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4款奔驰G级 G 500

【最满意】 硬朗的方盒子造型,兼顾了时尚感和力量感,开在路上能够拥有超高的回头率。内饰的豪华感较高,使用体验出色,尤其在氛围灯点亮之后。大马力+三把锁,在越野时有着更从容的表现。 【最不满意】 虽然看起来很大,但如果你有一个大家庭或者经常需要搭载多人或多件行李,你可能会觉得它不够宽敞和舒适。另外,它的后备箱空间也比较小,不适合装载大型或长形的物品。
【最满意】 硬朗的方盒子造型,兼顾了时尚感和力量感,开在路上能够拥有超高的回头率。内饰的豪华感较高,使用体验出色,尤其在氛围灯点亮之后。大马力+三把锁,在越野时有着更从容的表现。 【最不满意】 虽然看起来很大,但如果你有一个大家庭或者经常需要搭载多人或多件行李,你可能会觉得它不够宽敞和舒适。另外,它的后备箱空间也比较小,不适合装载大型或长形的物品。
外观霸气,驾驶感受还可以,就是动力反应慢一点,空间还好,后备箱实际空间不怎么大
poison733:同佛山牌,我也想买大 G
花家地郭富城:没加价吗?
躺平老羊:关键后备箱没有暗格
外观好看硬朗,前排多仿形座椅逼格很高,通风加热按摩都有,后排比较鸡肋,车机不能触屏
Dennis管:请问G350是否从停止开始加速感觉发动机声音很响,感觉比较费力,我刚提的350,开下来就是这个感觉,想问问是不是同感
魅影暗销魂:改了多少钱啊
小林同学:老板带带我
在国内汽车市场,越野车从来都不缺乏关注,今天我们来聊聊奔驰G500这款车,它凭借着特立独行的外观,强大的越野性能,获得了很多越野爱好车的青睐,同时还融入了更多舒适的配置,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吧!在看外观,即使没有奔驰车标,也一眼能看出来这是款大G,虽然继续沿用了经典的方盒子造型,但是整体的造型变得更加圆润了,横幅式的中网设计,两侧的圆形大灯十分的呆萌,还融入了几何多光束大灯这个科技性配置,照明效果堪称完美。来到它的侧面,高大威猛的车身造型,让人安全感十足,关上车门,悦耳的子弹上膛声,具有野性的美感,车侧排气是它的另一个经典设计,采用了隐藏式的排气,但是声浪依旧浑厚,下方则配备了18寸的轮毂。尾部的造型没有太大改变,后挂备胎被镀铬包装,硬汉气息十足,红色的矩形尾灯点亮之后十分醒目。内饰则颠覆了我们对越野车的印象,做工、用料、细节以及科技感方面,都达到了豪华车应有的水准。多功能方向盘,按键的视觉质感不错,使用起来非常的便捷,12.3寸的双联屏设计,为它增色了不少,三把差速锁更是这款车的灵魂,按照一二三的顺序打开,各种路况都可以轻松应对。 真皮座椅的舒适度还是很不错的,后排提供了座椅加热的功能,十分的贴心,后排的空间也就一般般,不过它的后备箱的空间是非常大非常宽敞的,全家人一起出去旅游的话是非常富余的。
一只小小橙:已阅
皮卡丘喜欢白丝萝莉:已阅
挑动密西西比河:已阅
内饰相对比较老旧,够用吧。作为硬派越野,机械部件较多配置比起一般的豪华车和新能源车,功能配置一般;出门新疆西藏三把差速锁给你很强的信心。柴油版动力完全足够,对于大G来说也比较存粹,高速非常省油。
还是喜欢老款G的外观,内饰方面我是觉得屏幕没有新款的大,主动安全没有新款全面,别的方面还都OK,机械的按键操作很方便,个人比较喜欢炮筒的中控指针,全车升级了避震,让车辆驾驶更舒适,后排腿部空间还是很小。
一直想买一台suv,纠结新款大路虎或者g500 本来已经放弃g500了 跨年夜做梦梦到买了500 二话不说 1.1号订的车 落地242 选装了一块副驾驶的皮,去了一万块大洋,亏大呢!!现在4s,平行进口没啥差,也没纠结直接中规!具体就不懂了 车衣贴膜各种折腾了十几天,听说最难贴的车子没有之一!过年前完美提到新车!!白外黑内!!!!目前开了有2000公里了,只想说 视野无敌,开着太爽了!目前其他方面还没有啥感受!越野也不会,也就城市里溜达溜达!等4s组织越野活动用他们家的g再好好感受下 回来和大家分享 【空间表现】 除了自己开和副驾舒服,后排实在一般,买这车也不考虑后排舒适 【最不满意】 那个变道修正 每次都要手动关,烦躁
