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岩板瓷砖石材美学工程师头像岩板瓷砖石材美学工程师头像

    岩板瓷砖石材美学工程师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753粉丝0关注386获赞关注
    2024-04-11

    提车差不多一个月了,说一下感受和我的买车历程。 我是23年4月分开始看车,当时想买奥迪a6 q7这些车,看了一年,有些朋友关注我说我一年了也还没提车,觉得我是托,去年12月我买了奥迪a6,结果汽贸交不了车,然后我开始关注问界m9,一开始我比较排挤这种新能源高科技,认为传统车靠谱,并且认为奥迪有面子,但是第一次去看见实车m9时我惊艳了,非常大气好看,然后第一次试驾有点不习惯,因为此前我去试驾过奥迪q7,宝马x5等60-80万的车,第二次试驾m9感觉非常流畅,我试驾到时速100,静音好,滤震好,后排舒服,开得舒服,3月份一直想买,但是提车时间太长,然后我在某yu找人转了订单,4月初转好,然后过了三天就提车了,目前还没有体验过智架,开了2000公里说一下我感受。 本人以前开卡罗拉、瑞虎8这种10万左右的车,试驾过奥迪a6,a8,q7,宝马x5,飞行家,理想l9,未来es8 ,开过和坐过我亲戚的迈巴赫,200万那个,以这些车型做对比。 驾驶感受:5分,非常流畅,不像传统燃油车自动换挡容易卡顿,方向盘轻,单手开,停车不点头,停车很丝滑,不像宝马x5停车点头,停的时候很稳,不像理想停车时会晃两下。 高速感受:4.5分,对比我以前开卡罗拉简直天壤之别,我那卡罗拉二手车,开100就各种异响,轻飘飘,好像马上要飞起来一样。运动模式太爽了,动力强劲,开到150还是很稳,开到120风躁声音开始大,还能接受,开音乐基本上可以无视。 乘坐体验:4分,对比对象迈巴赫轿车,跟迈巴赫还是差了一些,隔音还有减震,相对迈巴赫差了10%左右,对比与奥迪a6,x5,q7这些,那就m9完胜太多,同对比理想l9差不多 底盘隔音:5分,当初买这个车就是试驾时感觉底盘好,隔音好才买的 颜值外观:2.5分,我买的蓝色,展厅看还行,脏了,或者下雨天光线不好就很难看,属于那种暗蓝暗蓝的,轮毂选21寸很丑,准备贴个车衣,换个轮毂再看看,目前最不满意就是颜值,个人推荐别买蓝色,买绿色或者黑色,主要是轮毂丑爆。 智能体验:70分,语音交互很一般,没有理想未来的好,夜间开车左后视镜会自动过滤后车车灯,这个很好,不知道别的车,目前智架还没试,听别人说挺好的 续航油耗,目前跑了1300公里,一共加了1000元油,还能跑600公里,中间冲过3次电,1000元跑2000公里,个人感觉还行,我基本上很少充电,当油车开,油耗7.6左右很好 缺点:自动雨刷在小雨的时候不好用,前面玻璃都满是水滴了,我都快看不见了,他还是不刷。 那种乡村路,如果坑洼多的地方感觉有共振,就是像底盘传来一种很小的类似鼓声,压耳朵。 值不值50万,个人感觉还是值得,如果40万那就太值了。 对了,关于aeb,这个很重要,我一开始只是在抖音见过,有一次真的发生在我身上,有一次下雨,没看见左侧来车,我在高速想往左边变道,差点把后面车撞了,紧急时方向盘自动往右边转,吓我一跳,感觉真的很牛逼,如果当时撞了那就麻烦了,因为下雨挺大的,没有伞,你都不知道要不要下车查看,那一次让我感觉这个车非常超值

    以前我夸问界都说我是托,我现在认证了!图1以前我夸问界都说我是托,我现在认证了!图1
    以前我夸问界都说我是托,我现在认证了!图2以前我夸问界都说我是托,我现在认证了!图2
    以前我夸问界都说我是托,我现在认证了!图3以前我夸问界都说我是托,我现在认证了!图3

    极氪001的顶配重量比小米SU7的顶配重了270公斤,这绝不是内外饰的重量导致的。 从底盘角度分析,极氪前双叉臂悬架是全铝的,后副车架是铝合金的,连杆也是全铝的,小米SU7前悬架和极氪001一致,后副车架是钢板,除了主连杆是铝的,其余是钢的,也就是说极氪001的底盘件是比小米SU7轻了至少20公斤以上。 再说车身,两个车都是使用了后端一体压铸铝的,那重量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就是其它车身结构了,举几个位置做对比: 1.极氪001的门槛梁是10孔的铝挤型材,小米的大概是五孔吧,重量差距很大,当然强度和防侧面碰撞也差异很大 2.极氪001的电池包底部是10mm厚的铝挤型材+0.7mm厚的高强度钢板,小米SU7下面只有一层0.7mm厚的高强度钢板 3.极氪001的A柱是三层分别是1.6+1.6+1.6,小米的A柱不清楚这里已碰撞表现优秀的modelY做对比,ModelY是两层1.2+1.7,而且1.7那一层只覆盖了上半部分2/3,材料都是1500MPa左右的热成型钢。 总结: 极氪的浩瀚架构就是安全性高,用料足偏重,安全不仅是结构设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是舍得投入成本,用料扎不扎实,车身构造都差不多,说轻量化的都是外行,A柱不舍得用高强度的而且厚实的热成型钢,那么小一个空间你还能怎么设计。 浩瀚架构的总工程师是来自沃尔沃的Kent,瑞典人,那老头七十多岁去年退休了。沃尔沃的人对安全有一种偏执的重视,为了那很小概率发生的安全事件付出极大的成本代价,这一传统被极氪继承了,到底是优势还是负担,看用户怎么看待安全了。 所以车重是有原因的,为了安全牺牲部分能耗被人诟病,增加看不见的成本,对极氪来讲到底值不值得,就看市场长期表现给出答案吧。但是对于吉利和极氪而言,已经将沃尔沃的技术和开发体系,开发规范和性能要求引进这么多年了,已经完成植入了,想改变应该也不太容易吧,看看沃尔沃的销量真的要捏一把汗啊。

