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江湖行路人
奥德彪的精神
新款问界M9与问界M8的主要区别: 💰一、价格与定位 🚗问界M8:起售价36.8万元,主打35-45万元市场,定位家庭旗舰SUV,强调性价比 。 🚗问界M9:起售价47.8万元,定位高端商务旗舰,价格高出M8约11万元,侧重豪华科技属性 。 二、核心参数对比 尺寸与空间 M9略大于M8:车长5230mm(M8为5190mm),轴距3110mm(M8为3105mm),但两者第三排头部空间接近 。 M9提供双拼色车身、22英寸轮毂及ISD交互灯,视觉科技感更强;M8取消双拼色设计,轮毂为21英寸 。 📈动力性能 M8增程器功率118kW(M9为112kW),后电机功率227kW(M9为218kW),综合功率392kW(M9为365kW),零百加速4.2秒(M9为4.3秒) 。 两者均支持800V超充,但M8综合续航1526km(WLTC纯电续航201km),M9纯电续航略低但充电效率更高 。 🏎️智能驾驶 M8:搭载1颗前向激光雷达+1颗固态激光雷达+5颗4D毫米波雷达,支持高阶智驾功能(如代客泊车),但未达到L3级 。 M9:升级四激光雷达方案(含侧/后固态雷达),实现L3级自动驾驶硬件冗余,智驾能力显著领先 。 三、配置差异 M9专属配置: 车载卫星通信、智能隐私玻璃、电动门、尊界S800同款音响系统 。 支持5座/6座布局,可选装零重力座椅;M8仅提供6座版 。 M8优势: 空气动力学设计优化,前舱盖更高,视觉气场更强 。 标配途灵平台、空气悬架+EDC减震,性价比突出 。 四、市场策略 M8:通过“M9同款下放”策略,以更低价格提供接近M9的体验,抢占理想L8等竞品市场 。 M9:巩固旗舰地位,通过硬件升级(如激光雷达)和功能迭代(如L3智驾)维持技术领先 。 总结 选M8:预算有限、注重实用性与性价比,家庭用户首选 。 选M9:追求豪华科技感、L3级智驾及高端配置,商务场景更适配 。 两者销量均表现强劲,M8首周小定超5.8万台,M9则达3万台 。
乘风破浪的百灵鸟T0u
DeepSeek这么说 到底对不对,还是想等一波M8
用户797163227817
也别35起步了,直接30起步圆我梦吧华为
小抄肉丝
一个月的等待,终于开回家了。 年初试驾了老款XT5,再也不想开回我的十年老破车,哪哪都不舒服。新款上市,整体造型和内饰立马让人心动,价格也还合适,特别是不用到处找4S店比价,谁谈价谁知道。 操控上还有点不习惯,还得慢慢熟悉,加速比较平稳,这是我喜欢的,家人坐车上也会舒服很多。 最后要感谢4S店小伙伴的热情服务。
中華gg
开着公司的长安跨越丁字路口从西往北左转,由于路口没有红绿灯且右边有一辆依维柯违停挡视野,30码左右转了过去,结果从东往西一辆比亚迪汉七八十码的速度跑过来右前灯撞到公司车的右尾灯,依维柯一看发生事故直接跑了,我下来一看车灯有裂痕,塑料后杠破了个洞,对方的车灯碎了,翼子板变形,副驾驶门打不开了,前杠也不行了,视频报案划分我这边主责对方次责,保险承担对方70%的费用
房车GO
双人“天花板”小房车来了!2米+1.9米双床,干湿分离卫生间#房车 #大个儿说房车 @抖音汽车 @抖音短视频
何处惹尘埃4288
2月12日,和朋友一起从成都出发去四姑娘山游玩,我家的座驾继续是航海家,五个人满载加后备箱基本装满。 从成都到四姑娘山总共198公里,但导航显示需要3个多小时。早上7.35从成都出发,高速走完才8.15左右,经过映秀镇开始走山路。一路限行...查看全文
笨笨熊熊不笨
月底回家 不走高速 走下道体验一下风土人情
生猛露营
飚了又飚2024
心心念念的极石01终于交付了!看中它的七座大空间,56度大电池,70升大油箱,带激光雷达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较高的离地间隙,原厂的AT胎以及绝大多数新能源车缺失的全尺寸备胎,每一样都给到了我的点上,比较多款车型,只有它完全符合我的各项要求。从此家里多了一个新成员,在今后的岁月里,让我们一起共赴山海!
