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东风长安合并启幕:高铁出海教训看汽车“国家队”如何破局出海?

    博学熊猫9ga头像博学熊猫9ga头像
    博学熊猫9ga03-28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

    一、东风公告揭开与长安汽车合并面纱:一场酝酿十年的“汽车国家队”重组

    2025年3月28日,东风集团在2024年业绩沟通会上首次明确表态:“控股股东正在谋划将长安旗下汽车板块进行重组”,并称整合已进入实质阶段。这一声明终结了此前关于两家央企“是否合并”的猜测,将中国汽车工业的“世纪重组”推至台前。


    事实上,汽车央企合并的传言已流传十余年。自2015年一汽集团原董事长被查、三大央企(一汽、东风、长安)高管互调开始,行业便猜测“汽车国家队”将通过整合应对外资竞争。此后,三方成立T3出行、T3科技等合资平台,但始终未触及核心资产合并。直到2024年,国资委对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提出“单独考核”要求,叠加国内新能源市场“内卷”加剧、海外竞争压力陡增,这场重组终成定局。


    二、南车北车合并启示录:海外恶性竞争如何倒逼国家战略调整


    要理解东风长安合并的深层逻辑,不得不回溯中国高铁出海的教训。


    1. 价格战之殇:从“自相残杀”到国家出手

    2013年,中国南车与北车在阿根廷地铁竞标中上演“兄弟阋墙”:北车报价200万美元/辆,南车直接砍至127万美元/辆,导致阿根廷质疑中方技术可靠性,最终订单被韩国企业夺走。类似案例在土耳其、波士顿等地频发,甚至引发国务院批评:“低价倾销损害国家形象”。


    2. 合并逻辑:从“分拆竞争”到“合力突围”

    南车北车原为2000年分拆的“双胞胎”,旨在通过内部竞争激发活力。然而,海外市场的无序价格战暴露出分拆模式的弊端:技术研发投入分散、品牌溢价能力弱化、国际话语权缺失。2015年,国务院推动两家合并为“中国中车”,终结内耗,集中资源攻克核心技术,最终使中国高铁成为全球标杆。


    三、汽车产业的重演?新能源出海亟需跳出“低价陷阱”


    当前中国汽车出海,与十年前高铁的处境惊人相似:


    1. 内卷外溢:从“国内红海”到“海外公海”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5%,但国内市场利润率持续走低。车企纷纷转向海外,却陷入“路径依赖”:在东南亚市场,某自主品牌纯电车型售价仅为欧洲竞品的60%;在南美,多家车企为抢份额承诺“五年免费维保”,导致长期亏损。这种“以价换量”策略虽短期打开市场,却可能重蹈高铁覆辙——透支品牌价值,引发贸易壁垒。


    2. 技术溢价缺失:低价背后的隐忧

    中国中车在保加利亚高铁项目因报价低于成本价46.7%被欧盟踢出局,暴露“技术先进却难获溢价”的尴尬。反观汽车行业,尽管中国在三电、智能驾驶等领域领先,但海外消费者仍将“中国车”与“廉价”绑定。若长期依赖低价,不仅难以支撑研发投入,还可能触发反倾销调查。

    四、东风长安合并:一场“1+1>2”的出海实验


    此次重组绝非简单规模叠加,而是瞄准三大战略目标:


    1. 技术协同:补齐短板,打造全产业链优势

    - 长安:智能座舱、800V高压平台、自动驾驶技术领先;

    - 东风:商用车、氢燃料、传统动力系统积淀深厚。

    合并后,双方可共享3.2万项专利,在固态电池、商用车智能化等交叉领域实现突破,构建覆盖乘用车、商用车、氢能、智能化的“技术护城河”。


    2. 供应链重构:降本增效,增强议价权

    双方年采购规模超2000亿元,整合后对电池、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议价能力将显著提升,预计年降本超80亿元。此外,重庆、武汉供应链集群的联动,可打造“长江经济带汽车产业走廊”,支撑全球化布局。


    3. 出海协同:从“单兵作战”到“舰队出击”

    - 长安的东欧工厂与东风Stellantis合资网络结合,可加速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 共享海外渠道与服务网络,降低运营成本;

    - 统一技术标准,避免重复认证。


    五、给中国汽车出海的三大建议


    基于高铁教训与车企合并经验,中国汽车出海需实现三大转变:


    1. 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

    - 技术溢价:学习华为“技术品牌化”策略,通过专利公开、国际认证提升可信度;

    - 服务增值:借鉴丰田“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将盈利点从卖车转向软件订阅、能源服务等。


    2. 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共建”

    - 产业链协同:推动电池(如宁德时代)、智能化(如华为)与车企组成“联合体”投标;

    - 本地化融合:在东南亚、东欧等重点市场建设本地工厂,雇佣当地员工,规避贸易壁垒。


    3. 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

    - 参与制定国际充电标准、自动驾驶法规;

    - 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技术成为新兴市场“事实标准”。


    结语:合并只是起点,进化没有终点

    东风长安的合并,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导向”迈向“能力进化”。正如中车合并后成为全球轨交巨头,汽车“国家队”的重组亦需超越简单的资源叠加,真正实现技术、品牌、模式的全面升级。


    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变革的十字路口,中国车企既要避免重蹈高铁出海的“低价陷阱”,更需以开放姿态构建共赢生态——毕竟,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与对手共舞,而是致力于定义新的游戏规则。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