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写点评近期写的《用油v用电,为何还有人不愿意换电车》,其下面关于不愿意换原因的评论中,大多数都会提到自燃担忧。因此本文按目前了解重点梳理介绍下,大家有更多不同知识理解欢迎评论分享。 图1的数据来源是否真实及新旧油车放一起看整体自燃率是否合理等等,引起热议,但总体来说两者自燃情况差别不大,已经在同一量级,不要以自燃作为选油不选新能源车的理由,只是可作为不买任何车的理由。 1~区分讨论的自燃对象主体 有些人有偏见的印象中:电瓶自行车和电动汽车,其是混为一谈的。将电瓶车的自燃归入电车。其实就像将摩托车的自燃归于燃油汽车的自燃一样是否可笑。摩托车日常已经较少见到了,因此主要讨论下电瓶车,油车和电车这三种车。看图2中说电动车,从冒烟到完全燃起来,最短时间6秒,平均时间64秒。这里就不确定是说的电瓶车还是电动汽车,还是都包括。 2~燃烧与爆炸的区别 燃烧是剧烈的化学反应,爆涨是剧烈的化学反应发生在有限空间里瞬间突破空间限制,例如鞭炮,外壳包裹好了里面的火药,才会在点燃时爆炸,而若剥开再点燃,只会剧烈燃烧。 电瓶车是开放的空间,因此发生的是属于自燃,空间不封闭不会爆,虽然很多视频中很猛烈燃烧,但一般骑行者是可以顺利安全逃离的。较少见到在电瓶车自燃中人员伤亡。 爆炸听起来很恐怖,但若控制好,小规模也没什么,例如在油车的发动机中,就时刻发生着太多太多的汽油在气缸里的自爆,进而推动活塞运动,从而驱动车前进。若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汽油泄露,在车内达到一定浓度,且遇到明火下,在汽车这个密封空间里就会发生爆炸。电影大片中,常有汽车翻车滴油爆涨,连环爆等场面。当然现实像《人在囧途》中吐槽地那样,和大片中演的不一样。一般还是不会轻易爆的,尽管有爆的可能。 电车各种情况较多。插混和增程车型也有油箱,理论上也有可能自爆。另外虽然都有电池,然而对电池安全等级要求比电瓶车高太多太多,不可相提并论。 3~自燃原因及应对方案措施 过度充电是电瓶车电池热失控最主要的原因,80%的电瓶车火灾事故都是在充电时发生的。因为有些电瓶车对电池充电是没有有效的过充保护模块的,电满了还继续充,会形成锂结晶进而可能刺串隔膜引起短路而热失控。甚至改装电瓶电池,导致充电不匹配。要选择正规的车企,按规范的充电方式充电,不要混用充电器,不要改装,维修更换电池,也不要便宜但有安全隐患的三方电池。 线路老化,损坏漏油是油车自燃或自爆的重要原因,即车上别放香水瓶,闻到较大汽油味就要即使维修,不要侥幸心理继续开。油若达不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也不会燃的,但会是重大隐患,可能放久了就累积到了,再加上一些老化电子线路的火花来点燃,即可能自燃甚至自爆。预防老旧油车自燃的措施较简单,多注意闻汽油味即可,也多去保养维护,最好更换下有风险的老旧线路管路。 电车自燃的原因很多影响因素很复杂,不是那么简单就分析透和找到方案措施应对的。 1)电池热失控,电池在过充,过放,物理损伤等下有可能短路而产生大量热,进而导致电池起火。要选择高质量的电池,按其说明进行充放电,尽量避免物理撞击。 2)电池管理系统异常,电车的电池是由很多电池组成的电池组。若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不足,可能无法协调各电池的充放电,进而温度可能失常。这点插混车的磷酸铁锂电池,需要至少每月满充一次以便校准平衡电池,是很有必要的。不要持续一直不充满电池,会累积误差而造成电池管理异常。 3)电池模组和包装设计,不当的设计可能导致电池间隔热不均匀,热点累积,甚至在极端情况下造成物理损伤,加剧热失控的风险。有的好的设计即便个别电池出现问题,也不会传导到其它相临电池也出问题,但可能重量会更重,需要权衡利弊。 4~补救措施 目前无论油车还是电车,都无法100%完全解决自燃现象,尽管随着电池材料技术发展,尤其固态电池研发,更好的模组包装设计,更合理的电池管理系统等等下自燃率会越来越低,但最多是做到比新车油车低,而仍然无法做到零自燃。 那么怎么在出现意外后补救,及时逃生。 首先要有心理准备,提前演习一下,不要出现事故时慌张,不知所措。生命是最重要的,遇到烧焦味道,看到冒烟,第一时间要做的是及时离开车。 只要果断开车门和离开,两三秒时间足够了。 若门无法打开,需要提前准备好破窗器,打不开门,果断破窗后爬出,不要担心车窗贵,事后可以保险全陪,甚至赔个新车的。 理解有不足,多谢大家更多交流讨论点评,互相关注~🐉ᥬ[🐶]᭄🌿
提问买个试试