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个人觉得,比亚迪 夏,大概率上市价格会是25.98万起。 看了不少价格预测,从预售价到到盲订价格,预测26万起的价格,回复有不少人说:26万起?我干嘛不买塞纳?不买GL8?不买格瑞维亚?跪久了吗?起不来了?指导价29.98万起的塞纳(现在降2万),定价合理!不觉得贵。指导价29.98万(现在降2.8万)起的格瑞维亚,价格合理?只是因为是合资品牌,国外的月亮就比国内圆的想法罢了。但是是不是忽略了一点,这个是插混版本的MPV,别克GL8 PHEV版本定价多少?传奇E9,岚图梦想家定价多少? 为什么我说夏会是25.98万起的价格?听我来分析。 一:最开始的比亚迪夏官方给出的定位是30万级的mvp。而前面我也看到过,他的一个盲订价格是28.98万~35万之间。如果这个价格成立的话,以比亚迪正常的定价策略上市价格会比预售价格会低。 非正常操作低20%比如秦L 和海豹06DM,开始官方说定价12.98起,结果9.98起。海豹06GT预售价格15-20万起,结果上市价格13.98起。低了10%左右。那么30万级的夏,这么一个新IP,没有足够的价格惊喜,怎么来达到一个预期的效果?低10%正式上市价要求不高吧!所以最终上市价格大概率25.98起。 二:高管喊出过:目标月销一万+ 夏在开始曝光的时候,比亚迪王朝高管喊出过销量1万+销量的MPV,那么MPV市场,一直被别克GL8,塞纳,格瑞维亚这几个合资品牌占据的,国产能打的也就岚图梦想家(能打还是在加入华为智驾以后才有月销7K以上)高山,腾势D9等等,也是今年下半年才有一定的起色。那么1万加的销量在MPV市场,能达到这个销量的,除了别克gl8达到过1万以上。塞纳,格瑞维亚都没有达到过。 那么比亚迪夏想要达到别克GL8的销量,那么就要做到有足够性价比,足够豪华足够舒适,才能达到MPV市场1万加的销量。 三:不是不愿定价25以下,而是不能 先来看看王朝网的产品矩阵,秦系列,5-15万的轿车。元系列10-15万的suv系列。宋系列10-20万SUV。汉系列15-25万级轿车。唐系列15-28万SUV。如果夏定价低于25万,让唐这个7座SUV怎么卖?如果考虑和看中舒适性,能上MPV肯定不会考虑买SUV了。所以价格差距一定要有,没有差距不是变成内部内卷了吗?夏的定位应该也是25-35万MPV的市场。价格再往上走就有腾势D9了。 四:总结 燃油版GL8以26.99万起的加上购置税各种费用,落地得30万。比亚迪夏作为混动车型,不用交购置税,这是不是实打实的省钱?夏在这个市场还是有竞争力的。用燃油版本的价格去竞争,优势还是挺大的! 以前的MPV市场大部分使用属性是商用属性居多,真正用来家用的不算太多。为什么?车身大,油耗高。不符合家庭代步用车的经济性。但是混动版本用来家用就可以了,有家充家用代步的话,用车成本也不会太高。商用市场加上家用市场达到1万加的销量是有可能的。
#辣评新车最近极氪改款的风波人尽皆知了,原本我们还停留在油车三年一改款五年一换代的概念,最近新能源车的更新迭代确实已经超出了认知,电车越来越像手机一样的快消品了。 今年流行词“背刺”,刚刚豹5降5万热度还在,极氪001就来了各一年换三代,原本以为极氪001的智驾会等到明年和Mobile eye的合约到期后,并且外观大换代的时候再上,没想到极氪的动作很快,24款今年2月份刚改款,半年后就把浩瀚智驾2.0搬出来了。看来极氪意识到越来越卷的市场下,不尽快把极氪001智驾的短板补齐,后面的竞争会越来越惨烈。怎么说呢?对刚买车的老车主来说确实算是背刺了,然而对新购车主来说也是一种实惠创新。如果极氪针对刚购车的老车主推出补偿方案也是个不错的收拢人心的方法,毕竟当年的极氪001免费更换8155车机芯片也很良心。 【浅析一下新款主要配置变化】 极氪001凭借内饰豪华感、动力底盘操控等,算是这个级别的标杆,再加上猎装的造型,一直以来销量都不错。最大的短板就是智驾,这次最大的更新就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把短板补齐了。增配了自家的浩瀚智驾2.0和双Orin-x芯片,也用上了端到端大模型,支持高速和城市的无图NZP领航辅助。这套智驾方案我还没体验过,看宣传的资料来看比现款的强太多,算力达到508tops,老款只有48tops,高了不止10倍,我很期待后续体验一下。 另外推出了一款95度神行电池的后驱WE版,价格拉低到25.9万元,没有激光雷达,仍然用的Mobile eye的智驾,在我看来这个完全就是为了应对履约的,性价比和26.9的两款WE版不可同日而语,应该不会有人会选这个配置。走量的还是26.9的这两款,想要动力的选双电机四驱,想要续航的选100度单电机四驱。 【购买建议】 目前手握20多万元的预算可以选择的电车有很多,就拿这个级别的运动轿跑车来说,小米SU7、极氪001、极氪007、智己L6、阿维塔12和即将上市的领克Z10都是产品力很不错的车型,都各自有自己的特点,说实话在国产电车百花齐放的现在,选车也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审美和需求去做对应的选择。 不过理性分析下来,我要说的是可以再等等。今年的电车市场环境特别卷,在快速更新迭代的背景下,很容易就会碰到刚买车就很快更新的情况发生。 所以如果手上有油车或者电车在开,不是特别刚需的情况下,我的建议是再等等吧,毕竟等等党永远不吃亏。等明年看看风向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