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评我的车当下燃油车的车机跟现在的新能源相比,肯定不是对手,既然选择了燃油车,即使是奔驰C级,也没抱有多大的期待。再加上本人的用车习惯比较在意机械素质,所以在选车的时候基本没有考虑过车机智能化方面的需求。 奔驰C级的车机,说不上多好用,只能是满足一些基本需求,语音切歌,语音开天窗,语音拨打电话什么的,因为我的是22款没有内置高德地图,语音导航用的比较少,总之我觉得还得是连接carplay更方便。 CZ级的语音识别,比较灵敏,平时在车里跟乘客聊天的时候不小心说了回家之类的,它自动识别然后开始进入导航模式,灵敏性没毛病,有时候却挺困扰的,语音支持粤语对于广东朋友挺友好的,本人也会说粤语,用过一段时间还挺不错。 关于辅助驾驶,这一代的辅助驾驶给的比较足,我比较喜欢用的是变道辅助,这个功能在雨天和晚上等一些视线不良难以判断变道时机的场景下确实很实用。最鸡肋的就是车道偏离提醒,有时候变道忘记打灯方向盘会硬掰回来,这时就要跟方向盘扳手腕一样给扳过去,导致车子晃动比较大,体验不是很好。还有一个最想吐槽的就是主动式刹车,有时候移动物体还在老远突然给你来一个急刹,吓都把人吓死,开那么久的车,只有一次在等红灯前车突然急刹主动式刹车介入发挥了作用,其他时候,包括倒车的时候,都是猝不及防急刹然后被吓到。 奔驰C级最多人吐槽的就是配置寒酸,没有座椅加热通风,所以卑微的奔驰车主根本没法聊关于智能座舱的东西。 跟同级别比较,奔驰的车机智能化属于主流水平,但是座舱智能化配置这块,说实话挺拉胯的。 感谢圈主推荐。
#评评我的车刚开始提车那年,开车习惯都比较激进,当时新鲜劲还在,都没有在意过油耗这玩意,现在第三年了,已经过了那个劲头,开车也慢慢地佛系起来。 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在苏州市内跑,偶尔去周边两三百公里的城市出差,我习惯每次加油只加三百,一个月加油要加三次左右,按照现在的行驶习惯,三百块的95可以跑四百公里应该差不多了。 目前车子两年多一点,跑了快五万公里,这个用车频率也是够高的了。目前按照目前95油价的油耗下来应该是七八毛钱一公里,个人还是可以接受。至于续航,因为油车没有什么续航焦虑,所以没有怎么在意过这方面的表现,反正从苏州回广西老家全程1600公里,差不多两箱油跑完。 驾驶习惯非常影响油耗,平时通勤17公里,一般高架一半城市道路,佛系的驾驶习惯油耗可以跑到表显7.0左右,如果赶时间踩收油门都很急促,表显可以9到10个油,要想省油可以切换经济模式来驾驶,速度起来之后发动机会停止运作有一段空挡滑行,适合在高架上以八九十码速度的工况使用。 每次加油我都习惯不加满,油表显示还有40KM以下的续航我才会去加油,66升的邮箱我只加三百,听说这样车子负重少一点也可以省点油,我主要考虑是汽油经常能换新对车子稍微友好一点。 综合下来油耗在同级别当中属于主流水平,虽说只有1.5T排量,但是发动机的马力跟扭矩数据都压榨的比较极致动力表现看齐2.0T。所以油耗表现水平中规中矩。 感谢圈主推荐。
#评评我的车这一代的C级只有长轴版,加长的地方体现在了2800MM的轴距,车内空间整体比较宽裕,属于同级别长轴版的主流水平。 平时都是一个人的用车场景居多,再加上南方人个子本来就比较小,所以空间是完全足够使用。我们一家五口,如果是四人以下出行,开C级刚刚好,后排最优解就是两人,因为后驱布局后排中间的隆起不可避免,如果满载五人的话,后排中间乘客的脚是非常不好放的。 前排空间来看,前排座椅的侧翼支撑面积比较大,包裹性很强,比较适合中等以下的体型的驾驶员。副驾驶座的空间跟上代一样,腿部空间偏小,头部空间稍微好点。经常坐我车的朋友,身高接近一米八体重160斤,坐副驾驶把座椅调到合适坐姿的话,对应的后排腿部基本上是没有空间了。所以说男生为什么买奔驰,因为副驾驶只适合坐女生 后排空间方面,我们家如果是四人一下一起出门,那么开C级还是很合适的,毕竟刚刚也提到后排最优舒适度是两人座,我妈身高165体重130,这时她调至合适位置,我两个身高165的妹妹坐在后排的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是非常宽裕的,腿部两拳,头部一拳半这样。如果是一家五口出行,那只能是换家里另外一台中型SUV。 