廣東举叁哥
方程豹非常棒
成都车展官宣,眼前一亮哇塞真漂亮啊。当天13点多盲订,盲订完想了想还是取消吧,怕第一批次车会不成熟,过了一会心里还是不甘心,于是又再次下定。23年11月14日大定,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大定也是因为网上曝光的图片和视频,其中包括底盘焊接工艺,和一些锈迹(后面证明那个不是锈迹)。12月9日车辆到店,12月11号办理车辆手续提车。目前已经安全驾驶3423公里。 🙋🏻♂️情况介绍 【购车经历】一直想买一辆方方正正的车,烈马,坦克300,牧马人,这些都是考虑过的。成都车展方程豹豹5发布,这造型很合我心意,方方正正的大部分男人都会喜欢。还能电驱,节省燃油费,使用成本也会很低。 下定的时候纠结颜色,最后选了黑色,准备上黑武士,一黑到底,就和这车一样天天招人黑,黑也是一种红,黑粉也是粉 🗒 真实感受 【驾驶感受】安静,安静的开别的车,感觉哪哪都响,哪哪都不舒服。方程豹城市驾驶行驶速度80迈内可以说太安静了,车内基本听不到乱七八糟的声音,只有帝瓦雷带给你美妙旋律,让我一进入车内就不想下车,很享受那种感觉,也许这是另外一种生活感悟。也许别人不懂我,只有豹子明白。 提速更不用说了,嗖💨💨💨💨,秒杀一切对手,后面4.8秒不是贴着玩的 开完方程豹别的车不想开了,也许这就是电车不能试驾,试驾过后回不去了。 【舒适性】 座椅支撑性很舒服,前期车友们说晃晃悠悠的感觉,自己开了感觉还算不错,车辆底盘大梁悬架都算有质感,新车的味道很喜欢,曾经拥有过桑塔纳、高尔夫、锐志、森林人,森林人车标也和方程豹很有缘,看着都是小星星,从原来六颗星星,到现在的四颗星星,这难道就是兜兜转转的缘分吗? 副驾、后排至今都未乘坐,就是试驾的时候在后面乘坐过,感觉后面座椅太低,腿有点难受。不过我是不会坐车的,我喜欢开车,我喜欢驾驭车辆,我可是老司机,本人81年生人,初次领证本人17岁,第一年居然没给我审本,算算我多少年驾龄了 【乘储空间】 本人身高170属于三级残废,方程豹高高大大的坐上去很舒服,比我的森林人高多了,座椅也很厚实,储物空间都差不多,就是中间冰箱不能放东西有点不太方便使用,门上面的储物空间还算可以。就是感觉后备箱和一般城市SUV差不多大小,后备箱空间需要上下拓展,增加储物架子,还能户外拓展一物二用。 中间二个升降水杯架很有创意,也很讨喜。如果水杯架下面有加热,就比冰箱用起来更好,更便利。 飞机档把,很喜欢,还能上下升降有逼格,每次都会吸引车上人的目光 🔎 槽点反馈 【最不满意】冻脚🦶🦶🦶冻脚,我这北方用户,冬天实在太冷了,400电话也反应了,工厂至今也未能答复。 车机流量每月送了可怜的5个G,连基本的音乐都不够用,看看别的主机厂,流量无限量,你这一年300万辆车的销售了,送点流量扣扣搜搜的,你就是送了无限量流量车友也不会干嘛,真不知道这流量成本是多少,我个人买的无线发射器,插USB接口的,一个月300G流量,0.9元。 也许是第一次开混动车,电驱的时候很满意,不能亏电,亏电发动机工作的时候那声音,略微有点大,主要是不能和纯电的时候做对比,其实声音还是能接受的,在高速上120公里左右声音有点突兀,平时城市驾驶声音基本很小很多唐车主说,让我听听唐亏电那声音和拖拉机一样,说方程豹这声音比那个小很多。怕声音吵,心血来潮又去做了隔音,内衬拿下来看见方程豹内部做工还算是良心,工工整整的。和一开始那个鸡屎焊改良了许多,起码我的这台车焊接处还算可以 【提车价格】我的裸车价30.98。盲订一千抵二千、限时转大定送四千、选装基金送了八千。 