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5新能源渗透率破50%:插混与增程式为何成最大赢家

    “每卖出2辆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

    2025年,中国车市迎来历史性拐点——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5%,销量预计达1650万辆。但这场狂欢中,纯电动车并非主角,反而是插混(PHEV)与增程式(REEV)车型异军突起,占据新能源市场近半壁江山。为何看似“过渡路线”的技术,反而成了消费者的“真香选择”?


    一、数据说话:插混与增程的“逆袭密码”

    1.销量狂飙:2024年,中国插混车型销量增速达80%,增程式更以103%的增速碾压纯电。到了2025年,两者在新能源市场占比接近50%。理想、问界、深蓝等品牌凭增程式技术,月销量轻松破万。

    2.渗透率“下沉”:二三线城市新能源销量增速超一线3倍,插混与增程凭借“不挑充电桩”的实用优势,成为下沉市场宠儿。

    为什么消费者用钱包投票?

    答案藏在三个“不焦虑”里:

    续航不焦虑:插混纯电续航普遍超200公里,增程式综合续航轻松破1000公里;

    充电不焦虑:没电加油就走,完美适配充电桩不足的小城和高速场景;

    钱包不焦虑:深蓝S05增程版起售价13.99万,零跑C11增程版14.98万,比同级纯电便宜20%。


    二、技术真相:增程与插混的“神仙打架”

    别看两者都带“混动”,内核差异堪比iPhone与安卓:

    增程式:全程靠电机驱动,发动机只发电不介入,驾驶体验接近纯电。代表车型理想L9、问界M7,主打“无感介入”“纯电平顺”。

    插混式:电机与发动机可协同驱动,但结构复杂,馈电时发动机噪音明显。

    实测对比

    有车主实测800公里长途,增程式车型油耗4.35L/百公里,馈电噪音比插混低30%。而插混车型馈电后动力衰减、油耗飙升的问题,至今仍是痛点。


    三、政策与市场的“双簧戏”

    1.政策推手:公务车采购新能源占比强制30%,插混/增程与纯电同享补贴;

    2.车企布局:比亚迪DM-i、吉利雷神电混系统、华为增程方案集体爆发,15万级市场成主战场;

    3.技术外溢:半固态电池量产、AI智驾下沉至10万级车型,插混与增程的智能化体验反超燃油车。

    专家预判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张永伟直言:“插混与增程是市场与技术博弈的必然选择。” 但长期来看,随着充电基建完善和电池成本下降,纯电将在2035年后重回主导。


    四、消费者的“情绪价值”

    新能源车的竞争,早已超越技术参数:

    家庭用户:理想L9的“冰箱彩电大沙发”、问界M7的鸿蒙座舱,把车变成“移动的家”;

    年轻群体:深蓝S05搭载4K智趣云台相机,一键生成旅行Vlog,精准狙击Z世代;

    务实派:插混车型馈电油耗低至2.9L/百公里,比日系混动更省。

    一句总结

    “既要诗和远方,又要柴米油盐”——插混与增程的爆火,本质是车企对中国人“既要又要”心理的精准拿捏。


    结语:未来属于谁?

    2025年,新能源市场的“三国杀”仍在继续:

    纯电:押注固态电池和超充网络,争夺高端市场;

    插混/增程:继续收割下沉市场,用性价比巩固基本盘;

    燃油车:退守10万以下低端市场,逐渐边缘化。

    唯一确定的是:当技术路线不再非此即彼,受益的永远是消费者。毕竟,“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合适的车”

    互动话题

    你更看好插混、增程还是纯电?欢迎评论区Battle!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