花草树木魔:新人报道
519Hertz:那个变道辅助 遇到实线能被搞死
HHHHHjK:太羡慕能买到自己喜欢的颜色了 我当时提车的时候说最后一批没得选买了绿色。结果刚提完车第二个月就有新车了
【最满意】近40年来一直我行我素,时代变迁、沧海桑田都没能改变它的性格。人们喜欢它的高大威猛和男子气概。如果说原来选择G级更多要依靠你感性的一面,那么现在你完全可以冷静下来作出决定,把它当做你的日常代步车。 【最不满意】 刹车踏板的脚感有了很大改善,但踩到底会有明显ABS弹脚的感觉。在车内全力制动时仍然有一种从二楼向下俯冲的感觉,越野时车辆坐姿较高会带来的恐惧感。 【乘坐体验】相比上一代,后排座椅的舒适性也有了不少提升,可调节角度的靠背让乘客不用再坐得笔直,公路驾驶感受的提升是彻底的。 【驾驶感受】动力方面没什么悬念,一脚油门下去,伴随着V8低沉的轰隆声,气吞山河般的气势不但会使两边的车纷纷退让,转向跟之前的差别真的就是货车和轿车的区别,力回馈机械感减退,多了几分电子感,指向性、车头的响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它的手感依旧偏重。
外观是这台车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四方四正,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硬核力量感十足,这也是为什么这台车有这么多人喜欢。内饰方面这一代的G使用了奔驰最新的内饰设计,中控台有一个大连屏,让内饰摆脱了上一代复古感的设计,现在的内饰就是豪华和富有科技感。这一代大G使用了前双叉臂独立悬架,从这可以看出来这台车也在为舒适性有所妥协,但是车辆的越野能力依旧属于第一梯队,毕竟那三把锁可不是盖的。现在大G的作用和原来不大一样了,原来是一台带你看祖国大好河山的硬派越野车,现在更多的像一台有钱人的大玩具。
【最满意】外观方正经典,内饰用料很好音响很赞,空间不错,后排就是腿部空间没那么大。一般我都是两三个人,足够了,柴油发动机表现很棒,超出想象,动力足够,只要敢踩,动力却是很猛的,加速信心还是有的,这样的越野车,公路操控,谈不上。我觉得对于舒适性,我有很好的思想准备,我能接受这样的开高速的风燥。 【最不满意】舒适度差点意思、当然了之前也了解过舒适度问题,自己和家人都可以接受范围。还有一个就是油耗比想象中的要高几个油。
【购车经历】 现车,只要接受加价一周内可以提 【提车价格】 落地232 【最满意】 经典硬派的外观,舒适大气的内饰,优于老款的操控感 【最不满意】 后排空间太小 【空间表现】 后排空间太小,后备箱空间够用 【越野能力】 4.0排量动力充沛,底盘高通过性不错,三把锁暂时没有机会使用 【外观】 经典硬派造型 【驾驶感受】 底盘高驾驶视野开阔,新款操控感不错,转向精准动力响应积极
北爱猫咪:为什么这么便宜
杭州余杭杰哥:不贵,帮忙问问G350多少钱?你这个价格没有加价,真好,杭州加价30W
奔驰G350配备了一台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258匹,最大扭矩370牛米,数据跟2.0T的奔驰GLC-L一模一样,匹配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这样的动力表现够用吗?客观来说,真够,258匹马力拖动一台超过2吨的越野车不算费劲,日常城市通勤或是加速超车也都能满足。虽然跟G500和G63相比,G350的动力谈不上多么暴力,但应对大部分城市道路和越野路面已经没问题,缺点就是油耗略高。而且,要知道现在很多硬派SUV都用到了2.0T发动机,比如牧马人和哈弗H9,所以奔驰G配备2.0T发动机,如果不看价格的话,也不能说是不厚道,只能说是为了环保妥协。但如果看价格的话,G350确实不厚道,因为海外就没有这个版本,此版本可以理解为中国特供版。 