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kaxika1979头像kaxika1979头像

    kaxika1979

    认证:iCAR V23车主·新提车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135粉丝2关注27获赞关注
    新车电池故障图1新车电池故障图1
    新车电池故障图2新车电池故障图2
    新车电池故障图3新车电池故障图3
    这么不要face吗图1这么不要face吗图1
    阿雷飞踢厂家的狗视频1阿雷飞踢厂家的狗视频1
    难得遇见这车图1难得遇见这车图1
    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1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1
    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2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2
    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3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3
    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4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4
    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5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5
    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6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6
    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7蓝电 E5Plus 储物空间大分享图7

    #辣评新车一 说说缺点 1 没有仪表屏和hud,如果不选装看个速度非常不方便。有的车没有仪表屏但是有hud,即使都没有,屏幕也可以左右旋转,看个速度不用歪着脖子看屏幕。V23既没有仪表屏,也没有hud,屏幕还是直屏不能左右转,如果想看速度只能歪着脖子看中控屏,太费劲了。如果选装只能选超级小的屏幕,显示信息较少,而且很突兀不美观。 2 没有氛围灯,虽然说不会影响什么功能,但是非常影响高级感。而且现在氛围灯几乎成为了标配,V23高配也没有,我觉得车都造出来了,在这里节省成本有点太抠了。 3 没有手套箱,只有挂钩,影响车内的储物空间。本来车就小,储物空间就不多,取消了手套箱以后像行驶证驾驶证只能放到扶手箱里,很容易乱,如果需要用到也不好拿。 4 门把手先按下去在开,跟零跑C16的门把手很像,很不人性化。咱就说如果想成本低点设计成传统门把手也行,毕竟是方盒子造型,也不会显得突兀。如果想简洁一点设计成隐藏或者半隐藏式的门把手。整个手动隐藏门把手,不仅费手,而且在冬天如果门把手冻住了,根本没办法破冰,车门都开不开。 5 目前只有纯电版本,建议后续出增程或者插混版本。因为本身是方盒子造型,车宽车高都在1.9米左右,撞风面积很大,非常影响续航。虽然标的能跑五六百公里,但是我觉得如果高速能跑三百公里就不错。如果是北方的冬天,那续航更是折上折。所以我觉得只有纯电导致了很多人因为续航或充电问题直接就放弃了。 6 又短又胖又高,我是get不到美点。车头看着像改款后的路虎。侧面看起来车头很短,车尾戛然而止,特别像老头乐。但是正因为车高,车内的纵向空间也大,对于身高高的人也很友好。 7 刹车灯太小,且位置太靠下,跟车距离比较近的话可能看不见。而且对于这么高的车来说,非常不协调。 8 高配21寸轮毂,不仅不会显好看,实用性也大大降低。因为车身短高度高(车长4.22米,车高1.84米),即使用上大轮毂也不会特别好看。而且21寸跑城市道路都容易鼓包,根本没办法快速过坎,跟越野更不沾边了。 二 有哪些优势 1 车机采用8155芯片。虽然主流是8295,但是价格摆在这里,我觉得8155还是比较良心的。从媒体测评的视频里看到,流畅度还不错,挺丝滑。 2 保留了实体按键,而且就在中控下方,盲操作很方便。而且调节起来也比在车机里找二级菜单调节更省事。 3 在座椅的下方有可拉伸的储物盒,跟抽屉一下,看起来蛮实用,就是不知道深度多少,如果太浅估计只能放个文件或者纸张了。 三 适应人群 我觉得这个车只适合在市区跑跑,作为第二辆车的家庭。首先这个车只有四个座,并不适合有娃的家庭。其次方盒子车型会增加风阻,对于纯电车型来说并不吃香,会比不是方盒子造型的车跑的距离更短。而且这车也没有3C快充,即使跑高速半路充电等的时间也更长。(还要提前规划,有的服务区的充电桩是不能用的) 四 总结 现在预售价是11—15w,但是从低配60度磷酸铁锂的电池包来看,我觉得正式售价不会降太多,可能也就两三千的幅度。 最后期待一下V23噪音究竟有多大。之前试驾03 80迈左右A柱就有明显风噪了,而V23比03还要高10厘米,也许噪音会更大。

    IcarV23,虽然他便宜,但缺点也不少图1IcarV23,虽然他便宜,但缺点也不少图1
    IcarV23,虽然他便宜,但缺点也不少图2IcarV23,虽然他便宜,但缺点也不少图2
    IcarV23,虽然他便宜,但缺点也不少图3IcarV23,虽然他便宜,但缺点也不少图3