选购电动踏板花了六千(不选标配固定踏板)、选装后拖车钩花了四千(四千不单是一个拖车钩价格而是这拖车资质)注意有拖车钩只是代表车辆有拖车资质,驾驶员还需要有拖车资质(C6驾照或者A2驾照)本人A2驾照学的时候是B本。 保险六千、贴车衣四千、太阳膜一千,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估计有三千多,接下来准备购买户外车顶帐篷大概五千,户外装备三四千左右。不敢花了无底洞。 【油耗】这油耗问题,我现在是能充电绝不加油,能电就电,单位、家里都安装了充电桩,成本控制在每公里0.2元内。 实测过一次亏电油耗百公里11升左右,以高速为主,设置强制保电百分之四十,车辆亏电到这个点开始混动模式行驶,行驶里程530公里,加油450元整,58.8升。原来开燃油车只要上高速油箱必加满,开上方程豹我个人觉的油箱大对车是一种负担,不想让车负重前行每次加油只是够用就行
请叫我多哥1
续航目前感觉正常,本地气温夜晚零下8度左右,白天零度左右,96%~20%的电量可行驶100公里。异响主要是开自动驻车时,踩油门刹车踏板会回弹响一声。
一个好发展
1、改色:黑色太容易脏了,贴了个熔岩红。 2、舒适度:我前几篇提到的细碎颠簸问题,我提车后反复验证,发现一方面是初段的压缩回弹标定较硬,另一方面是出厂胎压太高(2.8),放到2.5左右就好很多了。 3、座椅:前后排座椅加长后仍然偏短,开长途大腿没有支撑(本人183cm)。 4、HUD:改善后白天没有任何问题了,晚上还是效果一般。 5、智家领航:车道保持逻辑有点呆板,有一定风险隐患,建议先别用。 6、油耗:高速跑了两百公里,均速不高,油耗10个左右。 7、改轮胎:测算了一下,能容纳的最大轮直径在830mm左右,265 70r18,285 65r18,305 60r18都可以装下,装完左右打方向里轮拱1~2cm。
爱川西的孤勇者
作为喜欢和关注豹5的车友,喜欢豹5的外形、做工用料、内饰风格、很多细微之处特别到位、强大的满电时动力、dmo也是未来插混能源车趋势.....,但也局限于后备箱偏小、载重只有375kg、新底盘新驱动电控技术的可靠性、方盒子外形带来的60脉以上就有的风噪..等等 问,以下: 1.豹5发动机在直驱时转速会在多少转?在以135kw额定功率给发电机发电时,转速多少? 2.整车电控驱动为主,没有传统的机械结构稳定,一旦出故障,排查和维修会不会是个麻烦事。比如电子限滑系统,前后电子差速锁系统,前后驱动电机轮间扭矩分配(含能量中锁),后越野驱动系统的两档机构等等,均是比常规的增程车复杂的多。毕竟dmo定位于硬派越野场景,自然自身挑战就会大很多 3.官方上市前后一直在宣讲dmo架构、前后独立悬架的非承载车身及电池一体化设计、内饰、前后牛逼的电机功率、怠速20kw发电的首创等等。 但驱动系统的分配模式没讲,网上也几乎找不到任何介绍资料(长城hi4有三擎九模的详细解读,不要拿hi4 t来对比dmo,hi4t是p2架构,有9hat变速箱的,dmo更像hi4的强化版); 围绕能量回收也没讲。hi4有简单的分析和提到。 最重要的是与驾驶、长途高速行车息息相关的,在遇到湿滑、紧急情况时,车辆如何运行的如何判断这块也没有任何介绍。hi4则大力宣传了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也有一些图解和模式下技术分析。 包括通过分析驾驶者动力需求、车速、驾驶模式、道路坡道、方向盘转角、电机转速和横摆角速度等驾驶员操作及车辆状态信息,并融合摄像头、雷达等路况信息,智能识别不同的用车场景,进行最优的前后桥扭矩分配,全时域、全场景进行最优的前后桥扭矩分配,实现整车经济性、动力性及操稳性的完美平衡。 