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5两会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迎重大变革

    2025年全国两会在万众瞩目中盛大启幕,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关乎国计民生与未来发展的关键赛道,毫无意外地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从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到技术创新的微观突破,从国内市场的深耕拓展,到海外市场的扬帆远航,桩桩件件不仅紧密关联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走向,更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出行、生活品质息息相关,预示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即将迎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


    自动驾驶:从试点迈向普及的关键一跃


    汽车产业已大步迈入智能化高级阶段,智能驾驶领域成为各大车企与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敏锐洞察行业趋势,提出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扩大应用的建议。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已与全球先进水平并驾齐驱,L3级自动驾驶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上路通行试点,L4级自动驾驶示范应用也在稳步推进,自动驾驶汽车量产的前期条件已初步具备,此刻正是加强自动驾驶功能量产应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黄金时机。


    雷军建议,2025年应全力建立跨区域、跨省份、一体化的便捷互认机制,让自动驾驶汽车能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进行测试验证;到2026年,明确量产时间预期,实现高速快速路、城市自动驾驶等功能的落地应用。与此同时,争取在2026年前设立自动驾驶汽车专属保险,解决后顾之忧,并构建全国性法律和统一标准体系,为自动驾驶汽车合法上路提供坚实保障。一旦这些建议落地生根,我们的出行方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勤路上,我们无需再时刻紧盯路面,可安心处理工作、享受音乐,物流运输也将因自动驾驶技术变得更加高效、安全,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产业生态:协同共进,打造智能出行新体验


    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加速融合,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迫在眉睫。雷军指出,当前充电桩布局不合理,部分地区充电桩过剩,而一些老旧小区、城郊地区覆盖率却严重不足,且车载硬件接口五花八门,生态配套产品匮乏,严重制约了产业生态的发展。


    为此,他提出三大针对性建议:一是推动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建立统一平台,实现车企和桩企数据共享,制定统一超充标准,让车主能轻松找到可用充电桩,消除“里程焦虑”;二是开展车载硬件技术协议标准化建设,提升生态开发者积极性与产品适配度,使不同品牌的车载硬件能更好地兼容;三是鼓励车企开放智能生态,借鉴智能家居模式,制定车联网技术标准,实现多场景智能终端互联互通,让汽车成为一个智能移动终端,与手机、智能家居等无缝连接。未来,当我们坐进车内,就能通过车机系统轻松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出行体验将更加智能、便捷。


    重庆代表团也积极建言,希望国家支持重庆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重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具备一定基础,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万辆,同比增长90.5%,整车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省市前三,拥有19家整车企业和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打造产业集群,有助于整合资源,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技术突破:固态电池、钙钛矿薄膜引领未来


    在新能源动力技术路线上,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发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2025年插混技术路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预计升至四成左右,增程维持在10% ,纯电降至五成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家用主流轿车市场用户对性价比的追求愈发极致,插混车型既能满足日常通勤的纯电需求,又能在长途出行时摆脱续航焦虑,更符合...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