    车是401智驾版,开了600公里了,说下优缺点 缺点: 1.风噪特别大,速度80以上要是开点窗的话,车内的声音完全听不清 2.电耗有点吓人,尤其是开暖风空调+高速的时候,估计5折续航都没有 3.起步真的慢,没有五菱宏光mini起步快,不像电车的感觉;中断加速还行,但速度过100再想提速就特别困难 4.智驾特别弱智,经常性判断失误,周围什么情况都没有老是给我响警报,现在已经把智驾辅助全关掉了 5.油门踏板键程长,踩到底要把腿伸很长;刹车踏板很硬,急刹踩车很费力 优点: 1.底盘比较稳,驾驶操控感在同价位的车来说算得上相当优秀了,过坑坑洼洼的路边比较有信心,侧倾不明显 2.语音识别操控比预期的要好很多,准确率高 3.车内空间大,前后排乘坐都比较舒服 不算优点跟缺点,算是这个车特点: 1.外观独特,在路上回头率很高,从旁边开过去的司机都要多看几眼 2.前方没有仪表盘刚开始不习惯,但是看多了右边大屏幕的话,倒也还好 3.车身挺高,但是驾驶视野没那么广阔,车前机舱盖挡住好多但也不算窄,只是觉得作为这个高度的车应该更宽才对 4.后视镜范围比较窄,要调到合适的精准角度才能用 没测试的点: 因为没遇到下雨天,不知道雨刮自动效果跟后面没有雨刮对驾驶的影响有多大,暂不评价 综合评价,这辆车是一个优点跟缺点都很明显的车,没有同级的竞争对手(宝骏悦也相似度最高,但竞争力差很多)。401版本性价比还算不错,501的贵3万就稍微有点坑了。 建议: 买这车完全看个人喜好,如果喜欢就入手,不会踩坑这车毕竟价格摆在那,定不会什么都好,缺点可以自适应 不喜欢的也可以去买别的毕竟这车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看个人喜好了 不过还是要补充一下,奇瑞的产品是不错,但其他方面可以说是负分从营销到服务,从厂家到4S店,每个环节都有问题,真的让人无力吐槽。车是好车,但买车过程中遇到了好多不愉快,现在还有一点尾巴没处理。也希望奇瑞能提升下软性方面的品质吧

    iCAR V23没想象中那么差图1iCAR V23没想象中那么差图1
    iCAR V23没想象中那么差图2iCAR V23没想象中那么差图2
    iCAR V23没想象中那么差图3iCAR V23没想象中那么差图3

    V23从出生起就被赋予了向经典致敬的元素。 有的车型成为经典,生命延续十几代经久不衰,或是因为开创性,或是因为性价比,也可能是不妥协的产品性格,但无一不是因为有明确而坚定的产品导向。 有的以市场导向:就是为了大卖,抓住市场热点,流行什么出什么,突出性价比高没有短板,往往是车企的销量主力,比较典型的H6,星越L。 有的以品牌导向:比起销量重心倾向于树立品牌形象,为了所谓品牌调性做出取舍,多以子品牌为代表,比如为了运动调性放弃空间舒适的领克,还有国产车里最重视品牌形象建设的蔚来。 V23是款特立独行的产品,我最初也是疯狂着迷且十分认同苏峻博士的取舍概念,有大屏也有实体按键,有轴距却安排双后排,但直到发布会后,看到把360和行车记录仪塞进智驾包中,才让我看清V23所谓的妥协不过是一场围绕利润最大化的拉扯。 V23的外观设计无疑是成功的,成功到在立项后的所有涉及都要服务于外观设计,因为造型带来了高风阻和电耗,所以不得不上更大的电池,为了四轮四角牺牲前仪表台手套箱和后备箱空间,为了宽体大轮胎牺牲转弯半径和横向空间,其实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最大的问题在于选择了产品的利润导向,明明有信心会大热的情况下选择了压缩电池成本,没错,虽然是宁德时代电池,但可怜的充放电倍率下相信成本一定要远远小过大部分消费者的认知,带来的结果是不得不使用更小的电机,同样的,也带来了电控方面的节约降本。 最后,即使有4气囊小音响这些槽点,我仍然不认为V23是个糟糕的产品,相反,在外观的加持加仍旧可能大卖,毕竟真的不是每个人都在乎爬坡麋鹿刹车这些,但我仍然感到深深的遗憾,V23没能拿出做精致小车的决心,它想要市场,更在乎利润,但是,至少现款的23可能再不会成为一款经典了~

    产品导向让V23错失成为经典的机会图1产品导向让V23错失成为经典的机会图1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