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期间最火爆的话题,除了刷屏全网的特斯拉刹车门之外,要算长城新车的模仿话题。不光是欧拉在“山寨”的路上,好吧我们换个温柔点的词:在“致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全面多方位地继续“致敬”保时捷不够,这次又加上了甲壳虫。甚至连刚发布的坦克新品牌三款新车,也被有的网友戏称,把大G、乔治巴顿和库里南凑在了一块。


但更精彩的,我告诉你,不是这些车,而是终于让人见识到了传说中的水军军团,好吧,不敢乱盖水军帽子,“铁粉军团”吧。你敢有不同声音,敢提“抄袭”或者“山寨”这种字眼,马上铺天盖地淹死你。
不说别家,就以我们为例,我们的编辑小姐姐刚发了一篇质疑的文章,立马就引来了400多条评论,一通板砖吓得小姑娘不知所措。

我简单浏览了一遍。比例最高的拍砖,基本都是这类:“这哪里抄袭了?哪里像了?汽车不都是四个轮子,那不都是抄袭吗,现在民航客机不都长一样吗?现在手机不都长一样吗?等等?





好吧,我口水不没你们多,咱们直接上一组照片对比一下吧,不瞎的,你自己来评判。好吗?


而且,就算是我们的眼神有问题,咱去网上随便搜一搜,难道大家都有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很奇葩的评论。有的人说:“长城挖了保时捷的设计师,长得像保时捷不是很正常吗?”



我的天啊,原来汽车外形和设计的知识产权不属于汽车厂家,而属于设计师啊?如果照此来说,当年 彼得希瑞尔从大众跳去起亚,就应该把起亚造得像甲壳虫和TT嘛,沃尔夫冈艾格到了比亚迪,唐、宋直接复刻奥迪不就行了吗?
还有的人震震有词的说:“外观专利只有10年,老甲壳虫早过专利期了,谁都能仿”,


你知道吗,我差一点就信了。但是很快,大众的声明就出来了:明确表示虽然甲壳虫停产了,但设计版权依然属于大众集团,大众正在检讨这件事,并保留任何必要的法律权利。有点打脸了是不是?

咱们回头看看,模仿,其实是中国汽车产业大发展一直没彻底摆脱的阴影。仔细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首先是十几年前的起步阶段,比如比亚迪F3仿花冠、吉利仿丰田、双环仿CRV等等这种,我觉那是能力问题,那时确实落后,缺乏设计人才和能力,设计不出来,所以就只能先模仿,逆向开发,正如不少车迷科谱的那样,日系品牌当初也是这么起步的;

第二阶段,就是前几年大家都知道的,众泰“保时捷”,江铃“路虎”这些车,为什么呢?其实是市场太残酷,实力不够,竞争不过对方,所以豁出去,丢脸就丢脸,活下去最重要,所以这一次是生存问题。
而现在,我们知道,明明国内的汽车设计已经很靠谱了,特别是比如长城这样的领头国产品牌,已经有丝毫不输于海外的设计团队和实力了,为啥,还有若拉这一群的“致敬”猫?说到底,应该是为了取巧,图捷径吧。我们知道,欧拉R1刚上来时,并不算火,除了个别刚工作的小女生,关注的人不多。

但后来一换上保时捷式的“青蛙眼”后,立马就变成了网红。

有了这个甜头,也就有了动力和胆子,然后就有了今年车展展台上的那些画风。因此,我觉得,到这一阶段了,还去模仿就是态度的问题了。
中国车市竞争有多激烈,大家都知道,不过我还是很想提醒一下,不注重宣传、炒作和噱头,但也千万别丢掉踏实、务实,埋头产品的作风,这本来是汽车行业最大的美德;另外,销售和市场再重要,也没有底线重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