力,奔驰也很聪明处于某些原因,奔驰会把加价的这部分钱直接算入到开票金额中,这就让这些车主更有的说了。 【乘坐体验】 抛开奔驰G属性标签这些不谈,如果只从产品力角度来说奔驰G这台车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做过奔驰G的人都知道,尤其是前排G的仪表台非常短,外加几乎垂直的风挡,当你坐在车内就好像你贴着风挡一样,而且风挡面积还特别小,舒适度这些就更别说了。 【驾驶感受】 再就是这三把锁,这三把锁在有些人嘴里可以说是神锁,好像打开了奔驰G珠穆朗玛峰都可以爬上去,对于这些人我只想说三把锁在越野车中确实很重要,但没有说的那么传神,有些人甚至连开启顺序和每个锁的作用都没弄明白就跟着瞎起哄,别说我们这些没有奔驰G的人,就是真正奔驰G的车主一年又能打开几次。 【最满意】 很多时候奔驰G就是一台标签化属性极强的一台车,这就好像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名表,当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甚至不用你说话别人都会认为你实力非常可以,最重要的一点奔驰G可以说没有对手,造型和他一样硬派的价格品牌都没有它高,而这种优越感也只有加价几十万的土豪才能体会的到。
靠谱小青年269:天天看天天努力天天买不起
番茄2370160389522717:虽然我买不起 ,但是,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大G丑吗?像一个盒子。
Lico现货黄金量化:这个盒子可以再经典100年
【越野能力】 经典三把差速锁能把你从如何路况带回来 【动力表现】 在动力方面,奔驰G500搭载的是4.0T V8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是310kW,峰值扭矩是610N·m,与之匹配的是代号为9G-Tronic的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改装】 g500可以改装包括G63包围,熏黑转向灯,黑色腰线,红黑真皮内饰,几何大灯,22寸轮毂G63红色刹车卡钳,AMG开机界面,原厂拖车钩,排气,前后副厂空调出风口。 【驾驶感受】 除了上下车有登高的感觉,下车关门你也得用点力甩过去——G500开关门声音很大,而且很重手。于是开G500第一个感觉就是高高在上,路面一切信息都看得清清楚楚,给你很高的安全感。
奔驰G500是一款历史悠久的车型,G500搭载了代号为M176 980的4.0L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其最大功率达到421马力,峰值扭矩更是超过了610N。传动方面匹配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g500在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斯太尔工厂生产,保留了非承载式车身结构,越野刚性要好于一般的承载式车身,公路驾驶体验和越野能力都很强。其唯一的缺点就是终端价格高。
对于广大越野爱好者来说,玩车弟可以说奔驰G级一定是其梦寐以求的车型。作为越野车史上的经典传奇,G500如同它在外观上所保持的30年不变一样,它的越野车宗师的身份也未曾被动摇。 2017款奔驰G500可以说是一台纯粹的全地形越野车。无论是粗犷的车身外观、经典的三肋镀铬格栅,还是大大的奔驰logo,都相当醒目!硬朗笔直的车身线条,也完全是硬派越野车的风格——平直的线条贯穿全身,后尾部线条也是有棱有角,后置式的备胎彰显出十足的越野味道。不过车头圆形的前大灯设计倒是在硬朗中透露出一次可爱与复古的气质,很难让人不喜爱。 此外,奔驰G500还拥有强度极高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底盘有好几道加强梁进行加固, 前后整体桥式悬挂系统粗壮无比。玩车妹对G500进行了颠簸测试,当然结果如意料之中的,有很多水洒了出来,坐在车上也犹如在弹棉花一般,这大概就是底盘太高太硬的原因吧。 内饰上,17款奔驰G500取代了老款方正呆板的设计,更为整洁且具有层次感的按钮布局更显时尚感。另外,车内的一些配置也更加注重用车体验的享受,更加舒适惬意,生活气息更加浓郁。 作为一台硬派越野车,大G在玩车弟心目中一直都是不可取代的。虽然真正购买大G的人更多的还是在城市中游走,但是不可否认,这个大方盒子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承载的更是梦想中的远方。
青苔石上ss:也是越野领域的鼻祖之一了
青苔石上ss:哪个男生能拒绝的了大G啊
青苔石上ss:
奔驰G500,无数男孩子的终极梦想,四方四正的车壳无时不刻不宣告着硬派越野车的气派。4.0T,V8的发动机零百加速5.9S,作为一个风阻大的越野车可以达到这个成绩可以说非常的优秀,在驾驶时开起来有着媲美性能车的提速能力,真的刺激人的肾上腺素,但是操控性离性能车的操控还是相差很远,可是前悬架改为双叉臂式独立悬架比老款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提高了许多。改款后的大G一改老款的平庸,更加突出了百万级豪车的内饰,和S系相比基本可以打成平手,但是作为越野车乘坐舒适性,肯定不比商务车好。另外整车做工一般般,钣金件容易出现裂漆。
【越野能力】 没试过但是走烂路是相当自信 【驾驶感受】 城市内动力够用,回头率很高,停到哪备受关注。 高速超车没有问题,就是风噪主要发动机噪音大 【最满意】 相信我如果你不追求动力,一切都会让你满意。 【提车价格】 价格+价是必须的25W,你喜欢就行。这个价格能买个啥?和G比?没有竞品!