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工作尽职尽责确保了日常行驶的平顺性,发动机虽然可以在1800转就进入能进入最大扭矩输出区间,但在一些较高负载的情况下,变速箱会提升转速来换取动力。另外,G350和G500最大的区别就是声浪。G350无论点火声浪还是行驶过程中的排气声浪,都没有G500或是G63 AMG那样浑厚有气势。开是能开,但总觉得哪里差点意思。 不过实话说,G350越野确实还可以,真不差,丝毫不输3.0T的卫士。只不过就是,价格太贵了。当然话说回来,买G的人又有多少会去越野呢?当然了,奔驰G的空车内空间确实不大, 尽管它外观看上去很大很有气势,但车内实际空间很小,而且后排座椅非常不舒服,很硬,座椅靠背很陡~加上车的悬挂本身就硬,硬+硬就是硬PLUS了,所以买G可以装逼,但一定不能让你安稳踏实的过日子。不过呢,奔驰G的车主都喜欢带小姐姐上车,因为这车自带小姐姐上车功能。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不差钱,想当冤大头,那么可以买奔驰G,甚至是加价买奔驰G,但如果你不想当冤大头,想实实在在过日子,还是劝你算了吧。
骑着乌龟下赛道:G系配2.0恶心人吗这不是
叼着奶瓶逛花街:经典动力够用
学无止境45695:什么声浪,三元催化器拆了就是声浪,什么声浪,无非就是排气管子的噪音
视野很好,方向盘很重,还在适应。后排确实小了点,而且前排储物空间很小,但是整体来说还是满意的,比我的718还是实用多了,后备箱很大,有时间还是想出去自驾游
小葱过桥华仔:一高一低,完美
米埔队长:不过你这是柴油版吧。
131419:请问 你开到现在有什么毛病吗 比如发动机抖动什么的 有吗 我也打算买350d
这才是真正的“大奔”的样子,买这款车就是冲着这个外观,经典有型,辨识度极高。最喜欢的就是方正的造型,硬朗霸气,线条十分有力量,引擎盖上凸起的部分最突出,奔驰的品牌加上这款车,就是高级感和豪华的代名词了。内饰方面,奔驰的内饰不用担心,何况是200万级别的车型,中控部分的连屏设计也是进化了,加上操控区域的简洁实用,没有被豪华重冲昏头脑。外面体格看起来大,其实内部空间也是不小的,之前看到有的车主说后排空间有点拥挤,自己用了才发现并非如此。另外座椅的支撑力很棒,不过可能对于年长的人长期坐着不太合适。动力方面毋庸置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越野道路都能给到足够的动力,方向盘的掌控也比较顺畅,指向很精准。油耗其实不用想,这么大个车确实不低,15.3个左右,当然这也不能算缺点。总的来说奔驰大G只要有这个预算,此生定要一试。
喜欢,2014的发现4换了2025的卫士。性价比比较高的改装了内外,非常喜欢。发现4也留着,舍不得卖。 相比发现4,车虽然更大,但是开起来非常灵活,这个在试驾的时候已经震惊我了 空间横向比发现宽很多,而且因为只有两排所以第二排的腿部空间也不错。改了第二排靠背倾斜,比较舒服 四百匹马力绝对够用,发现4是340匹。48伏轻混在起步时介入,让起步很快很轻松。 悬架方面感觉很好,乘坐舒适性远比发现好。另外空气净化系统净化PM2.5我觉得很好。 美中不足是高速风噪,这个可能和我加装了顶灯也有关系。 整体改造是反复研究对比的,可以说性价比很满意。内饰点缀了一些红色,外观按照黑武士风格➕PLUMB来调整的。
日前,我们从宝马汽车官方获悉,旗下的中大型SUV车型宝马X5 M迎来了全新的升级换代,这款2023版宝马X5 M雷霆版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为144.89万元,并且除了外观、内饰的升级之外,新车还新增加了48伏的轻混系统,动力有了新的提升,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一款中期改款版车型,2023版宝马X5 M雷霆版在外观的设计上,大致轮廓和就车型保持了一致性,不过新车整体采用了黑色的涂装,进一步凸显其硬派硬朗的气息。