C级的手套箱还是挺能装的,平时放点防晒霜,眼镜之类的小物件很合适,里面还配备了一个typeC的接口,我用来插下载歌曲的U盘刚刚好。C级的杯架是可以拆卸的,也就说如果平时开车没有带水的习惯,杯架可以拆下来,那么杯架这里的位置就会变成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可以放手机钥匙通行卡什么的。杯架前面还有一个无线充电的纵向空间,我的车子没有无线充电的配置,但是手机放在这里面就可以不被干扰专心开车,还是蛮好的。纵向空间旁边是两个typeC接口,我用来插行车记录仪的储存U盘。这些细节设计使用起来都是刚刚好,挺不错~ 再说一下C级的后备箱空间,纵深还可以,有一次我们三个人长途出行三个行李箱加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刚刚好,唯一我觉得不好的是后备箱跟后排座椅没有做连通,要从后排拿后备箱的东西一点也不方便。 C级的空间使用对我来说是非常足够的,因为一人用车场景居多,这么长时间的综合体验下来,C级是可以满足一个小家庭三口或者四口的空间需求的。 感谢圈主推荐~
#评评我的车很多人觉得奔驰C的1.5T排量会拉胯,其实在新一代的48V的加持下百公里的加速是在同级别主流水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之前的用车分享有实测数据。 日常用车场景绝大部分都是城市通勤和偶尔一两百公里的高速,起步阶段因为电机辅助介入,油门响应速度令人满意,高速上120码的后端加速依然足,只是这是发动机的嘶吼比较明显。超车时有推背感给人很大的信心。 奔驰自研的九速变速箱的换挡顿挫主要是在降档的时候偶尔发生,而且顿挫感比较明显,还好只是偶尔会发生;估计因为现在车子里程还不是很多,目前没有发生动力延迟的情况。 方向盘转向力度适中,男女生都能轻松驾驭,运动模式下方向盘手感会稍微偏沉一点,是男生喜欢的那种厚重感。转向较为灵活,在今年五一自驾皖南318的时候已经能体现出来出转向的功力确实很不错。 奔驰的刹车偏软,脚感不是太好要踩的比较深才能达到刹车距离较短的状态,同时放开刹车缓慢起步会伴随着刹车盘咔咔的响声,这是奔驰的通病到这一代依然没有优化。 C级的减震效果在舒适和运动保持了一定平衡,它会给到你一定程度上的路感反馈而不是软趴趴的那种,所以在过减速带坑洼路段震感较为明显。 奔驰的隔音效果在速度上到120码后的胎噪较为明显,平时城市通勤更多的是发动机的噪音,不过并没有影响到车内乘客用正常音量来沟通。 整体来说C级的驾驶感受跟同级别比较主要还是发动机的噪音比较明显,买车的时候试驾了3系,2.0T的发动机声音在急加速相比1.5T的奔驰C听起来要从容很多。 感谢圈主推荐。
#评评我的车2022的夏天意义非凡,当时一个偶然的购置税减半政策,让我购进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台车:底盘代号W206的2022款奔驰C260L皓夜运动版。 选车历程中因为有政策预算的要求所以只在BBA的34C当中来选择,至于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奔驰C级,抛开机械素质以及配置不说,不外乎那人称小S的优雅外观以及领先同级别的设计感内饰。 从外观设计来看,C级的设计语言偏柔和,动感的整体流线型设计当中柔和了一定的运动感,让人感觉就是一切都刚刚好,找不到比较激进或者突兀的地方。当然如果要说一个外观的缺陷,那就是车位太翘从某个角度欣赏并不是很协调。 在众多外观的颜色中,我选择了松石绿的外观,加贴隐形车衣来增靓,选择深色外观是因为C级的尾灯设计搭配深色外观会显得更加深邃,有点自带熏黑尾灯效果。 内饰方面,这一代奔驰C比较侧重成本跟环保,所以在用料这一块是不如上一代的W205的,但是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还是采用了软性材质来保证手感,在营造高级感方面更多是采用了高光和电镀的塑胶件来提升视觉效果,这样的搭配给人感觉就是即便你的全黑的内饰,有了银色电镀件的出风口和门把手,以及中控和方向盘的高光件点缀,设计感和高级感完全不输上一代。 关于车内的气味问题,我买车以来没有用过任何香薰,只是提车伊始买了活性炭,采用了环保材料 内饰加上自带了车内空气净化器,只要是注意点卫生并保持清洁,是不会有什么异味的。 