cc太耗油别买:老哥,都到这个价位买这种产品,客观一点讲真的是里子面子都没有啊。(喷我就是你对)
March大哥哥:平时就那么一回事,个人感觉不如57抢眼,但是烂路上玩起来你就是最靓的仔
【最满意】外形原滋原味,依然是经典的方盒子造型,标志性的圆形大灯,发动机舱盖两侧鼠标一样的转向灯,机械式的车门把手等经典元素,都得到了完整保留。与G500相比,在外观上除了尾部标识不同,还有就是车侧少了V8标志。其次,奔驰G350和G500标配的都是19寸轮毂,但可以通过选装获得更大尺寸的轮毂。在车身尺寸方面,奔驰G350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866*1931*1968mm,轴距为2890mm,除了车高稍低于奔驰G500的1975mm,其他各项数据也保持一致。除此之外,配置也非常高,中控保留了奔驰G500标志性的三把锁按键,依然强调自己的越野属性。更关键的是,大G二手保值率非常高,风光时,能陪你君临天下,低谷时,卖车也能让你东山再起。 【最不满意】排量减半,奔驰G350搭载的是一台2.0T直列4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90kW,峰值扭矩为370N·m,与之匹配的是9AT变速箱。相比奔驰G500搭载的那台4.0T V8发动机,动力可以说弱了不少。 【驾驶感受】当真正把车开起来时,确实能够明显察觉跟G500在动力上有不小差距,毕竟排量已经减半,而且车重达到了2.6吨。但对于城市驾驶肯定是够用了,轻度越野也能应付,但显然没法与G500相提并论。而且作为一台高重心的SUV,G350的座椅包围能够主动收紧,在转弯时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身体支撑,这一点非常贴心。
拥有一台奔驰G级是很多男士对于成功的定义,也是一个男人的的梦想。 环顾G500 炽炎版 它就像一头在火焰中燃烧的猛兽一、全球限量500台,采用哑光锆石英红色专属车漆并搭配暗夜套装组件 二、车厢延续双12.3英寸一体式连屏布局,加入红色安全带和专属扶手标识 三、搭载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9速手自一体变速器 四、采用双叉臂式独立前悬+整体桥非独立后悬,配备前中后三把锁,配备多地形模式
智和力拓:
【最满意】复古的圆形大灯,横幅式的进气格栅,尊贵的梅赛德斯奔驰车主的车标,哑光锆石英红的车漆搭配熏黑的后视镜,熏黑的20英寸AMG轮毂,出厂就给配好了这么骚气的车漆,它不只是很多男人梦想的座驾,它也是我梦想的的港湾! 【乘坐体验】猛男的外表也有颗温柔的内心,内饰设计风格依旧很豪华,整体采用了灰黑双拼的内饰,看起来很高级,三幅式多功能的AMG方向盘,握在手里开上大街,想想都酷! 炽炎版G500还配备了一块双联屏,这都不能用英寸来算了,应该用“米”,满屏人民币的味道啊! 【提车价格】这台车全球限量500台!售价为212.7万元
用户92491791451:灯确实大
1.万年的方盒子造型不必多言,有气场,有气质,走在大街上回头率百分之百(也有可能是因为这车高,在车流中很显眼) 2.这代内饰真的很一般很一般,立屏造型和中改后的M(GLE)有那么一点点的像,满眼的木纹装饰乍一看和最老那一批(零几年那一代车型)真没什么区别……而且也是小200万的车,这种内饰我觉得都能打负分了…… 3.配置我不好说,这车配置总体给我感觉就是很简陋,并不适合代步用 4.空间差,很差很差,由于车短导致后排体验极为不适(我觉得后排坐垫也硬),这车真的就是自己开的快乐就好了,后排带人建议还是换别的车吧…… 5.这车没操控,窄高窄高的造型让我第一次上手的时候总害怕翻车…… 6.动力上足够了,相比较新的4.0T发动机,这一代用的还是5.5L自吸,听着(发动机声音)有底气,开着(轻踩油门即可)更有底气,只不过害怕这车急转弯翻车,所以一直不敢开太快,只是日常普通驾驶 7.噪音是有的,舒适性也不能跟那些纯纯的城市SUV比较,总体感觉一般,但这车毕竟是个下野地的工具,所以也不能太苛刻了 自己小小的吐槽一下:千万别拿来日常代步