新车前脸采用了横向拓展黑色“双肾”格栅,两侧采用带箭头形状日行灯的矩阵式LED大灯,并且取消了激光大灯的设计,下包围两侧的空气动力学组件样式也有变化,设计上更迎合了时下的潮流。 从新车的侧面来看,几乎延续了以往的家族式设计风格,变化不大,并且下方可选装前21英寸、后22英寸星式轮辐铝合金轮辋,前车门翼子板处还配备了“鲨鱼鳃”;车尾部分,变化主要在尾灯部分,新车使用了双L形对称式LED尾灯组,尾部下扩散器及双边共四出排气等细节,也是尽显大气。 进入车内,新车的内饰也是做出了改变。尤其是中控台上,换装了由12.3英寸液晶仪表盘、14.9英寸中控显示屏组成的双联屏,搭配M车型专属的UI设计界面,新增高光金属效果的内饰条、氛围灯等,新车还配备带有新碳纤维换挡拨片的M运动型多功能真皮方向盘,哈曼卡顿环绕音响、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宝华韦健钻石环绕4D音响、扩展Merino真皮座椅等,配置更为厚道。 动力系统方面,新款宝马X5 M继续搭载4.4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不过却新增了48伏轻混系统,传动系统匹配8速运动型手自一体变速箱及四驱系统。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9秒,发动机得到优化升级。感兴趣的可以多加关注,后续将会持续更新。
【最满意】玛莎拉蒂的设计,真的还需要过多地解释么?真的会有人拒绝这来自“海王”的诱惑嘛?高贵与优雅,这可是玛莎拉蒂出品一贯的姿态。 具有侵略性的俯冲姿态,别出心裁的无框车门,彰显着的是极其细腻的意式匠心;标志性的内凹式前格栅,流露出玛莎拉蒂引以为傲的赛车血统;还有壮硕的车尾设计、搭配标志性的回旋镖尾灯肆意地诠释着意大利人对的对“动感与奢华”的理解。 【乘坐体验】不得不说到意大利人的造车理念非常有趣,在大家纷纷望座舱里塞配置、堆材料的时候,Levante的内饰更多注重的却是驾驶氛围的营造。 或许在很多主流豪华SUV车型的面前,玛莎拉蒂Levante的内饰真的不是最豪华的那个,甚至算不上最具美感的那一个。但是这台车的内饰真的有一种超跑的感觉,甚至会让你一瞬间怀疑是不是坐在一辆高性能跑车内,而不是一辆SUV中。 当然了,作为一辆玛莎拉蒂,Levante的座舱用料配得上它的层级。随处可见的真皮包裹搭配亮面装饰板,充满质感的Alcantara材质车内顶棚……你丝毫不需要怀疑这台车是否因为价格不高而偷工减料。 【驾驶感受】不能小瞧这套2.0T的四缸动力总成。在48伏微混合动力系统结合,Levante GT可提供330匹的马力输出。 并且在“秘密武器”eBooster超级电动增压器的协助下,传统涡轮增压机可以与这款新的增压器协同工作,以提升发动机在低转速下的动力输出。而在运动模式下,即使发动机已全速运转,eBooster超级电动增压器仍可提供额外的动力,以此将性能全部压榨出来。 引擎好了底盘当然也不能差。作为一台纯正的玛莎拉蒂SUV,Levante GT继承了玛莎拉蒂经典跑车设计理念。底盘经过精心设计,确保出色的刚度、低的重心以及理想的前后50:50重量分配,同时通过结构和材质的调整降低了整备质量。
动力方面,搭载的是3.0T直列六缸+48V轻混,最大马力400匹,峰值扭矩550牛·米,匹配8AT变速箱。在保定市区开起来,动力随叫随到,超车毫无压力。 油耗方面,目前跑过几百公里高速,表显油耗13L/100km,市区会高一点,对于这个级别的车来说还算合理。 越野能力:虽然还没机会去真正的越野场地,但周末去了趟满城汉墓附近的山路,试了试它的全地形反馈系统。切换到"泥地模式"后,电子限滑介入非常迅速,过一些碎石路和泥泞路段时,四驱系统反应灵敏,车身姿态稳定,完全不用担心打滑。 空气悬架可以手动调节高度,最高能升高75mm,应对一般的非铺装路面绰绰有余。 外观不用多说,必须是帅的,可能是开的公里数比较少,车友圈里所说的一些小毛病暂时还没有发现。最后放几张贴完车衣的照片
