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美慧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保时捷与大众之间的坊间传闻,终于有了明确回应。
3月16日,德国媒体《图片报》(Bild)爆料称,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的最大股东——保时捷汽车控股公司(Porsche SE),正考虑出售大众汽车集团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此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各界纷纷猜测这一潜在变动可能对大众汽车集团乃至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产生的影响。
然而,仅仅过了一天,也就是3月17日,保时捷控股公司便迅速发布声明,明确且坚决地予以否认,并着重强调“2024年全年及目前均无出售大众股份的计划”。
这一表态或许平息了市场对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股权变动的猜测,但也暴露了保时捷控股因核心投资减值陷入的财务困境,以及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压力下的资本暗战。
01
传言四起:
家族减持传闻引发市场波动

3月16日,根据德国媒体披露,共同控制保时捷汽车控股公司的保时捷和皮耶希家族正在考虑减持大众汽车集团股份,目的是腾出资金用于其他投资。
德国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可能的方案是将大众汽车集团普通股的持股比例从目前的53.3%降至45%-50%。
据路透社计算,按当前股价计算,此举将筹集10.7亿至26.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亿至212亿元。
这一报道迅速引发市场震动。大众汽车股价近期因行业利空因素已下跌约2%,若保时捷控股减持,可能进一步削弱市场对大众汽车的信心。
然而,3月17日保时捷汽车控股公司迅速发布声明予以澄清。声明强调:“目前保时捷汽车控股公司没有减持大众汽车集团股份的具体计划,在2024年期间也不曾有过此类考虑。”并且指出,任何出售大众汽车集团股份的计划都将在其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
值得玩味的是,保时捷控股在声明中特别提及对大众汽车“增值潜力”的信心,并重申其作为“长期锚定股东”的定位。这一表态被视为对资本市场担忧的安抚,但也暗示其股权结构的稳定性正面临考验。
大众汽车集团面对上述报道,选择拒绝置评。这或许是对大股东保时捷控股坚定支持的默契体现。
02
长期承诺与核心投资逻辑

保时捷控股与大众汽车的股权关系错综复杂。
目前,保时捷控股持有大众汽车31.9%的股权及53.3%的投票权,同时对保时捷股份公司(Porsche AG)的非交易投票股拥有否决性少数股权。这一持股比例使其在大众汽车集团的决策中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如此重要的地位,绝非能够轻易放弃。
大众与保时捷AG共同构成保时捷控股的“核心投资组合”,占其资产价值的80%以上。
尽管否认减持计划,保时捷控股去年曾表态“不排除在大众与保时捷AG之间进行资本重新分配”。这一模糊表述为股权调整留下空间,但短期内大规模减持显然不符合其战略逻辑。
控制权是因素之一。53.3%的投票权是保时捷家族掌控大众汽车的核心工具,若降至50%以下,可能削弱其对关键决策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财务压力也在助推。2024年保时捷控股因大众汽车股份减值亏损199亿欧元,保时捷AG减值34亿欧元,全年税后亏损预计达200亿欧元。此时抛售资产可能加剧市场对其偿债能力的质疑。
此外,全球电动汽车需求疲软、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及地缘政治风险,使得汽车股估值承压。若选择此时套现,可能面临“低卖”风险。
从各方面来看,减持大众汽车集团的股份可能性都较小。大众汽车集团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旗下拥有众多知名汽车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保时捷控股深知,与大众汽车集团保持紧密的股权联系,能够在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市场拓展等多方面实现协同效应。
比如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上,大众汽车集团投入大量资源,旗下品牌共享研发成果。保时捷作为高端豪华汽车品牌,也能从中受益,提升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在供应链方面,通过大众汽车集团庞大的采购体系,保时捷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而对于大众汽车集团来说,保时捷的高端品牌形象和技术创新能力,也有助于提升整个集团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双方的紧密合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在全球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
03
保时捷控股的困境
保时捷控股的声明虽暂时稳定了市场情绪,但其面临的挑战远未结束。
2024年,大众汽车因工厂关闭谈判、工会冲突及电动化转型滞后陷入动荡,直接导致保时捷控股计提199亿欧元减值损失。尽管该公司强调减值属“非现金影响”,但其净债务已攀升至52亿欧元,且尚未明确股息支付细节。
减持传闻背后,实为保时捷控股在“维持控制权”与“缓解财务压力”之间的两难抉择。
全球汽车产业的结构性挑战下,大众汽车的困境折射出整个行业的转型阵痛。电动化遇冷,欧洲电动汽车需求增速放缓,保时捷AG被迫裁员1900人,大众汽车则推迟电动化投资。
中国市场竞争白热化,2024年大众在华市场份额被本土品牌挤压。此外,还有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欧盟碳关税政策等进一步加剧成本压力。
这次,保时捷控股的减持传闻之所以引发强烈反应,源于资本市场对传统车企巨头脆弱性的警觉。
今年2月,大众、宝马、奔驰等德国车企股价集体下跌2%,反映出投资者对行业前景的悲观预期。保时捷控股的声明虽否认短期计划,但长期来看,其“核心投资组合”的调整可能性仍未排除。
保时捷控股与大众汽车的股权博弈,本质是传统汽车巨头在行业颠覆期的生存策略缩影。
减持传闻的澄清暂时避免了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但保时捷控股高达233亿欧元的减值亏损、大众汽车的转型瓶颈,以及全球汽车产业的结构性危机,均预示着这场风暴远未结束。
未来,保时捷控股能否在控制权、财务安全与行业变局中找到平衡点,将决定其“长期股东”承诺的成色。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