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每日怡见
保时捷这两天又上热搜了。
这回可不是电动转向柱问题,车主们集体要维权了。
而是经销商。
今年年初的时候,新丰泰,百得利和美东集团这三家保时捷中国区的经销商因为对今年的销售任务产生异议。

不过因为这三家,并非是保时捷中国的核心经销商,所以他们的诉求并没有得到解决。
于是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发酵之后,其他人也不干了,现在已经有65%的经销商联合起来不肯提车,以此来向德国总部施压,希望来改变保时捷中国的政策,撤换中国区高管,并且要求给予补贴。

所以大家今天就看到了。
保时捷中国的官方以保时捷中国和全体授权经销商的名义,发了一份联合声明,说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保时捷中国与经销商共同面临着若干复杂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很多朋友说这条声明啥意思啊,怎么看不懂啊?
看似说了很多,可实际上好像啥也没讲啊。

其实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看似回应了,在平息舆论,可实际上他们之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要不然就直接公布结果,而不是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一同寻求有效的方式”这些话了。
声明的本意是为了降低影响,告诉大家我们没啥,正在谈呢,你们就别关心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真的是通过几句简单的谈话就能解决,人家经销商至于闹成这样,让圈子以外的人都知道这事,直接造反逼宫吗?
能好好谈解决的事情,是不可能拿到外面去闹的。
一旦事情闹起来了,就代表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
可能有朋友看我说到这里,还是一头雾水,不明白这些经销商咋回事啊,怎么和保时捷中国闹成这样了?
稍微熟悉汽车行业的人都知道,保时捷中国就是一个总代理,是保时捷这个品牌在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负责销售、市场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唯一指定的公司。
也就是总经销商,我是你们的上线,你们底下这几十家经销商都是靠我吃饭的。
毕竟在保时捷进入中国的20多年里,销量一直都是非常爆炸的。
保时捷这三个字,就是销量担当。
你只要敢得罪我,我立刻就换一家合作。
因为手里面有过硬的产品,不愁销路,所以下线就要各种巴结,甚至是讨好上线,生怕你给我踹开了,不带我一起玩了。
所以下面这些经销商一般是不敢和上面的地区总代理闹矛盾的,除非是真的忍不住了。
为什么会忍不住呢?
因为过硬的产品变的不硬了。
这一次经销商们集体造反逼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电气化时代的巨大冲击,国产新能源汽车对于保时捷的冲击太大了。
这就直接导致了保时捷推出的纯电车型根本就卖不动。
可是车子已经生产出来了,卖不动怎么办呢?
就只能打折,就只能亏本贱卖。
就拿Taycan(图片|配置|询价)来说吧,100万的起售价,现在有的地方甚至可以优惠到30万,相当于7折了,直接优惠了一台小米SU7啊,还是顶配啊。
可是优惠卖车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亏本。
这里咱们简单介绍一下4s店的销售体系啊,有很多时候,卖一台车子,4s店是要亏本的。
很多朋友不理解了,这4s店难道是傻子啊?为啥还要亏本卖车呢?
这是为了完成这个月的销售业绩,从而拿到厂家的返点。
4s店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厂家返点来完成的。
比如这个月你卖到50台车子,可以拿到3%的返点,你如果卖到100台,你就可以拿到5%了。
现在我只卖到了99台车,还剩最后一台可以完成目标,但今天已经是月底最后一天了。
怎么办呢?
如果完成任务,可能会多出几十万的收入呢,所以啊,最后这一台车子,就算是亏本几万卖掉,总的算起来,我最后也是赚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月底去买车,优惠力度最大的原因。