受邀参加了懂车帝举办的“玩车自由”北京金港赛车场圈速挑战赛。借此机会第一次把X5M开下赛道,整车的赛道表现还是远超预期的,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之前下赛道都是参加官方活动用厂家的车跑赛道,一般都是A45、C63等性能轿车,本次活动本想开家里的M3去,感觉能玩的更尽兴,众多的M3、M4下赛道也让我对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等赛道表现比较放心,但可能X5M车型更少见一些,所以主办方专门叮嘱我要开X5M去。这车日常驾驶的运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赛道这种极端状态我确实第一次跑,也是头一次开SUV下赛道。 活动当天一共跑了三节共30圈全左右,X5M的赛道表现让我对M-Power的调教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对于X5M的调教取向我一直评价为很AMG的M,因为它不像M追求的纯粹驾控感,整车的行走质感和转向手感都是在细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灵动,还伴有很强的厚重感,每次从M3换X5M开的时候都会纳闷这怎么会是一辆M。但在赛道上发现日常的表现都是假象,虽然依然不会像M3、M4一样有非常直接的驾驶感,但几圈下来发现日常驾驶所感受到的“舒适”感其实是X5M的全部舒适性了。换句话说,X5M骨子里还是运动的基础,而它所具备的舒适性将将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悬挂、转向、油门响应全部Sport Plus的状态下,悬挂最硬,配合主动防倾杆,弯道侧倾非常小,虽然重心很高,但高速过弯或连续弯道并不会因为重心的过分转移而影响轮胎抓地力,整车姿态非常稳定,能够感受到宽度达到前285后325的轮胎在努力咬住地面,把车身保持在应该的行驶轨迹。 转向方面,肯定不能指望这个2.6吨(实测)的大家伙像小车一样灵活,但因为悬挂的贡献,重心转移小;车身惯性小,所以车身的响应速度还是很不错的,不会有任何累赘感,和车身块头完全不符。同时平稳的车身也为中性的转向打好了基础,所以在赛道上开好X5M并不难,对于车身姿态的控制基本由悬挂和转向系统全部代办了。 动力系统方面,动力输出和换挡速度方面在日常使用就能够感受到,赛道表现也不必担心。而我一直比较关注冷却系统的散热问题,怕这么大的负重会带来很大的散热负担,一天跑下来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水温机油温度毫无压力,数值与日常驾驶是一样的,看来M强化后的散热系统不是装装样子而已,可以尽情享用V8带来的动力表现。 还一个散热大户就是制动,标配的前6后单活塞的卡钳,前400mm后396mm的打孔浮动盘,赛道表现没有丝毫的热衰减,虽然我踩的也不是非常暴力,但10圈下来的表现也足以让人放心的跑了。X5M原车的刹车原本是我对这车最最不满意的地方,制动异响刺耳,刹车粉极为严重,而且制动力还不线性。一天赛道跑下来突然发现,刹车异响几乎没有了,制动力也变得非常的线性,让我喜出望外,看来日常使用这2万多公里,刹车一直就没进入过正常的工作状态。 一天下来X5M的表现绝对对的起M-Power的头衔,虽然没有性能轿车灵活放纵的驾驶感受,但这么一个大块头在赛道里飞奔又是另一番乐趣。由此有机会也想尝试下X3M在赛道中的表现如何,缺少了主动防倾功能,凭借着瘦身的车重,赛道表现会更接近M3,还是保持着X5M的味道。晚上到加油站核算了下油耗,赛道行驶70多公里,加上往返的路程,125公里加了79.28升汽油,核算下来赛道状态下基本是100L每100公里的油耗,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