万华4640:日常代步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接受这个油耗,基本上20个左右,极端情况下会上到30个油,而且空间小减震非常硬
beimanyi5699:买大G再在乎这点油耗也是醉了,高性能也是享受到了。正在努力、羡慕中,争取来年也来一辆。
小脾气&:额但是犹太人有一天一个郭德纲都有突然突然好UTF-8愿天堂一套图一天兔兔7天发图忒远u有人如特听话杨添睿一套题一样伊藤洋华堂一套题也饿我让他游刃有余怨天尤人
外观 方正、坚毅、高大,奔驰G350最招人喜欢的就是造型经典的外观设计。G350和G500造型一样,张木木选豪车试驾过的这一辆连正面三叉星徽LOGO也都是黑化的,和G500炽焰特别版一致。容易挑出的不同只是G350轮毂比G500小一寸,然后尾标写的是“350”,2.0T大G在排面上一点不输,小姐姐傻傻分不清,只知道“你是有大G的”。车门在解锁和关上时会出现“啪啪”的迷人枪栓声,机械感让人上头——声学上的高级也是大G灵魂所在。门锁不是靠拉的,而是靠按压锁孔,没开过大G的人车门都打不开。 内饰 一般的奔驰车是大面积皮革+木饰,但大G的内饰是大面积皮革+金属,“碰撞”后产生强烈品质感。车顶硬转角轮廓的辨识度很高,主驾位和副驾自拍发朋友圈,不少人都能认出来这是大G。前排视野特别好,姿态高高在上。车机没有奔驰其它新车理想,屏不是触控的,也没有语音操控这些,是奔驰上一代的车机系统。 空间 纵向空间确实不大,硬核越野车对轴距比较克制,并且前后悬都非常短。身高174cm从主驾位去到后排腿部空间也就只有两拳。 动力 引擎代号是M264,具有190千瓦(258匹马力)最大功率以及370牛米峰值扭矩。和G500的4.0T双涡轮增压V8引擎差距不小,后者最大马力和扭矩分别为421Ps、610N.m。2.0T发动机和2.5吨的大G结合在一起,加速确实是少了些激情,有点平淡。需要急加速?那油门就是大开度乃至要踩到底了,转速升得比较多,声音没有大排量车型那种浑厚感,它这个声音更像是排气系统做出来的。开上去的整体感觉是很城市的,很平和,和狂野粗犷不沾边了。 高车身比其他车容易产生侧倾,大G前排座椅侧翼有一个主动侧翼包裹功能,能自动充气根据侧倾方向和幅度来调节收拢程度,转弯时很舒服。 大G的方向盘轻重有与驾驶模式随动的设计,底盘很沉稳,你对它底盘刚性、滤震能力和轮胎的抓地力都会产生强烈的信赖感,路上遇到的坑一般都是不减速直接辗过去。制动力线性感良好,制动动作与踩踏力度保持正比,大力制动时车辆的点头现象也不严重,说明悬架能提供足够的纵向支撑,避震器也不会大幅压缩。
【改装】 巴博斯套件 机盖 尾板 顶灯 多光束大灯 自适应减震 G500为改装而生 不改真不如推到大海 改车就是对梦想的追求 一步一步改到极致 极致的动力输出 驾驶操控 【购车经历】 经历3个月订车 磨砂黑颜色需要预订😖😖😖😖😖😖😖😖😖😖😖😖😖😖😖😖😖😖😖😖😖😖😖😖😖😖😖😖😖😖😖😖😖😖😖😖😖😖😖😖 【驾驶感受】 新G500有S级的驾驶舒适感 【空间表现】 后排比较空间狭小长途后面难受😖😖😖😖😖😖😖😖😖😖😖😖😖😖😖😖😖😖😖😖😖😖😖😖😖😖😖😖😖😖😖
用Messiiing:这一个机盖七万多吧
Manho01:把轮毂也改了才像
大G生活:套件都上了。轮毂为何不改
喜欢,2014的发现4换了2025的卫士。性价比比较高的改装了内外,非常喜欢。发现4也留着,舍不得卖。 相比发现4,车虽然更大,但是开起来非常灵活,这个在试驾的时候已经震惊我了 空间横向比发现宽很多,而且因为只有两排所以第二排的腿部空间也不错。改了第二排靠背倾斜,比较舒服 四百匹马力绝对够用,发现4是340匹。48伏轻混在起步时介入,让起步很快很轻松。 悬架方面感觉很好,乘坐舒适性远比发现好。另外空气净化系统净化PM2.5我觉得很好。 美中不足是高速风噪,这个可能和我加装了顶灯也有关系。 整体改造是反复研究对比的,可以说性价比很满意。内饰点缀了一些红色,外观按照黑武士风格➕PLUMB来调整的。