给人的感觉就是只是大力吹嘘了一些大面的东西,但凡涉及到一点技术方面的都没讲,是技术保密吗? 首创的前后电子差多速的电控原理没讲,能量中锁原理没讲 车辆说明书,竟然官方app里不公开,只允许车主下载使用?第一次见这么搞的整车厂家。想购车前学习和了解下上述相关都没有任何机会 4.最近网上各路自媒体大神们天天因为油耗掐架,其实有啥意义。1.5t带三吨车,只要电量消耗到25%,不管发动机直驱,还是发电让驱动电机驱动,油耗怎么可能低。豹5好不了,坦克400也一样熊。 分别以高速巡航、长途穿越盘山路时一聊: 以高速120脉以上巡航为例,豹5发动机额定功率135kw,发电机额定功率91kw,而前后驱动电机额定功率分别80/80kw,也就是1.5t发动机要么一档直驱带三吨的车(还能多出点功率来发电),要么全部给发电机发电并利用电机行驶,但两种情况都决定了1.5t发动机必须按照设定的较高转速4000转一直在运行,这样,高速行驶不可能省油,而且车速越高,发动机做功就越高,转速就越高,油耗就越大,包括长城的两档dht的hi4也同样。坦克400/500 hi4 t 可能高速时会略微好些,9hat的优势多少体现一些,可以通过变速箱升降档适当减少发动机一直处于较高转速运行,但因车重也近三吨,2.0t的发动机也没用。 结论:三吨的车,油车的油耗不可能低 ,至少11-15个。插混,你只要电量不足了,油耗也不可能下来,11-14个也正常。除非每跑个百八十公里进服务区快充到80%电量。所以,插混车纯电续航到不了两百以上,长途自驾就是个坑。但纯电续航上去了,电池加大导致车更重又无解,矛盾。也如同插混车和增程车谁更优一个理,都有自己短板。 豹5和坦克400/500,前者靠1.5t+ecvt的一档直驱带近3顿的车,后者靠2.0t+9hat带近三吨的车,高速油耗谁也别说谁。既然要买硬派越野车,还在意高速油耗的经济性,目前车技术阶段,就是个悖论。 再以长途穿越时,比如川西那些盘山路,恰逢馈电时,1.5t发动机额定功率135kw,带三吨,前后两个驱动电机分配这135kw,远满足不了前后电机瞬间最高功率或需高扭矩输出场景的使用,脱困性能也多少堪忧。 对爬石头岩石沙漠泥地的不感兴趣,木研究木了解。 单从油耗角度讲,对豹5和坦克400/500挑油耗毛病的车友们,等下一代电池或新能源技术吧。 5.关于能量中锁:一直不明白的是,电力前后分配本就是p3p4架构必须带的,根据轮间限滑情况及其它各种传感器数据汇总后,适时将电池电量分配给前后电机。那能量中锁有毛用?是个噱头?这问题困扰我很久了 6.关于4l和整车低扭:传统的分时机械四驱和mlock四驱,一般是4L模式下,将变速箱传来的动力,通过独立的一个大齿比,将扭矩放大多少倍,然后再通过前后传动轴强制50:50给前后轴,再靠前后差速锁来应对具体场景。那豹5只有后电机是两档齿比,大齿比是21,那豹5的低扭放大岂不是只在后桥两轮上体现?4l模式的意义本就在于低扭放大,豹5的4l模式只干预了后轮动力
好多车难选啊
刚看见一位新提车的在高速上被拖车拖走,人家车主发出来几分钟帖子就没了,现在在网上看车只能看到好的一面,坏的一面已经都被屏蔽了。
苏邦邦邦
有车友群吗?
先说一下个人基本情况:人到中年,想换一辆舒适点的车子,家里已经有辆电车了,现在想换掉一辆2016年买的小宝马。车辆主要用途是日常老婆上下班开开,然后周末有时间出去撒撒欢,每年估计有1-2次长途开车自驾游,有4-5次500公里内的自驾游。 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