着重要要吐槽的点有两个: 1.我的皓夜运动版是标配柏林之声的,音质很好但是在低音区域的共振非常明显,后面找出来原因是驾驶室油门踏板后面板子装配松动不够紧实,音乐大声点就会导致震荡出现共振,因为4S表示没有根本解决对策然后只能是拿东西给它塞紧,这个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2.中控两端的银色饰条跟中控大屏开胶分离,这个问题是在夏天发现的,应该是高温导致胶水粘合性变差导致开胶,这个问题因为不影响使用暂时没有去4S店给解决方案,后面跟店里沟通后在反馈出来给有类似的车友们参考。 内饰跟外观的好与坏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所以没有办法量化的标准,所以就这两个方面来说,如果喜欢外观中规中矩,内饰old school的风格,可以选择比较均匀的A4L,喜欢外观稍微激进运动,注重体验新鲜感的内饰风格,可以选3系。而优雅跟精致你可以永远相信奔驰C。 感谢圈主推荐。
#奔驰C用车心得不知觉时间如白驹过际,一闪而逝,转眼小C也陪伴我快两年了,见证了我事业从零到一的历程,陪伴的这段时间真的是风雨兼程,有从江苏到广西一千五百多公里的跋涉,有日常奔波到深夜的疲倦,还有崎岖山路干爆两条轮胎的无奈,除此之外,车子的使用过程中直至现...查看全文
不凉知青:人生总是充满意外选择:C级提车两月分享
#最美改装如果人生的青春有分阶段,那么买车之后对爱车的改装也许就是男生第二段青春的开始. 见证了诸多车友把原厂满天星中网改成AMG中网的真香现场,在提车的第四个整月终于对自己的车子下手了… 在群里认识的一位同城车友也有一样的想法于是就一起在网上各种挑选,其实这东西也没什么好对比的,主要看下材质是不是主流的材质就好了,用圈主子昂兄的话讲就是:这个东西99到999都有,就看个人选择。于是乎也没做太多纠结,后来在一位已经更换好的车友推荐下在咸fish上找到一个 常州的商家,因为本人工作关系,此前也有了解到常州汽配件模具确实做得很多,选择这边产地相对来讲也比较放心。遂和同城车友一起跟商家谈价钱,sorry作为尊贵的梅赛德斯车主很最后才砍了15块钱下来,真的很失败 最后是跟车友两个一起拿,165米/个,材质ABS(该材质耐候性还可)自己找人安装。 不幸的是,在快递发出当晚,同城的哥们车子在桥上因为刹不住车追尾了二哥E300,据当事人口述,因为但是自动刹车功能失灵一般没有介入所以还得把数据回传给德国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车子还得在4儿子那里呆一段时间。于是我就自己先拿去更换了。 关于需要自己找店家安装这个问题,也想自己找安装的车友们如果不确定自己询价的店家靠不靠谱或者有没有装过,可以在某宝上搜同款中网,基本上都是包安装的(我当时没有去买包安装的产品的是因为一模一样的东西加上安装费却比自己买的贵一两百,谁叫我穷),然后询问客服自己的区域有哪些合作的安装店家,这些合作店家多少有点经验,然后自己找店家号码再去询价确认就可以了,我就是用这个笨办法找到了一家安装费100的店,(自己知道的店家报价都没少于300)。以上方法仅供参考,one again,谁让我穷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圈主子昂的帖子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我这里补充一些不是补充的补充: 1.因为要把保险杠整个拆下来才能更换,所以在保险杠拆下来后,为了防止漆面刮伤最好建议师傅把保险杠立着更换,放平更换也行,只不过图个安心。我下面会附上照片~ 2.这一代的基本都是用卡扣来固定,螺丝很少,所以在拆卸的时候一定让师傅看清楚不要把一些不需要拆的卡扣也拆掉,不要觉得多余,塑胶卡扣这东西容易疲软,多拆个一两次肯定稳固性会差点。 以上这两点仅仅是我看到的小细节,毕竟更换之后没有出现系统故障码或者雷达误报等之前车友反馈的问题,anyway就是希望大家在安装的时候也能多看着点。 PS:有些位置拆之前可以拍下照片避免拆前装后不一致。 就暂且分享到这里吧,刚刚文中提到的同城车友追尾自动刹车没有介入的问题,等结论出来再跟大家分享吧。 📸爱车美图 最后上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