日前,我们从宝马汽车官方获悉,旗下的中大型SUV车型宝马X5 M迎来了全新的升级换代,这款2023版宝马X5 M雷霆版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为144.89万元,并且除了外观、内饰的升级之外,新车还新增加了48伏的轻混系统,动力有了新的提升,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一款中期改款版车型,2023版宝马X5 M雷霆版在外观的设计上,大致轮廓和就车型保持了一致性,不过新车整体采用了黑色的涂装,进一步凸显其硬派硬朗的气息。新车前脸采用了横向拓展黑色“双肾”格栅,两侧采用带箭头形状日行灯的矩阵式LED大灯,并且取消了激光大灯的设计,下包围两侧的空气动力学组件样式也有变化,设计上更迎合了时下的潮流。 从新车的侧面来看,几乎延续了以往的家族式设计风格,变化不大,并且下方可选装前21英寸、后22英寸星式轮辐铝合金轮辋,前车门翼子板处还配备了“鲨鱼鳃”;车尾部分,变化主要在尾灯部分,新车使用了双L形对称式LED尾灯组,尾部下扩散器及双边共四出排气等细节,也是尽显大气。 进入车内,新车的内饰也是做出了改变。尤其是中控台上,换装了由12.3英寸液晶仪表盘、14.9英寸中控显示屏组成的双联屏,搭配M车型专属的UI设计界面,新增高光金属效果的内饰条、氛围灯等,新车还配备带有新碳纤维换挡拨片的M运动型多功能真皮方向盘,哈曼卡顿环绕音响、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宝华韦健钻石环绕4D音响、扩展Merino真皮座椅等,配置更为厚道。 动力系统方面,新款宝马X5 M继续搭载4.4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不过却新增了48伏轻混系统,传动系统匹配8速运动型手自一体变速箱及四驱系统。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9秒,发动机得到优化升级。感兴趣的可以多加关注,后续将会持续更新。
【最满意】玛莎拉蒂的设计,真的还需要过多地解释么?真的会有人拒绝这来自“海王”的诱惑嘛?高贵与优雅,这可是玛莎拉蒂出品一贯的姿态。 具有侵略性的俯冲姿态,别出心裁的无框车门,彰显着的是极其细腻的意式匠心;标志性的内凹式前格栅,流露出玛莎拉蒂引以为傲的赛车血统;还有壮硕的车尾设计、搭配标志性的回旋镖尾灯肆意地诠释着意大利人对的对“动感与奢华”的理解。 【乘坐体验】不得不说到意大利人的造车理念非常有趣,在大家纷纷望座舱里塞配置、堆材料的时候,Levante的内饰更多注重的却是驾驶氛围的营造。 或许在很多主流豪华SUV车型的面前,玛莎拉蒂Levante的内饰真的不是最豪华的那个,甚至算不上最具美感的那一个。但是这台车的内饰真的有一种超跑的感觉,甚至会让你一瞬间怀疑是不是坐在一辆高性能跑车内,而不是一辆SUV中。 当然了,作为一辆玛莎拉蒂,Levante的座舱用料配得上它的层级。随处可见的真皮包裹搭配亮面装饰板,充满质感的Alcantara材质车内顶棚……你丝毫不需要怀疑这台车是否因为价格不高而偷工减料。 【驾驶感受】不能小瞧这套2.0T的四缸动力总成。在48伏微混合动力系统结合,Levante GT可提供330匹的马力输出。 并且在“秘密武器”eBooster超级电动增压器的协助下,传统涡轮增压机可以与这款新的增压器协同工作,以提升发动机在低转速下的动力输出。而在运动模式下,即使发动机已全速运转,eBooster超级电动增压器仍可提供额外的动力,以此将性能全部压榨出来。 引擎好了底盘当然也不能差。作为一台纯正的玛莎拉蒂SUV,Levante GT继承了玛莎拉蒂经典跑车设计理念。底盘经过精心设计,确保出色的刚度、低的重心以及理想的前后50:50重量分配,同时通过结构和材质的调整降低了整备质量。
动力方面,搭载的是3.0T直列六缸+48V轻混,最大马力400匹,峰值扭矩550牛·米,匹配8AT变速箱。在保定市区开起来,动力随叫随到,超车毫无压力。 油耗方面,目前跑过几百公里高速,表显油耗13L/100km,市区会高一点,对于这个级别的车来说还算合理。 越野能力:虽然还没机会去真正的越野场地,但周末去了趟满城汉墓附近的山路,试了试它的全地形反馈系统。切换到"泥地模式"后,电子限滑介入非常迅速,过一些碎石路和泥泞路段时,四驱系统反应灵敏,车身姿态稳定,完全不用担心打滑。 空气悬架可以手动调节高度,最高能升高75mm,应对一般的非铺装路面绰绰有余。 外观不用多说,必须是帅的,可能是开的公里数比较少,车友圈里所说的一些小毛病暂时还没有发现。最后放几张贴完车衣的照片
