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亚迪9月销量近42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累计销量达到275万台,若按照这种态势,后面三个月卖到125万台,似乎手到擒来,也就是说王传福问鼎年销400万台,也就是洒洒水的事情了。
那么这是比亚迪最后目标吗?历史答案告诉我们肯定不是,日系车在华最高市场份额超过30%,德系车最高市场份额达到26.5%,其中大众汽车最高市场份额逼近20%,这意味着比亚迪最少都会达到20%市场份额,即年销500万辆才能停止高速增长,最多有望达到30%,即实现年销750万辆。
我们再看全球车企销量,仅以2018年为例,一线阵营丰田、大众和雷诺日产联盟,分别达到了1083万辆、1052万辆和1036万辆,二线阵营通用汽车、现代起亚、福特集团和丰田汽车,分别达到了878万辆、750万辆和559万辆,换句话说比亚迪在全球还在三线阵营,还有着两个发展阶段空间,最后目标是冲击年销1000万台。

那么比亚迪应该如何冲击年销1000万台?最稳健办法是国内国外销量平分,即国内500万辆,国外500万辆,以当前销量增长态势来看,国内实现500万台不会太难,如今最大难点就在于国外市场,一方面是发达国家有消费能力,但有重重关税壁垒,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没有关税壁垒,但消费能力有限,都给比亚迪全球销量增长增加不少变数.
因此单纯依靠国内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出口占领国外市场是不实际的,还是要实现国外本土化生产,即前往欧美国家建厂必将成为主流,但中美对抗大环境下,部署海外建厂需要占用太多资金,同时还会成为西方国家嘴边随时都能吃一块肉,参考俄罗斯海外资产被冻结先例,还有小米手机被印度罚款48亿,在印度赚钱只能在印度花,一分钱也别想带回家,这都在挑战王传福智慧,有没有胆量大踏步走出去。

同时比亚迪依靠磷酸铁锂电池和插电混动两大技术路线成功,才得以在2022-2024连续三年销量爆发性增长,那么未来会不存在技术路线被颠覆风险,如固态锂电池取代磷酸铁锂电池,增程车取代纯电插电车,尤其是理想和零跑这对增程帝国双壁成长速度,正在说服国内其他车企加入,露出颠覆比亚迪市场霸主苗头。
此外我们国内低廉高效劳动工人,也是比亚迪走向成功关键,但特斯拉正在推动工业机器人计划,未来汽车工厂蓝领工人,有可能全部被机器人所取代,那就意味着我们长期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反而会落后于美国,到时特斯拉等国外车企会以更低廉产品价格,反向冲击中国市场,这也是比亚迪不得不面对挑战。
所以比亚迪冲击年销1000万台,坐上全球汽车销冠宝座,注定是一个艰难曲折过程,需要翻过高山层出不穷,但幸运是占据先发优势,就应该弘扬大国崛起精神,即便任重道远也要达到,而且一定可以达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