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驾融合起飞时,座舱Tier1占据先机
2023上海车展呈现舱驾融合开始落地的趋势(包括舱泊一体、舱驾一体)。其中,德赛西威推出舱泊一体域控平台 DS06C,亿咖通推出支持舱驾一体的汽车大脑(ECARX Super Brain),华阳集团推出了支持舱泊一体的座舱域控和行泊一体的驾驶域控产品ADC02。
自动驾驶公司如纵目科技、禾多科技也推出了舱驾一体解决方案,但二者是分别与座舱Tier1合作推出的,纵目科技联合博泰,禾多联合斑马智行。
从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等公司的布局来看,座舱Tier1有望在舱驾融合的趋势下占据市场先机。如下表所示,这些领先座舱Tier1多数已经上市,有数十亿甚至100多亿的营收,市值数百亿元,多数有盈利,融资渠道通畅,所以这些公司一般能够独立设立智驾子公司或事业部,能够独立推出舱驾一体解决方案。
四家座舱Tier1的营收情况

整理:佐思汽研
从2016年算起,多数ADAS初创公司已经历了约八年的市场摸索,佐思汽研判断2023-2025年ADAS初创公司将进入淘汰期。头部ADAS公司上市后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不能独立上市的优质ADAS企业将会被国内外领先Tier1并购,不能上市或被并购的ADAS初创公司将会被市场淘汰。
ADAS系统已经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2022年智能座舱龙头企业德赛西威的智能驾驶业务实现收入25.71亿元,同比增长83%,远高于其他业务,同时智能驾驶业务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接近80亿元。这说明,ADAS业务开始给各Tier1带来实实在在的营收。各家座舱Tier1伺机而动,中科创达和亿咖通在2021年成立智能驾驶子公司,华阳集团则在2022年成立智能驾驶子公司华阳驭驾。
汽车智能化迅猛发展,智驾只是其中一部分
多数汽车智能化Tier1,均同时布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三部分业务,华阳集团、德赛西威、亿咖通、四维图新、华为、东软等莫不如此。实际上,三项业务之间是高度打通的。华阳集团的HUD业务和电子后视镜业务,深刻体现了这一点。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华阳在HUD领域取得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上海车展期间展出了多款引领市场方向的AR-HUD新产品,包括斜投影、双焦面、LCOS、PHUD、裸眼3D、光波导等。其中,斜投影AR-HUD在小体积产品中实现更大的视场,给客户带来纵深体验感;LCOS AR-HUD可实现驻车观看高清大尺寸电影等娱乐场景;PHUD采用全新光学布置方式,通过组合可实现前风档全风档显示;裸眼3D AR-HUD可实现3D成像真实体验,多焦面连续可变,有效解决炫晕等问题。华阳集团丰富的产品线满足客户对AR-HUD不同级别的产品需求,适应不同的场景。
这些布局让华阳在AR-HUD领域保持相当的竞争优势,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图片来源:互联网
基于对未来HUD的理解和规划,华阳集团把AR-HUD的发展分为了四象限,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了更多座舱产品形态,形成了华阳元宇宙智能座舱1.0到4.0的发展路径。
第一代座舱基于L2及以下自动驾驶等级的应用,以大屏+单焦面AR-HUD为信息显示,以手势、语音作为自然交互输入;到了2.0时代,基于智能网联进一步发展,以A柱到A柱的HUD形态代替部分的屏显示,将屏的科技感与内饰的豪华感结合形成智慧表面产品形态,实现触控功能与显示交互,同时增加高端音响及香氛系统,打造听觉、嗅觉的全面升级;3.0时代,基于L2+或L3的自动驾驶,各项人机交互进一步提升,打造可变景深的AR-HUD,提升增强显示效果;4.0时代则是基于全风挡的显示屏、全息显示等,构建未来汽车的元宇宙时代。