受邀参加了懂车帝举办的“玩车自由”北京金港赛车场圈速挑战赛。借此机会第一次把X5M开下赛道,整车的赛道表现还是远超预期的,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之前下赛道都是参加官方活动用厂家的车跑赛道,一般都是A45、C63等性能轿车,本次活动本想开家里的M3去,感觉能玩的更尽兴,众多的M3、M4下赛道也让我对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等赛道表现比较放心,但可能X5M车型更少见一些,所以主办方专门叮嘱我要开X5M去。这车日常驾驶的运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赛道这种极端状态我确实第一次跑,也是头一次开SUV下赛道。 活动当天一共跑了三节共30圈全左右,X5M的赛道表现让我对M-Power的调教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对于X5M的调教取向我一直评价为很AMG的M,因为它不像M追求的纯粹驾控感,整车的行走质感和转向手感都是在细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灵动,还伴有很强的厚重感,每次从M3换X5M开的时候都会纳闷这怎么会是一辆M。但在赛道上发现日常的表现都是假象,虽然依然不会像M3、M4一样有非常直接的驾驶感,但几圈下来发现日常驾驶所感受到的“舒适”感其实是X5M的全部舒适性了。换句话说,X5M骨子里还是运动的基础,而它所具备的舒适性将将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悬挂、转向、油门响应全部Sport Plus的状态下,悬挂最硬,配合主动防倾杆,弯道侧倾非常小,虽然重心很高,但高速过弯或连续弯道并不会因为重心的过分转移而影响轮胎抓地力,整车姿态非常稳定,能够感受到宽度达到前285后325的轮胎在努力咬住地面,把车身保持在应该的行驶轨迹。 转向方面,肯定不能指望这个2.6吨(实测)的大家伙像小车一样灵活,但因为悬挂的贡献,重心转移小;车身惯性小,所以车身的响应速度还是很不错的,不会有任何累赘感,和车身块头完全不符。同时平稳的车身也为中性的转向打好了基础,所以在赛道上开好X5M并不难,对于车身姿态的控制基本由悬挂和转向系统全部代办了。 动力系统方面,动力输出和换挡速度方面在日常使用就能够感受到,赛道表现也不必担心。而我一直比较关注冷却系统的散热问题,怕这么大的负重会带来很大的散热负担,一天跑下来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水温机油温度毫无压力,数值与日常驾驶是一样的,看来M强化后的散热系统不是装装样子而已,可以尽情享用V8带来的动力表现。 还一个散热大户就是制动,标配的前6后单活塞的卡钳,前400mm后396mm的打孔浮动盘,赛道表现没有丝毫的热衰减,虽然我踩的也不是非常暴力,但10圈下来的表现也足以让人放心的跑了。X5M原车的刹车原本是我对这车最最不满意的地方,制动异响刺耳,刹车粉极为严重,而且制动力还不线性。一天赛道跑下来突然发现,刹车异响几乎没有了,制动力也变得非常的线性,让我喜出望外,看来日常使用这2万多公里,刹车一直就没进入过正常的工作状态。 一天下来X5M的表现绝对对的起M-Power的头衔,虽然没有性能轿车灵活放纵的驾驶感受,但这么一个大块头在赛道里飞奔又是另一番乐趣。由此有机会也想尝试下X3M在赛道中的表现如何,缺少了主动防倾功能,凭借着瘦身的车重,赛道表现会更接近M3,还是保持着X5M的味道。晚上到加油站核算了下油耗,赛道行驶70多公里,加上往返的路程,125公里加了79.28升汽油,核算下来赛道状态下基本是100L每100公里的油耗,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