当然了,4s店的收入还有装潢,保险返点,以及贷款的返点,还有售后保养,修车,卖你零配件的钱。
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4s店的收入大头还是卖车。
咱前面说了呀,保时捷纯电车型卖不动,所以只能亏本卖车啊。
那如果你是经销商,你怎么办?
当然就是纯电车型少进一点,多进一点卡宴啊,帕梅这种主力燃油车型来增加利润了。
但是你进多进少,这可不是你说了算的,你只是下线,一切都要听上面的,也就是保时捷中国的。
这时候,咱们公布几组数据。
2023年,保时捷在华销量不足8万辆,同比下滑15%,是该公司全球唯一下滑的大型单一市场。
自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保时捷在华销量同比暴跌近40%,已经连续三个季度销售业绩同比下滑。
保时捷在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场共销售了7.76万辆汽车,同比下降了3.9%。
而在中国市场,保时捷第一季度的销量为16340辆,去年同期为21365辆,同比降幅达24%。
……
简单的说,就是中国市场成为了保时捷在全球范围内销量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保时捷开始在中国卖不动了。
你说这下,保时捷中国能没有压力吗?
我让你做总代理,结果你业绩做成这样?股东们可有意见了,还能不能行了,不行咱们就换人。
于是,面对销量下滑。
保时捷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涨价。
卡宴全系售价上调2至5万元,帕梅涨价7至10万元。
新款Taycan、新款Taycan Turbo Cross Turismo的预售价格比老款车型最高涨18万元。
而第二件事呢,就是压库,将大量的库存产品转移到经销商渠道,以此降低自身成本、美化账面数据。
也就是说,强迫下面的经销商来购买我的车子。
之前是一个月100台,这个月给你发120台车子。
关键是多出来的这20台车,要是卡宴,帕梅,经销商还是很开心的,可逆这多发的是库存产品。
什么叫库存产品啊?
就是不好卖,卖不动的。
保时捷什么车型最卖不动呢?
当然就是纯电车型了。
于是,过度压库存会让经销商的经营压力倍增,毕竟豪华车的车价摆在那里,压1台相当于大众丰田5-8台,4S店一下子就受不了。
好家伙,你为了转移成本,为了美化账面,想着二季度中国区的销售数据能够好看一点,可是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死活?
你突然给我压这么多车子,我能卖得掉呢?资金成本得多大啊。
如果一直卖不掉,我就只能继续打折,继续亏本,那损失太大了。
所以,4S店就以停止进车为武器,公开逼宫德国总部,要求换掉中国区的高管,并且给他们补贴。
这一下,双方的矛盾就给激化,并且公开出来了。
究其根本,核心的原因大家也都清楚。
就是保时捷自己的问题。
纯电车型方面,被国产新能源给碾压,你的电车有什么产品力,凭什么卖100万,我30万的国产纯电完全碾压你好不好?
你这多出来的70万是什么?
是你这么多年的累积下来的品牌和口碑,还是虚荣心,又或者是智商税呢?
消费者不是傻子,很容易就分清楚现状。
纯电车型卖不动,而在传统燃油车方面,技术革新又太少了,基本就是挤牙膏。
新款卡宴也就是内饰多块副驾驶的屏幕,还特么还几万块选配,发动机再给你增加个十几匹马力,然后外观上再稍微改动一下,他就敢当做是最新款,然后继续涨价卖给你。
还有保时捷非常恶心人的选配,你选个十几万,这车子根本开不出门,如果可以的话,他就恨不得发动机和方向盘都给你选装呢。
还是那句话,消费者不是傻子,当然了,保时捷的底蕴和品牌价值还是在的,所以在燃油车方面,数据只是下跌,并不是卖不动。
但对于保时捷这个品牌来说。
燃油车销量下跌,市场在缩小,而纯电直接卖不动。
该怎么办呢?
他们不想着去改善自己的产品,去精进自己的技术,却只想着去倾轧下面的经销商,经销商们当然不干了,这才有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这一幕。
当然了,大家也用不着同情他们。
毕竟这帮经销商们21年夏天加价十几万提车,赚的脑满肠肥的时候,别提多得意了。
只是没想到的是,这才过了几年啊,现在风水轮流转了,轮到经销商开始坐上引擎盖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