由此可见,作为高端仪表屏的替代选项,HUD将与ADAS各种信息和HMI深度捆绑,只擅长座舱或者只擅长ADAS的公司都做不好舱驾融合产品。
同样,华阳的电子后视镜产品也在深度绑定ADAS功能。
华阳集团自2016年起开始布局数字后视镜产品线,同年在国内率先推出ADAYO华阳第一代流媒体后视镜,陆续为长城高端品牌WEY VV5/VV6/VV7、宇通T7等多个车型配套产品并实现前装量产。经过多年的产品迭代、技术升级,华阳于2018年起相继推出窄边框的ADAYO华阳第二代流媒体后视镜、无边框的ADAYO华阳第三代流媒体后视镜。

图片来源:华阳集团,佐思汽研
依托多年在流媒体后视镜的产品开发经验,华阳在高动态图像处理、LED闪烁抑制(LFM)处理、图像畸变矫正算法、图片拼接算法、低延时显示、显示屏亮度控制、防眩光处理、散热及温度控制、轻量化结构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日趋成熟,逐渐加速电子外视镜的布局——2017年起,陆续联动多家车厂客户进行电子外后视镜的样机项目合作;2022年初,推出兼具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的电子外后视镜。
华阳电子外后视镜集成多项ADAS功能,如盲区监测(BSD)、倒车视宽、开门预警(DOW)、变道辅助(LCA)、车距显示、除雾功能及脏污识别等。2022年,华阳电子外后视镜接连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和进展,已与新势力、自主、合资品牌中的主机厂分别达成合作,获得项目定点及多个预研项目。
综上所述,当汽车智能化进入下半场,类似华阳集团这样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进行全栈布局的上市企业,将赢得舱驾融合市场先机。
《2022-2023华阳集团汽车智能化业务分析报告》目录
报告页数:68页
01 公司及业务简介
1.1 公司简介
1.2 华阳汽车电子业务
1.3 华阳通用简介
1.4 华阳多媒体公司简介
1.5 座舱软件及硬件布局
1.6 华阳智能座舱布局
1.7 华阳业务布局
1.8 华阳合作伙伴
1.9 配套客户
1.10 2022年在研项目情况
1.11 2023年业务进展
02 华阳开放平台
2.1 华阳开放平台
2.2 AAOP2.0:分层分列架构,软硬解耦
2.3 AAOP五大特点
2.4 AAOP发展规划
2.5 华阳多模态交互系统
03 座舱域控制器
3.1 华阳座舱域控制器及新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3.2 携手BlackBerry打造座舱域控制器
3.3 第四代座舱域控制器
3.4 华阳座舱域控制器三大解决方案
3.5 舱泊一体域控制器
04 电子后视镜
4.1 电子后视镜产品布局
4.2 产品路线图
4.3 华阳电子外后视镜特点
4.4 应用案例
05 HUD业务
5.1 HUD发展历程
5.2 HUD主要产品
5.3 CHUD 规格和应用案例
5.4 WHUD规格和应用案例
5.5 AR HUD规格和应用案例
5.6 HUD 核心技术
5.7 HUD产品和技术路线
5.7.1 WHUD产品技术路线
5.7.2 AR HUD产品技术路线
5.7.3 AR HUD1.0
5.7.4 AR HUD2.0
5.7.5 AR HUD3.0
5.7.6 AR HUD4.0
5.8 产品专利
5.9 HUD 产品主要客户
5.10 HUD 产品的其他进展
06 仪表、车机与多联屏
6.1 多尺寸组合一体化显示屏解决方案
6.2 集仪表与车机系统功能于一体的ClusterDA
6.3 华阳通用悬浮式智能旋转屏
6.4 华阳双联屏方案
6.5 华阳一芯多屏方案
6.6 华阳与芯驰合作座舱平台
6.7 华阳座舱多/联屏方案落地
6.8 应用案例(1)
6.9 应用案例(2)
07 智能驾驶业务
7.1 自动泊车系统
7.2 成立智能驾驶子公司
08 其他产品
8.1 华阳多媒体数字钥匙业务
8.2 数字声学系统解决方案
8.3 无线充电方案
8.4 运动机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