    首先追尾他肯定是前车有毛病,,虽然说追尾是后车责任 因为交通法规,时速60以上安全距离是50米(Ps,10辆5米车长那个距离),现实中基本不可能,能做到这个的最好的解释是他在龟速行驶 堵车的时候安全距离30米(也要6辆5米车长的安全距离),,都摆明堵车,怎么做到30米安全距离,唯一解释还是超龟速行驶才能做到,被别的车一直变道 再说下为什么说前车有毛病,,我是经常开网约车的,每天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情,一般开车安全距离就半辆车或则一辆车的距离,大概3-5米大概是这样吧,, 一般这种安全距离情况,,,只要对方不是说没有提前打转向灯,突然一脚刹车,就停下或则转弯那种一般不会追尾,,, 因为你只要要停车,或则转弯的时候,,但凡你是个老司机,你做这一步的时候车速,车子看起来的行驶速度就已经变慢,,就算没有打转向灯,后方车都能感觉到前车变慢了,把原来的车距调整,就算不打转向灯,后车也已经调整好了新的安全距离,,所以就不会撞到 怕就怕那些新手,,在后车一直保持原来的安全距离的这时候,,突然就一脚刹车,变道,转弯,掉头等等,那个无解,除非真的就30-50米安全距离,但真实路况是不可能30-50米安全距离的 所以我经常会说会有新手司机就是这么一回事,,,他们跟老司机最大的区别不是说打转向灯。。而是做出变道,转弯,掉头的动作之前,车速已经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的慢下来,,而不是突然减速那种。这就是新老司机的最大区别

    追尾这东西也是挺心累的图1追尾这东西也是挺心累的图1

    #雷军:小米SU7有大量好玩的配件84tops的芯片都被雷总淘到了,也算给大家科普了一下orin有低端芯片这个事儿。 极越在智驾这块仍然遥遥领先于99%的友商,全系标配双orin算力504。 apollo bev transformer (occ我需要验证一下) - 帖子迎来了很多聪明人做补充,“光有硬件有什么用?” 是的,所以各种只有智障驾驶的厂商上激光雷达我觉得就是骗钱,我自己做建图和定位的。也懂城区智驾的复杂性,场景无数,双黄线两侧停车见过吗?十字路口待转区停满车见过吗?双左转车道,左一车道停满了黑停车,最前方反倒是一个活车,让你开发策略你怎么处理?你要先判断什么是活车死车吧?你要决策“我走左一才能下一路口左转”吧? 不说建图定位和感知,光是驾驶策略和“社会经验”,一个小团队的智障驾驶就不可能跟得上,只要没有摄像头和执法,人类违停和违规驾驶方式千千万,你能穷举的过来吗? 顺便科普一下“开城”和“无图”,“无图”是被逼无奈,是乞丐版高精地图,没有地图目前还没有人能做自动驾驶,也许特斯拉的bev方案是个看得见希望的路(但是还没成功)。无图代表你不能准确知道自己在哪,你不知道自己在哪,在哪条车道,你还规划什么路线?你不规划路线,你不就是车道保持自动往前遛弯吗? 所以,论算法,apollo说前三算谦虚了吧? - - 回应一下外行,因为文化水平低的人也是很多的,没空一个一个抬杠,“无图”是廉价高精地图,没有人真无图,如果真无图,还“开城”干什么?滑稽。特斯拉端到端是一种想法,一,他还没实现,二,即便实现了,他也还是会撞车。

    84tops的芯片都被雷总淘到了图184tops的芯片都被雷总淘到了图1
    宁大可nic图1宁大可nic图1
    2024-04-12
    5米车长后排不需要坐人的神奇车图15米车长后排不需要坐人的神奇车图1
    5米车长后排不需要坐人的神奇车图25米车长后排不需要坐人的神奇车图2
    5米车长后排不需要坐人的神奇车图35米车长后排不需要坐人的神奇车图3
    薰歌酌小酒图1薰歌酌小酒图1
    致命缺陷,门把手图1致命缺陷,门把手图1
    三电居然不终身质保!有点劝退了!图1三电居然不终身质保!有点劝退了!图1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